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GSM 系统网络优化设计方案、前言近年来,我国移动通信事业的发展速度惊人,移动网络始终处于大规模 建设状态, 用户数量的增加往往超出了专家的预计。 在市场竞争的驱动下, 移动 网络不断扩容,网络规划不断调整, 一期工程还未完成, 新的一期建设又已启动, 导致工程存在重叠现象。 由于网络始终处于建设阶段, 而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时 间进行优化, 改进网络的规划和管理工作, 从而影响到网络的运营质量、 工作效 率和服务水平。因此,改善网络通信质量,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成为一 项重要的课题。、网络状况分析网络优化一般需要结合OMC-R舌务分析、CQT乎叫质量拨打测试、无线 场强测试等项目,并结合
2、基站的实际运行状况而展开。1、OMC舌务统计分析OMC舌务统计是了解网络性能指标的重要途径,OMCS务统计报告具有全 面的网络运行数据。 通过舌务统计, 可以了解各小区的舌务量、 信道可用率、 TCH 掉话率、SDCC射频丢失率、拥塞率、切换成功率、接通率等指标,了解TCHSDCCHRACF等信道占用和信令承载的情况,掌握全网话务分布和信令流量,从 而可对存在的问题或潜在问题进行分析,为网络优化提供依据。OMC话务统计结果具有原始数据结果、统计分析结果、图表形式等多种显示方式,优化工作应根据所需检查的指标项和分析需求, 选择合适的显示方式, 以便分析。2 、路 测路测设备提供用户位置、基站距离
3、、接收信号强度、接收信号质量、切 换点、六个邻小区状况、整频段扫频结果等,并可完整记录各项测试数据,便于 后台分析。测试数据可按地理位置统计分布, 有效地反映无线小区的覆盖范围和 干扰区,便于分析干扰源位置、确定频率配置是否合理、检查邻区关系、观察切 换/掉舌事件等。此外,还可检查天馈系统的实际安装和性能是否达到设计期望。 常见测试方法包括:持续通舌方式测试检查切换和邻区关系; Idle 模式测试衡 量各小区的舌务承载量; 扫频方式测试邻频干扰; 自动重拨乎叫测试方式评估整 网性能。上述各种测试方法可根据实际需要组合使用。三、网络性能分析根据用户要求,对无线掉舌率、切换成功率、舌务量、阻塞率等
4、方面进行分析:1 、通话干扰和掉话掉话是无线网络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用户投诉的热点,降低无线掉话 率是提高网络通信质量是重中之重。 掉话原因无线系统的掉话分为SDCCI掉话和TCH掉话,其主要产生原因综述如下:(1)手机接收信号弱掉话手机在通话移动过程中,进入无线信号覆盖盲区,由于请求切换不成功 产生掉话。(2)切换设置不合理导致掉话? 基站为了分担话务量进行切换, 某些切换请求由于切入小区的信号强度太 弱而失败, 即使切换成功也常因信号强度太弱而掉话。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 因在于,BSC没有对手机用户的接收信号强度设置最低门限(RX_LEV_ACC_MIN=-105c)m当低于此门限值时,手机
5、无法建立呼叫。? 由于基站天线高度不一致, 形成“孤岛效应”造成掉话。 例如,服务小区 A由于地形原因产生的场强覆盖小岛 C,而小岛C周围又为小区B的覆盖 范围,如在A的邻近小区的拓扑结构表中未添加小区B,那么当用户在小岛C中建立呼叫后,一走出小岛,由于无处可切换,导致掉话。? 越区切换参数定义不合理, 导致越区切换失败, 产生掉话。这些参数包括: 上行电平切换门限(L-RXLEV-ULH、上行质量切换门限(L-RXQUAL-UL)、 下行电平切换门限(L-RXLEV-DLH、下行质量切换门限(L-RXQUAL-DL)、 切换功率控制参数( U-RXLEV-DL、P U-RXLEV-UL、P
6、L-RXLEV-ULP、 L-RXQUAL-UL、PU-RXQUAL-DL、PU-RQUAL-UL、PL-RXLEV-DLP、 L-ROUAL-DL)P、 切换余量(HO-MAG)等。3)干扰导致掉话? 频率规划或频点设置不正确,造成同频、邻频干扰;? 小区参数如 BSIC、 CI 等定义不当造成干扰;? 基站时钟频偏较大, 造成实际输出信道频率与定义频率不符, 手机无法占 用信道,即使占用了信道,通话质量也极差;? MS-TXPRW-MAX-CCHS-TXPWR-CCHBS-TXPWR-MAXBS-TXPWR-MI等参 数设置不合理。例如,MS-TXPWR-MAX-C参数设置过高,则基站附近
7、的 移动台会对本小区造成较大的邻信道干扰, 影响小区中其它移动台的接通 和通话质量,过小则在小区边缘的手机很难占上信道, 且受外界干扰更大; BS-TXPWR-MAX-C参数设置过大则会与相邻小区产生覆盖交叠,造成信 道干扰,手机占用信道困难,通话质量差,过小又会产生盲区。? 基站天线、俯仰角设置不合理,导致覆盖范围不合理,从而产生同频、邻 频干扰。? 直放站干扰, 直放站的监视和管理较为困难, 其指标劣化难以及时监测或 处理,造成覆盖范围内的干扰。(4)天馈线原因导致掉话天馈线损伤、进水、打折和接头处接触不良,均会降低发射功率和收信 灵敏度,从而产生严重的掉话。 同时,天线分集距离不够, 也
