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税务知识及答案_第1页
湖北税务知识及答案_第2页
湖北税务知识及答案_第3页
湖北税务知识及答案_第4页
湖北税务知识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个税新政知识窗体顶端1、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采用的是( )。·  A、单一所得税制·  B、综合所得税制·  C、分类所得税制·  D、分类和综合相结合的所得税制2、纳税人可以通过远程办税端、( )等方式,向扣缴义务人或者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个人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A、电话申报·  B、电子或者纸质报表·  C、短信申报·  D、微信申报3、纳税人选择纳税年度内由扣缴义务人办理专项附加扣除并通过填写电子或者纸质扣除信息表直接报送扣缴义务

2、人的,扣缴义务人将相关信息导入或者录入扣缴端软件,并在( )办理扣缴申报时提交给主管税务机关。·  A、当月·  B、次月·  C、年末·  D、次年初4、纳税人选择年度终了后办理汇算清缴申报时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既可以通过远程办税端报送专项附加扣除信息,也可以将( )扣除信息表报送给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  A、电子·  B、纸质·  C、电子或者纸质·  D、电子与纸质5、从两处以上取得综合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后的余

3、额超过( )万元,应当依法办理汇算清缴。·  A、5·  B、6·  C、7·  D、86、扣缴义务人对纳税人向其报告的相关基础信息变化情况,应当于( )向税务机关报送。·  A、收到变化情况的当月·  B、收到变化情况的30日内·  C、次月扣缴申报时·  D、当月扣缴申报时7、纳税人为港澳居民的,首次办理涉税事项时,应当向税务机关或者扣缴义务人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此处的有效身份证件指有效的( )。·  A、港澳居民

4、来往内地通行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  B、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港澳居民居住证·  C、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港澳居民居住证·  D、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港澳居民居住证8、( )有责任和义务向税务部门提供或者协助核实与专项附加扣除有关的技工院校学生学籍信息、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信息、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信息。·  A、教育部门·  B、民政部门·  C、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  D、工业

5、和信息化部门9、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 ),向扣缴义务人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A、当年12月31日前·  B、次年3月1日前·  C、次年3月31日前·  D、次年6月30日前10、全员全额扣缴申报,是指扣缴义务人应当在代扣税款的( ),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其支付所得的所有个人的有关信息、支付所得数额、扣除事项和数额、扣缴税款的具体数额和总额以及其他相关涉税信息资料。·  A、次月十五日内&

6、#183;  B、当月十五日内·  C、次月·  D、当月11、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 )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扣缴申报。·  A、超额预扣法·  B、累计预扣法·  C、综合预扣法·  D、单项预扣法12、除纳税人另有要求外,扣缴义务人应当于( )向纳税人提供已办理的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及金额等信息。·  A、预扣预缴后五日内·  B、预扣预缴次月·  C、年度终了后两个月内&

7、#183;  D、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13、纳税人取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的,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的地点是( )。·  A、户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  B、经常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  C、所得项目纳税义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  D、以上三个地方由纳税人自行选择14、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6月30日前,向扣缴义务人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报送( )。·  A、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表(A表

8、)·  B、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表(B表)·  C、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表(C表)·  D、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表(D表)15、扣缴义务人首次向纳税人支付所得时,应当按照纳税人提供的纳税人识别号等基础信息,填写( )并于次月扣缴申报时向税务机关报送。·  A、个人所得税基础信息表(A表)·  B、个人所得税基础信息表(B表)·  C、个人所得税基础信息表(C表)·  D、个人所得税基础信息表(D表)16、支付工资、薪金所得的扣缴义务人应当于年度终了后

9、( )内,向纳税人提供其个人所得和已扣缴税款等信息。·  A、一个月·  B、二个月·  C、三个月·  D、四个月17、纳税人未取得工资、薪金所得,仅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需要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应当在( ),自行向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扣除信息表,并在办理汇算清缴申报时扣除。·  A、取得收入当月·  B、取得收入次月·  C、次年1月1日至3月30日内·  D、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18、为配合个人所得税

