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科目:课型:新课课题:15的认识设计者:卢珍玲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用15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 15各数表示知道物体的个数,会读、认和写各数。教学难点:建立数感。策略、方法“动感教学”法 复习铺垫问题导航探究学习总结提升练习巩固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步骤)教学内容(学什么)教师活动(怎样指导)学生活动(怎样学习)设计意图复习铺垫问题导航 一、从现实中抽象出数1师:小朋友们,你去过动物园吗?你们瞧,(课件演示)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早
2、晨,老师和同学们来到了野生动物园。(课件出示1415页主题图),这里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跟你的小伙伴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分别有几个?1.师提问2.师引入课题,并板书3.师出示学习目标1.指名回答2.生明确目标通过复习自然引入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情境“野生动物园”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探究学习学生小组内交流,并且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交流中,引导学生按不同事物类型分类数数,并且进行有序观察。2学生汇报。3老师根据汇报情况适时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二、反馈实践1谈话: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2谈话:老师拿出
3、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请告诉你的小伙伴你是用哪种方式来表示这个数的。3同桌之间考一考,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活动中。三、感知数的顺序1逐次感知15的顺序。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摆。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再摆1个得到几个?依次感知3、4、5的来源。2整体感知。a.出示点子图,你来给它们5个排排队。请两名学生上台摆,其他学生在下面自己动手摆。b.摆好后提问:“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3的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各是几?”然后同桌间互问互答。c.让学生从1数到5,再倒着数一遍。四、开放性活动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
4、15表示?用你自己的话来告诉你周围的小伙伴。a.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并适时指导,注意表述的广泛性。b.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学生汇报。c.教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数量为1、2、3、4、5的物体,看来只要小朋友们认真观察,你会发现在我们的周围有好多的数学问题。2猜数游戏。提问:a.这个数在2的后面,可能是几?还可能是几?b.这个数在4的前面,有可能是几?c.这个数在3的后面,而且在5的前面,可能是几?还有可能是其它数字吗?为什么?3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学生心中的美丽世界。师: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小伙伴说说你摆的是什么?用什么摆的?用了几个?小组
5、活动,老师到学生中间参与活动。1.师提出要求及学习提示2.师巡视指导3.指导学生成果展示并适当板书4.师小结知识点及学习情况1.学生按提示自学2.小组交流讨论3.两个小组展示,其他补充并评价4.赏析评价小结 通过小组交流、认读数字卡片以及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等活动,逐步抽象出数从抽象的数中再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数的基本含义,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通过亲自摆一摆,让学生感知每一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添1得来的点子图则让学生整体感知数与数之间的横向联系。通过学生进行有关数的表述,加深学生对数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利用这个游戏
6、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良好的数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此活动是为了初步建立数与图之间的联系,并且让学生体验与同伴交流的乐趣总结提升师生归纳总结1.师引导学生梳理知识脉络,领会学习方法2.适当板书1.小组交流2.指名展示,其他听并适当补充练习巩固1.书写15各数。2、16页“做一做”练习。1.师巡视相机辅导2.师组织反馈和展示1.学生小组练习2.展示练习成果3.其他小组评价赏析课后作业第18页的第14题,学生做在课本上学生独立做板书设计 15的认识1 2 3 5 4 刚入学的孩子上课习惯尚未形成,自控能力差,需要有趣味性的学习方式。我利用坐火车旅游形式,将练习题串在一起,变枯燥的练习为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
7、。让学生亲身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在练习中,通过用手指表示得数,将式子列在自己的纸板上,小组交流,抢答等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得到需要的数学知识。科目:数学课型:新课课题:比大小设计者:卢珍玲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读法和作用,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策略、方法“动感教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汇
8、报、赏析评价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步骤)教学内容(学什么)教师活动(怎样指导)学生活动(怎样学习)设计意图复习铺垫1、 数数152、 写15的书写。出示复习练习。练习。问题导航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出示课本情境图:小猴子分水果 我们看看有几只猴子?它了什么水果,各有几多少?们摘 (1)摘了这么多水果,三只小猴子该怎么分呢?你能帮帮他们吗?,摆放小猴和3种水果。) (2)让学生摆出图片学具表示数量,设疑激趣: (3)展示学生摆放的结果引导学生按问题看图进行思考。(学生看图回答问题)(学生用学具卡片按自己的想法探究学习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怎么比?比的结果是
