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事故应急预案11_第1页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11_第2页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11_第3页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11_第4页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鄢家河工业园火灾事故应急预案一、鄢家河工业园概况:鄢家河工业园位置夷陵区夷陵经济开发区中科路,占地约9.179公顷。工业园区现建设有6栋产房、1栋标准化办公楼、1栋食堂及其他相关附属设施,其中厂房为钢架结构,食堂、办公楼为砖木结构,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现园区内办公楼、食堂、1#厂房、2#厂房、3#厂房、5#厂房投入生产经营。1、厂房概况厂房建筑结构形式为门式钢架结构,建筑层数为一层,建筑面积为5203.15m2,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火灾危险性等级为丁类,建筑抗设防分类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消防供水为市政用水,供水压力为常压供水,未设置消防水池及消防水泵房。厂房主要用于

2、加工石墨密封材料和制品,产品有柔性石墨纸、柔性石墨复合卷材、石墨密封圈、石墨盘根等,均为难点燃物品,柔性石墨材料加工流程主要是可膨胀石墨材料高温膨化制取,高温膨化燃料为管道天然气或煤气,管道天然气或煤气主要在5#厂房(石墨纸车间)膨化炉使用。2、 食堂概况食堂建筑面积为1219.26m2,建筑层数为一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火灾危险性等级为丁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三级,消防供水为市政用水,食堂炊事作业使用管道天然气或煤气。3、办公楼概况办公楼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建筑层数为二层,建筑面积为2662.22m2,建筑占地面积为1786.42m2,建筑工程等级为2级,建筑抗震设防分

3、类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防火设计分类为二类,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消防供水为市政用水。依据工业园区内建筑结构、建筑耐火等级、消防设施等以及园区内的生产经营活动,工业园区内易发生火灾的隐患主要是:1.各厂房及附属建筑类存放的纸质、木质及其他易燃化学材料;2.园区内生产经营活动而使用的管道天然气或煤气、灌装液化气等燃烧物。二、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消防法、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及公司管理体系要求,并结合鄢家河工业园区的实际,特制定本防控专项方案。本方案针对的火灾事故包括:办公楼、食堂、

4、库房、各车间及临时施工现场发生的火灾事故。三、指导思想: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完善防火工作各项制度,降低系统风险,发生火灾事故后正确地实施抢险救灾活动,减少因火灾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鄢家河工业园区开展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保驾护航。四、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人员和职责(一)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人员1、鄢家河工业园区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 长:王凤军副组长:高 进 贺 杨 贺德新 邓恢勇 张 军 李学东 崔文峰 都正兰 苏承波 组 员:安环部、生产部、财务部、行政部、采购部、人力资源部质量部、基建部等各部门成员。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保卫部,

5、日常工作由安全保卫部部长负责,具体工作由安全保卫部消防干事负责。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指挥组、灭火行动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事故善后处理组。(1)指挥组王凤军任组长。成员由高进、贺杨、贺德新、邓恢勇、张军、李学东、崔文峰、都正兰、苏承波、杨明康等各部门负责人组成。(2)灭火行动组贺德新任组长,李学东任副组长,生产部、园区安保人员、各车间主任及电工、机修人员组成。义务消防队由园区安保人员等各部门、各车间主任及电工、机修人员组成。(3)医疗救护、现场保卫组高进任组长,张军、张宏兵任副组长,安环部、质量部人员组成。(4)后勤保障组邓恢勇任组长,崔文峰、都正兰、杨明康为副组长,行政部、采购

6、部、财务部人员组成。 (5)事故善后处理组贺杨任组长,苏承波、陈培任副组长,人力资源部、基建部人员组成。 2、应急救援组职责(1)灭火指挥组:1)发生火警后迅速赶赴现场,及时组织指挥部成员,制定灭火方案,指挥灭火工作。2)根据火势及预测后果果断决定是否向消防机关报“火警”,并及时通知公司主管领导、主管部门,以及应该通知的其他有关部门。3)对火灾现场被困人员积极组织救援,同时做好周边人员的疏散工作。4)组织义务消防队灭火。消防车到达后组织现场人员配合消防人员灭火。5)配合公安消防部门做好火灾现场的保护和起火原因的调查工作,6)统计火灾损失,做好火灾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2)现场保卫组1)发生火警

7、后迅速集结保安人员赶赴现场,对现场实行封闭。负责现场警戒,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2)对现场进行保护,调查起火原因,进行现场拍照取证。3)对火灾现场被困人员组织救援,指定一至数名疏散引导员安装疏散标志,指定疏散线路,引导人员安全撤离。4)维护现场交通,保障救援物资安全、顺利到达目的地。(3)灭火行动组1)接到“火警”报告后,立即组织义务消防队及有关人员赶到现场。2)在总指挥的指挥下,带领义务消防队进行灭火。3)在总指挥不到位的情况下,组长代行灭火总指挥的职责,决定是否向市消防局“119”报告火警。组织对被困人员进行救援和疏散,指挥灭火。4)积极配合公安消防机关的灭火工作,介绍起火部位,火势情况,

