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普惠金融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以重庆市为例摘要:普惠金融背景下,金融是当之无愧的核心,要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收入的差距,就需要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本文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基于普惠金融的视角,以重庆市为例,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与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均为城乡收入差距的格兰杰原因;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显著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明显大于农
2、村金融发展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关键词:普惠金融;农村金融发展;城乡收入差距;VAR模型一、引言2015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 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也指出,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由此可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于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大力支持,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行业在我国城市地区发展迅速,广大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而阻碍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一个最重要力量就来源于我国根深蒂固
3、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因此,本文以重庆市为例,选取1985-2014年的数据,进一步深入研究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村金融发展在促进农村经济体系有效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因此影响着城乡收入的差距,而关于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也称为金融经济学领域中的一个经典问题。近年来,国际上许多学者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实证研究。Greenwood & Jovanovic(1990)通过构建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和收入差距之间的动态模型,发现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之间呈“倒U型”的曲线关系,金融发展的初期会扩大收入差距,而随着金融的持续发
4、展则会缩小收入差距。1Zeira & Galor(1993)通过区分金融市场是否完善,研究了金融发展和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他们发现:金融市场结构不完善时,金融发展会扩大收入差距;而金融市场结构完善的情况下,金融发展才会缩小收入差距。2Ueda(2001)通过改进GJ模型,研究了金融发展的深化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发现随着金融的不断发展,收入不平衡的现象也在不断加剧。3Clarke et al.(2003)开创性地采用全球91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研究了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发现金融发展显著降低了一国的收入分配差距。4Jeanneney & Kpodar(2008)以发展中国
5、家的数据为样本,研究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现金融发展可以明显降低贫困,缩小收入差距。5然而Honohan(2010)的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金融发展可能扩大了收入差距,也可能会缩小收入差距,而绝不是简单的“倒U型”关系。6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基本遵循了国际文献的研究思路,并取得丰富研究成果。陈伟国和樊士德(2009)基于面板模型,对我国省级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库兹涅茨效应。7乔海曙和陈力(2009)基于金融集聚的视角研究了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传导机制,得出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不平等之间存在“倒U型
6、”关系。8刘亦文和胡宗义(2010)的研究表明,金融发展的初期,金融发展深度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发展的中期阶段,金融发展深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并不明显;金融发展的高级阶段,金融发展深度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9李琳(2013)基于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向量分解方法,发现我国的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同样存在“倒U型”关系,并且我国金融发展规模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10谷秀娟和白君易(2015)以我国省份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面板数据模型,从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金融发展结构三个层面研究了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发现金融发展规模显