8、会降低收信灵敏度。(5)基站软硬件故障产生掉话例如,发射谐振腔(DLNB指标劣化,造成下行信号弱,形成新的盲区, 造成掉话;新增或更换载波,未进行频点校正,基站指定发射频点频偏较大,无 法通话;载波由于软件设计原因,突然处于休眠状态,0MC-R6法监控到该状态, 造成手机无法通话。2、话务阻塞、不均衡的分析? 基站天线高度、俯仰角、发射功率设置不合理,小区覆盖范围较大,导致 小区内话务量较高,造成与其它基站的话务量不均衡。? 移动用户消费习惯原因。 由于移动用户的通话是移动的, 不同时段产生的 高话务量地区不同,经常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突发事件(如节假日、大 型庆典活动)均可能产生爆发性话务阻
9、塞。?允许接入最小电平(RXLEV-ACCESSMI等参数值设置不合理,导致话务 量不均衡。? 由于网络的地理位置原因, 如小区处于商业中心或其他繁华地段, 移动用 户多,造成该小区相对其他小区话务量高的现象。四、如何提高网络性能1、如何解决通话掉话问题 解决切换不成功首先用测试车进行较大范围的测试。由于切换是在小区和基站之间发生 的,本小区的掉话有可能是由于与相邻小区之间的切换设置不合理而造成的, 因 此应对那些与本小区有切换拓扑关系而拥塞率又较高的小区应进行重点测试, 检 查小区周围是否存在盲区, 如果是这种原因则应及时修改相关频率, 并增加新基 站或扩大原基站的覆盖范围; 对于切换设置不
10、合理而造成的掉话, 可根据实测情 况适当修改切换参数; 对那些由于话务量不均衡, 造成忙时因目标基站无切换信 道而产生的掉话,可通过话务量调整来解决。 解决干扰掉话1)上行/下行干扰通过路测寻找干扰源,及时清理,直至重新进行频率规划2)天馈线问题解决通过功率计检测从COMBINE至天线的驻波比,如果VSW大于正常值 1.3,则需要检查或修整从馈线到天线的环节, 如果VSW小于1.3则说明发射部 分正常。(3)软硬件故障排除2、如何解决话务阻塞和不均衡的问题以OMC-F话务统计数据为依据,有针对性地通过网络参数调整、基站物 理参数调整、结构调整、增设蜂窝等方法达到网络均衡的目的。?通过OMC-F
11、核查参数允许接入最小电平值 (RXLEV-ACCESS-MIN设置是否 合理。在业务量过载的小区可以适当提高该值, 减小覆盖范围, 使话务量 自然减少, 而在话务量较低的小区则可以适当降低允许接入最小电平, 增 大覆盖范围, 提高话务量, 分担话务量较高的相邻小区的话务量。 在参数 调整过程中,该值不能取得太大,以免造成盲区,也不能太小,以免降低 通话质量,可通过多次修正,辅以相应越区切换测试,逐渐逼近理想值。?对于由于用户过多使小区话务量较高的情形, 如果同一 BTS中三扇区频点 不一样,则可对换扇区天线、调整内部频点分布来达到话务均衡的目的, 也可采用增加频点或采用同心圆技术降低每信道的话
12、务量的方法分来担 话务量。? 调整基站天线高度和俯仰角, 改变基站覆盖范围, 从而达到话务均衡的目 的。? 通过基站搬迁或建设新基站的方法解决话务阻塞问题。 由于基站设置不合 理,严重偏离话务中心, 可通过搬迁基站达到话务均衡的目的。 对于话务 持续增长的地域,则可通过新增基站或建设 GSM900/DCS18C双频网络的 方法,提高域内话务容量。五、结论网络优化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积累经验。只有解决好网络中的各种问题, 优化网络资源配置, 改善网络运行环 境,提高网络运行质量, 才能使网络运行在最佳状态, 为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提 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网络支撑。
13、优化工作流程断站处理:断站是影响网络性能的重大因素,对网络的拥塞、掉话、切换等都有 重大的影响, 虽然对断站的处理主要由维护部门完成, 但我们也应该密切跟踪断 站的情况。1. 每天对所负责区域的重大告警进行观察和处理,处理原则是配合维护部门, 及时解决网上出现的重大问题;2. 统计组每天取全网、BSC BTS性能统计,如果全网或部分 BSC性能出现明显 恶化时要及时上报综合办公室,并进行力所能及的分析;3. 每天观察基站性能,对性能异常,如掉话、拥塞等突然上升,并有较大影响 的基站要及时处理。 规划优化人员在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需要进 行频率、邻区、覆盖、参数等的重新规划与调整,
14、需要与其它部门合作的应通过 合理的渠道及时进行沟通,协同解决问题;4. 及时处理用户投诉。针对所反应的问题,性能测试组首先对投诉进行分析和 测试,对于需要深入分析的问题,可与优化组合作解决。对于用户投诉,应本着 对用户负责的原则, 在不影响全网性能的前提下, 尽量解决或缓解用户所反应的 问题。5. 对所负责区域内的测试工作做好安排,要做到测试目的明确、测试工具和路 线合理、及时分析测试结果,尽量做到每次测试都有一定的结果;6. 根据新开站流程,规划优化人员应该对新开站的位置、所属MSC BSC开站条件等进行确认,拿到新站的详细资料,包括天线高度、周围环境、物业管理等 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频率和
15、参数的规划, 同时对临近基站的覆盖 (天线、倾角)、 邻区等进行必要的调整。 数据录入人员应按规定时间录入新开基站的数据, 并进 行开站配合。 优化人员应对新入网基站进行设备运行状况和性能的跟踪, 并根据 运行情况对规划数据做必要的调整;7. 天线调整人员根据规划和优化的需要,重新对天线型号、方位角、下倾角进 行设计、调整,同时与规划优化人员一起对调整效果进行跟踪; 日常维护工作是每个负有责任的工程师每天工作的最基本部分, 是一切工作的基 础,也是整个网络正常工作的前提。 一周工作 1. 规划优化人员每周应对所负责区域的性能指标进行连续的观察,总结所发生 和解决的问题,按时完成周报;对于每周的
