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书_第1页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书_第2页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书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程设计任务书某晶闸管供电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整流装置采用三相桥式电路,基本数据为:直流电动机:Un=220V , In=205A,=575r/min , R a=0.1,电枢电路总电阻R=0.2,电枢电路总电感L=7.59mH,电流允许过载倍 数 ,折算到电动机轴的飞轮惯量。晶闸管整流装置放大倍数,滞后时间常数电流反馈系数(转速反馈系数()滤波时间常数取,。;调节器输入电阻Ro=40。设计要求:稳态指标:无静差;动态指标:电流超调量;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 1第一章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原理 31.1系统的组成31.2系统的原理图4第二章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器

2、的设计 62.1电流调节器的设计62.2转速调节器的设计 1.3第三章系统仿真2.1.心得体会 26.参考文献27.第一章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原理1.1系统的组成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直流调速系统是性能很好、应用最广的 直流调速系统。采用PI调节的单个转速闭环调速系统可以在保证系 统稳定的前提下实现转速无静差。但是对系统的动态性能要求较高 的系统,单闭环系统就难以满足需要了 。为了实现在允许条件下的最快启动,关键是要获得一段使电流 保持为最大值的恒流过程。按照反馈控制规律,采用某个物理量的负反馈就可以保持该量基本不变,那么,采用电流负反馈应该能 够得到近似的恒流过程。所以,我们希望达到的控制:启动

3、过程只 有电流负反馈,没有转速负反馈;达到稳态转速后只有转速负反馈 不让电流负反馈发挥作用。故而采用转速和电流两个调节器来组成 系统。为了实现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分别起作用 ,可以在系统中设 置两个调节器,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即分别引入转速负反馈和电 流负反馈。二者之间实行嵌套(或称串级)联接,如图1-1所示。 把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当作电流调节器的输入 ,再把电流调节器的输 出去控制电力电子变换器 UPE。从闭环结构上看,电流环在里面, 称作内环;转速换在外边,称作外环。这就形成了转速、电流双闭 环调速系统。+图1-1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1.2系统的原理图为了获得良好的静、动态性能,转速

4、和电流两个调节器一般都 采用PI调节器,这样组成的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原理图如图1-2所示。图中ASR为转速调节器,ACR为电流调节器,TG表示测速发电 机,TA表示电流互感器,UPE是电力电子变换器。图中标出了两个 调节器出入输出电压的实际极性 ,它们是按照电力电子变换器的了 控制电压Uc为正电压的情况标出的,并考虑到运算放大器的倒相作 用。图中还标出了两个调节器的输出都是带限幅作用的,转速调节器ASR的输出限幅电压决定了电流给定电压的最大值,电流调节器ACR的输出限幅电压限制了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最大输出电压。LM GT/TLEH2RP图1-2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电路原理图第二章转速、电流双闭环直

5、流调速器的设计2.1电流调节器的设计电流环结构框图的化简在图2-1点画线框内的电流环中,反电动势与电流反馈的作用互 相交叉,这将给设计工作带来麻烦。实际上,反电动势与转速成正 比,它代表转速对电流环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系统的电磁时间 常数Tl远小于机电时间常数Tm,因此,转速的裱花往往比电流变化 慢得多,对电流环来说,反电动势是一个变化较慢的扰动,在电流 的瞬变过程中,可以认为反电动势基本不变,即 。这样,在 按动态性能设计电流环时,可以暂不考虑反电动势变化的动态影响 也就是说,可以暂且把反电动势的作用去掉,得到电流环的近似结 构框图,如图2-1所示。可以证明,忽略反电动势对电流环作用的 近

6、似条件是式中 -电流环开环频率特性的截止频率图2-1忽略反电动势的动态影响时电流环的动态结构框图如果把给定滤波和反馈滤波两个环节都等效地移到环内,同时把 给定信号改成,则电流环便等效成单位负反馈系统,如图2-2所示,从这里可以看出两个滤波时间常数取值相同的方便之处。图2-2等效成单位负反馈系统时电流环的动态结构框图最后,由于Ts和Toi 般都比Tl小得多,可以当作小惯性群而近似看作是一个惯性环节,其时间常数为则电流环结构框图最终简化成图2-3。简化的近似条件为图2-3小惯性环节近似处理时电流的动态结构框图5)+ 十电流调节器结构的选择从稳态要求上看,希望电流无静差,以得到理想的堵转特性, 由图

