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安全设施设计说明(完整版)_第1页
高速公路安全设施设计说明(完整版)_第2页
高速公路安全设施设计说明(完整版)_第3页
高速公路安全设施设计说明(完整版)_第4页
高速公路安全设施设计说明(完整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速公路平安设施设计说明交通平安设施是防止和减轻交通事故危害,保证交通流顺畅,行车舒适的 重要手段,本工程平安设施设计应坚持“平安、环保、舒适、和谐的理念, 注重公路出行的平安性、方便性、舒适性、愉悦性,表达“以人为本、平安至 上的指导思想。交通标志的布置在满足 "公路交通平安设施设计标准 "JTG D82-2021、 "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 GB5768-2021、 "公路平安保障工程建立技术指南 " 及"公路平安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 " 的根底上,力求做到标志种类齐全、 功能完善。以不完全熟悉本路线的驾

2、驶员为设计对象。本工程设计速度为100km/h,全线设置平交口 3处含起点,中分带开口 共1 1处,需要渠化的平交口为 2处。本工程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等级为 A级。主要包括:道路交通标志、道路交通标线、护栏、防眩设施、轮廓标、里程牌、百米牌、界碑、警示桩等。1.1 交通标志1. 设计原那么 1 交通标志的设计以对路网不熟悉,但对出行有所规划的公路使用者为 效劳对象,通过标志的引导,使其能顺利、快捷地抵达目的地,防止发生误导行 驶。 2全线的标志布设应从路网的角度来考虑,协调统一,给道路使用者提 供正确、及时的信息。3主线标志布置中,重要标志给予重复提示,同一地点的指路标志数量不超过 3 块

3、。指路标志和禁令标志不能同时出现。 4交通标志的设置应注意与交通标线配合使用。 5标志版面的内容及构造形式等尽量与道路线形、周边环境协调一致。 主线标志布置中,重要标志给予重复提示,同一地点的指路标志数量不超 过 3块。指路标志和禁令标志不能同时出现。对重要标志验算司机的反映时间, 以保证标志布置的合理性。2. 标志平面布置交通标志的设置应给道路使用者提供正确的、 及时的信息, 满足夜间行车视 觉效果, 版面信息及构造形式应与道路线形、 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满足视觉及美 观要求的原那么,依据国颁、部颁标准以及 XX省的实施指南进展设计。全线布 设的标志种类有警告标志、限制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

4、志等。限速标志:用于表示机动车行驶速度不准超过标志所示数值,本工程限速 100km/h。停车让行标志: 表示车辆应在停顿线前停车瞭望, 确认平安前方可通行。 设 置于小穿插处。指路标志:设置于穿插口前方告知穿插口形式、 穿插道路名称及通往方向等 信息。警告标志:用于警告车辆驾驶人、 行人前方有危险的标志, 道路使用者需慎 重行动。本工程主要有穿插警告标志、注意行人标志。根据全线穿插形式的不同,指路标志的设置分为 A B CD四类:A 类穿插:与国省道相交,设置预告、告知标准指路标志 、确认路线 编号、地点距离标志;B 类穿插:与县道相交,设置告知标准指路标志 、确认路线编号标 志。C类穿插:与

5、乡道相交,设置简易指路标志;D类穿插:与村道、机耕道相交,不设置指路标志,仅设置警告标志。3. 版面设计交通标志版面设计主要以 "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5768-2021、 " 公路 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标准 "JTGD82-2021、 " 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 "GB/T 23827-2021为依据,标志上的汉字为标准交通工程专用字体,主线上标志汉 字高一般情况下采用60cm字宽比例为1: 1,字间距为12cm特殊情况下根据 需要适当压缩字体比例及字间距。被交道字高根据设计速度,采用对应的字高 及字间距。4. 标志板材料及反光

6、薄膜 标志板面采用铝合金板加龙骨固定。标志板面宽度或长度尽量采用15cm 30cnm勺整数倍,以利加工,统一标准。标志反光薄膜采用IV类反光薄膜。 本工程标志反光薄膜颜色采用蓝底白字,警告标志为黄底黑图案、禁令标志为白底黑字黑图案红圈、指示标志为监底白图案。标志板板厚设有 3m和2mm两种,具体见设计图纸。5. 构造设计 按支撑方式标志构造分为单柱式、双柱式、单悬臂式、双悬臂式、附着式 及门架式六种,设计中按交通组成、版面尺寸及布置位置进展选择。标志底板 采用牌号为 3003的铝合金板,并均用铝合金龙骨加固,边缘采用角铝加强,铝 合金板与角铝之间采用铝合金沉头铆钉连接。1.2 标线1. 设计原