9、什么? 2、认识等号。(研究第一种情况) (1)把小猴和水蜜桃做比较。 (2)展示学生各种不同的摆法,比出好的,将学生引导到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课件出示) (3)、认识“=” (4)找找课室里还有谁和谁同样多,几等于几? (5)举例:除了3=3,4=4以外,你还能举出别的例子来吗?根据汇报,师板书。(1=1,5=5.)看黑板上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3、认识“>”、“<”(猴和香蕉比、猴和梨比.) (1)认识“>”。 猴子分香蕉,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法). 引出大于号。 ) 这个式子3>2怎么读?,“大口朝左大于号”。 (2)认识小于号。 4区分“”
10、、“”和“”。 指导学生按学习目标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组织学生交流。检查各组的学习成果。对各个小组的学习,及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一一对应的摆、独立思考,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比较大小。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数的方法来比较。用摆的方法进行比较借助小猴子分水果的场景引入新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让学生尝试按自己认为的标准分一分,并提出质疑,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观的能力,使学生在做中学到了数巩固应用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
11、练习使用“”“”书本P17练习 课件出示书P18“做一做”第1题。1.左图: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2)游戏:排排队。请5位学生上来当数字娃娃1、2、3、4、5,小朋友们,你们能给它们排排队吗? ?() 3,开放练习:这里有1、1、2、3、4、5、一些数字和符号。用这些数字和符号组成各种不同的式子。 指导学生做练习。师生共同检查练习结果。学生可以用数字卡片自己摆摆看,再交流每个学生用“”“”摆摆看,看谁想的多?再上台汇报。多种形式的练习、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思,“比”中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培养学生归纳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老师总结本节
12、学习情况。板书设计 比大小 等号 大于号 小于号科目:数学课型:课题:第几设计者:卢珍玲教学目标1、具体的情境图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和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的次序教学难点:区分基数与序数,在具体情境中正确、灵活地运用“几”、“第几”策略、方法“动感教
13、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汇报、赏析评价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步骤)教学内容(学什么)教师活动(怎样指导)学生活动(怎样学习)设计意图复习铺垫1数1到5。2、比下例和数的大小。4和5 3和5 1和20和5 4和1 出示复习。学生做题。检查。学生做题互相检查。问题导航二、感知序数1汇报这些人分别排在队伍第几个,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2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票?3这两个5表示的意思一样吗?问:这时,有几个人在排队?谁排第4?小朋友排第几?解放军叔叔呢?(教师板书)5为什么和刚才的第几第几不一样了?(走了一个,重头开始排;走了一个,少一个了)从头开始一个一个往下数。6生活中像这样用到
14、“第几”的例子,还有吗?(课本第18页后面是第几页,课本第18页在第几页后面)7这有张全家福的照片,从左数,小朋友排第( ),妈妈排第( )。从右数呢?为什么会不一样?数第几和数的方向有关你还知道了些什么数学信息?(共几人等)1、生听师说问题。2、老师提示解决问题的方法。3、指名回答。4集体评价。1、 按问题自我看图思考。2、 互相检查交流。初步体会序数和基数的不同,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觉排队,遵守公共秩序探究学习三、动手操作,深化感知1学生拿出4个正方形和1个圆片,摆一摆说一说:圆片可以摆在那儿?2把圆片摆在第二的位置,可以怎样放? 为什么有两种摆法? 再次体会“第几”的相对性。1、 指
15、导学生动手。2、 指名学生上台演示。3、 评价反馈。学生动手操作,互相检查,组织汇报,进行评议。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通过动手加强学生对第几的认识。巩固应用四、巩固提高1、(1)从右往左数,是第( )个,是第( )个,第2个是( )(2)的左边有( )个图形,的右边有( )个图形。2、请你画一画:有5颗,给从左边数起第2颗和从右边数起的第5颗涂上红色。这两颗之间有几颗?3、老师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家庭,她说“我家里的人按年龄从小到大排,我排第二;从大到小排,我排第四。你知道老师家有几口人吗?4、聪聪排队,他前面有1个人,后面有3个人,你知道这一队共有多少人吗?巩固应用知识归纳总结今天的数学课上你有什么
16、收获指名学生回答,总结反馈。学生思考回答。板书设计 第几 第1 第2 第3 第4 第5教后记 教学中选择有生活味的、学生熟悉的情景进行教学,可大大提高他们的兴趣。比如数水果,看看猴子,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注意,去思考,从而让学生亲近数学,喜欢数学,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科目:数学课型:新课课题:加法设计者:卢珍玲教材内容简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p24-25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1-5各数,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及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要引导学生初步知道加法含义并探究5以内加法的计算过程,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加法。学情分析本课虽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加法计算问