10、制度改革,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减证便民要求,优化纳税服务,国家税务总局决定将个人所得税税收完税证明(文书式)调整为( )。·  A、银行对账单·  B、财务报表·  C、纳税记录·  D、银行流水19、纳税人申请开具税款所属期为2018年12月31日(含)以前个人所得税缴(退)税情况证明的,税务机关继续开具( )。·  A、纳税记录·  B、银行对账单·  C、银行流水·  D、税收完税证明(文书式)20、纳税人次年需要由扣缴义务人继续办理

11、专项附加扣除的,应当在规定时间对次年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内容进行确认,并报送扣缴义务人。这个规定时间是( )。·  A、每年11月份·  B、每年12月份·  C、每年10月份·  D、每年第一季度21、纳税人选择在扣缴义务人预扣税款时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扣缴义务人对纳税人填写并签字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  A、报税务机关·  B、交由纳税人留存备查·  C、由扣缴义务人留存备查·  D、录入信息系统就不

12、再留存了22、纳税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计算个人所得税。·  A、按月·  B、按次·  C、按年·  D、按季度23、纳税人取得经营所得,( )计算个人所得税。·  A、按月·  B、按次·  C、按年·  D、按季度24、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 )的个人,为居民个人。·  A、一百八十三天·  B、一百天

13、·  C、一年·  D、两百天25、纳税人本人或配偶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可以按照每月( )元标准定额扣除。·  A、1000·  B、1100·  C、1200·  D、130026、以下( )所得,不属于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的范围。·  A、工资、薪金所得·  B、劳务报酬所得·  C、稿酬所得· 

14、0;D、经营所得27、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的税率是( )。·  A、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B、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C、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D、税率为百分之三十28、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的税率是( )。·  A、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B、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C、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D、税率为百分之三十29、纳税人取得综合所得依法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

15、得所得的次年( )办理汇算清缴。·  A、三月三十一日前·  B、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  C、五月三十一日前·  D、六月三十日前30、纳税人取得经营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由纳税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终了后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预缴税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 )办理汇算清缴。·  A、三月三十一日前·  B、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  C、五月三十一日前·  D、六月三十日前31、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

16、得的次年( )申报纳税。·  A、三月三十一日前·  B、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  C、五月三十一日前·  D、六月三十日前32、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 )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A、800·  B、1000·  C、1200·  D、200033、一个纳税年度内,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是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 )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

17、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A、5000·  B、10000·  C、15000·  D、2000034、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 )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A、1000·  B、1200·  C、1500·  D、200035、下列( )不属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A、子女教育·  B、继续教育·  C、住房公

18、积金·  D、大病医疗36、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主要工作城市为直辖市、省会城市或计划单列市的,按照每月( )元的标准扣除。·  A、1100·  B、1200·  C、1500·  D、80037、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年( )元定额扣除。·  A、3000·  B、3200·  C、3400·  D、3600

19、38、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 )元定额扣除。·  A、400·  B、500·  C、600·  D、70039、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中住房贷款利息扣除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个月。·  A、120·  B、180·  C、240·  D、30040、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中,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个月。·  A、12· 

20、60;B、24·  C、36·  D、4841、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中的赡养老人扣除,被赡养人需年满( )周岁。·  A、50·  B、55·  C、60·  D、6542、下列哪个专项附加扣除不能在预缴时扣除:·  A、继续教育·  B、子女教育·  C、大病医疗·  D、赡养老人43、( )应当向患者提供在医疗保障信息系统记录的本人年度医药费用信息查询服务。·  A、税务

21、部门·  B、社保部门·  C、医疗保障部门·  D、信息部门44、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额本年度扣除不完的,( )。·  A、不能结转以后年度扣除·  B、三年内结转扣除·  C、一年内结转扣除·  D、五年内结转扣除45、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实施时间是( )。·  A、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  B、2018年1月1日起实施·  C、2019年10月1日起实施· &#