16、工作,每个区域、每个工作组到每个 人都应有一定的计划和整体安排, 确定本周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对于上周遗留 的问题进行跟踪和落实;2. 优化例会上要对网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和落实,对于重点问题应单独设制 工作清单,确定需要完成的日期与要求;3. 对负责区域内性能长期较差的基站(TOPTEN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必要 时结合测试, 对每个问题要提出解决方案或建议, 并参与或跟踪方案的实施, 同 时及时观察实施效果;4. 对负责区域内问题集中地区进行小范围的区域优化,如信道配置调整、小范 围覆盖调整、话务流向调整、 个别载频的调整等, 对部分区域从整体上进行优化;5. 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有目的的技
17、术实验,如新版本新功能实验、无线参数设置 调整实验、新的频率复用方法实验等,要求6. 实验前要做必要的理论分析;7. 对实验的结果与可能出现的后果做充分的估计, 做好异常情况下的应对策略; 尽量选择有典型意义的站进行实验,以利于经验的推广;8. 要写出实验报告, 对于成功的经验应该介绍给其它工程师。 技术实验由技术 组负责协调。9. 测试人员应根据优化的需要,对重点站和特定区域进行测试,配合进行故障 的定位、优化或实验结果的评估等;10. 天线工程师可根据优化的要求, 对小范围的基站进行区域性的天线调整 (覆 盖)。对于大范围的天线整治,应该确立天线工程项目,投入力量,与测试人员 及规划优化人
18、员合作完成;天线工程师可进行新型号天线性能的实验, 与优化和测试人员共同进行实验区域 的选择和性能的评估,实验在技术组的协调下进行;11. 对客户投诉范围广、 影响大的问题与其它部门合作进行故障的查找, 共同制 订改善方案。 中期工作 1. 优化人员应定期对所负责区域的设备配置、网络指标(话务量、拥塞率等) 定期进行统计,对区域内近期的话务发展趋势、网络建设等做到心中有数;2. 对维护区域内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应有深入的认识,如寻呼信道、LAPD链路的负荷,局间中级的负荷及分配成功率等影响面广的指标要做定期的分析;3. 对网上的数据(主要指无线数据)要做定期的核查,以保证网上数据和规划 数据的一致
19、性和完整性,以及网上数据的自洽;4. 对网上存在的话务热点进行分析,对话务来源、话务密集度、局部网络能力 进行细致的分析,提出需要增加或扩容的基站位置、 容量等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5. 对可能出现的新的话务热点要有预见性,提前在工程建设、网络结构上做好 准备;6. 对于不合理的网络结构划分做小范围的调整,如 MSC BSG位置区等边界的 调整,使整个网络的负荷分担更为合理;7. 规划人员根据需要对部分地区进行重新规划;8. 测试人员定期对全网和各个区域的整体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价,同时还应该进 行不同运营商之间(如电信网和联通网)的网络性能进行比较,做到知己知彼, 发现自己网络的不足, 及时制定应
20、对措施, 同时对业务的发展与宣传策略进行相 应的调整;9. 对于成功的功能、参数、规划、天线等实验,由技术组协调制订推广的计划, 包括推广的时间安排、范围等;10. 对于统计数据、规划数据要做好保存、归档工作,加强对规划数据库、优化 数据库的维护;对于每个月的工作, 各部门、各小组都应进行总结, 总结本月发生和解决的问题, 确定下月的工作重点与整体安排; 长期工作 1. 优化人员应对网络规模、建设、收益等的发展进行综合的预测,为决策部门 提供决策依据;对网络结构的合理性做详细的分析,如 MSC BSC位置区的划分,在必要时做 全网性的调整;及时提出网上存在的焦点问题,以对一段时间内全局的工作重
21、点提供参考;2. 对新业务的开发、实验和开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提供网络负荷的第一手 材料,以指导业务的发展及市场策略;3. 对移动网研究和发展的新技术进行跟踪和分析,保持一定的技术储备,跟上 发展的步伐;4. 全网改频:每年进行 23 次全网范围内的规划调整,为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提供基础;5. 对网络的发展进行长远的规划, 从技术、 业务、规模等方面提供建设性意见。信令分析与网络优化 监测网络性能的主要途径有统计报告 , 信令分析及路测。信令所包含的丰富内容 有助于分析系统之间的运作配合 , 并为查找影响无线干扰与覆盖的原因提供线 索,因而为网络优化工作的开展指出了方向。信令分析的范围很广
22、, 一些信令分析的常规方法与经验已得到普及 , 这里不 作罗列,本文阐述几则较有意思的ABIS接口与A接口信令分析实例,我们可从中 看到信令分析在网络优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ABIS 接口即 BTS与 BSC接口,它以 LapD(GSMLayer2_08.56协议传送信息。 无线系统需不断对周围信号环境进行测试调整, 以维持系统的动态平衡。 BTS 将 其发射功率和接收电平在 ABIS 的 RSL( radio signal link ,GSMLayer 3_08.58) 中传给BSC同时,该RSL也承载DTAR肖息,如手机每半秒将其接收电平及本 身的发射功率, 相邻小区接收电平等信息的测量报告