7、那么标线的布设应确保车流分道行驶,起导流作用,保证视线诱导良好,车道 分界清晰、线形清楚、轮廓清楚。2. 标线设置 1标线按设置部位分为:行车道标线行车道边缘实线、行车道分界 限、指示标线、导向箭头、停车让行标线、人行横道标线和预告性标线等。2一般路段车行道边缘为白色实线,线宽为 20cm车行道分界限为白 色虚线,线宽15cm实线长6m间距9m实虚比为2: 3。3为增加夜间反光性,应预混玻璃微珠。4为便于路面排水,车道外侧边缘线每隔 30n断开0.1m。 5人行横道标线为白色段运营中需要不断地补充。护栏立柱外缘距离 土路肩不小于25cm,护栏立柱采用140m圆柱;路侧护栏端头采用圆头式端头,并

8、设置渐变段。房屋密集段路侧设置护栏时,护栏中间可适当断开,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护栏断开位置。3. 标线材料为了使标线在夜间具备较好的清晰度,需要使用寿命长、反光效果好的材 料做标线, 使用的标线涂料, 应具备与路面粘结力强、 枯燥快及良好的耐磨性、 持久性、抗滑性等特点。做出的标线应具有良好的视认性、宽度一致、间隔相 等、边缘等齐、线形规那么、线条流畅。本工程标线采用热融型加玻璃微珠、 标号为 2号。1.3 护栏1 桥梁护栏桥梁段设置刚性护栏时, 由主体工程设计完成, 一般路段设置波形梁护栏, 立柱直径为 140mm。2. 中央分隔带护栏本工程为防止失控车辆越过中央分隔带, 全线中央分隔带均应

9、设置隔离设 施,均采用中央分隔带波形梁护栏。施工时,护栏立柱应与孔径小于2m勺涵洞错开,防止立柱设置于涵洞之上。 护栏立柱设置于孔径大于2m的涵洞之上时,采用混凝土根底,具体尺寸见 "护 栏一般构造图 " 。3. 路侧护栏1填方路段边坡为1: 1.5,路堤高度大于3m含3ni时,应设置路侧 护栏。 2桥梁两侧路基路段应增设路侧护栏。 3路侧有河、塘等水域勺路段,车辆掉入会有极大危险勺路段以及其 它可能存在二次危险勺路段应设置路侧护栏。4路侧护栏长度不小于72m路侧护栏间距小于100m寸宜连续设置。路侧护栏根据设置原那么进展现场布设,并在试运营中进展跟踪完善,尤 其是可能存在

10、二次危险勺路线存在覆土深度较小构造物处, 应根据现场情况进 展复查,并作好标记,防止施工中破坏隐蔽工程,造成工程损失。4. 护栏连接及其它 1 波形梁护栏与桥梁护栏连接时采用搭接板直接衔接。1护栏埋设于土中时如不满足1.6m中分带或1.4m路侧时,需 设置混凝土根底。1桥梁两端路侧护栏加强处理:小桥两端分别加强 24m大中桥两端分 别加强 32m。1护栏板中心高度为 60cm。5. 波形梁护栏材料护栏板采用310X 85X 4m变截面波形梁,长度一般为4320mm并可根据现场需要设置调节板。护栏立柱均为140X 4.5钢管立柱。全线护栏均设置A型防阻块,采用3m厚的制作。护栏板、立柱、防阻块等

11、护栏构件均采用 Q235钢,外表用热镀锌防腐,镀 锌量不小于600g/m2,螺栓螺母、锚固件等镀锌量不小于 350g/m2。6. 护栏施工考前须知护栏拼接应保持线形和高度的顺适,与行车方向保持一致。护栏施工应与穿插施工工程相配合、协调,在护栏施工时不得破坏道路设 施和污染路面。沿实线,线宽为40cm间距100cm1.4防眩设施本工程一般路段中央分隔带采用植树防眩、桥梁路段采用防眩板防眩。防 眩板设置高度1.75m,间距100cm防眩板的支承构件为支撑扁钢,桥上防眩板 采用膨胀螺栓固定方式。防眩板采用 PV(板或其他材料。防眩板的钢构件均应作热浸镀锌防腐处理。1.5轮廓标本工程全线连续设置轮廓标,在公路前进方向左、右侧对称设置,桥梁外 侧组合护栏上不设轮廓标。沿公路行车方向右侧设置配置白色反射体的轮廓 标,左侧设置配置黄色反射体的轮廓标。沿线有护栏的路段,轮廓标设置为附 着式;在没有护栏的路段,设置为柱式轮廓标。全线轮廓标设置高度应保持一 致,轮廓标反射体中心线距地面的高度为 60c叶70cm。1.6里程牌碑、百米牌碑、公路界碑1 .里程牌桩在路侧连续设置波形梁路段可设置附着式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