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_第1页
项目名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_第2页
项目名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项目名称:内镜超声微创诊疗体系的建立与临床应用、提名意见提名意见: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提名书及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内容符合国家科技奖 的提名要求。该项目组在内镜超声 (EUS微创诊疗体系的建立与临床应用方面成绩显著。国际上首次自主研发EUS引导下的吻合支架及电植入系统,开创了一种医学史上微创吻合空腔脏器或结构的新方法在 国际率先应用该系统实现消化道-胰周积液吻合及坏死清除; 在国际上率先应用该系统实现EUS辅助保胆取石及胃肠吻合等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国际首次通过EUS引导下组织间放疗、化疗及放化疗联合治疗进展期胰腺癌,效果显著。国际首次提出基于EUS的胃肠间质瘤的系列

2、内镜治疗方法,首次联合 EUS引导下组织间放疗和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重度胰性疼痛。首次在国 内开展了 EUS引导下细针穿刺术评价消化道及其周围其疾病。该项目组开展各种内镜超声引导下 的介入手术万余例,成功率达95%以上,这一技术创伤极小,费用大大减低。为许多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较好地完成了许多临床上的疑难重症病例的诊治工作。相关177篇论著发表,其中SCI论文88篇;出版专著4部,包括英文专著1部,面向全球发行。自主研发医疗器械获得3项国外发明专利,9项国内专利,具有实用性,支架产品投入国际市场,目前已为国家创汇约20万欧元。此一系列微创治疗手段多次在国际会议上推广,每年培养大量的进修医生

3、及学员,协助 国内多家医院相继开展实施,效果显著,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简介内镜超声(EUS)是将高频超声探头安置于内镜顶端, 在消化道内镜检查的同 时获得消化道及周围脏器的高分辨率影像。项目组率先在国内外提出了多项 EUS 引导下的微创诊治技术,开发了一系列相关医疗器械,建立了一整套以 EUS 为中 心,卓有成效的全新微创诊疗体系并应用于临床,取得如下成果:1、项目组在国际上首次自主研发 EUS引导下的吻合支架及电植入系统,开创了一 种医学史上微创吻合空腔脏器或结构的新方法。针对重症胰腺炎后胰周积液,应 用该系统实现消化道 -胰周积液吻合

4、及坏死清除,替代传统外科手术,使该病死亡 率从 60%降至 5%以下,牵头制定了 EUS 引导下胰周积液治疗的国际共识,使该 技术更好向全球推广;对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国际上率先应用该系统实现消化 道与胆囊吻合,患者无需开腹或腔镜手术,仅通过胃镜即实现取胆囊结石、切胆 囊息肉,开创了保胆治疗的全新方法;针对消化道梗阻,不开刀实现胃肠吻合术, 再狭窄率 0%。该支架及置入系统共获得美国、欧洲及中国专利 9项。目前该支架 已投入国际市场,为国家创汇约 20 万欧元。2国际首次通过EUS引导下组织间放疗、化疗及放化疗联合治疗进展期胰腺癌, 肿瘤缓解率 +肿瘤稳定率高达 80%,综合提高患者生存期和生

5、存质量,明显优于常 规治疗方法,相关研究被欧洲超声医学和生物学联合会写入诊治指南,在全球得 到推广;国际上首次提出基于 EUS的胃肠间质瘤的系列内镜治疗方法,使不开刀 切除胃肠间质瘤成为可能,避免了手术创伤,降低了约40%的医疗成本,相关研究被美国胃肠病及欧洲消化内镜学会写入诊治指南,自主研发EUS下缝合器械,获得中国专利3项;国际上首次联合EUS引导下组织间放疗和腹腔神经丛阻滞术 治疗重度胰性疼痛,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牵头制定了第一个EUS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国际指南。3、首次在国内开展了 EUS引导下细针穿刺术,针对术前难以取得标本的上消化道 黏膜下病变,胰腺、纵隔及盆腹腔病变,通过消化