22、160;D、2019年1月1日起实施46、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由( )扣除住房租金支出。·  A、双方按比例·  B、一方·  C、双方均摊·  D、双方协议分摊47、纳税人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 )扣除。·  A、本人或者其配偶·  B、父母·  C、子女·  D、直系亲属48、住房租金支出由签订租赁住房合同的( )扣除。·  A、出租人·  B、承租人·  

23、C、中介·  D、房东49、住房租金扣除中,除直辖市、省会城市(首府)、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扣除标准为每月( )元。·  A、1200·  B、1100·  C、1000·  D、80050、住房租金扣除中,除直辖市、省会城市(首府)、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含)的,扣除标准为每月( )元。·  A、1200·  B、1000·  C、800

24、·  D、60051、市辖区户籍人口,以( )公布的数据为准。·  A、税务局·  B、人社局·  C、公安局·  D、国家统计局52、自然人办税服务平台大厅注册码有效期为( )天。·  A、3·  B、5·  C、7·  D、953、( )是指纳税人为了开通自然人办税服务平台的账号进行办税,先行在办税服务厅获取注册码,然后使用注册码在该平台中开通账号,以后凭此账号即可远程办税。·  A、虹膜识别

25、注册·  B、大厅注册码注册·  C、指纹识别注册·  D、人脸识别认证注册54、自然人办税服务平台人脸识别认证注册方式支持( )证件注册。·  A、居民身份证·  B、美国护照·  C、学生证·  D、军官证55、享受( )专项附加扣除的纳税人,自符合条件开始,可以向支付工资、薪金所得的扣缴义务人提供上述专项附加扣除有关信息,由扣缴义务人办理扣除;也可以在次年向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申报时扣除。·  A、子女教育·

26、 B、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  C、赡养老人·  D、继续教育56、纳税人有下列( )情形之一,主管税务机关应当责令其改正;情形严重的,应当纳入有关信用信息系统,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涉及违反税收征管法等法律法规的,税务机关依法进行处理。·  A、报送虚假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B、重复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C、超范围或标准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D、拒不提供留存备查资料57、非居民个人的( ),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按月换算后的非居民个人月度税

27、率表计算应纳税额。·  A、稿酬所得·  B、经营所得·  C、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D、劳务报酬所得58、因移居境外注销中国户籍的,纳税人办理注销户籍纳税申报时,需要办理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的,应当向税务机关报送( )。·  A、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税前扣除情况明细表·  B、商业健康保险税前扣除情况明细表·  C、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  D、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59、目前,纳税人可以通过( )申请开具本人

28、的个人所得税纳税记录。·  A、电子税务局·  B、手机APP·  C、微信·  D、办税服务厅60、纳税人委托他人到办税服务厅代为开具个人所得税纳税记录需持下列哪些资料( )。·  A、委托人及受托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  B、委托人书面授权资料·  C、委托人及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  D、委托人及受托人户口簿原件61、纳税人向扣缴义务人或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时,应当填报( )。·  A、住房权属

29、信息·  B、贷款方式·  C、贷款合同编号·  D、贷款期限62、纳税人办理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应当准备与收入、扣除、享受税收优惠等相关资料,按规定留存备查或报送,这些扣除包括( )。·  A、专项扣除·  B、专项附加扣除·  C、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D、捐赠63、取得综合所得且符合下列哪些情形的纳税人,应当依法办理汇算清缴( )。·  A、从两处以上取得综合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后的余额超过6万元· &#

30、160;B、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中一项或者多项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的余额超过6万元·  C、纳税年度内预缴税额低于应纳税额·  D、纳税人申请退税64、纳税人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应当填报的信息包括( )。·  A、配偶及子女的姓名、身份证件类型及号码·  B、当前受教育阶段及起止时间·  C、就读学校·  D、与配偶之间扣除分配比例65、个税改革后,下列所得项目中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的所得项目有( )。·  A、偶

