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中级工程师传输与接入实务笔记_第1页
通信中级工程师传输与接入实务笔记_第2页
通信中级工程师传输与接入实务笔记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光纤通信1)光纤中心是纤芯,纤芯外面是包层,纤芯的折射率高于包层的折射率,从而形成光波导效应,实现光信号传输。2)按折射分布分:阶跃光纤和渐变光纤;按传输模式分: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3)光纤传输模式的数目与光的波长、光纤结构(直径)、光纤纤芯和包层折射率分布有关4)光纤色散是指不同频率、 不同模式的电磁波以不同群速度在介质中传播的物理现象。色散导致光脉冲在传播过程中展宽,前后脉冲相互重叠,弓I起数字信号的码间干扰。色散种类模式色散色度色散材料色散波导色散5)光纤损耗:光波在光纤中传输一段距离后能量会衰减光纤损耗10 ?a)光纤损耗系数a (入)=帀??/?)b)光纤损耗主要是光能量的吸收损耗、散

2、射损耗及辐射损耗光纤非线性效应c)3个低损耗窗口:0.85卩m、1.31卩m (S波段)、1.55卩m (C波段)6)7)单模光纤类型G.652光纤(常规型单模光纤)零色散在1310 nm ,最低损耗在1550nm对短距离单波长 MSTP/SDH系统 用1310 nm ,长距离无中继用1550nmG.653光纤(色散位移光纤)色冃攵趋近于零在 1550nm,最低损耗在 1550nm单波长距离传输,不适合DWDM系统G.655光纤(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在1550nm具有较小色散和最小损耗适合DWDM系统色散平坦型单模光纤两个零色散波长分别在1300nm和1600nm,在两者之间总色散都很小8)数值

3、孔径(NA )与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分布有关,与光纤直径无关。NA越大,光纤捕捉光线的能力越强,光纤与光源之间的耦合效率就越高。9) 光源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 )非阈值器件半导体自发发射,谱线宽度较宽,调制效率较低半导体激光器(LD )阈值器件受激辐射,光功率随注入电流不同而改变10)光检测器目前主要采用半导体光检测器,光检测器有光电二极管(PIN )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11)光放大器a)掺饵光纤放大器(EDFA )对1550nm波长窗口光信号进行放大,通常采用980nm和1480nm波长的泵浦光进行泵浦。EDFA基本组成包括:泵浦激光、耦合器、光隔离器和掺饵光纤。常用结构由同向泵浦、

4、反向泵浦和双向泵浦b)受激拉曼光纤放大器:能够提供整个波段的光放大。通过适当改变泵浦激光器的光波波长,可以得到任意波段的宽带放大器,能够在12791670nm整个波段提供放大c)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类似于半导体激光器,为受激辐射。d)线路放大器、前置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12)无源器件包括光纤连接器、光纤耦合器、光纤光栅、光隔离器a)光纤连接器是一个实现两根光纤之间的永久或可拆装连接的器件,主要参数有插入损耗、回波损耗和可重复性等。b)光纤耦合器把光信号在光路上由一路向两路或多路传送,N路光信号合路再向M路或N路分配。有微镜片耦合器、波导耦合器和光纤耦合器等。c)光纤光栅由一段折射率沿其长度周

5、期性变化的光纤构成d)光隔离器:插入损耗越小越好,隔离度越大越好13)强度调制直接检测是数字光纤通信系统常用的调制检测方式a)光信号的调制分为直接调制和间接调制,又称为调制和外调制。b)直接调制只须通过改变注入电流就可实现光强度调制。包括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c)间接调制也称外调制方式,是在光源的输出通路上外加光调制器对光波进行调制, 控制光信号的有无。采用外调制可以减小啁啾。14)我国 PDH 体制的速率体系有 2Mbit/s、8Mbit/s、34Mbit/s 和 140Mbit/sSDH技术1)SDH 的基本速率是 155.52Mbit/s,称为 STM-1。STM-N,N 可以为 1、4、

