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1414章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关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关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v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主要研究决定国民收入均衡的主要因素主要研究决定国民收入均衡的主要因素: 各种函数各种函数 各种乘数各种乘数总需求如何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及其变动:总需求如何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及其变动: Y=C+I+G+NX是一种短期分析是一种短期分析几个基本假设几个基本假设No.1 No.1 潜在的国民收入不变潜在的国民收入不变( (短期条件短期条件) )。 不涉及长期中的增长问题。不涉及长期中的增长问题。No.2 No.2 各种生产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各种生
2、产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总供给可以根据总需求的变动而调整总供给可以根据总需求的变动而调整 总供给不能成为决定与影响国民收入的因素总供给不能成为决定与影响国民收入的因素 凯恩斯定律:凯恩斯定律:总需求变动只会引起产量变动,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总需求变动只会引起产量变动,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No.3 No.3 价格水平不变价格水平不变( (短期条件短期条件) )。 价格粘性价格粘性No.4 No.4 利率水平不变,投资水平不变。利率水平不变,投资水平不变。14.1 均衡产出均衡产出v均衡产出是指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也就是均衡产出是指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经济
3、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要有的支出。 总需求总需求 决定决定 均衡产出均衡产出AE=c+i=ya 支出等于收入的支出等于收入的450线线 b 支出决定收入支出决定收入 E450E图图a中从原点出发的中从原点出发的450线上的各点表示收入和支出线上的各点表示收入和支出相等,即国民产出处于均衡状态;相等,即国民产出处于均衡状态;图图b表示总需求决定均衡产出的位置(大小)。表示总需求决定均衡产出的位置(大小)。 产出产出支出,则减产;产出支出,则减产;产出支出,则增产;支出,则增产; 直至产出与支出相等。直至产出与支出相等。450yyIU 0 AE均衡的条件均衡的条件vAE=c
4、+i y=c+s I = S:经济均衡的条件经济均衡的条件vI、S:与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意义不同:与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意义不同 I:计划投资:计划投资 ;s:计划储蓄:计划储蓄v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国民收入核算中的I=S则是则是 实际投资实际投资=(计划投资(计划投资+非计划投资)非计划投资)=储蓄储蓄14.2 凯恩斯的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消费理论凯恩斯: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绝对收入假说 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收入水平(个人可支配收入),物价水平,消费者的预期,利率和收入水平(个人可支配收入),物价水平,消费者的预期,利率和消费者的心理因
5、素等。消费者的心理因素等。收入增加则消费增加,但是消费增加的不收入增加则消费增加,但是消费增加的不及收入增加的多。及收入增加的多。14.2.1 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收入收入Y消费消费C边际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倾向MPC平均消费平均消费倾向倾向APCA90009110 1.01B10000100000.891.00C11000108500.850.99D12000116000.750.97040.94590.92530.89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dYdCYCMPC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pt
6、ion收入变化一个单位引起消费的变化量。收入变化一个单位引起消费的变化量。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ption 消费消费C C与相应的收入与相应的收入Y Y之间的比值。之间的比值。APC=C/YAPC=C/Y450450EE00yy 消费函数 线性消费函数 图中图中,C=C(y)是消费曲线,表示消费和收入间的函数关系,)是消费曲线,表示消费和收入间的函数关系,C(y)与与45 线相交于线相交于B,B点表示消费支出和收入相等,点表示消费支出和收入相等,B点左方,收入小于点左方,收入小于消费,消费,B点右方,消费小于收入。点右方,消费小于收入。
