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全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_第1页
月全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_第2页
月全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_第3页
月全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_第4页
月全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4年5月全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5月份,我国三家基础电信企业通信业务收入增速小幅回升。一、总体情况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速小幅回升。5月份,全国电信业务总量完成1501.8亿元,同比增长15.8%,比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052.2亿元,同比增长9%,比上月、上年同期分别高出3.1、0.6个百分点。1-5月,全国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7140.6亿元,同比增长15.4%;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978.9亿元,同比增长6.9%,扭转了同比增速持续回落的趋势,比1-4月小幅回升0.6个百分点。受5月份双节日假期影响,移动漫游和移动数据业务收入加

2、速增长,是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回升的主要原因。图1. 2012-2014年各月电信主营业务收入比较二、电信用户发展情况5月份,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净增449.4万户,总数达到12.56亿户,移动宽带用户(3G和4G)达到4.7亿户。8M以上固定宽带接入用户净增383.7万户,总数占宽带用户比重达28.8%。移动宽带用户新增超过7000万,总数达到4.7亿户。1-5月,移动电话用户净增2724.9万户,总数达到12.56亿户。2G移动电话用户加速向3G和4G转化,移动宽带用户(即3G和4G用户)累计净增超过7000万户,总数达到4.72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比重达37.6%,比上年末提高4

3、.9个百分点,其中,TD用户(含TD-SCDMA和TD-LTE用户)净增5234.9万户,总数达到2.43亿户,占移动宽带用户的比重提升到51.6%。图2. 2012-2014年2G用户和3G/4G用户当月净增比较高速率宽带用户比重稳步提升,光纤接入用户突破5000万。1-5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净增843.4万户,达到1.97亿户。宽带提速效果明显,“光进铜退”现象显著。xDSL用户比上年末减少443.8万户,占宽带用户比重下降至52.1%;光纤接入FTTH/0用户比上年末净增1119.3万户,总数突破5000万户,占宽带用户比重达26.4%,今年以来月均提升1个百

4、分点。4M以上宽带用户比重提升至82.5%,8M以上宽带用户净增1409.3万户,占宽带用户的比重由上年末的22.6%提升至28.8%。图3. 2013-2014年互联网宽带接入8M以上用户占比情况    六成以上移动电话用户使用手机上网,无线上网卡用户规模稳在1500万。5月,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8.57亿户,同比增长5.4%。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总数达到8.2亿户,对移动电话用户的渗透率达到65.3%。3G用户上网规模突破3.5亿,对移动宽带用户的渗透率达到74.5%。尽管无线上网卡用户今年以来累计减少114.2万户,但得益于3G网络覆盖日益完

5、善、平板电脑加速普及、上网资费包年使用等,用户规模稳定1500万户以上,同比增长1.5%。图4. 2013-2014年各月手机上网和无线上网卡用户比较三、电信业务使用情况移动本地话音业务增速回落明显,移动本地和长途去话MOU持续下降。1-5月,全国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12135.2亿分钟,同比增长2.3%,比1-4月回落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3.6个百分点。其中,移动本地和移动长途分别为9313.8、2821.4亿分钟,同比增长1.9%和3.8%,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速低3.9、2.2个百分点。每用户每月贡献的移动语音业务量同比持续下降,移动本地去话MOU为149.8分钟/月&#

6、183;户,移动长途去话MOU为45.4分钟/月·户,分别同比下降6.7%、4.9%。图5. 2013-2014年移动本地和长途去话MOU值各月比较每月户均点对点短信量不足40条,彩信业务量同比下滑超过30%。微信、微博等移动互联网业务对传统短信、彩信业务的替代作用持续。1-5月,全国移动短信业务量仅有3146.2亿条,同比下降18.4%,其中点对点短信量占比依然过半。彩信业务量仅有260.9亿条,同比下降30.6%。月户均点对点短信量、彩信量达到39.8条、2.2条,其中月户均点对点短信量同比下降19.8%。1-5月,移动短信业务实现收入218.6亿元,同比下降13.1%