6、16、642)SDH采用以字节为基础的矩形块状帧结构。由9行270*N列个字节组成,帧结构中字节传输是从左至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一帧的传输时间是125卩s,即帧频8kHz。9*N261*NRSOHAU PTRPayload6789a)b)MSOHRSOH :再生段开销、AU PTR :管理单元指针、MSOH :复用段开销、Payload :信息净负荷信息净负荷中含有少量通道开销字节(POH )3)同步复用和映射方法是 SDH最具特色容之一。具有一定频差的各种支路的业务信号最终复用进STM-N帧都要经过映射、定位和复用3个步骤4)容器(C)、虚容器(VC)、支路单元(TU)、支路单元组(TU

7、G)、管理单元(AU )、管理单元组(AUG、和同步传输模块(STM-N )a)VC是SDH中最重要的一种信息结构,在SDH网络中始终保持完整不变,可以独立地在通道的任意一点进行插入、分出或交叉连接5)SDH自愈网SDH自愈网实 施方法a)SDH自愈环? 按结构分:通道保护环和复用段保护环按发送和接收信号传输方向分:单向环和双向环 单向通道保护环:首端桥接,末端倒换。倒换与否按离开环的每一个通道的信号质量的优劣决定复用段保护环:倒换与否按每一对节点间的复用段信号质量的优劣而定DWDM技术1)DWDM两种工作方式a)双纤单向传输:最常使用的一种方式,即在一根光纤中只完成一个方向光信号的传 输,这

8、种方式同一波长或波长组在两个方向上可以重复利用。b)单纤双向传输:单纤双向传输是在一根光纤中实现两个方向光信号的同时传输,两个方向的光信号应安排在不同波长上。2)光转发器/光波长转换器:根据光接口的兼容性,DWDM系统可以分成开放式和集成式两种系统结构。集成式系统要求接入光接口满足DWDM光接口标准(ITU-T G. 692波长标准);开放式系统在波分复用器前加入了光波长转换器( OTU ),将SDH光接口(即ITU-T G. 957 )转换成符合ITU-T G. 692规定的接口标准。3)CWDM :复用216个波长信号,波长 12601620nm波段4)DWDM工作波长a)对于常规 G.

9、652光纤,ITU-T G. 692建议以193 .1THz(对应的波长为 1552.52nm) 为绝对参考频率,不同波长的频率问隔应为100GHz的整数倍(波长间隔约为0.8nm的整数倍)或50GHz (波长间隔约为0.4nm的整数倍)的整数倍的波长间隔系列, 围是 192.1.1THz,即 15301561 nm。b) 中心频率偏差中心频率偏移作了规定,一般要求偏移量正负数值小于信道的10%。WDM 信道的标准波长分等问隔和不等间隔两种配置方案, 免四波混频效应的影响。不等间隔是为了避中心频率偏差定义为标准中心频率与实际中心频率之差。ITU-T 建议对信道的5) 光交叉连接设备( OXC

10、)实现光的交叉连接,无需进行光电/电光转换和电信号处理;光分插复用设备( OADM )实现光信号的上下路,两者都是光传送网的关键节点设备6) IP over ATM、IP over SDH 和 IP over WDMMSTP 技术1) MSTP 技术,基于 SDH 平台实现 TDM 业务、 ATM 业务和以太网业务等2) MSTP 关键技术:封装协议、级联技术和链路容量调整规程3) GFP 帧映射:透明映射和帧映射a) 透明映射模式帧长固定或比特率固定, 可及时处理接收到的业务流量, 而不用等待 整个帧都收到,适合承载实时业务。b) 帧映射模式帧长可变,通常接收到完整的一帧后再进行处理,适合承

11、载IP/PPP 帧或以太网帧。4) 级联分为连续级联和虚级联a) 连续级联是将同一 STM-N 数据帧中相邻的虚容器级联,并作为一个整体在网络中 传送。它所包含的所有 VC 都经过相同的传输路径,因此各 VC 间不存在时延差, 降低了接收侧信号处理的复杂度, 提高了信号传输质量, 但是 VC 相邻这一信道要 求难以满足,而且容易出现 VC 碎片,使得带宽分配不够灵活,资源利用率不高。b) 虚级联是将多个独立的不一定相邻的 VC 在逻辑上连接起来, 各 VC 可以沿着不同 的路径传输, 最后在接收端重新组合成连续的带宽。 虚级联使用灵活, 带宽利用率 高,对于基于统计复用和具有突发性的数据业务适

