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第一高级中学任成兰yx9524437228_第1页
榆树第一高级中学任成兰yx9524437228_第2页
榆树第一高级中学任成兰yx9524437228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 任成兰( yx9524437228)高二生物作业三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方面:用模型解释减数分裂现象 ,使该现象易于理解;通过制作染色体模型, 帮助学生理解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多种行为 变化,染色体、 DNA 、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以及它们数量变化的曲线绘制及应 用。2、能力方面:通过模型建构活动,理解模型方法的重要作用,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 应用这一重要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归纳能力。3、情感态度方面: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建模的过程,感受建立模型这种科学方法及“建模”在科 学研究中的应

2、用。二、教学重难点设计:重点: 1、培养模型建构的意识;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 DNA 的数量变化。重点设计意图在于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减数分裂过程、 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规 律性变化,在建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过程中逐渐建构起减数分裂的概念模 型。难点: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 DNA 数量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数形 转化能力。难点设计意图在于应用模型解释减数分裂中一些难点问题,如减数分裂与 遗传规律的联系、减数分裂异常引起的遗传效应等。三、教学设计思路: 针对本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减数分裂的整个动态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全体同学亲自动手来探究, 并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

3、的 过程中学习。体现“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新课程理念。由于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是微观、动态、连续的变化,给正确认知带来困难, 因此成为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考虑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有丝分裂) 的基础上, 通过采用多媒体演示减数分裂过程, 精心设计将微观变为宏观的教学 活动。学生对减数分裂概念的掌握不可能一次到位。在教学中,初次介绍减数分裂 只能达到“识记”的水平 ,通过学习精子的形成过程 ,使学生对减数分裂概念达到 “理解”的水平。在此基础上 ,将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相比较 ,并应用于以后的遗 传规律的学习中 ,才能使学生对减数分裂的概念

4、最终达到“应用”的水平。四、教学过程设计:、导入展示 DNA 双螺旋模型图这是沃森和克里克两位科学家于 1953 年成功构建的。当时没有任何人看到 过 DNA ,沃森和克里克就利用当时已经发现的一些间接证据, 如 DNA 的化学组 成,DNA的X射线衍射照片等,向小朋友摆积木一样,在实验室里做起了 DNA 的模型,经过 2 年的探索,他们用自制的硬纸板成功的构建了这个双螺旋模型, 现在科学家证实,大约 99%的生物的 DNA 都是这种双螺旋结构。沃森和克里克 利用模型方法完成了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工程, 把人们对生物科学研究的 视野,一下子由细胞水平推向了分子水平, 可见模型与模型方法的魅

5、力。 那么什 么是模型方法呢?、模型与模型方法简介:模型方法是以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 特征和本质的方法, 是逻辑方法 的一种特有的形式。 模型舍去了原型的一些次要的、 非本质的细节, 以简化和理 想化的形式去再现原型的各种复杂结构、功能和联系,是连接理论和应用的桥 梁。模型的种类很多, 一般所说的模型主要有物理模型、 数学模型、 概念模型等。 模型方法的概念听起来很陌生, 但是模型方法我们并不陌生, 在我们的教材中很 多地方都使用了这种方法。举例:物理模型:用实物代替原型进行研究的方法。如 DNA 双螺旋模型,叶绿体 结构模型等,还有今天我们用小纸片表示染色体,这也是一种物理模型。数学模

6、型:用符号、公式、图象等数学语言表现生物学现象、特征和状况的 方法,如酶的活性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豌豆实验中 9: 3: 3: 1 的比例关 系,还有我们等下要画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等。概念模型:用想象的抽象概念或图形代替原型进行研究的方法, 如光合作用 过程模型,呼吸作用过程模型,血糖的来源与去向模型等。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构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1、材料器具: 胶水,不同颜色的毛线、橡皮泥、剪刀、白纸等2、方法和步骤:(1)提出模型建构的基本方法和要求:用毛线做染色体的臂,同色的橡皮泥做 着丝点。(2)两人一小组合作完成。(3)用不同

7、颜色的毛线做出 4 条黄色和 4 条红色的染色单体,其中 2 条黄色 的染色单体长34cm, 2条长68cm, 2条红色的染色单体长 34cm, 2条 长68cm。(4)把颜色,长度相同的两条染色单体成对并排放置。用同种颜色的小块橡皮 泥代表着丝点, 在两条染色单体中部用小块橡皮泥粘起来, 代表减数分裂开始时 已完成复制的染色体。(5)在纸上画一个足够大的初级精母细胞的轮廓, 能够容纳所做的 4 条染色体, 画出中心体和纺锤体。 染色体是何时如何进行复制的?学生操作并通过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作品, 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评价作品,只表扬,不分好中差。目 的是加深学生对同源染色体、

8、联会、四分体等重要概念的理解。 初级精母细胞和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什么区别?学生讨论减 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的变化, 通过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作品, 其他同学 进行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评价作品。 目的是加深对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染 色体行为变化的认识, 明确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有无姐妹染色单体, 有无同源染色体?学生 通过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作品, 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比较。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 析评价作品。目的是加深对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认识。 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有哪些行为?