7、著地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与金融发展结构的深化显著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11从以上文献的解析中可以看出,近期已有的关于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研究中大多偏向于全国总体层面或以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不同区域以及不同期间的数据得到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关系的结论不尽相同甚至完全相反,最为关键的是,鲜有从普惠金融的角度出发研究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因此,本文立足重庆市农村金融发展的具体状况对重庆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从普惠金融的角度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二、指标选取和研究方法 (一)指标选取 1. 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指标(RFS)从已有的文献来看,
8、衡量金融发展的指标一般有货币化程度和金融相关比,在应用过程中由于货币化程度这一指标过于笼统,一般均采用由美国经济学家戈德史密斯(Goldsmith)于1969年在金融结构与发展理论中提出的金融相关比来衡量金融发展水平。本文用重庆市农村存贷款年末余额与农业生产总值的比来表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即:农村金融发展规模(RFS)=(年末农村存款余额+年末农村贷款余额)/农业生产总值。 2. 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指标(RFE)在衡量农村金融发展效率这一指标,本文采用重庆市年末农村贷款转化为农村存款的速度来表示。即:农村金融发展效率(RFE)=年末农村贷款余额/年末农村存款余额。 3. 城乡收入差距指标(URI
9、)城乡收入差距可以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数来表示,本文用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比来表示,即:城乡收入差距指数(URI)=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二)数据来源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研究结果的可比性以及小样本时间序列分析对数据的最低要求,本文选取重庆市1985年到2014年的年度相关数据作为样本。农村金融发展规模(RFS)、农村金融发展效率(RFE)、城乡收入差距(URI)三个指标根据相应公式计算得到。以上指标的原始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和历年的重庆市统计年鉴。 (三)计量方法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与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城
10、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在分析多变量的影响效应时,我们可以将这些变量放在一起,作为一个系统来预测,使得预测相互融洽,我们称为多变量时间序列分析。1980年美国经济学家西姆斯()所提倡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正是这样一种方法。本文所采用的VAR模型是一种非结构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它是将单个内生变量与其他所有的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用于时间序列系统的预测和分析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冲击,从而解释各种经济冲击对经济变量所形成的影响。VAR模型表达式为:其中,是维内生变量向量,是维外生变量向量,和分别是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滞后阶数,,和是待估计的参数矩阵,是随机误差项。当外生变量为常数项时,内生变量
11、有阶滞后期,称为VAR(p)模型。VAR模型主要是通过平稳性检验、滞后期的确定、Johansen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等步骤,来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三、实证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我们研究中选取的数据均为时间序列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在建模过程中可能会存在非平稳性而导致建模过程中伪回归的出现,因此为排除由于数据非平稳而导致的伪回归的出现,我们首先对农村金融发展规模(RFS)、农村金融发展效率(RFE)和城乡收入差距(URI)的指标数据,以及差分后的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采用ADF检验方法得到的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的检验结果可知:各变量原始序列的ADF值在显著性水平为5%时都不
12、显著,说明各变量原始序列在5%显著性水平下都存在单位根,经过一阶差分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即各变量都是一阶单整I(1)序列,因此可以进行协整检验分析。表1:各变量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变量ADF统计量检验类型(c,t,p)临界值P值结论1%5%10%RFS2.3182(c,0,2)-2.6471-1.9529-1.61000.9936非平稳DRFS-3.9229(0,0,1)-2.6501-1.9534-1.60980.0003平稳RFE-1.8042(c,0,3)-3.6793-2.9678-2.62300.3711非平稳DRFE-5.6196(0,0,1)-2.6
13、501-1.9534-1.60980.0000平稳URI-1.8450(c,0,4)-3.6793-2.9678-2.62300.3523非平稳DURI-5.0063(0,0,1)-2.6501-1.9534-1.60980.0000平稳注:(1)检验类型(c,t,p)中,c为常数项,t为趋势项,p为滞后阶数;(2)滞后阶数是以Schwarz信息准则为标准的;(3)D为变量系列的一阶差分。 (二)协整检验在进行协整检验时首要的问题是滞后阶数的确定。本文根据LR、FPE、AIC、SC、HQ信息准则确定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1,结果如表2所示。表2:模型最优滞后期确定 LagLogLLRF
14、PEAICSCHQ0-42.49709NA 0.006646 3.499776 3.644941 3.5415781 18.64446 103.4703* 0.000121* -0.511112* 0.069548* -0.343903*2 23.24796 6.728188 0.000176-0.172920 0.843235 0.1196963 29.82423 8.0938