12、应性好, 但不同 VC 之间可能会 出现传输时延差, 实现难度大。 总体来说, 虚级联更为先进, 目前 MSTP 大多采用 该方式。5) 链路容量调整规程是一种基于虚级联的对链路容量进行自动调整的策略, 是对虚级联技 术的扩充。 LCAS 能为虚级联业务的多径传输提供软保护与安全机制,提高了虚级联业 务的健壮性。6) 支持以太网透传的 MSTP 是指 MSTP 将来自以太网接口的信号直接通过GFP 或PPP/HDLC 或 LAPS 封装后映射到 SDH 的 VC 中,然后通过 SDH 进行点到点传送。在 这种承载方式中 ,以太网信号没有经过二层交换 ,即 MSTP 并没有解析以太网数据帧的容

13、没有读取 MAC 地址以进行交换。7) 支持以太网二层交换功能的 MSTP 是指 MSTP 能在一个或多个用户侧的以太网接口与 文档多个独立的SDH网络侧的VC通道之间,实现基于以太网链路层的数据帧交换功能。 支持以太网二层交换的MSTP可以有效地对多个以太网用户的接入进行汇聚和交换,从而提高了网络带宽利用率和用户接入能力。支持以太网二层交换的MSTP还可以提供对以太网业务的环网传送,即在MSTP环路中分配指定的环路带宽,用来传送以太网业务。8)弹性分组环(RPR)技术是一种基于以太网或SDH的分组交换机制,属于中间层增强技术,它采用新的MAC层和共享接入方式, 将IP包通过新MAC层送入数据

14、帧或裸光 纤,无须进行包的拆分重组,因此提高了交换处理能力,改善了网络性能和灵活性。9)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 )是一种介于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的2.5层协议。它把路由选择和数据转发分开,将IP地址映射为短且定长的标签,由标签来规定一个分组通过网络的路径。由于只在网络边缘分析IP报头,而不用逐跳分析,因此节约了处理时间。MPLS网络由位于核心的标签交换路由器 (LSR)和位于边缘的标签边缘路由器 (LER) 组成。支持 MPLS技术的MSTP是指MSTP在具备一般功能的同时乡还兼有 LSP的功 能。这在提高MSTP承载以太网业务的灵活性和带宽使用效率的同时,能够更有效地保证各类业务所需 QoS

15、,并进一步扩展了 MSTP的连网能力和适用围。有线接入网技术1)接入网(AN )是由业务节点接口( SNI)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 UNI )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例如线路和传输设施)组成的、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 可经由Q3接口进行配置和管理。TMNL1Q3Q3UNIg1SNI SN! AN2)有线接入网包括铜线接入网、混合光纤侗轴接入网和光纤接入网3)铜线接入技术a)铜线接入技术是指使用普通线(双绞铜线)实现的宽带接入技术b)ADSL采用频分复用(FDM )技术实现上下行速率不对称传输,通过在双绞线两端加装ADSL调制解调器,能够在线上提供9Mbit/s的下行速率和1

16、Mbit/s的上行速 率,有效传输距离为 35km,非常适合家庭上网等场景。c)ADSL的关键技术是FDM技术和离散多音频(DMT )调制技术。通过FDM将整 个频带分为三部分,可提供普通、双工数字和下行数字三种信道。d)DMT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目的是实现带宽按需分配。DMT将整个信道可用带 宽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等宽的子信道,根据每个信道的传输特性,分配给不同的比特数和传输能量,每个子信道采用不同点数的 正交幅度调制(QAM )。每个信道 占用4.3kHz的带宽,每个信道上一个载波。4)混合光纤/同轴(HFC)接入网是一种综合应用模拟和数字技术、同轴电缆和光缆技术以及射频技术的高分布式接