8、周边环境,组织现场人员配合消防人员灭火。(4)医疗救护组1)组织对火灾现场被困人员的救援,组织对烧伤、窒息人员的现场急救。2)对重伤人员联系转院治疗,并负责转院途中的护送工作。3)负责对被困人员、疏散群众、义务消防队、火灾救援人员的防火措施指导和安全监护,指导大家采取正确方法保护自己、抢救伤员。(5)后勤保障组1)为实施救援工作提供相应的设备、设施、仪器、材料等。2)负责处理火场区域的供电、管线、结构物安全问题。密切注视火场附近电力运行情况,随时准备切断火场的电力供给。关闭火场及附近区域内的然气管道阀门。做好消防用水、用电的供应及设备的抢修工作。并就停电、停气、停水通知有关主管部门及附近用户。

9、3)做好工程结构物的防火保护工作,以及火灾后的检查、修复、补救工作。4)负责救援人员的生活保障(食品、饮水、应急用品供应)。5)负责组织车间相关人员集结待命,随时准备增援。(6)事故善后处理组1)配合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提交相应的调查和处理报告。2)组织内部教育和整改,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预防措施等,组织恢复生产。3)对火灾救援期间租用、借用的设施、物资、场地等进行清偿和恢复。4)负责事故遇难者的善后处理及受伤人员的后期治疗、救助。5)对事故责任及责任人进行认定、处理,对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计算,并在一定的范围公布。6)协助项目经理及有关部门调查因火灾、灭火材料、灭火措施对周

10、边环境、水源、空气造成的污染程度,按项目经理的指示,采取相应措施消除污染。(7)安全员及安全主管:1)接到“火警”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查看火情,分析原因,根据火势向灭火指挥部提出救火方案。2)在总指挥的指挥下,带领义务消防队员展开灭火行动。3)负责指挥接警。即时指定义务消防队成员引导公安消防队员进入火灾现场灭火,介绍火情。同时向其提供附近消防栓的位置、数量。(8)夜间值班、安保人员:1)接到“火警”报告后,应迅速通知工业园区安全主管人员,同时迅速通知保安人员、各车间在场人员迅速赶赴起火部位。2)在领导小组人员不到位的情况下,有权根据火势、火情决定是否向市消防局“119”报警。3)命令院内其他人员

11、,坚守重要岗位,迅速进入灭火状态,并根据火情下达部分或全部断电命令。4)坚守值班电话或私人电话,保证联络畅通。(9)保安、警卫人员:1)在岗人员应忠于职守,加强戒备,听从灭火指挥部的指挥,严格控制出入现场的人员,阻止其它与灭火无关人员进入灭火现场。2)不在岗人员接到“火警”报告后,迅速集合,赶赴火灾现场,听从指挥组的统一指挥。严禁擅自行动。3)灭火初期,协助救援;引导被困人员从安全出口撤离至安全地域。4)火势较大时,严禁单独进入火区。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进入时,应先报告火场指挥人员,征得同意方可进入火区。5)灭火后,听从指挥,保护好起火现场,配合清理火灾现场,保护公物不被继续损坏和丢失,协助查明起

12、火原因。(10)财务部人员:1)火灾对财务部门无直接威胁时,所有人员应坚守岗位,保管好各种现金、票证、帐目及贵重物品。2)火灾对财务部门有直接威胁时,迅速整理好各种现金、帐目、单据、票证及贵重物品,关闭计算机,切断电源,准备疏散。3)接到疏散指令后,携带好各自负责的物品,锁好门窗,迅速撤离,不能带走的文件、磁盘要统一锁在保险柜内,并保管好钥匙。转移途中及转移后要负责保管好各种物品,防止丢失。4)财务人员需协助做好后勤保障物资采购、事故善后处理工作。(11)其它工作人员:1)火灾对办公区无直接威胁时,收好重要的文件、贵重物品,关闭所有电源,切断天然气开关,锁好门窗。听从灭火指挥部的指挥,参加灭火

13、行动。2)火灾对办公区有直接威胁时,迅速整理好重要文件、磁盘及贵重物品,关闭计算机,切断电源,按指挥部的命令疏散。3)利用园区内消防设施积极扑救,控制火势发展,降低火灾损失。4)协助保安、警卫人员看管好物品,维护现场秩序,保证灭火通道的畅通。5)协助行政部门做好伤员救护工作,配合急救部门及时将伤员送往医院救治。(二)针对主要火灾危险源的预防措施:1、落实消防责任制,成立消防领导小组及相应的组织,按区域指定消防安全责任人,做好消防预案的落实工作。2、对工业园区内工作人员进行消防知识培训,根据季节、重大节假日等开展消防安全活动。3、消防设施和器材的配备。所有办公场所、厂房车间、施工现场以及风险点均