7、2-3可以看出,采用型系统就够了。再从动态要求上看,实际 系统不允许电枢电流在突加控制作用时有太大的超调,以保证电流在动态过程中不超过允许值,而对电网电压波动的及时抗扰作用只 是次要的因素。为此,电流环应以跟随性能为主,即应选用典型 型系统。图2-3表明,电流环的控制对象是双惯性的,要校正成典型 型 系统,显然应采用PI型的电流调节器,其传递函数可以写成式中 电流调节器的比例系数;电流调节器的超前时间常数。为了让调节器零点与控制对象的大时间常数极点对消,选择则电流环的动态结构框图便成为图2-4所示的典型形式,其中.y(r2fy+l)图2-4校正成典型型系统的电流环动态结构框图电流调节器的参数计

8、算1.确定时间常数1) 整流装置滞后时间常数。三相桥式电路的平均失控时间。2)电流滤波时间常数。取。3) 电流环小时间常数之和。按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取。4)电磁时间常数、机电时间常数电动势系数。2选择电流调节器结构根据设计要求,并保证稳态电流无静差,可按典型型系统设计电流调节器。电流环控制对象是双惯性的,因此可采用PI型电流调节器。传递函数为:Wacr(s)二检查对电源电压的抗扰性能:一 ,参照表2-1的典型型系统动态抗扰性能,各项指标都是可以接受的。THi t2 t21110120130"1000055 5°o33 2%185%12 9%h T2 83.84 0匚T14

9、 721 728 730 A表2-1典型型系统动态抗扰性能指标与参数的关系3计算电流调节器参数电流反馈系数:电流调节器超前时间常数:。电流环开环增益:要求时,按表2-2,应取因此于是,ACR的比例系数为参数关系KT0. 250. 39"""""""""I"0. 5069L 0阻尼比g1. 00.80. 7070. 60. 5超调暈b0%L 5%4” 3%9. 5%16+ 3%上升时间QO6. 674.1T3. 3卩2, 4r峰值时间tp0O8, 3T6. 2T生7T3, 6T相角稳定裕度尸76.

10、 3°69. 9°65. 5°59. 2"51. 8°截止频率吆0. 243/70. 367/70. 455/r0. 569/f0. 786/T表2-2典型型系统动态跟随性能指标和频域指标与参数的关系4校验近似条件电流环截止频率:(1)晶闸管整流装置传递函数的近似条件满足近似条件。(2)忽略反电动势变化对电流环动态影响的条件满足近似条件。(3)电流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满足近似条件。5.计算调节电阻和调节电容由图2-5 ,按所用运算放大器取,各电阻和电容值为,取58 取 0.65 取0.1按照上述参数,电流环可以达到的动态跟随性能指标为,满足

11、设计要求。电流调节器的实现含给定滤波和反馈滤波的模拟式PI型电流调节器原理图如图2-5所示。图中为电流给定电压,为电流负反馈电压,调节器的输出就是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控制电压U c。根据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原理,可以容易地导出图2-5含给定滤波与反馈滤波的PI型电流调节器2.2转速调节器的设计电流环的等效闭环传递函数电流环经等效后可视作转速换中的一个环节,为此,需求出它的闭环传递函数。由图2-4可知) 忽略高次项,可降阶近似为近似条件为式中 转速环开环频率特性的截止频率。(s),因此电流接入转速换内,电流环等效环节的输入量应为环在转速环中应等效为这样,原来是双惯性环节的电流环控制对象,经闭环控制后,可