17、入网络。a)由馈线网、配线网和用户引入线三部分组成。b)光纤到服务区,进入服务区后采用同轴电缆传输c)HFC网络采用副载波频分复用(SCM)方式,将各种图像、话音和数据信号先调制到不同的射频副载波上,合并后再调制在光载波上传输。d)在我国,上行频段为 565MHz,下行频段为 87862MHz5)光纤接入技术a)根据分路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无源光网络(PON)和有源光网络(AON )前者采用无源光分路器,后者采用有源器件。光分配网络(ODN)是无源的,而光远程终端(ODT) 是有源的。b)根据光网络单元(ONU )的位置不同,OAN可以分为光纤到路边(FTTC)、光纤到 大楼(FTTB)、光纤到小

18、区(FTTZ)、光纤到家(FTTH)或光纤到办公室(FTTO)等多种 类型。c)在PON中,OLT到ONU的下行信号采用时分复用(TDM )方式由光分路器以广 播形式送出,上行则存在不同的多址接入技术? PON多址方式:时分多址(TDMA )技术、波分多址(WDMA )技术、副载 波多址(SCMA )技术、码分多址(CDMA )技术? 双向传输技术是指上下行信号传输复用技术,主要有空分复用(SDM )、波分复用(WDM )、副载波复用(SCM)、码分复用(CDM )和时间压缩复用(TCM )d) 测距:由于不同 ONU到OLT的距离和信道特性不同,使得传输时延和衰减不同, APON通过测量个O

19、NU到OLT的传输距离,对其引起的时延差异进行补偿PON分类概念特点上下行速率APON将信息封装成ATM信元进行传输1、采用单纤波分复用方式区分上下行信道2、下行采用广播方式传送 ATM信元,各ONU根据信元的 VCI/VPI选出自己的信元3、上行采用TDMA方式下行:155、622、1244Mbit/s上行:155、622 Mbit/sEPON将信息封装成以太网帧1、下行TDM广播发送,上行 TDMA方式下行:1250Mbit/s上行:1250Mbit/s进行传输2、上下行均采用2ms固定间隔的帧长度3、上下行速率对称GPON将信息封装成GEM帧进行传输1、下行TDM广播发送,上行TDMA方

20、式2、可接入数字电视和 IPTV,支持三网合 一业务3、上下行速率可对称也可不对称下行:1244 、2488Mbit/s上行:155、622 >1244、2488Mbit/s自动交换光网络1)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 )是指在ASON信令网控制下完成光传送网的光网络连接和自动交换的新型网络2)三个平面:传送平面(CP)和管理平面(MP)TP)、控制平面控制平面3)三种连接类型:永久连接PC)、软永久连接(SPC)和交换连接(SC)永久连接发起和维护都是由管理平面来完成,并且传送平面中为具体业务建立通道的路由消息和信令消息都是由管理平面发出的,控制平面不起作用软永久连接建立、拆除请求也是由

21、管理面发出的,但是对传送面中具体资源的配置和动作是由控制面发出的指令来完成的。发起和维护都是由控制平面来完成的,控制平面通过UNI接口接收到用户方面传来的请求,再经过控制平面的处理后在传送面中为这个客户请求提交换连接供一条具体的可满足用户需求的光通道,并把结果报告给管理平面,管理平面在这种连接的建立过程中并不直接起作用,它只是接收从控制面传来 的连接建立的消息传输网规划1)本地传输网分三层: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2)本地传输网网络结构一般以环型为主,辅以格状、链型或星型3) 核心层:小规模本地网核心层一般采用 SDH/MSTP 自愈环技术,速率一般为 10Gbit/s 或者 2.5Gbit/s

22、 ,可采用单环或多环相交方式。 中型城市核心层节点相对较多, 可采用四 纤或二纤复用段共享保护环。大型城市核心层一般使用网状拓扑。4) 汇聚层节点主要用于分区汇集节点业务, 并将它们转接到核心层的节点。 一般采用环形 结构, 为了保证网络的可扩展性, 一个汇聚环上节点数目不应过多, 一般控制在 6个以 下为宜,一般汇聚环容量为 10Gbit/s 或者 2.5 Gbit/s5) 接入层环网每个环的节点数不应超过 16 个,一般 68 个为宜。 如果一个物理路由上的 节点数量过多,可以组织多个接入层环网。6) 网络规划主要考虑因素a) 现有网络资源? 光设备资源? 线路资源? 机房和辅助设备b)