23、, 这些测量报告的大量收集 及统计分析为我们详细描述了各小区各频点的无线状况。分析 ABIS接口的软件可用 ALCATE司的 DAFN软件,NEnettest 的 COMPASS 软件。在 1999年10月重庆涪陵优化过程中,发现某小区的掉话率达到 20, 通过用COMPAS软件对abis 口的信令进行分析,发现在时间提前量大的地方所 对应的上行电平很大, 估计有直放站将远处的上行信号放大, 由于上行质量很差, 判断该直放站有故障。询问得知,有直放站,关掉该直放站,掉话率降到3。图一是用COMPASS件分析出的TRX接收质量与时间提前量的对应关系图,图二 是用COMPASS件分析出的TRX接收
24、电平与时间提前量的对应关系图。在 1999 年 12 月扬州的网络优化中,通过对坏小区的 abis 接口的信令分析,发 现某些站各频点上行的 interference band 值在各时隙 , 各时段上分别有 2,3,4, 等值的不规则分布, 判断存在大信号干扰 , 但不知干扰源在何处 , 后查看了基站分 布图,发现这几个站地理位置较近,因而怀疑站间有干扰,经过实地勘查,发现 站间天线高度相近, 方向相对, 因而产生了大信号干扰。 通过调整天线俯仰及方 位角,问题得到解决。A 接口即 BSC与 MSC勺接口 ,它传送的是 BSSAP肖息,BSSAP(Base Station Subsystem
25、 Application Part)即基站子系统应用部分,BSSAP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称为直接传送应用部分 ( Direct Transfer Application part),缩写为DTAP它携带的信息不通过BSC的解释而直接在交换机与手机之间传送。凡是由手机发起的或交换机直接发给手机的的消息均属于DTAP消息;DTAP消息由规范 GSM 04.08定义,第二部分称为基站子系统管理应用部分( Base StationSubsystem Management Application Part ),缩写为 BSSMAP BSSMA所携带的信息需通过BSC处理后在送至该BSC下属的一个小区或
26、整个BSS BSSMA消息 由规范GSM 08.08定义。BSSAP消肖息的传送是以 SCCP (signal connection control part), 即信令连接控制部分为载体的。观测 A 接口的信令的仪器有泰 克公司的K1103, K1205及宝隆洋行的MPA由于A接口的SCCF肖肖息起源与目的 地参考点可追寻, 因而可对任意电话进行完整的信令跟踪, 有相应的软件对大量 信令进行详细统计,如阿尔卡特公司的AGLAE及GN nettest的COMPASS这里我想举一个典型实例,在A接口的信令分析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某条 PCM中某个时隙产生掉话的现象,更换相应的DT16板,通常问题得
27、到解决,但也有 例外。例如涪陵网络优化,在更换DT16板无效后,我们对A接口中继掉话的问题 进行重新思考,从信令上看,这种掉话是在BSC发clear request(cause:equipment failure),在BSC部分,与A接口中继有关的模块除了 DT16板以外, 还有DTC模块,对相应的DTC模块作了 RESETS,问题得到解决。上述的实例分析告诉我们 , 信令分析需要一定广泛的专业知识基础和综和 判断能力 , 具体问题 , 具体分析 , 这样才能在网络优化中真正起到指南针的作用GSM 网络优化方法探析一、概述随着GSh网络用户数量的增长,现有无线资源日益紧张,为此各地移动运营 商
28、都在进行不断的网络扩容, 然而扩容中, 普遍存在着建设周期短, 速度快的特 点,在工程与规划中遗留下一些质量问题需要网络优化进行解决; 同时由于社会 经济的发展, 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的变化造成人造结构的改变, 也会造成电波传 播的无线环境的变化, 这也必然要求网络规划的变动与优化的实际运作。 网络优 化就是对现已运行的网络进行数据采集、 分析,找出影响网络质量的原因, 通过 技术手段或参数调整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行状态,使网络资源获得最佳的利用率。 本文就结合实际网络调整过程,对网络优化方法做一简要的分析。二、优化过程与网络存在问题的定位分析网络优化的关键是进行网络分析与问题定位,现行GS嗣络存在
29、问题主要从 干扰、掉话、话务分布的均衡与流向和切换等方面进行分析, 分析依据是得到可 靠的网络数据。2.1 OMC-C&S数据采集OM(数据采集主要从OMC上UPLOA现行网络数据库进行分析,容易发生问 题的数据有:基站小区结构和语音信道数、 BSIC、小区系统类型、信道类型、时 隙(包括子时隙)分配、小区跳频方式、PW功率等级,邻区关系定义,以及小区内相关参数设置(系统肖息数据、功率控制数据)等。2.2 话务统计数据OMCS务统计数据是了解网络性能指标的一个重要途径, 它反映无线网络的 实际运行状态,包含了 BSC整体性能指标、小区TCH/SDCC性能的测量、小区间 / 内切换性能测