14、按照国家、北京市有关消防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消防器材按规定分组摆放。4、消防设施、通道的维护。消防设施、消防栓、安全通道设明显标识,任何人不准擅自挪用、拆除和破坏。严禁占压消防设施和消防通道,确保消防通道、安全通道的畅通。5、缺水和远离消防水源的场所和施工现场,利用消防水箱、沙箱、水池、水桶等储备消防用水。6、消防设施和器材的维护和保养。消防设施和器材指派专人定期维护保养,建立消防设施、器材台账,按规定定期进行检查,及时更换过期和使用过的灭火器材,维护保养要有记录。五、火灾事故应急救援程序(一)报警程序1、对火警的判定:1)避免误报对异味、烟气、火光的来源未得到确切证实

15、,以及人为原因或装置的过度敏感或失灵都可能产生误报。发现现场有火灾可疑迹象应调查清楚,得不到满意的解释时应加强巡视和监督,避免误报。2)可控制的小火。可控制的小火一般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可以判断为孤立的,周围没有易燃物不太可能蔓延的;(2)一个人或几个人用人力、灭火器或其它简单工具能够扑灭的;(3)不需要动用消防栓,可方便地使用灭火器灭火。确信为可控制的小火时,不必拨打“119”报警。应迅速报告园区安全主管人员或现场人员当即采取措施扑灭火灾。3)可能失控的火情(具备下述条件之一时),可由第一目击者或机关值班员直接向“119”报警。(1)多点报警或火源判断不清,且周围易燃物较多;(2)烟、

16、火较大,伴随有劈啪声响;(3)无法控制火情。2、报警:1)员工及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及巡查中,一旦发现火警应立即向安全主管人员、安环部等报告。2)对可能失控的火情,由总指挥、安全主管人员或夜间值班人员等相关人员决定拨打“119”报警。报警时声音要清楚,说明起火地点、燃烧物质的种类,是否有人被围困,火势情况及是否正在采取扑救措施等,然后再报报警人的姓名、岗位,并倾听消防中心或安环部的补充询问,认真回答,经允许后方可挂断电话。3)报警后,及时关闭火场附近的电源开关、煤气开关及门窗。引导火场附近的人,从安全通道撤离。切勿在火场附近高喊“着火了”,以防造成不必要的混乱。4)在消防人员未到达火场时,报警人

17、应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使用火场附近的消防设施和器材进行扑救。(二)疏散程序:一旦发生火灾时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能够正确指挥、及时有序的疏散火场内的人员,尽量避免火灾对人身造成伤害,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损失,为消防机关提供最佳灭火时机和必要的条件。疏散时间依据燃烧物质挥发的有害气体对人员的危害,一般为6分钟,最晚15分钟。疏散程序包括:疏散指令、疏散顺序、疏散路线、疏散要求。1、疏散指令:根据火势,灭火指挥下达疏散指令,起火处人员疏散由指挥当场宣布,并有权指挥其中身体条件好的人员协助义务消防队参加灭火。火场周围相关人员的疏散命令则由指挥或安保部部长下达。进行消防广播或喊话,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

18、楚,紧张而镇定,不要因语气不当而在人员中造成恐慌。2、疏散顺序:为避免烟火对人员造成危害,疏散顺序应从起火部位开始疏散,最后疏散起火相关部位。3、疏散路线:在疏散引导员或疏散广播的引导下,沿疏散标志所指方向或现场决定的安全路线迅速向安全出口疏散。4、疏散要求:1)必须阻止烟火向安全出口扩散,保证人员安全疏散。2)疏散指令下达后,疏散引导员应立即到位,查看疏散路线是否畅通,并及时引导职工沿指令方向迅速离开危险地域。3)疏散人员应服从灭火指挥和消防机关的指挥,自觉地为扑救火灾赢得有利时机。4)疏散时严禁携带大件物品,以免堵塞疏散路线。(三)灭火方案1、方案1适用于可控制的小火1)立即动用简单的灭火

19、工具(灭火器、自来水、沙等)进行扑救。使用灭火器灭火时应尽量喷射火焰根部,同时观察火情变化,一旦有失控的可能及时实施方案2。2)火被扑灭之后,要对现场进行堪察,必须确认全部火已被扑灭,并且引起火灾的原因已经查明。3)必要时保留现场。4)安环部或安全主管人员写出火灾事故调查报告,交主管领导,其中要分析原因,确定要采取的措施,并向相关部门、责任单位发出整改措施通知单。2、方案2适用于已形成的火灾1)首先拨打“119”报警。同时启动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及时上报安全主管人员,灭火指挥组自动成立。在指挥组未达到现场时,安环部领导或现场值班员代行指挥权。根据火灾事故类型,确定灭火措施及所使用的灭火器材。2)安环部、安全主管人员在总指挥的指挥下,立即对现场进行封闭。组织受困人员沿着安全路线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区域。并观察现场有无人员伤亡、失踪,立即判明方位,实施救援。3)义务消防队人员立即切断火区电源,带上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参加灭火的人员首先要注意保护自身的生命安全,原则上应顺风灭火。4)接警员引导公安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进行灭火或救援,义务消防队人员配合公安消防部门进行灭火、救援。5)指挥组密切注意现场火情,及时调动救援力量组织扑救。必要时可通知体健员工增援,防范灾情扩大。6)现场救护组立即将伤员运送到安全地带进行抢救。伤员要转院治疗时,现场救护组负责送往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