23、业务驱动和需求的分析c) 网络节点的选择及路由设置的分析d) 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e) 网络可扩展性的分析f) 网络的分层和扁平化从未来业务网络的发展与演进来看, 汇聚层会逐步弱化, 汇聚层向核心和接入层转 化,核心层 +接入层将成为简化网络和分层的方向和趋势。g) 设备选型h) 光缆线路光传输测试常用仪表1) 光时域反射仪 (OTDR) 的原理是利用光脉冲在光纤中的瑞利散射进行测量。由于瑞利散射光具有和入射波同样的波长, 且功率与该点的入射光功率成正比的特性, 通过测量沿 光纤返回的反向光功率就可以获得入射光沿光纤传输路径所受到的损耗特性, 并且还可 以通过分析返回光信号的时间来确定光纤中不完

24、善点的位置以及光纤的长度。2) 误码仪由三大部分组成, 码型发生器、 误码检测器和计数器。 码型发生器可以产生测试 所需的各种不同序列长度的伪随机码,接口电路可以实现输出 CMI码、HDB3码、NRZ码、 RZ 码等码型。误码检测器包括本地码发生器、同步电路和误码检测部分。本地码 发生器的构成和码型发生器相同, 可以产生完全相同的码序列, 并通过同步设备与接收 到的码序列同步。 误码检测电路将本地码和接收码进行比较, 检测出误码信息并送入计 数器显示。3) 消光比 EXT=10lg(A/B) ,其中 A 为传号光功率, B 为空号光功率文档无线通信概述1) 无线通信适用的电磁波频率围为3kHz

25、100GHz频率波长频段名称波段名称330kHz10100km甚低频超长波30300kHz110km低频长波3003000kHz1001000m中频中波330MHz10100m高频短波30300MHz110m甚咼频超短波3003000MHz1001000mm特咼频330GHz10100mm超高频微波30300GHz110mm极高频电磁波频率与波长关系:??= ?2) 无线电波以“横向电磁波”的形式在空中传播,电场矢量、磁场矢量和传播方向是互相垂直的3) 电场矢量的方向称为电磁波的极化方向。极化方向可以是水平的,也可以是垂直的;如果电场方向在空间中旋转,则电磁波是圆极化或者椭圆极化的。4) 自由

26、空间接收机收到的功率 ??= ?+ ?+ ?- (32.44 + 20?20?)5) 香农公式:C= B?1? + ?/?)6) 路径损耗:接收天线与发射天线间的距离引起的功率降低衰落:信号幅度和相位的随机变化7) 地波传播,频率低于 3MHz,无线电波能够沿着地球表面弯曲天波传播,频率330MHz,无线电波能够被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反射到地球表面直线传播,频率 30MHz以上视距传播,由于地球表面是个球面,在地球表面之上的两个一定高度的点之间可以互相看到的点之间的距离是一个可以确定的值,其受地球由率和两个点的高度的限制。电磁波直线传播的距离就是这个可视距离。由于气压、温度和湿度随距地高度的增加而

27、减小,空气的介电常数也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大气的折射会使无线弯向地球,因此视距传播的最大距离通常要大于人眼所能看到的距离无线通信传输技术1) 模拟调制技术a) 线性调制:幅度调制 包括标准调幅(AM )、抑制载波的双边带(DSB)调制、单边带(SSB)调制和残 留边带( VSB )调制b) 非线性调制:相位调制和频率调制,两者统称角度调制c) 线性调制和非线性调制的区别在于原始信号的频谱结构是否发生改变2) 数字调制技术a) 常用的描述数字信息的信号是脉冲幅度调制 (PAM) 信号,这种信号用有限个幅度值 来表示不同的状态b) 像脉冲幅度调制信号这样的表示数字信息的信号,称为数字(调制)信号