6、道穿刺获得组织、细胞和分子 生物学标本进行精准诊断,并且针对我国这些疾病的特点,形成了一系列操作策 略,制定了中国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应用指南 ,将上述疾病的诊断敏感性 提升至 91%-94%,提供了精准诊断新方法,对判断疾病性质,肿瘤分期以及选择 治疗方案意义重大。项目组近年来完成以上微创诊疗操作万余例,技术成功率 99%,临床成功率 95%以上。出版中文专著 3 部,英文专著 1 部。发表论文 177篇,其中 SCI 论文 88篇,合计引用 700余次。获得美国、欧洲发明专利 3项,国内发明专利 3项, 实用新型专利 6 项。项目组创办 Endoscopic Ultrasound 杂志并

7、由第一完成人任主 编,目前被SCI收录,影响因子2.728,为中国增加了一本高影响力 SCI期刊,也 是世界EUS领域最权威的杂志。项目组举办国家级培训班60余期,累计培训包含 30余名外籍学员在内共计 1 500余名学员;培养硕士博士 300余名。三、客观评价同行评价:1、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名誉主委,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外科教授张齐联在电 子内镜超声诊断及介入技术一书中评价到:孙思予教授是一位临床及科研并举, 积极钻研业务和技术的青年内镜学家,在介入治疗项目中,例如:“ EUS引导下细针注射辅助黏膜下肿瘤的内镜切除”、“ EUS辅助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结扎 治疗”、“ EUS引导下组织间

8、短距离放射治疗”等均为孙思予教授首创。2、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消化主任 William R.Brugge 教授在 Nature 子 刊(Nat. Rev. Gastroe nterol. Hepatol.2009;6, 363- 371)发表文章引用项目组关于 EUS 引导下注射治疗 SMT 的研究成果并肯定了这一方法 several small case series have studied varying techniques, including endoscopic submucosal resection,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9、, endoscopic band ligation, and endoscopic enucleation using an insulated? tip electrosurgical knife.3、欧洲消化内镜学会(ESGE)著名专家Thomas R?sch教授在Gut发表文章(Gut. 2003;52:1220- 1226)引用项目组关于SMT内镜切除的研究并赞扬其将 EUS应用 到 SMT 诊治中的尝试: Application of EUS (echoendoscopesor high frequency MP)prior to endoscopic resection of g

10、astrointestinal tumours has been advocated for early cancer (see above) as well as for submucosal tumours4、 世界著名放疗专家西班牙纳瓦拉大学肿瘤中心Rafael Mart nez-Monge教授发 表在 LancetOncology 文章引用(LancetOncol,2006.7: 781- 83)项目组研究成果, 赞扬了该技术对胰腺癌的治疗作用: Sun and colleagues10 confi rmed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procedure in t

11、he pancreas .No complications were noted in the acute or intermediate term.。4、Dr. Hans Seifert (Committeeman of ESGE Education Committee; Chief ofEndoscopy Unit, Medizinische Klinik II, Klinikum der Joha nn-wolfga ng-Goethe-U niersitat. Fa nkfurt. Germa ny)在电子内镜超声诊断及介 入技术一书中说到 :Dr. Sun siyu and co-w

12、orkers took a great effort to cover the field (we never stop learning!), with pertinent pictures and illustrations. This book, comprising an introduction into the basics of EUS as well as diagnostic and interventional applications, i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EUS and should help to make this te

13、chnique more widely available in China.of EUS with most recent information and, most important not only forerts中国医科大学查新报告鉴定意见: 综合分析检索到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并与委托项目的查新点进行对比分析,得出 以下结论:1、关于“内镜超声引导下注射辅助黏膜下肿瘤的内镜切除,大大降低了内镜切除 黏膜下肿瘤并发症的发生率 ”:中文文献中,有关于内镜超声诊断胃黏膜下隆起性 病变;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超声内镜引导下上消 化道黏膜下肿瘤的内镜治疗,包括内镜下黏膜高

14、频电切 +钛夹封闭术 ,黏膜剥离 -肿 瘤摘除术 +钛夹封闭术及尼龙绳套扎 +肿瘤部分切除的报道。外文文献中,除课题 组成果外,有关于结直肠癌粘膜下病变 20MHz 高频超声内镜辅助切除的前瞻性分 析的报道,发表时间晚于课题组成果。2、关于“ EUS辅助下结扎治疗胃肠间质瘤”:中文文献中,除课题组成果外(, 未见其他相关报道。外文文献中,除课题组成果外,有关于内窥镜结扎切除粘膜 下层食管瘤的报道。3、关于“结扎与金属夹加固的方案内镜超声辅助治疗胃肠间质瘤 ”:中文文献中, 未见相关报道。外文文献中,除课题组成果外,未见其他相关报道。4、 关于“EUSI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对胰腺癌的诊断及病理分型