30、量、无线衰落率、接通与分配率等。2.3 测试数据的提取根据话务统计和用户的投诉情况进行路测, 获取最直接的网络分布数据, 测 试结果通过测试软件VMS2WL与BTS-CHI进行分析。路测数据有:测试区域内基 站的相互地理位置、 6 个相邻小区的方位、覆盖以及相互切换情况等,规划中要 确保基站经纬度数据的准确性以免造成邻近小区的漏创与误创。2.4 网络数据的分析 数据分析要结合无线网络性能指标进行定位, 网络优化中常用到的无线指标 有:2.4.1 TCH 掉话率较高*信号覆盖差,RXLEVJ低,*网内存在较严重的同、邻频干扰,造成误码率上升,RXQUA较高* 邻区关系的不完整与不正确,造成的切换
31、掉话以及其他切换原因* 设备硬件存在故障,特别注意检查天馈系统* 掉话严重小区是否是由于话务溢出而造成的无可利用信道切换而引起的掉话* 网外干扰,加强与当地无线管理部门的联系,特别是直放站的非法使用问题*不同LAC MSC BSC交界处,适当调整小区重选等参数,避免频繁切换的发生* 确保小区内天线收发方位与俯仰一致,避免收发覆盖范围不同引起掉话242 SDCCH阻塞与掉话* 信令流量联系较紧的各项设置: 周期位置更新、 最大重发次数、 寻呼次数设置 等,如周期位置更新时间太短使的高话务量基站 SDCC阻塞形成的掉话;位置更 新太多,开关机较多地带*检查硬件故障,如MSC是否有模块吊死和内存溢出
32、的现象*检测A1接口是否存在误码较高现象造成 SDCCI掉话* TCH问题(硬件、严重干扰、TCH阻塞),SDCC指派TCH失败造成的掉话*检查时隙分配问题,SDCC是否开跳频2.4.3 无线衰落率分析* 结合实际基站所处位置的地形地貌以及人造结构* 检查网内 / 间干扰* 基站硬件故障 三、网络优化方案的实施与效果结合小区的实际运行情况, 对存在问题的小区进行分析后, 结合软硬件进行 优化方案的实施。3.1 基站硬件方面的调整3.1.1 天线方位与俯仰角的调整天线调整必须结合网络规划和实际小区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整, 着重从改变覆 盖范围、降低同邻频干扰、越区覆盖、话务流向与均衡等方面进行分析。
33、调整过 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地势海拔较高的基站,如高山、高地,单纯从降低天线俯仰角无法很好 的控制覆盖范围, 对降低干扰也没有作用, 必须结合功率控制进行, 甚至于搬迁 该基站。 天线主瓣方向调整的原则。主瓣指向高话务地区,可均衡话务分布;加 强覆盖区域的信号强度, 增强有用信号的载干比; 偏离同频小区, 有效控制干扰; 结合定向站三小区的方向进行调整, 避免小区信号的“交叉”现象, 避免产生上 下行信号不均衡造成的手机空闲与接通时信号相差过大问题,如海尔基站 2 小 区,将方位由 150°调整至 165°,避开了与外贸服装 3小区的交叉,调整后无 线衰落率由 1
34、6.85%降为 6.7%,掉话率由 5.2%降为 1.17%。 天线调整过程中, 防止俯仰角过大造成边缘的盲区与水平方向图的裂变、 旁瓣增益的增加,又要防止因 DT过小造成越区覆盖干扰的出现,以及方位调整 中的相邻小区的频繁切换等。 图 1 表示为株洲路调整前相邻小区的切换分布示意 图。图 2 为调整后相邻小区的切换分布示意图。 正确理解电子波束下倾与机械下倾效果,采用电倾角下倾时,随下倾角 度增加它的方向性图仍然可以保持原有形状; 但机械倾角下倾过大, 天线主波束 对应区域信号强度迅速降低, 当下倾角增大到一定数值时, 应考虑到天线前后辐 射比,此时主波束对应覆盖区域逐渐凹陷下去, 同时旁瓣
35、增益增加, 造成其它方 向上同频小区干扰。3.1.2 基站站型的改变结合实际的话务情况与有限的频率资源, 对网络规划与现实话务分布存在一 定差距的基站, 可以适当将其站型进行扩容与删除频点的调整, 这样既可以合理 的调配无线资源, 又可以节省设备的损耗与电能量浪费, 又可解决干扰问题。 表 3/ 表 4 是部分基站扩容 / 删频后的性能指标。表 3 基站扩容后性能指标表表 4 基站删频后的小区性能指标表由上两表可以看出, 基站站型的合理改变不但可以解决线路阻塞, 提高话务 量,还可以降低掉话率,降低对其他小区的同邻频干扰。3.1.3 基站其它硬件的检查 影响系统掉话与无线衰落的另一不可忽视的硬
36、件是天馈系统, 对天馈系统应 该注意的问题:天馈线标签贴错导致天馈线接反;防止自然与人为的进水现象, 天馈线的组合部分注意防尘与加固; 熟悉天馈线的工作环境与物理性质, 不要单 纯依靠仪器检测的驻波比值进行分析, 从现场馈线的实际安装与布线来检查是否 有造成天馈线老化的事件; 做接头时注意千万不要进入杂物, 防止馈线短路与灰 尘进入的现象出现。3.2 软件参数方面的调整基站参数是基站运行的核心, 网络参数是治本, 无线参数调整是治标, 参数 的调整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过程。 如果不熟悉各项参数的详细功能, 切莫乱作修改, 避免出现一些意料不道的麻烦。321时间定时器(TIMER参数的调整在SIEM
37、ENS基站参数中,有数十个定时器参数,在实际小区中会发现一些小 区的SDCC阻塞率稍微有点高,单纯靠增加一个SDCC信道来解决,就会浪费有 限话务信道数,T3212参数作为位置更新定时器,可以适当将其增加少许来解决, 但又不易设置过高导致用户与网络不能进行紧密联系,过小,只会造成 SDCCH 负载过大,形成阻塞现象,现行 SIEMENS据库中网络的采用标准为T3212=20(20*6=120mi nutes),此标准是网络建设初期基站覆盖较少时的设置,调整过 程中还要防止SDCC阻塞与定时器时间过长造成的MS“离网”现象3.2.2 切换参数的调整,提高切换的效率,降低掉话率,实现话务均衡北海1