28、c) 如果数字信号的频谱集中在零频率附近,就是数字基带信号3) 单工通信、双工通信和半双工通信4) 多址接入技术a) 随机多址接入技术: 指多个用户竞争性地使用同一个共享的信道 (通常是一个广播 信道)用户访问信道时没有严格的顺序。b) 固定多址接入技术:频分多址 (FDMA) 、时分多址 (TDMA) 、码分多址 (CDMA) 和空 分多址 (SDMA) 。5) 通过某种方法把信号的带宽展宽得到扩频信号, 使用扩频信号传输信息的技术称为扩频 通信技术a) 常用的扩频技术是直接序列扩频( DSSS)和跳频扩频(FHSS)b) 直接序列扩频是把数字信号与扩频码相乘, 得到一个更高速率的码流。 再

29、把这个码 流送到调制器,得到一路信号c) 扩频码是具有特定相关特性的特殊码型。一种经常被选用的码型是伪随机序列d) 假定一个己调信号的带宽为W,如果其中心频率不断变化,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来看,其占用的频带宽度就大于 W,这样的信号也可以看成是扩频信号,其带宽扩展的方式是中心频率的跳动,称为跳频扩频系统。e) 跳频系统的频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称为跳频图案。6) 天线a) 天线是无源器件,仅起转化作用而不能放大信号b) 天线的辐射特性与方向有关,在某些方向上辐射更为聚集,能量更强。c) 天线增益定义为输入功率相等的条件下, 实际天线与理想点源天线 (三维全向天线) 在空间同一点处所产生的场强的平方之比

30、,即功率之比d) 天线增益是方向的函数,这个函数的图形表示称为天线的方向图。e) 天线方向图沿所有方向的积分是常数, 天线在某一个方向的增益越高, 天线的波束 也就越窄。f) 天线具有互易性: 保持工作频率不变, 将发天线作为收天线, 将收天线作为发天线, 天线的方向图不变。g)电波的极化方式有:水平极化、垂直极化和圆极化。接收的极化方式必须要和来波 的极化一致,否则会产生极化损失。h)当导线长度为信号波长的 1/4时,辐射的强度最大,称作基本振子。每臂长度为1/4 波长、全长为二分之一波长的振子,称为半波对称振子i)天线的带宽和天线的型式、结构、材料等有关。j)驻波比全称为电压驻波比(VSW

31、R)。如果阻抗不匹配就会发生反射。反射波与正向波相互干涉将形成驻波。 驻波比定义为波峰与波谷的幅度比。天线驻波比是反映天馈线与基站匹配程度的指标,一般要求天线的驻波比小于1.5k)自动增益控制(AGC):当输入信号很弱时,接收机的增益大,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不起作用;当输入信号很强时,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进行控制,使接收机增益减小。 使得接收机能够处理实际中具有很大变差的信号电平。7)无线信道具有时变特性和衰落特性,这是由于通信双方、反射体、散射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或者是传输介质本身的变化引起的a)阴影衰落(慢衰落):由于传播环境中的地形起伏、建筑物及其他障碍物的遮蔽所弓I起的衰落b)快衰落:多径传播引

32、起信号在接收端幅度、相位和到达时间的随机变化导致的衰落c)大尺度衰落(对数正态衰落):接收信号在一定时间的均值随传播距离和环境的变 化而呈现的缓慢变化d)小尺度衰落:接收信号短时间的波动8)OFDM即为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为多载波调制技术的一种,其把信道分为众多子信道,子信道间保持正交,频谱相互重叠。这样使得每个子信道的频率选择性是平坦 的,纵然整个信道非平坦,也能大大减少符号间干扰。新技术概念特点和优点OFDM技术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为多载波调制 技术的一种,其把信道分为众多子信道,子信道间保持正交,频谱相互重叠。这样使得 每个子信道的频率选择性是平坦的,纵然整个信道非平坦,也能