7、。图6. 2013-2014年移动短信业务量和彩信业务量各月比较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日均470万G,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超170M。今年以来4G终端促销力度不断加强,流量资费不断降低,用户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不断变长,推动移动互联网流量保持高速增长。1-5月,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7.01亿G,同比增长52%,比2011全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多三分之一,平均每天产生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468万G。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171.9M,同比增长44.7%。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流量达5.9亿G,同比增长94.2%,占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的83.5%。月户均手机上网流量达到149.9M,同比增

8、长86.2%。全国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时长16.1万亿分钟,同比增长29.8%。图7. 2013-2014年各月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和户均流量比较四、电信经济效益固定通信业务收入增速加快0.7个百分点,移动和固定业务增速差距进一步缩小。1-5月,移动通信业务实现收入2909.7亿元,同比增长7.2%,比1-4月增速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移动话音业务收入同比下降0.5%,比1-4月收窄0.4个百分点,移动数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7%,比1-4月提高0.9个百分点。固定通信业务实现收入1280.2亿元,同比增长5.9%,比1-4月增速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固定数据及互联网业务实现收入6

9、52.8亿元,同比增长6.3%。移动通信各项业务收入的增速小幅回升,但移动通信收入的增速优势由上年同期的6.2个百分点缩小至1.3个百分点。图8 2014年5月电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非话业务收入保持快速增长,互联网及数据业务收入占比超三分之一。各基础电信企业“去电信化”经营策略加速实施,通过创新流量经营、加快融合业务推广等方法,互联网及数据业务等非话业务在电信业务收入中的比重不断增大。1-5月,非话音业务实现收入2829.6亿元,同比增长14.3%,在电信业务收入中的占比由上年同期的53.1%提升到56.8%。固定和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分别实现652.8、1025亿元,同比增长6.

10、3、47%,占电信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13.1%、20.6%。话音业务收入继续下滑,同比下降1.5%,但下滑趋势趋缓,降幅比1-4月收窄0.5个百分点。五、地区发展情况1-5月,西部地区电信业务收入增速回落最快,但西部收入增速继续保持领先。东、中、西部地区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3%、6.6%、7.2%,比上年同期增速分别回落1.4、2.7、5.5个百分点。西部增速保持领先,但与东部、中部的增速差距缩小至1.9、0.6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收入占比比上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依然高达54.6%,分别比中西部地区高31.7、32.1个百分点。图9. 2014年5月东、中、西部电信主

11、营业务收入同期比较5月,东、中、西部地区移动宽带用户分别比上年末净增3338.3、1826.8、1894.7万户,东部地区净增用户占比达47.3%。东中西部地区移动宽带用户普及情况差异不大,东部地区移动宽带用户渗透率最高,达38.2%,分别比中西部地区高1.5、0.7个百分点。各省之间移动宽带用户渗透率差异较小,渗透率高于40%的省份超过三分之一,其中北京全国最高,达到45.2%,吉林渗透率不足30%,仅为29.2%。图10. 2014年5月移动宽带用户渗透率各省分布情况2014年5月通信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指 标 名 称单位本年本月止累计到达比上年同期累

12、计(±%)本月电信营业收入亿元5734.76.81195.3其中:电信主营业务收入亿元4978.96.91052.2电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亿元906.59.7253.9固定本地电话通话时长合计万分钟10949451.3-14.02284768.9区间电话通话时长万分钟1089408.5-17.9227977.3区内电话及拨号上网通话时长万分钟9860042.8-13.52056791.6固定长途电话通话时长合计万分钟2204744.4-9.6462619.9国内长途电话通话时长万分钟2162153.5-9.1453952.7国际电话通话时长万分钟24875.3-32.04986.6港澳台电话通话时长万分钟17715.5-23.23680.6移动电话通话时长合计(含本地)万分钟121352372.7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