15、69 0.000231 0.013521 1.465171 0.4315444 38.22384 8.399618 0.000286 0.059704 1.946849 0.603134注:(1)*表示通过准则选择的滞后期;(2)LR表示校正的序列LR检验统计量,FPE表示最终的预测误差,AIC表示Akaike信息准则,SC表示Schwarz信息准则,HQ表示Hannan-Quinn信息准则。 本文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用于分析多变量非平稳时间序列长期稳定的关系,可以得到全部协整关系,
16、并且检验功效更稳定。在单位根检验结果中RFS、RFE和URI三个变量都是一阶单整及最优滞后期检验得到一阶滞后期的基础上,运用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统计量来确定这三个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根据检验结果可以判定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1个协整关系,即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表3: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零假设:协整向量的个数迹统计量5%临界值最大特征值统计量5%临界值0个 103.8861* 95.7537 44.2065* 40.0776至多1个 59.6796
17、160;69.8189 27.0022 33.8769至多2个 32.6774 47.8561 17.1245 27.5843注:*表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零假设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说明了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不能说明三者之间的确切经济含义。进一步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具体关系,通过滞后一阶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到检验结果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单
18、向因果关系,即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是城乡收入差距的格兰杰原因;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也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是城乡收入差距的格兰杰原因;而城乡收入差距既不是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格兰杰原因,也不是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格兰杰原因。表4: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原假设样本数F统计量p值URI does not Granger Cause RFS29 1.071750.3101RFS does not Granger Cause URI3.366770.0780URI does not Granger Cause RFE29 1.499340.2318RFE does
19、not Granger Cause URI4.435420.0450 (四)脉冲响应分析由于VAR模型包含许多参数,而这些参数的经济意义很难解释,因此将注意力集中于脉冲响应函数。脉冲响应函数(IRF)是考察随机扰动项的一单位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对内生变量当期值和未来值所产生的动态影响。通过检验,VAR模型的特征根都在单位圆内,表明系统是稳定的,可以做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本文采用乔利斯基(Cholesky)脉冲响应函数分别分析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影响。脉冲响应函数图分析表明:图1显示,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单位信息冲击的响应在第1期为正效应,从第2期开始响应变
20、小且变为负效应,第3期及随后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单位新息冲击的响应持续为负效应,且响应程度逐渐变小。图2显示,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单位新息冲击的响应在第1期为负且呈下降趋势,在第3期,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单位新息冲击达到最小为-8%,随后呈上升趋势并逐渐增大。图1 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脉冲响应图2 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脉冲响应 (五)方差分解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定性的说明了随着时间的延续,各变量对于新息冲击的反应情况。本文进一步对脉冲反应进行预测误差的方差分解来定量分析每一随机扰动项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率,从而了解不同随机扰动项的冲击对
21、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表5中给出的城乡收入差距的方差分解结果显示,在第1期,城乡收入差距的所有变动基本来自其本身的新息冲击,但也有一部分来自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新息冲击,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自身影响的贡献率逐渐减弱,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波动的影响逐渐增加,但是影响程度不大,在第10期,城乡收入差距的波动受自身影响的部分减小到74.81%,城乡收入差距波动被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冲击解释的部分上升到18.56%,远远大于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贡献率6.63%,即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要大于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总体而言,方差分解的结论与脉冲响应分析
22、结果是基本一致的。表5:预测误差方差分解表城乡收入差距(URI)预测误差方差分解结果 时期S.E.RFSRFEURI10.2596802.9912520.00044797.0083020.3813234.0375225.46671990.4957630.4995734.3668258.62680487.0063740.6209023.70946510.1437786.1467650.7359283.31900510.8753085.8056960.8426893.88203210.8366485.2813370.9415375.78986910.1456884.0644581.0323989.