17、题,但是学生们大都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学生没有对加法的理解,说不清为什么用加法计算。面对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课程的设计说更应该充满趣味,问题设计有梯度,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的认识提高一个水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实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能准确读写加法算式,进一步渗透符号化的数学思想。能力目标: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数的加法,能用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难点:理解加法的含义。策略、方法“动感教学”法 以问导学
18、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展示汇报 赏析评价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步骤)教学内容(学什么)教师活动(怎样指导)学生活动(怎样学习)设计意图一、复习铺垫1.复习25各数的组成。出示复习题:5()()4()()3()()2()()学生独立完成,组长检查并汇报温故知新,为学习新知识作铺垫。二、情境导入图中的小丑左手拿着1个气球,右手拿着3个气球,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带问题观察主题图,并提问题。问题1.小丑手中拿的是什么?2.你想提什么问题?学生观察主题图,并提问题。学生有价值有问题是:小丑一共有多少个气球?通过给学生提问题引出学习目标,并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三、探究学习 1理解加法的
19、意义。2.教学生读写“”3.教学生读加法。4加法的计算方法。课件展示学习指导:1.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2.加法的各部分名称。 3.加法的读法。 4.加法的写法。5、板书加法的计算方法。1. 学生自读“”、“”、加法算式。2. 2练写“”、“”和加法算式。3.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加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使学生在同伴面前敢于发表意见成为学习的主人。四、巩固应用。1、课本25页做一做, 2、课本28页第1、2题 师巡查并给个别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后,组长检查组员的作图情况。小组内交流答案探讨做不对的地方。抽3个小组分别展示汇报练习题的答案。其他再进行补充、评析。五
20、、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指几名学生说自己的收获。归纳总结将知识系统化,更进一步消化、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学会自我评析和鼓励。板书设计 加法 1. 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314 读作:3加1等于4 方法一:点数 方法二:接着数 加号 方法三:用数的组成计算 教后记 1、本节课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参与计算全过程。 2、教师能结合教学内容,分层次练习,巩固深化,加深对加法的认识。 不足:时间分配不合理,有拖堂现象。科目:数学课型:新课课题:减法设计者:卢珍玲教材内容简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p26-27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
21、学习了1-5各数,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及数的组成及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要引导学生初步知道减法含义,并探究5以内减法的计算过程,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减法。学情分析本课虽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减法计算问题,但是学生们大都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学生没有对加法的理解,说不清为什么用减法计算。面对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课程的设计说更应该充满趣味,问题设计有梯度,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的认识提高一个水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实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能准确读写减法算式,进一步渗透符号化的数学思想。能力目标: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数的减法,能用减法解
22、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难点:理解加法的减义。策略、方法“动感教学”法 以问导学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展示汇报 赏析评价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步骤)教学内容(学什么)教师活动(怎样指导)学生活动(怎样学习)设计意图一、复习铺垫1.复习25各数的组成。2.口算:1.出示复习题:5()()4()()2.口算:133241142331学生独立完成,组长检查并汇报温故知新,为学习新知识作铺垫。二、情境导入图中的小丑手拿着4个气球,不小心飞走了1个,还剩多少个气球?出
23、示主题图:让学生带问题观察主题图,并提问题。问题1.小丑手中拿的是什么?2.发生了什么事情?3.你想提什么问题?学生观察主题图,并提问题。学生有价值有问题是:小丑还剩多少个气球?通过给学生提问题引出学习目标,并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三、探究学习 1理解减法的意义。2.教学生读写“”3.教学生读减法。4减法的计算方法。课件展示学习指导:1.从总数里面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2.教学生读写“”。 3.减法的读法。 4.减法的写法。5、板书减法的计算方法。1. 学生自读“”、加法算式。2. 2练写“”、和减法算式。3.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减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