7、E消费曲线消费曲线C=c(y)B0C=c(y)消费函数消费函数vConsumption Function 反映消费与影响消费的各因素素之间的关系反映消费与影响消费的各因素素之间的关系短期消费函数短期消费函数 C =C =+Y +Y 线性函数线性函数:A Autonomous Consumption 自发消费;自发消费;:MPCMPC;YY:I Induced Consumption 引致消费引致消费 长期消费函数长期消费函数 C =C =YY消费曲线斜率的经济含义消费曲线斜率的经济含义APCAPCMPC MPC ; 0 0MPCMPC1 114.2.2 储蓄函数储蓄函数Saving Funct
8、ion反映储蓄与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函数。反映储蓄与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函数。影响个人储蓄的因素有:影响个人储蓄的因素有: 物价水平,储蓄利息率,收入水平,消费的预期等。物价水平,储蓄利息率,收入水平,消费的预期等。 S=S(Y)S=S(Y) Y=C+S S=Y-C Y=C+S S=Y-C在线性函数的假设下有:在线性函数的假设下有:S=Y-C=Y-S=Y-C=Y-(+Y+Y) =-=-+(1-)Y+(1-)Y边际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收入每变化一个单位所导致的储蓄的变化量。收入每变化一个单位所导致的储蓄的变化量。 MPS=S/Y=dS
9、/dY (0MPS1)MPS=S/Y=dS/dY (0MPS1) MPS=1-MPCMPS=1-MPC平均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 储蓄量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储蓄量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APS=S/YAPS=S/Y APS=1-APC=(1- APS=1-APC=(1-)-/Y)-/YAPC、APS、MPC、MPS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APC+APS=1APC+APS=1 消费消费+ +储蓄储蓄= =收入收入MPC+MPS=1MPC+MPS=1 边际消费边际消费+ +边际储蓄边际储蓄 = =收入一个单位的变化量收入一个单位的变化量社会消费曲线社
10、会消费曲线v社会消费函数是家户消费函数的总和,但不社会消费函数是家户消费函数的总和,但不是简单加总。是简单加总。1、国民收入分配的均等程度、国民收入分配的均等程度 富人的富人的MPC低,导致社会消费曲线下移;低,导致社会消费曲线下移;2、政府税收政策、政府税收政策 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制,导致社会消费曲线上移;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制,导致社会消费曲线上移; v3、公司未分配利润的比重公司未分配利润的比重未分配利润是一种储蓄,如果分配给股东则必有一未分配利润是一种储蓄,如果分配给股东则必有一部分被消费掉,导致社会消费曲线上移。部分被消费掉,导致社会消费曲线上移。 社会消费曲线形状基本类似个人消费曲线。社
11、会消费曲线形状基本类似个人消费曲线。14.3 其他消费理论其他消费理论v杜森贝利:相对收入消费理论杜森贝利: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Duesenberry:Relative Income Hypothesis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从而消费是相对地决定的。Cy2CS2C2CL=y y0y1yt1Ct1CS1C1相对收入消费理论对消费函数的解释 消费随收入增加消费随收入增加而增加(而增加(CL),),但是不易随收入但是不易随收入减少而减少,即减少而减少,即收入减少时不沿收入减少时不沿CL曲线下移。曲线下移。v棘轮效应棘轮效应v示范效应示范效应弗朗科弗朗科莫迪利安:
12、莫迪利安: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vFranco Modigliani : Life Cycle HypothesisvWL = Working Life NL = Number of Year of Life YL = Annual Labour Income v该假说首先假定消费者是理性的,能以合理的方式使用自己的收入,进行消费;其次,消费者行为的唯一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这样,理性的消费者将依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根据其预期寿命来安排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比例,即每个人都将根据他一生的全部预期收入来安排他的消费支出。消费不是取决于个人现消费不是取决于个人现期收入期收入,而是取决于
13、其一生的收入。而是取决于其一生的收入。人们会在更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在一生中均匀地消费其总收入。年轻时可能会欠债,中年还债且有积蓄,老年则消费会超过收入。 C=aWR+ c YLv根据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如果社会上年轻根据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如果社会上年轻人和老年人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提高,人和老年人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提高,总消费和总储蓄部分地依赖于人口的年龄分总消费和总储蓄部分地依赖于人口的年龄分布,部分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态度。布,部分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态度。vWR为实际财富,为实际财富,a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
