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垢剂性能评定方法_第1页
阻垢剂性能评定方法_第2页
阻垢剂性能评定方法_第3页
阻垢剂性能评定方法_第4页
阻垢剂性能评定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阻垢剂性能评定方法中的问题与讨论阻垢分散作用是水质稳定剂的主要基本功能。建立正确、简便、客观的阻垢剂性 能评定方法是广大水处理工作者的任务之一。目前我国实验室常用的评定方法主要有静态阻垢法、鼓泡法和极限碳酸盐硬度法川等。这些方法大多存在测定时间长、操作烦琐、重现性不理想等缺点,为此,在综合评价、改进这些方法的基础上,我们又先后提出了pH位移法和电导法等评定方法。与经典方法相比,pH位移法和电导法具有实验周期短(由6 一 24h缩减到2 一 10min)、操作简单(只需1台pH计或电导率仪)、数据重现性好等特点,但它们所 反映的仍只是鳌合作用的贡献,测定结果同样也不能反映阻垢剂的综合性能。虽然量

2、热法可同时反映晶体成核和生长过程的贡献,但受温度测量精度(采用贝克曼温度计,测温精度为0.001 C )的影响,方法的系统误差较大,较难反映不同阻垢剂之间的细微差别。因此,探索 客观、公正、简便的实验室评定阻垢剂综合阻垢性能的方法,是一项具有实际意义的工作。1阻垢剂作用机理从作用机理上来讲,阻垢剂的作用可分为鳌合、分散和晶格畸变三部分。且在实验室评定试验中,分散作用是鳌合作用的补救措施,晶格畸变作用是分散作用的补救措施。1.1鳌合作用由中心离子和某些合乎一定条件的同一多齿配位体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配位原子键合而成 的具有环状结构的配合物的过程称为鳌合作用。鳌合作用的结果是使得成垢阳离子(如ca2+

3、,Mg2+等)与鳌合剂作用生成稳定的鳌合物,从而阻止其与成垢阴离子(如CO32 ,5042 一,Po4, 和51032 一等)的接触,使得成垢的几率大大下降。鳌合作用是按化学计量进行的, 如1个EDTA分子鳌合1个二价金属离子。鳌合剂的鳌合能力可用钙鳌合值来表示。通常 商品水处理剂的鳌合能力(以下各药剂活性组分质量分数均为50%,鳌合能力以CaCO3计):氨基三亚甲基麟酸 (ATMP) 300 mg/g;二乙烯三氨五亚甲基麟酸 (DTPMP) 450 mg/g;乙二 胺四乙酸(EDTA) 15om岁g;经基亚乙基二麟酸(HEDP) 45om扩g。折合算来,1 mg鳌合 剂只能鳌合不足 0.5

4、mgCaCO3垢。若需将总硬为smm0FL的钙镁离子稳定在循环水系统中, 所需的鳌合剂为1000m郭L,这种投加量在经济上是无法承受的。由此可见,阻垢剂鳌合作用的贡献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但在中低硬度水中,起重要作用的仍是阻垢剂的鳌合作用。1.2分散作用分散作用示意如图1所示。分散作用的结果是阻止成垢粒子间的相互接触和凝聚,从而可阻止垢的生长。成垢粒子可以是钙、镁离子,也可以是由千百个CaCO3和MgCO3分子组成的成垢颗粒,还可以是尘埃、泥沙或其他水不溶物。分散剂是具有一定相对分子质量(或聚合度)的聚合物,分散性能的高低与相对分子质量(或聚合度)的大小密切相关。聚合度过低, 则被吸附分散的粒子

5、数少,分散效率低;聚合度过高,则被吸附分散的粒子数过多,水体变浑浊,甚至形成絮体(此时的作用与絮凝剂相近)。与鳌合作用相比,分散作用是高效的。实 验表明,1 mg分散剂可使10 一 100 mg的成垢粒子稳定存在于循环水中,在中高硬度水中,阻垢剂的分散功能起主要作用。图分散作同示進1.3晶格畸变作用当系统的硬度、碱度较高,所投人的鳌合剂、分散齐怀足以完全阻止它们析出的时候,它 们就不可避免地析出。 如果没有分散剂的存在, 垢的生长将服从晶体生长的一般规律,所形成的垢坚固地附着在热交换器表面上。如果有足量的分散剂的存在,由于成垢粒子(由成百上千个CaC03分子组成)被分散剂吸附、包围,阻止了成垢

6、粒子在其规则的晶格点阵上排列, 从而使所生成的污垢松软、易被水流的冲刷而带走。投加与不投加分散剂时所形成的垢样的 X-衍射图和电子扫描电镜照片如图2、图3所示。图2 无仙)、有(b)阴垢和1J朗样的x-lii耳按图2 AiUl.有仆)阻垢机时垢样的十I描电镀照片从图2、图3可以看出:不加分散剂的CaC03垢样具有规则的外形,质地坚硬,其 X 一衍 射图也具有确定的峰;投加分散剂后,CaC03垢样呈无定型状态,质地松软,其 X 一衍射图 的晶体特征较弱,表明分散剂的存在确实改变了晶体的结构,具有较好的晶格畸变作用。 在高硬重垢水中,阻垢剂的晶格畸变性能起主要作用。2阻垢性能评定方法及其特点2.1