24、考,合作交流,使学生在同伴面前敢于发表意见成为学习的主人。四、巩固应用。1、课本27页做一做, 2、课本28页第3、4、5、6题 师巡查并给个别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后,组长检查组员的作图情况。小组内交流答案探讨做不对的地方。抽2个小组分别展示汇报练习题的答案。其他再进行补充、评析。五、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指几名学生说自己的收获。归纳总结将知识系统化,更进一步消化、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学会自我评析和鼓励。板书设计减法 1. .从总数里面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41 读作:4减1等于3 减号 2. 加法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倒着数 方法二:用数的
25、分成计算 方法三:想加算减科目:数学课型:新课课题: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设计者:卢珍玲教材内容简析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是数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30-31的教学内容。数字0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不同的应用体现出0的不同含义,有关0的加减法也具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学情分析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好动,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童话故事。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或其他的数学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还有一些同学由于年龄小,学习还是比较吃力,不容易理解0的含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了解数的顺序能力
26、目标:能在情境体验中理解有关0的加、减法的含义,并能熟练计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理解0的含义。 难点:理解有关0的加、减计算的算理。策略、方法“动感教学”法 以问导学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展示汇报 赏析评价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步骤)教学内容(学什么)教师活动(怎样指导)学生活动(怎样学习)设计意图一、复习铺垫1.复习5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13325241431451234231学生独立完成,组长检查并汇报温故知新,为学习新知识作铺垫。二、问题导入从情境一让学生理解0的含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从情境二让学生理解0可以表示起
27、点。1问题导入一盘子里的桃子分别用几表示?2。问题导入二:观察直尺最左端的数是几?说一说它表示什么?3。0的读写法。书写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往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得圆滑,不能有棱角。学生观察主题图,理解0的两个含义。学生练习读写0在本子上练写。到黑板板演。通过给学生提问题引出学习目标,并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三、探究学习 让通过30页“你在哪儿见到0?”来理解0的加减含义。课件展示学习指导:1.让学生理解题意2.、板书330 404学生理解题意及0的含义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使学生在同伴面前敢于发表意见成为学习的主人。四、巩固应用。1、课本30页做一做,
28、2、课本31页第3、4、5、题 师巡查并给个别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后,组长检查组员的作图情况。小组内交流答案探讨做不对的地方。抽2个小组分别展示汇报练习题的答案。其他再进行补充、评析。五、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指几名学生说自己的收获。归纳总结将知识系统化,更进一步消化、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学会自我评析和鼓励。板书设计0 含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 计算方法: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 0可以表示起点。 任何数与0相加(减)都得这个数。33 0 40 0 500科目:数学课型:复习课课题:整理与复习设计者:卢珍玲教材内容简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p32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完第三单元后进行整理与复习的,本节课复习的知识有:1-5的认识、比大小、第几、几和几、1-5的加减法。学情分析学生学习完第三单元后,对1-5的认识、比大小、第几、几和几、1-5的加减法都有一定理解和计算能力。本节应放手给学生自己整理或独立完成作业,教师相应点拨说可以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练比较5以内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力输送概论题库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氢能补贴政策调整方向与企业应对策略
- 2025商务BD校招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太平洋地区鲈鱼苗批量购销合同
- 培训交安考试题型及答案
- 安娜·齐林斯卡娅生命之后对生物技术伦理前置性批判
- 关于食品安全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高中舞蹈真题试卷及答案
- 信息系统安全及数据保护
- 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中的董事办公室工作重点
- 人工智能通识教程 课件 第10章-AIGC技术
- 2025年国家电网招聘之电工类考试题库及答案历年真题
- 2025-2030中国光纤网络共建共享模式创新与效益分析报告
- 2025中国中煤华东分公司所属宝山公司第三批社会招聘63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济南市工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联合招聘(4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必背】三级政务服务办事员备考题库宝典-2025核心题版
- 供电企业设备维修保养规范
- 临床医学三基三严培训
- 如何提升护理人员教学能力
- 湘豫名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秋季入学摸底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宾馆娱乐内城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