14、;YL为每年工作收入,为每年工作收入,c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费倾向。v从整个社会来看,只要人口构成没有发生重从整个社会来看,只要人口构成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消费函数就是稳定的。如果一个社大变化,消费函数就是稳定的。如果一个社会的人口构成比例发生变化,则边际消费倾会的人口构成比例发生变化,则边际消费倾向也会变化,如果社会上年轻的和老年人的向也会变化,如果社会上年轻的和老年人的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提高,如果中年人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提高,如果中年人的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降低。的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降低。v生活态度:及时行乐生活态度:及时行乐 .给子孙留遗产等给子孙留遗
15、产等米尔顿米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vMilton Friedman: 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消费者的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现期的收入决定,而是消费者的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现期的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v永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以若永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以若干年收入的数值的加权平均数计得,距现在的时间干年收入的数值的加权平均数计得,距现在的时间越近,权数越大。越近,权数越大。v当期收入当期收入 = 持久性收入(持久性收入(permanent income) Yp + 暂时性收
16、入(暂时性收入(transitory income) 决定人们消费支出的是持久收入;消费与短决定人们消费支出的是持久收入;消费与短期暂时性收入没有稳定函数关系。期暂时性收入没有稳定函数关系。Yp=Y+(1)Y -1 YP:永久收入,:永久收入, :当前收入权数:当前收入权数 Y:当前收入,:当前收入, Y -1 :过去收入过去收入当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远小于长期当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远小于长期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v把收入分为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从而把收入把收入分为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从而把收入变动分为持久性收入变动和暂时性收入变动是永久变动分为持久性收入变动和暂时性收入变动是永
17、久收入消费假说的贡献。这一区别既解释了短期消费收入消费假说的贡献。这一区别既解释了短期消费函数的波动,又解释了长期消费函数的稳定性。函数的波动,又解释了长期消费函数的稳定性。v因为当收入上升时,人们不能确信收入的增加是否因为当收入上升时,人们不能确信收入的增加是否一直会继续下去,因而不会马上充分调整其消费;一直会继续下去,因而不会马上充分调整其消费;收入下降时亦如是,但人们会在最终证明是较高或收入下降时亦如是,但人们会在最终证明是较高或较低的永久收入水平上充分调整其消费支出。根据较低的永久收入水平上充分调整其消费支出。根据这种理论,除非消费者相信税收制度的改变是永久这种理论,除非消费者相信税收
18、制度的改变是永久性的,否则政府想通过增减税收来影响总需求的政性的,否则政府想通过增减税收来影响总需求的政策是不能奏效的。策是不能奏效的。 v?长期国民消费曲线的斜率长期国民消费曲线的斜率 要比短期国民消费曲线的斜率要比短期国民消费曲线的斜率来得大(陡直)。来得大(陡直)。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v利率:替代效应(低收入者)利率:替代效应(低收入者) 收入效应(高收入者)收入效应(高收入者)v价格水平:物价上升,价格水平:物价上升,APC增大增大 货币幻觉货币幻觉 (Monetary illusion)v收入分配:平均、则社会收入分配:平均、则社会APC大大 不平均、则社会不平均、则
19、社会APC小小持久收入假说解释了持久收入假说解释了储蓄率的决定储蓄率的决定v过去的许多经济理论认为:储蓄率的高低很过去的许多经济理论认为:储蓄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入水平的高低与收入不平大程度上取决于收入水平的高低与收入不平等的状况。等的状况。v持久收入假说认为:高储蓄率产生于未来收持久收入假说认为:高储蓄率产生于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而与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收入入的不确定性,而与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无关。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无关。14.4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总需求总需求ADc+i +y + i (+ i)+ Y 自发总需求自发总需求+ Y