23、0783719.05475381.8668891.11520213.473997.81613778.70988101.19000318.563516.62850174.80799四、结论与政策建议从以上对重庆市1985-2014年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中得到如下结论:(1)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2)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均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与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为城乡收入差距的格兰杰原因,而城乡收入差距既不是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格兰杰原因也不是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格兰杰原因;(3)农村金融发展
24、规模的扩大显著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4)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显著大于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本文所得到的结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城乡收入分配问题关系到一国的稳定,为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在当今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的背景下,坚持普惠金融的观点与理念,坚持农村金融优先,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农民、农村,由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第一,完善普惠金融的顶层设计,建立面向“三农”的普惠金融体系。首先应明确普惠金融发展的目标和改革路线,以建立更具包容性、面向农民、农业、农村和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体系,从而实现要素、服务和保
25、障在城镇和乡村之间的均衡配置。其次,大力扶持农村金融发展,增强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感,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把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和农业有机结合起来。最后,坚持互补性的机构体系建设方向,引导并着力构建功能互补、错位竞争、合作共赢、包容性强的普惠金融机构体系,防止出现“城镇过度服务,农村急需服务”的现象。第二,构建普惠金融政策的优质保障体系,实施差异化的货币金融政策。首先应根据国内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政府应当针对偏远地区、农户和小微企业等弱势群体的信用信息、融资担保、支付结算等各类金融需求,建立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其次,政府应当积极引导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地区金
26、融服务的支持力度,通过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股利金融机构适当增加我国边远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机构网点,为当地居民获取金融服务提供便利。最后,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应当强化服务三农的理念,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加大对我国农业生产方面的贷款力度。第三,建立以小额信贷为核心的普惠金融体系,提高农村金融运行效率。现有的为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的组织机构包括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其中除了农村信用社贴近农民生活之外,其他金融机构很难直接为农户提供贷款,造成农村金融市场的低效率。要解决农村金融市场的低效问题,一是要引导正规金融机构向农村金融市场适当倾斜,创新针对农村
27、的小额信贷产品和服务;二是要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作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但是一定要得到政府部门的规范管理,建立一个以小额信贷为核心的普惠金融体系,提高农村金融运行效率。第四,借鉴国外成熟的普惠金融模式,适当降低对农村农户的服务成本。政府在扩大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同时,也应当提高对农村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视程度,综合考虑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建立健全农村信用评估体系,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并同时注意防范农村金融资产外流,同时可借鉴国外的“输血式”普惠金融模式,通过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降低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的服务成本。第
28、五,建立农村信贷担保体系,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完善的农村信用体系是农村金融生态的基础,鉴于现今农村信用的缺失,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倾向于把农村资金转移出去,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农村信用体系。缺乏抵押品是农民贷款难的主要原因,建立抵押品替代机制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可借鉴孟加拉乡村银行放款模式,实行小组联保、零抵押。借此完善农村信贷担保体系,提高农村金融效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参考文献:1 Greenwood J., Jovanovic B. Financial Development, Growth,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J. Journ
29、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98(5): 1076-1107.2 Zeira J., Galor O.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Macroeconomics 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93, 60(2): 35-52.3 Ueda K. Transitional Growth with Increasing Inequality and Financial Deepening 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01.4 Clarke G., Xu
30、 L., Zou H.F. Finance and Income Inequality: Test of Alternative Theories J. Annals of Economics & Finance, 2003, 72(3): 578-596.5 Jeanneney S.G., Kpodar K.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Reduction: Can There Be a Benefit Without a Cost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2008, 62(8): 1-36.6 H
31、onohan P. Financial Development, Growth and Poverty: How Close Are the Links R.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 3203, 2004.7 陈伟国,樊士德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分配的库兹涅茨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 J当代经济,2009(3): 44-498 乔海曙,陈力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倒U型”关系再检验基于中国县域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 J中国农村经济,2009(7): 68-769 刘义文,胡宗义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 J山西财
32、经大学学报,2010(2): 45-5210 李琳中国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FEVD模型的实证研究 J征信,2013(1): 85-8811 谷秀娟,白君易中国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基于31省面板数据 J西南金融,2015(10): 3-8Impact of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on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in the Inclusive Finance BackgroundTaking Chongqing for exampleAbstract: In the inclusive finance background, finance is the core, to promote th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narrow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income, we nee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finance.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inclusive finance, tak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试强化练习题及答案
- 方案实施保障措施
- 2025年广东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C3类)(综合类)强化练习题及答案
- 河北保定市2025年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大气污染防治专业案例)全真模拟题库及答案
- 综合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运动的描述》同步测评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金属非金属矿山主要负责人和安管人员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 2025年数控编程技术基础实操试题解析与答案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测评试卷(详解版)
- 强化训练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力与运动》章节训练试题(含答案解析)
- 综合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专题测试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增强CT造影剂外渗课件
- 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与应用
- 光伏网络安全培训
- 面砖铲除施工方案
- 2025年高考物理试卷(甘肃卷)(空白卷)
- 隐蔽工程验收实施方案
- 2025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
- 第八章 健美操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八年级全一册-人教版
- 2025广东食品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新高一政策解读及学科差异化》主题班会课件
- 脏腑推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