38、与丝绸1,话务溢出严重,TCH阻塞较高,由于此两站属于高站,无 论从降低DT值与PWR功率等级,均无法达到理想效果,将决定在DOWNLIN方向 INTER-CELLHANDOVE发生的 RXLEVELD限的 HOLOWT值提高为-25dbm,即达 到-85dbm就外切到相邻小区上。调整后的效果为下表 4所示。表 5 切换参数调整前后基站小区性能指标表可以看出,话务分担效果明显,但 SDCC稍有阻塞,TCH阻塞下降,如果相 邻小区覆盖不是很好,调整此参数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出现盲区。小区重选滞后参数CELLRES调整,将不同LAC区与MSC周围BTS的此 参数适当增加2或4dbm防止频繁切换的发生,
39、以降低 SDCC负荷与此小区的 无线掉话率。随着LAC区划分数目的增加,更应该注意此参数变化对网络的影响。3.2.4 频率计划的修改修改频率可以最直接解决网内的同邻频干扰问题, 但限于联通有限的频率资 源,该方案的实施有一定的难度,同时注意 BCCHTCH修改时,注意相邻小区中 相关参数的变化如BSIC、BCCH等。同时增删频点时,CHAF类型的变更与时隙的 分配是否正确;以及该BTS中的切换、功率控制等各项参数是否发生了变化,以免影响该小区切换性能,在此次调整中,小埠东1小区在创建TRX时发生了切换 参数的所有开关参数的关闭(OFF现象。3.2.5 其它特殊功能参数的调整除OMCDATABA
40、S中的一些参数外,新增加的一些功能如 DTX DPC(动态功 率控制)等,它们的调整必须结合实际周围无线环境与相邻小区的关系进行调整。 金丽华基站 1 小区由于存在网外无线干扰, 存在较严重的掉话与衰落现象, 检查 数据库发现其 DTX的设置为:DTX=TRU,EDTXUL=( SHALL USE DT),即 DTX 下行设为开启, 上行设为必须使用, 而不考虑当时手机信号的强弱, 这样当手机 接收信号不好时,使用DTX可能导致掉话。因为由于DTX下行功能的开启,手机 建立通话后, 当用户在通话时基站发射功率增强, 而当在通话的间隙, 基站会降 低发射功率, 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对其他基站的干扰
41、, 但是另一方面, 如果基站 周围存在网外干扰, 下行信号的不连续发射将使通话质量恶化, 当基站降低发射 功率时,在一些接收电平相对较低而干扰信号较强的地方就容易引起通话质量下 降甚至掉话现象。图3表示金利华基站关掉 DTX功能后BAND2 BAND统计。图3.金利华CELL1干扰波段BAND2 BAND3统计 根据以上分析,将一些基站周围存在通信雷达或者证券公司的通信微波设备而且指标较差的基站,特别是 In terfere nee Ba nd 话务统计中ban d2, band3有 较高数值的小区的DTX设为:DTXDL=FALSEDTXUL=MAUSEDTX而且由于郊区 地域开阔,部分基站
42、存在覆盖盲区,此时 DTX也可作相应调整。四:结束语 网络优化是一项不断深入的过程, 一方面,网络优化人员对参数调整后网络 服务质量必须进行详细的研究, 另一方面, 必须全面深入的进行调整, 调整网络 结构参数,使通信网络以高水平的通信质量更好的为用户服务。高话务密度区的网络优化技术 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状况动态变化较大, 受外界客观环境影响因素较多。 用户市场 不断扩大, 网络不停扩容。 因此,网络优化是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工作中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的就是提高网络通信质量, 改善服务形象, 充分挖掘网络 资源,使投资得到应有回报。目前随着技术进步, GSM网络上开通的业务种类越 来越多,
43、不仅包括话音,还会开通数据、图象等,向多媒体方向发展。这样,网 络的维护质量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网络优化的任务越来越重。 网络优化是在充分 了解网络运行状态的前提下, 通过各种技术手段, 对网络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必 要的调整,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行状态的过程。 高话务密度区的网络优化是各地区网络优化的重点,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手段: 1 站址及设备优化站址选择在建网初期相对较为容易, 主要是为解决无线覆盖问题。 但在网络不断 扩容的过程中, 特别是已具相当规模的今天, 覆盖问题只存在于极少数偏远郊区 及市区的高楼大厦之间、地下室、大楼内部等地方,已不是主要问题。因此,站 址选择的思路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44、 以解决高话务区的高阻塞和盲点问题。 由于目 前一般市中心区域基站间距仅 400m左右,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基站为早期建设所 设,天线高度、发射功率、站址位置等不能符合现在网络需求,需要根据具体地 形大力寻找新站,对于部分大厦、娱乐场所及商业街则可通过增加微蜂窝来解决。2 设备优化GS嗣络在建网或扩容时,普遍存在周期短,速度快的现象。因此无论在工程中 还是在规划中都留下一些质量问题, 需要在优化中找出并解决。 在优化过程中需 注意以下设备问题:(1) 基站经纬度有误 在网络中经常发现部分基站的实际经纬度与规划中的经纬度不一致, 甚至相差很 大,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选址中碰到困难, 最后更改站址