33、大大减少符号间干扰1、频谱利用率咼2、抗衰洛能力强3、适合高速数据传输4、处理复杂度低,更容易和多天线技术结合无线链路增强技术分集技术:通过空间分集、时间分集(信道编 码、交织)、频率分集和极化分集等方法来 提咼系统的可靠性。多天线技术:即MIMO , 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根发射天线 和接收天线,多天线技术通过挖掘、 利用信 号在空间上的自由度从而获得复用增益、阵列提升通信效率或可靠性增益或分集增益,提升通信效率或可靠性。链路自适应技术无线信道具有时变特性和衰落特性。要最大 限度地利用信道容量,只能使系统采用调制 编码方式、差错控制方式等也能适应信道容 量变化,也就是自动适应信道特性的能

34、力。AMC 和 H-ARQAMC自适应编码调制技 术,H-ARQ混合自动重 传。两者结合,AMC提供 粗略的数据速率选择,H-ARQ进行较精细的速率 调整智能天线和空分多址智能天线是一个由多组天线组成的天线阵 列及自适应信号处理器构成的天线系统,能够根据需要动态地调整波束的方向,以使每个用户都获得最大的主瓣, 并减小了旁瓣干 扰;空分多址通过空间的分割来区分不同的 用户。智能天线能实现空间分割,它在不同的用户方向上形成不同的波束,不同波束间 可采用相冋的频率和相冋的多址方式,也可采用不冋的多址方式。改善了 SINR (信号干扰 噪声比),扩大了最大覆 盖围,减小了发射功率软件无线电技术软件无线

35、电的基本思想是尽可能在靠近天线部位进行宽带 A/D和D/A转换,然后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进行软件处理大大提咼了 3G系统的灵 活性、互操作性(兼容 性),大大降低了不断演 进的成本和开发风险,并 构筑了通向4G的桥梁。微波1)波长围:1m-1mm 频率围:300MHz-300GHz2)采用中继的原因:视距传播特性 传播有损耗3)中继站址选择和线路设计,应充分利用地形地物阻挡反射波,避免反射波和直射波抵消导致接收点信号趋近于零4)传播余隙:收发机之间视距连线与障碍物顶点的垂直距离Hea)He=0,阻挡损耗为6dBb)HC<0,障碍物超过收发视距连线,阻挡损耗迅速增加e)He大于

36、最小菲涅尔半径或者说大于第一菲涅尔半径,阻挡损耗可以忽略5)等效地球半径 Re=K*Ro K为等效地球半径系数 K值取决于对流层折射率梯度折射类型K值负折射0<K<1无折射K=0标准折射K=4/3临界折射K= g超折射K<06)大气对微波的影响:吸收散射 折射10GHz以下前两者影响不显著a)氧气分子和水蒸气分子对电磁波的吸收b)雨、雾、雪等气象微粒对电磁波的吸收和反射c)对流层结构的不均匀对电磁波的折射7)分集接收是抗多径衰落的有效措施a)频率分集空间分集混合分集b)优选开关法线性合成法非线性合成法8)部干扰二频制方案进行单波道频率配置a)越站干扰 要求比有用信号低 60d

37、B以上,“之”字形路由,错开角度不小于15度b)旁瓣干扰线路拐弯和分支处的夹角不小于90度,可采用正交极化配置补偿,但夹角也不宜小于70度外部干扰 来自其他无线电设备,如雷达、卫星通信设备卫星通信系统1)卫星通信是地球站之间利用通信卫星转发信号的无线电通信2)频段划分a)国际通信卫星尤其是商业卫星:4/6GHz、C波段、下行 、上行5.925-6.425GHz、转发器带宽可达 500MHzb)政府和军事卫星:7/8GHZc)11/14GHZ :不存在地面干扰,比 4/6GHz波束宽度窄,接收和发射增益更大d)20/30GHz :该频段可用带宽 3.5GHz,是4/6GHz的7倍3)空间分系统、