9、形成的子细胞有无同源染色 体?有多少种类型?学生通过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作品, 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比 较。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评价作品。 目的是加深对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行为 变化的认识,建立具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初级性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 染色体组合的物理模型。3、结果记录与其他小组交流建构模型的过程和结果,画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及主要 行为的变化的简图:4、实验评价该模拟实验你成功了吗?你觉得模拟过程的关键是什么?5、实验拓展思考: 如何模拟同源染色体? 活动中,你模拟了减数分裂中哪些染色体行为? 你能否模拟有丝分裂?五、教学反思1. 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行为变化比较复杂, 同源染

10、色体的交叉互换做模型时 要用胶水粘好, 如果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可能效果要好。 引导学生如何选择实验 材料2. 教师可以用计算机模拟减数分裂的动态变化,宏观地层现其微观的变化过 程,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构建染色体、 DNA 、姐妹染色单体变化曲 线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思维和探究的综合能力。对不起,上次作业没及时提交,这次一并交上。高二生物作业 2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选自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1分子与 细胞模块中的第 5 章第 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这是本节教学的难 点,根据课标的要求, 本探究实验的学习目标要达到理解

11、层次。 学生在学习了捕 获光能的色素、叶绿体的结构、光合作用过程之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化。通过 本节课的学习,应该让学生初步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并能遵照这些原则设计 一份较科学的实验方案, 为下一课时实施实验奠定基础。 此前学生对如何进 行实验设计已有初步认识, 所以在课前让每组同学先凭自己的理解讨论设计一份 实验方案。 在收到学生设计的方案后进行粗略的批改点评, 指出方案中的存在的 典型问题, 从不同的案例选取有代表性的某一板块进行分析, 归纳出实验设计的 基本思路和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课后让同学对自己的方案进行修改。 由于能满 足同学们研究的是自己感兴趣的影响因素并能按学生自己设计的方

12、案进行实验, 所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这个探究实验, 具有更大的开放性, 问题和方案都由 学生自己确定,体现了新教材“提高科学素 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研究性学 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程理念, 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2、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解释有关的实际问题。(二)能力目标:1、通过查阅有关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的资料, 培养学生查阅、 整理资料的能力。2、通过光合作用的一组探索性实验过程,使学生学会观察和记录植物生理实验 现象的基本方法,初步明确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思

13、维方式。(三)情感目标:1、通过光合作用一组实验的操作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 不苟的探究精神。2、通过光合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的教学,使学生意识到生物科学的价值,增 强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1、实验设计的原则2、实验变量的控制。(二)教学难点:1. 对实验中各种变量的分析及对不同变量的处理方法。2实验结果的分析。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布置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收集学生实验设计方案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作为课堂案 例分析的材料。根据所选择的探究因素类型,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57人。( 1)请学生通过调查或搜集资料,整理出农业生产上提高农作物

14、光合作用强度 的措施。然后请学生分析各项措施分别改变了哪些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2)引导学生讨论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教师出示有关的数据。(3)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2作出假设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不同。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以往我们基本都是按教材设定的实验方法和步骤来完成实验的, 较少能体现大家 的探究能力。 我们即将做的下一个实验的实验方案将由大家自己做主。 由自己做 主并不是说可以随心所欲, 实验方案一定要科学、 严密,否则将难以实现研究的 目标实验也就失去它的意义。 在进行此次实验设计时你们最先考虑的是什么?强 调明确实验目的重要性 如

15、果在进行实验设计前未能明确实验要研究什么、要解 决什么问题,整个实验方案就没有了立足之地。(1)在暗处,将3盏台灯装上40 W灯泡、,放在不同的实验台上。取 50mL烧 杯3个,均倒入30mL富含二氧化碳的清水(事先用口通过玻璃管向清水吹气), 放在距台灯10 cm、40 cm 70 cm的地方。此时不要开灯。(2) 用打孔器将黄瓜嫩叶打出直径为 0. 5 cm的圆片30多片。注意叶片的选择, 叶片的薄厚、颜色、鲜嫩程度要尽可能一致。打孔时要避开大的叶脉。(3) 将小圆形叶片放入注射器中,并让注射器吸入清水,排出注射器内残留的 空气。用手堵住注射器前端的小孔, 并缓缓拉动活塞, 使小圆形叶片内

16、的气体逸 出。这一动作可重复几次,但注意不要抽得太狠,避免将叶片细胞结构损坏。只 要小圆形叶片沉入水底就可以了。(4) 将内部气体逸出的小圆形叶片各片, 分别放入暗处盛有清水的 3 个烧杯中 这时的叶片由于细胞间隙充满了水,应该全部沉到水底。(5) 开启台灯。注意:两盏台灯是实验的唯一光源,两盏台灯的灯光不能相互 干扰。(6) 室温不要太低,一般以25 C为宜。为防止实验过程中烧杯内水的温度受 灯光照射而升高,可考虑用冷光源灯泡。(7) 观察并记录同一时间内两个实验装置中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或观察、 记录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浮起相同数量小圆形叶片所需要的时间。4实施计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1)台灯是本实验唯一的光源。( 2)小圆形叶片不要太大,直径为 05 cm 较为适宜。( 3)使用注射器抽气的次数不要太多,以免损伤嫩叶细胞的结构。(4) 控制烧杯中水的温度,温度不能有大的变化。(5) 两组装置中,烧杯中的水、二氧化碳的含量应一致。( 6)根据设备条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实验。5分析结果学生根据观察的结果和记录的数据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