45、, 但规划数据库 中未能到得及时更新, 仍按原规划方案设计邻区关系及进行频率规划, 因而造成 很多频率干扰、盲区及邻区参数不合理问题, 对移动网络基础结构产生较大影响。(2) 天线水平角及方位角有误 此种问题在设备优化中经常发现, 由于工程施工检验不严格或长时间工作后外部 环境影响, 造成天线方向角与规划设计不一致 (具体现象: 天线为 0 度角或反向 发射、下倾角大于 15度、水平角与设计偏差 10度以上等)。再加上多次扩容后 未及时进行后期网络优化,容易由此导致频率干扰、越区覆盖、盲区、覆盖区重 叠而无主控小区等现象。(3) 分集接收天线间距过小,收发天线不平行采用分集接收天线时,若收发天
46、线间距在 2m- 5m时,则可达到理想效果,获得 3dB左右增益。而有些收发天线的间距过小,在 1m之内。这样很难获得分集接 收的效果,影响接收质量。此外,由于收发天线不平行,将导致上下行接收质量 差别较大,严重影响通话质量、切换成功率等指标。(4) 天线阻挡很多天线在架设后, 由于后期广告牌的设立、 周围新建筑物的产生, 造成部分扇 区难以吸收应有话务量, 虽然处在高话务区, 但话务量却很低。 通过对天线位置 的重新调整, 保证天线覆盖的合理性, 以缓解周围小区的话务负荷, 确保无线资 源充分合理的利用。(5) 天线高度过高 在建网初期,因用户规模较小,一般采用大区制基站,使用高铁塔,以增加
47、覆盖 范围。但在经过数期扩容后,特别市区基站密度较大,需进行从新天线优化,特 别是天线的高度应下降, 否则会对周围多个基站造成干扰, 同时也造成越区覆盖、 切换成功率下降、掉话率上升等现象。3 频率优化 根据现有网络高话务高密度的特点,原有的各类频率规划方案(一般4*3 、5*3频率复用方式)已不能适用,由于频率资源对移动通信发展制约很大,因此,如 何开发新的频率资源以及进一步提高现有频率资源利用率,尽可能增加系统容 量,已成为网络规划与优化中的重点。跳频技术可以实现GSM系统频率的紧密复用,从而为大幅度提升网络容量提供了 便利条件。跳频的频率分集效果改善了网络质量和话音质量, 虽然跳频技术使
48、小 区间同频或邻频干扰源可能增加,但来自不同小区或频率时隙干扰的相关性很 小,干扰能得到均化或克服。 跳频的干扰分集使系统的干扰分散和平均, 可方便 地实现MRP 1X 3、1X1等紧密频率复用方案。现在网络中较多使用MRP技术进行新的频率规划,提高系统频率利用率。其基本 原理就是把所有可用载频分成几种不同的组合, 每一组合作为独立的一层, 代表 不同的复用组。做频率规划时逐层分配载频, 不同层的频率采用不同的复用方式, 频率复用逐层紧密,也就是说在整个网络中采用不同的复用类型。采用MRF技术必须采用跳频、动态功率控制、不连续发射等技术处理干扰,这是 MRPJ术应用的前提条件。在实际频率规划时
49、,对于BCCH由于控制信道不使用 DTX和跳频,发射功率大,干扰特性与 TCH不同,一般在BCCH载频使用4*3复 用方式,且BCCH®段单独划分,不与TCH昆用,从而能保证BCCH载频的受到干 扰最小,单独频段便于减少以后系统扩容时网络规划的工作量。TCH载频分组遵循:在所规划的区域内,某小区需要最大的载频数为TCH载频的分组数;各层 TCH载频尽量采用不同复用方式;如有与 BCCHfg邻的频点,设置在频率组最后, 以最大限度减少对BCCH勺干扰。4 系统参数优化1 ) 小区选择 / 小区重选参数设置小区选择: 移动台在小区选择过程中,以参数 C1 为标准。移动台在作小区选择时,将
50、选择 C1值最大的小区。根据 GSM规范:C1=(RXLEV- RXLEV_ACCESS_MIN) - Max(MS_TXPWR_CCH-P,0)RXLEV手机接收信号电平; P 为同级手机最大接收功率;ACCESS-M IN手机接入最小接收电平;MS-TXPWR-CC手机接入控制信道允许的最大发射功率;C1值反映了手机接收电平的好坏,组网方式对C1的值没有影响。图2 小区选择例图在通常情况下,所有的小区应设优先级为"正常",即CBQ=0在某些情况下,如: 微蜂窝应用、 双频组网、多层组网等, 运营者可能希望移动台优先进入某种类型 的小区,此时可将这类小区优先级设为 &qu
51、ot;正常",而将其他小区优先级设为 "低"。 或在某些高话务区,为减少小区负荷,可相应设置小区选择优先级为"低"。CBQ仅影响小区选择,对小区重选不起作用。优化时必须结合使用CBQffi C2根据组网的原则,我们按下列方式设置参数"小区禁止(CB "和"小区禁止限制(CBQ 一般小区:C吐0; CB3 1;优先小区:C吐0; CB3 0;小区重选:移动台在小区重选过程中,以参数 C2为标准。移动台在作小区重选时,将选择 C2值最大的小区。根据 GSM规范:C2= C1+ CRO TOK H ( PT T) 当 P
52、T131 时;C2= C1- CRO当 PT=31 时。CRO小区重选偏置;TO临时偏置;PT:惩罚时间;T:当移动台测量到该小区为电平值最大的邻小区时,从0开始计算。其中C1反映无线信道的质量,C1越大说明信道质量越好,而CRC则是用于人为修正 C2 的参数。图3小区重选例图(C2小区A(10)<C2小区B(18)举例: 假设同一地区存在 900与 1 8 00两小区同时覆盖,两小区接入优先级相同, 1800 小区CRO=20 900小区CRO=0 PT与TO两小区都为0。移动台接收900小区信 号强度为-68dBm移动台接收1800小区信号强度为-78dBm两小区最小接入电 平都为-