20、自发总需求:自发总需求:总需求中不随收入变不随收入变动而变动的动而变动的的自发消费与投资。c+i0ys、y0c+isiEE消费加投资曲线和消费加投资曲线和450线交点线交点 决定国民收入位置(大小)决定国民收入位置(大小)投资曲线和储蓄投资曲线和储蓄线交点线交点决定国民收入位置(大小)决定国民收入位置(大小)5000800050008000C45)0 0i储蓄函数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储蓄函数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v两部门均衡国民收入计算公式两部门均衡国民收入计算公式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图图(a)(a)说明:当边际消费倾向不变时,自发的总需说明:当边际消费倾向不变时,自
21、发的总需求越大,则均衡的国民收入越大;反之亦然。求越大,则均衡的国民收入越大;反之亦然。图图(b)(b)说明:当自发的总需求不变时,边际消费倾说明:当自发的总需求不变时,边际消费倾向越高,则均衡的国民收入越大;反之亦然。向越高,则均衡的国民收入越大;反之亦然。14.5简单收入决定的动态过程简单收入决定的动态过程生产生产销售取得收入销售取得收入收入分配收入分配分分配的结果形成新的总需求配的结果形成新的总需求这个总需求决这个总需求决定下一次的生产定下一次的生产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再一次的再一次的收入分配收入分配再次形成新的总需求再次形成新的总需求总需总需求再次决定次期生产求再次决定次期生产 假设假设Y
22、0=100,C= + Y =10+0.8Y,I=20,且,且各期的各期的与与I不变,则:不变,则:vY1=C1+I= + Y0+I =10+0.8100+20=110 S1=Y0-C1= 100-90=10 I=? I?S vY2=C2+I= + Y1+I=10+0.8110+20=118 S2=Y1-C2 =110-98=12 Y1 ?Y2vY3=C3+I=+Y2+I=10+0.8118+20=124.4 S3=Y2-C3 =118-104.4=13.6vYt-1=Ct-1+I=+Yt-2+I =10+0.8150+20=150 St-1=Yt-2-Ct-1 =150-130=20=I Yt
23、=Ct+I=+Yt-1+I =10+0.8150+20=150 S=I时,时,Yt-1=Yt,总支出与上一期的总收入,总支出与上一期的总收入相等,国民经济达到均衡。相等,国民经济达到均衡。14.6 乘数论乘数论 Multiplier Theoremv总需求总需求AD的变动会的变动会 引起均衡的国民收入引起均衡的国民收入 Y同方向成倍的变动。同方向成倍的变动。 ADYOASAD0Y0AD1Y1AD2Y2乘数乘数The The MultiplierMultiplier 图解乘数的大小图解乘数的大小x xv乘数是一把双刃剑:乘数是一把双刃剑: 总需求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的更大增加;总需求的增加会引起
24、国民收入的更大增加; 总需求的减少会引起国民收入的更大减少。总需求的减少会引起国民收入的更大减少。投资乘数的数学推导投资乘数的数学推导 Y=i+i+2i+n-1i =i(1+2+n-1) = i (01)11定量税使总需求曲线向下平行移动定量税使总需求曲线向下平行移动比例税比例税v消费函数为消费函数为C=+ yd , 比例税税率比例税税率t,投资,投资为为i,政府购买为,政府购买为g,政府转移支付为,政府转移支付为Tryd=yT=(1t)yy=c+i+g=+yd +i+g=+i+g+(1t)y 比例税使总需求曲线围绕比例税使总需求曲线围绕A点顺时针点顺时针方向旋转方向旋转t个单位个单位14.7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v?定量税、比例税定量税、比例税v消费函数消费函数c=+yd,yd 为居民可支配收入,为居民可支配收入,定量税为定量税为T,投资为,投资为i,政府购买为,政府购买为g, 政府转移支付为政府转移支付为Tr y=c+i+g=+yd+i+g=+(yT)+i+g同时征收定量税和比例税使总需求曲同时征收定量税和比例税使总需求曲线向下平移线向下平移T单位,再围绕单位,再围绕A点点顺时针方向旋转顺时针方向旋转t单位单位v消费函数为消费函数为C=+yd,比例税税率为,比例税税率为t,定量税额,定量税额度为度为T,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英语教学法第二单元课件
- 古诗课教学课件
- 文库发布:幼儿园课件
- 文库发布:介绍课件
- 整体护理查房课件
- 教学论文写作指导课件
- 在全市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的汇报发言
- 【课件】三角形的内角+课时1+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 医学教育教学课件
- 刑 法 案 例 分 析课件
- 公安院校及专业招生政审表
- 青少年体能训练计划方案
- 2023年公需课 大数据概述及基本概念考题
- 广东深圳红岭中学物理自主招生试卷
-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
- GB/T 28733-2012固体生物质燃料全水分测定方法
- GB/T 14294-1993组合式空调机组
- GB/T 13912-200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GB/T 11062-2014天然气发热量、密度、相对密度和沃泊指数的计算方法
- 一级建造师继续教育考试题(重点)
- 组合导航与融合导航解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