12、以近似地等效成只有较小时间常数的一阶惯性环节。222转速调节器结构的选择用电流环的等效环节代替电流环后,整个转速控制系统的动态结构图便如图2-6所示图2-6用等效环节代替电流环后转速环的动态结构框图把转速给定滤波和反馈滤波环节移到环内,同时将给定信号改成U*n(s)/,再把时间常数为1 / Ki和Ton的两个小惯性环节合并 起来,近似成一个时间常数为的惯性环节,其中则转速环结构框图可化简成图2-7图2-7等效成单位负反馈系统和小惯性的近似处理后转速换的动态结构框图为了实现转速无静差,在负载扰动作用点前面必须有一个积分环节,它应该包含在转速调节器ASR中(见图2-7),现在在扰动作用点后面已经有

13、了一个积分环节,因此转速环开环传递函数应共有两个积分环节,所以应该设计成典型II型系统,这样的系统同时也能满足动态抗扰性能好的要求。由此可见,ASR也应该采用 PI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式中 一一转速调节器的比例系数;转速调节器的超前时间常数这样,调速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令转速环开环增益为不考虑负载扰动时,校正后的调速系统动态结构框图如图2-8所图2-8校正后成为典n型系统时转速环的动态结构框图223转速调节器的参数计算1. 确定时间常数1)电流环等效时间常数1/Ki :已取2)转速滤波时间常数:根据所用测速发电机纹波情况取3)转速环小时间常数:按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取2. 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按

14、照设计要求,选用PI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3. 计算转速调节器参数按跟随和抗扰性能都较好的原则,取h=3,则ASR的超前时间常数为转速环开环增益ASR的比例系数为4检验近似条件转速环截止频率为1)电流环传递函数简化条件满足简化条件2)转速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为满足近似条件。5. 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根据图2-9,取,贝卩取424 取 0.11 取 1。6. 校核转速超调量当h=3时,由表2-3查得,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实际上,由于表2-3是按线性系统计算的,而突加阶跃给定时,ASR 饱和,不符合线性系统的前提,应该按ASR退饱和的情况下重新计 算超调量。表2-3典型n型系统阶跃输入跟随性能指标

15、h345678910a52.6ft43. 6%37.6%33. 2%29.8%27. 2%25. 0%23.3%订T2. 402. 65N 853. 03.13.23. 33.3512. 1511. 65P 5510. 45IL 3012. 2513. 2514. 20k322111117按退饱和情况计算转速超调量设理想空载起动时 z=0 ,由已知数据有:,,当h=3时,由表2-4查得,代入式,可得能满足设计要求。表2-4典型n型系统动态抗扰性能指标与参数的关系h34567891072. 2%77.5%8L 2%84.0%8 & 3%88. 1%89. 6K90. 8%2.452. 7

16、0N 853+ 003. 153253. 303+ 4013. 6010. 458. 8012. 9516. 8519. 8022. 8025.85PI型转速调节器原理图如图2-9所示, 为转速负反馈电压,调节器的输出是224转速调节器的实现 含给定滤波和反馈滤波的 图中为转速给定电压, 电流调节器的给定电压。转速调节器参数与电阻电容值的关系为图2-9含给定滤波与反馈滤波的PI型转速调节器第三章系统仿真本设计运用Matlab的Simulink来对系统进行模拟仿真。根据图3-1以及上面计算出的系统参数,可以建立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动 态仿真模型,如图3-2所示。系统运行,空载及突加额定负载时得

17、到系统的电流和转速仿真曲线,如图3-3、3-4。电流内环图3-1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实际动态结构框图n=L畫图3-2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模拟仿真图图3-3空载起动转速、电流仿真图形图3-4带负载扰动转速、电流仿真图形心得体会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 和考察过程。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双闭环直流调速已经 成为当今电机调速系统应用中空前活跃的领域 ,在生活中可以说是 无处不在。因此作为二一世纪的大学来说掌握双闭环直流调速技 术是十分重要的。回顾起此次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选题到定稿,从

18、 理论到实践,在将近两星期的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 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不仅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 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 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 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 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意识到自己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 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了解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 重要意义,学会了坚持、耐心和努力,这也将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 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小组同学的热情帮助下,在指导教师的耐心 讲解下,我学会了 MATLAB软件的调试和使用,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