38、通信地球站分系统、跟踪遥测及指令分系统、监控管理分系统4)天线分系统、通信分系统、遥测指令分系统、控制分系统、电源分系统a)天线分系统遥测、指令和信标天线:全向天线通信天线:全球波束天线、点波束天线、赋形波束天线通信天线要求:指向精度误差小于10% ;频带宽度必须满足通信要求;星上转接功能,完成不同波束间的转换;适当的极化方式,小于10GHz用圆极化,大于10GHz用线极化;消旋措施,天线波束不随星体旋转;保证足够的极化隔离度和波束隔离 度。b)通信分系统透明转发器:对地面发来的信号只进行放大转发,不做任何加工处理。按变频次数分为一次变频和二次变频。处理转发器:一是对信号进行解调再生, 使噪声

39、不会积累;二是不同天线波束之间 进行信号交换;三是更高级的信号变换和处理,如上行 FDMA变为下行FDMA。c)遥测指令分系统遥测信号包括:工作状态信号(温度、电流、电压、控制用气体压力);传感器信号;指令证实信号。d)控制分系统姿态控制和位置控制e)电源分系统太阳能电池和化学能电池5)地球站天线直径(m)G/T(dB/K)A型标准地球站30> 40.7B型标准地球站10> 31.7C型标准地球站16-20> 39.7a)品质因数用来描述地球站接收机灵敏度G/T=10lgGR-10lgTGR为接收天线增益,T为地球站馈线输入端处总的等效噪声温度。b)地球站组成框图发射设备天馈

40、线设备功放天线信道设备电源设备上变 频器基带 信号基带信号解调器及基 带处理T基带处理及 调制器下变频器接收设备双工器低噪放天线驱动装置*下变频器跟踪设备天线跟踪伺服设备发射设备:任务是将已调制的中频信号变换为射频信号,功率放大器可以是单载波工作,也可以是多载波工作。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最高可达数百至数 千瓦。接收设备:使用低噪声微波前置放大器,该放大器一般安装在天线上。信道终端设备:基带处理和调制解调。跟踪和伺服设备:保持地球站天线始终对准卫星。电源设备:一年中要求99.9%的时间不间断地、 稳定可靠地工作,电源有市电、柴 油发电机和蓄电油。6)甚小天线地球站(VSAT)类型天线口径中心站1

41、1m小型站3.5-5m微型站1.2-3ma) 主要使用 Ku 波段b) 网络结构形式:单跳、双跳、单双跳混合以及全连接网 单跳:可以传送数据、图像和,但各远端站之间不能直接进行通信。 双跳:与单跳相比,传输的时延要多一倍。只适用于传输数据或录音。 单双跳混合:中心站和远端站之间可通和数据,各远端站之间传输数据或录音。 全连接网: 任意两个远端站之间都可以直接进行双向通信, 通过控制站对整个网络 进行控制。c) SCPC/FDMA 方式,45KHz 间隔速率是 32kbit/s , 90KHz 间隔速率是 64kbit/s。SCPC 单路单载波d) 多址方式有固定分配、随机分配和可控分配。随机分

42、配:几乎都是 ALOHA 型的 RA/TDMA 。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1)无线网络规划是根据覆盖需求、容量需求以及其他特殊需求 (GSM如频率规划、CDMA如导频规划),结合覆盖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设计合理可行的无线网络布局和设备(基站)配置,以最小的投资满足需求的过程。a)规划流程需求和基础数据收集与分析 可利用站点勘察 场强测试与频谱扫描 网络拓扑结 构设计规划站点勘察与验证 无线参数设计 提交设计方案b)传播模型校正的原理和方法是通过连续波(CW)测试来获取某一地区各点位置上特定长度L的本地均值,从而利用这些本地均值来对该区域的传播模型进行校正, 得到本区域信号传播的慢衰落变化特性。在做场强测试时,要保证在 40个波长间隔,采用 36或最多50个采样点。40? X ? 口 40? X ?F W50且 f W36c)频谱扫描主要是确定准备使用的频段是否存在干扰。实际扫描以目标频点为中心, 前后各扫描一段频谱,上下行频段都要扫。d)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根据传播环境类型和话务密度,对整个规划区域进行分块。每块区域根据覆盖需求和容量需求分别得到覆盖半径,选择两个半径中比较小的一个作为合适的覆盖半径。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包括规划站点的经纬度、天线挂高、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