31、然所得·  B、工资薪金所得·  C、劳务报酬所得·  D、经营所得66、个税改革后,下列属于综合所得的项目有( )。·  A、工资、薪金所得·  B、偶然所得·  C、稿酬所得·  D、特许权使用费所得67、有下列( )情形之一的,纳税人应当依法办理纳税申报。·  A、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  B、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  C、取得境外所得·  D、因移居境外注

32、销中国户籍。68、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所得中,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有( )。·  A、保险赔款·  B、劳动分红·  C、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D、军人转业费69、以下各项所得中适用20个人所得税税率的有( )。·  A、偶然所得·  B、经营所得·  C、财产转让所得·  D、工资薪金所得70、下列所得按月或者按次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有( )。·  A、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33、B、财产转让所得·  C、偶然所得·  D、财产租赁所得71、下列教育阶段可以享受子女教育扣除的有( )。·  A、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  B、技工教育·  C、硕士研究生·  D、博士后72、纳税人发生了符合条件的住房贷款利息,可开始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的时间是( )。·  A、贷款合同约定开始还款的当月·  B、贷款合同约定开始还款的次月·  C、贷款合同终止的当月· 

34、60;D、贷款合同终止的次月73、大病医疗扣除中,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 )扣除。·  A、未成年子女的父亲·  B、未成年子女的母亲·  C、未成年子女的哥哥·  D、未成年子女的父母共同74、纳税人赡养( )岁的父母以及其他法定赡养人的赡养支出,可以按照标准定额扣除。·  A、50岁·  B、55岁·  C、60岁·  D、65岁75、个人接受( )继续教育,符合法律规定扣除条件的,可以选择由其父母扣除。·

35、;  A、大学本科·  B、硕士研究生·  C、中等职业·  D、大学专科76、某纳税人在武汉工作,下列情况中不允许享受住房租金扣除的有( )。·  A、在纳税人本人名下拥有武汉市区住房·  B、在纳税人配偶名下拥有武汉市远城区住房·  C、纳税人配偶已申请享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  D、纳税人父母名下拥有武汉市区住房77、由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税款时办理扣除的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包括( )。·  A、子女教育· 

36、0;B、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  C、大病医疗·  D、赡养老人78、实行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的应税所得包括( )。·  A、工资、薪金所得·  B、经营所得·  C、财产转让所得·  D、财产租赁所得79、下列专项附加扣除可以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同时分别享受的有( )。·  A、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  B、子女教育和继续教育·  C、赡养老人和大病医疗·  D、赡养老人和子女教育80、2

37、019年1月1日起,个税扣缴客户端中境内人员信息采集时,可以采集以下( )证照类型。·  A、居民身份证·  B、中国护照·  C、军官证·  D、士兵证81、个税扣缴客户端中新增赡养老人支出页面,被赡养人信息填写( )。·  A、年满60岁的父母·  B、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  C、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外祖父母·  D、法定关系上的兄弟姐妹信息82、下列( )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38、A、工资、薪金所得·  B、劳务报酬所得·  C、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D、财产转让所得83、下列( )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A、财产租赁所得·  B、偶然所得·  C、经营所得·  D、特许权使用费所得84、纳税人取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 )或者( )计算个人所得税。·  A、按月·  B、按次·  C、按年·  D

39、、按季度85、下列( )个人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A、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B、保险赔款·  C、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D、股息、红利所得86、下列属于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项目的有( )。·  A、基本养老保险·  B、基本医疗保险·  C、失业保险·  D、住房公积金87、( )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  A、劳务报酬所得·  B、稿酬所得

40、3;  C、财产转让所得·  D、特许权使用费88、有下列( )情形之一的,纳税人应当依法办理纳税申报。·  A、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  B、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  C、取得境外所得·  D、因移居境外注销中国户籍89、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遵循的原则有( )。·  A、公平合理·  B、利于民生·  C、简便易行·  D、高效有序90、以下属于学历教育是( ) 。·  A、小学教育·  B、技工教育·  C、大学本科教育·  D、大学专科教育91、纳税人及其配偶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同时分别享受( )和( )专项附加扣除。·  A、住房贷款利息·  B、子女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