53、104dBm 贝U C1( 900)=-68-(-104)=36 ,C1( 1800)=-78-(-104)=26。 移动台开机时选则 900小区。过一段时间进行小区重选时,因为 C2 (900) =-68-(-104)+0-0=36 , C2(1800) =-78-(-104)+20-0=46 ,所以移动台驻留在 1800 小区上。在进行小区重选时, 当需要某些空闲小区吸收部分高话务量小区业务, 贝可提高 该空闲小区CRO反之,当有个别小区SDCCI有高拥塞时,可通过PT=31的设置, 人为减少服务小区C2的值,从而"?quot;走部分话务量,以减少信令信道负荷。 在使用C2时须注
54、意不可无限度使用CRO CRC设置最大不要超过20dB。 注意:小区选择与小区重选参数仅在空闲状态下有效。2) 小区参数设置TA值的使用TA值反应移动台与服务小区的间传播距离,每1级代表500米。在市区各高话务密度区域, 基站分布较为密集, 且有微蜂窝分布其间。 由于这些地区电平连续 覆盖较好,为使移动台始终处于最佳服务状态,可对部分小区设置最大接入 TA 值及切换TA值。这些地区由于基站密布,虽然移动台接收各小区下行电平近似, 但由于TA值不同,就能根据控制原则,选择一条较短的服务路径,保证服务质 量。接入参数使用在高话务高密度区,为减少 RACH言道、CCHB道和SDCCI信道的负荷,避免
55、无 线信道的过载和拥塞, 从而使接通率和无线资源利用率大大降低。 建议小区的最 大重发次数设置在 1-2 次,寻呼复帧数设置在 7-9 ,接入允许保留块数设置 在 1-2 ,确保系统尽可能在最合理情况下利用无线资源。由于话务密度过高而 引起PAGING肖息丢失的情况下,可通过公共控制信道配置参数增加各小区的CCCH消息块数,以增加寻呼块数,避免无线资源的匮乏导致PCH或 AGCH勺丢失。3) 切换参数设置 各类切换算法基本内容为: 1 电平原因切换。 当对预处理测量报告分析发现, 测量到的信号质量值高于设 定的质量门限时, 而信号电平却低于电平门限, 可认为此信道遇到了比较大的干 扰,将引起切
56、换请求。2 质量原因切换。 当对预处理测量报告分析发现, 测量到的信号电平值高于设 定的电平门限时, 而信号质量却低于质量门限, 可认为此信道遇到了比较大的干 扰,将引起切换请求。3 距离原因切换。 当移动台离为它服务的基站距离超过某一门限 (一般根据测 量到的TA值判断),虽然还能进行通话,但通话往往会中断,通话的继续会降 低网络的平均服务质量,因此将启动距离原因的切换。4 快速移动原因切换。当移动台通话处于多层网覆盖,服务区为微小区时,为 了避免由于移动速度过快而引起的频繁越区切换, 将启动快速原因切换, 把移动 台切换入宏蜂窝小区进行通话。5 慢速原因切换。 当移动台由于快速原因切换驻留
57、在宏蜂窝小区通话时, 为了 避免引起宏蜂窝小区的拥塞, 当移动台通话过程其移动速度低于一定门限时, 启 动慢速原因切换,把移动台切换入微小区进行通话。6 功率预算原因切换。 为了尽可能减少空间干扰水平, 提高通话质量和达到省 电的目的,当系统通过检测发现在另一小区进行通话的功率开销小于当前小区 时,将启动功率预算原因切换。各个相邻小区的PBGT可计算如下: PBGT(n)=(Min(MS_TXPWR_MAX,P)-AV_RXLEV_DL_HO-(BS_TXPWR_MAX-BS_TXPWR)-( Min(MS_TXPWR_MAX(n),P)-AV_RXLEV_NCELL(n)其中MS_TXLEV
58、_MAX0艮务小区允许的移动站最大发射功率。P是移动站最大的功率发射能力,双频手机对应于 GSM9O0口 GSM180而各自定义,在 CLASSMARK3 中传送(在双频网络中认为EARLY CLASSMARK SEND设置)。对双频网络PBGT 计算,相应的移动站最大发射功率 P由与之比较的小区类型决定,与之比较的小 区是GSM900、区,则使用相应于 GSM900勺P,与之比较的小区是 GSM180小区, 则使用相应于GSM1800勺P,始终保持一致。BS_TXPWR_M是服务小区BTS最大 的下行发射功率,BS_TXPW是服务小区BTS实际的下行发射寸功率。7 优先级切换。 通过给不同的小区设置不同的优先级 (一般对低优先级小区人 为增加一些电平偏值),使移动台优先切换入你所希望的小区。在双频网中,可 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给 900和 1800网络设不同的优先级,达到话务控制的目 的。8 网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动物的营养需要
- 生物物种安全保护体系建设
- 皮肤科湿疹药物治疗须知
- 职场沟通的技巧与方法
- 幼师教育家精神演讲稿
- 实习员工实习报告
- 2025版前列腺癌常见症状及护理方法指南
- 手环心率测试原理
- 脑卒中宣教护理品管圈
- 脑出血患者入院宣教
- 2025年骨干教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新版运营管理自考试题及答案
- DB11∕T 1010-2019 信息化项目软件开发费用测算规范
- 生物安全知识培训
- 初中语文第7课《藤野先生》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卫星通讯基础知识
- 志愿交通安全培训要点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兴趣伴成长》教学设计
- 幼儿园中班语言《恐龙妈妈藏蛋》课件
- 规范垂直大模型质量验收规程
- 蒙古族民俗风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