7、鳌合能力与部分分散能力的测定在阻垢剂评定试验中,将达平衡后的试样静置10h或凉至室温,用 EDTA滴定上层清液或滤液中的稳定钙离子浓度,以上层清液或滤液中稳定钙离子浓度的多少来评价阻垢剂阻垢 性能的优劣。属于这种评定方法的有静态阻垢法、鼓泡法和极限碳酸盐硬度法等。在有阻垢剂存在的条件下,溶液中Ca2+的存在形式有以下几种:自由钙离子(比例很小)、含钙离子对(如CaOH+,CaSO4。,CaCI+,CaC120, CaHCO3+等,比例较 小)、钙鳌合物(所占比例与所投人的鳌合剂浓度有关卜被分散剂吸附且能够悬浮在溶液中的CaCO3颗粒、被分散剂吸附且沉积在容器底部的CaCO3淤泥等。随着硬度的升

8、高或浓缩倍 数的升高, 溶液中碳酸钙颗粒的个数越来越多, 粒径也越来越大, 因此被分散剂吸附且不能 在溶液中悬浮的 cacO3 的比例越来越高。显然, 上述所谓的上层清液或滤液中只含有自由钙离子、 含钙离子对、 钙鳌合物和部分被 分散剂吸附且能够悬浮在溶液中的 CaCO3 颗粒。在硬度较低、阻垢剂浓度较高的条件下, 这也许包含了溶液中总钙的绝大部分,用此时的测定结果表示阻垢剂的阻垢能力是正确的。 但当溶液的硬度较高、阻垢剂浓度相对较低时,沉积在底部的 CaCO3 淤泥状垢已成了溶液 中总钙的大部, 此时仍用上层清液或滤液中的钙离子含量来表示阻垢剂的阻垢能力则就不正 确了。2.2 鳌合能力的测定

9、pH位移法和电导法是测定溶液因 Ca2+与CO32-的结合而引起的溶液 pH和电导变化的测 定方法6 一 8。由于CaCO3晶体的生长(或聚集)和老化不能引起溶液中 H+浓度和导电 粒子数的变化,因此 pH 位移法和电导法是单纯测定阻垢剂鳌合能力的方法。研究表明,在一定的硬度范围内, pH 位移法和电导法的测定结果与经典的静态阻垢法和 鼓泡法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表明这两类方法的测定内容的本质是相同或相近的。 进一步可 以推断,在静态阻垢法、 鼓泡法和极限碳酸盐硬度法等测定方法中,相对于鳌合能力, 分散 能力的贡献较小,即很少顾及分散能力的阻垢贡献。2.3 传统评定方式下常规阻垢剂的阻垢性能由

10、于常规阻垢剂性能评定方法 (静态阻垢法、鼓泡法、极限碳酸盐硬度法、 pH 位移法和电 导法 )所测定的主要是药剂的鳌合性能,很少顾及药剂的分散能力,更不包含药剂的晶格畸 变能力,因此这些方法在评价中、 低硬度水中阻垢剂的阻垢性能是适用的, 但对于高硬水质, 这些方法则是不适用的,其结果也是不正确的。 由于HEDP和ATMP具有较好的鳌合能力,采用上述评定方法可得到它们的阻垢能力优于任何阻垢分散剂如聚丙烯酸(PAA) 、水解聚马来酸醉(HPMA)、聚环氧唬拍酸(PESA)、麟酞基梭酸共调聚物(POCA)和多氨基多醚基亚甲 基麟酸盐(PAPEMP)等的结论,这显然是不正确的;用这些方法也几乎不能分

11、辨各种阻垢分 散剂 (包括水法聚马与溶剂法聚马 )之间的差别,这显然也是不合理的。有一种适用于高硬度、 高碱度、 高浓缩倍数水质的复合药剂侧, 经典方法评价得到阻垢率 为 20%一 35%的结论,动态模拟法得到阻垢率 >90%的结论,现场使用于补水总硬为 7.5 mmol/L ,碱度为 9.2 mmol/L ,浓缩倍数为 2.5 的循环水系统, 3 年未发生结垢现象。这 进一步表明,目前所广泛使用的阻垢性能评定方法(静态阻垢法、鼓泡法、极限碳酸盐硬度法、 pH 位移法和电导法 )是片面的,在评价高硬水中阻垢剂的性能方面与实际相距较远。3 其他评定方法可用于评定阻垢剂性能的方法很多, 如用

12、扫描电子显微镜可观察晶体的成核、 生长、 聚集 和吸附过程。 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有阻垢剂存在的碳酸钙晶体的生长,可以看出阻垢剂对生长的抑制作用。用 X 一衍射法可以比较在不同阻垢剂存在的条件下垢样的细碎程度、晶体 的畸变程度及晶系的变化。 用粒径分布仪可研究在不同阻垢剂存在的条件下, 成垢物质的成 核和生长动力学。 但这些方法大多需借助专门的仪器, 只能被研究机构采纳, 很难在广大用 户和现场评定中推广。动态模拟法是评定缓蚀阻垢剂性能的最可靠方法, 但由于其实验时间长、 物力财力人力消 耗大,也不是一种多快好省的方法。 我们实验室所采用的硬垢测定法是一种能够同时测定阻 垢剂的鳌合贡献、分散贡献和晶格畸变贡献的方法,其基本步骤是 :按鼓泡法进行阻垢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