15、作用”:中文文献 中,除课题组成果外,有关于胰腺超声内镜细针穿刺活检组织中粘蛋白表达检测 辅助诊断胰腺癌的价值评价的报道,但发表时间晚于课题组成果。外文文献中,有关于 EUS 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对胰腺癌的诊断及病理分型作用报道。5、关于“ EUS引导下组织间放射治疗,组织间化疗,以及组织间放化疗治疗进展 期胰腺癌”:中文文献中,有关于超声内镜引导下 125I 粒子植入组织治疗晚期胰腺 癌疗效观察,但发表时间晚于课题组成果。外文文献中,除课题组成果外,有关于EUS引导下组织间化疗治疗进展期胰腺癌报道,但发表时间晚于课题组。6、 关于“EU&I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对终末期胰腺癌产生的胰性

16、疼痛的研究”: 中文文献中,除课题组成果外,有关于内镜超声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联合局部 化疗在胰腺癌长期镇痛治疗的报道,但发表时间晚于课题组成果。外文文献有关于EUS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对终末期胰腺癌产生胰性疼痛研究报道。7、关于“EU&I导下腹腔引流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破裂”:中文文献未见相关报道。 外文文献中,除课题组成果外,未见其他相关报道。8关于“EUSJI导下金属支架治疗胰腺包裹性坏死”:中文文献中,除课题组成果 外,未见其他相关报道。外文文献中,除课题组成果外,有感染性胰腺坏死用自 扩展的金属支架行EUS引导下的坏死清除和囊肿胃引流报道。9、关于“EUSI导下植入独创的上消化

17、道-胆囊可回收抗返流金属支架”:中文文献 中,除课题组成果外未见其他相关报道。外文文献中除课题组成果外有关于 S 型 抗返流金属支架在恶性胆道梗阻中临床应用优势的报道但与课题组成果在支架结 构上不同。10、关于 “为借助 EUS 引导下上消化道 -胆囊支架通道,完成胆囊取石,进而将支 架应用到EUS引导下胆道梗阻内引流”:中文文献中,除课题组成果外,未见其他 相关报道。外文文献中,除课题组成果外,有关于胰腺癌十二指肠侵袭的超声内 镜引导下的胆囊胃吻合术支架引流报道, EUS 引导下胆囊十二指肠吻合术治疗急 性胆囊炎用抗迁移支架和抗食物影响系统的报道。四、推广应用情况课题组在这些成果的指导下,开

18、展各种内镜超声微创诊疗技术万余例,成功率达 95%以上,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这一技术创伤极小,费用大大减低。为许多疾 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较好地完成了许多临床上的疑难重症病例的EUS诊治工作。此一系列的微创治疗手段多次在国际会议上推广,并且国内外多家医院相继 实施,均收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制定指南或国际共识,规范行业操作。发表 论文177篇,其中SCI论文88篇,总引用达700余次。研发的器械已获得12项 国内外专利,其中美国、欧洲发明专利 3 项,国内发明专利 3 项,国内实用新型 专利 6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实用性。项目组举办国家级培训班60余期,累计培训包含 30 余名外籍学

19、员在内共计 1500 余名学员,帮助国内外多家医院开 展了多项EUS介入技术,收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五、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不超过10件)知识产权类别知识产权具体名称国家(地区)授权号授权日期证书编号权利人发明人发明专利有效状态发明专一种防反中国ZL20120172653190孙思孙思有效利流瓣胃胆51082.10.予予吻合支架2842.13X发明专Integrated bracket欧洲EP20175020160孙思孙思予, 陈晓东,有效利imbedding2835108.10007270予李传明,device1483冷德嵘发明专On e-piec美国US926201614/3954中

20、国医孙思予,陈 晓丹,李传有效利e ste nt5638B.02.89科大学明,葛楠,王晟,郭瑾impla nte223附属盛陶,冷德嵘r京医院发明专缝合穿刺装中国ZL20120151722734孙思孙思有效利置、缝合收拢31050.07.予予,缪装置、组织穿1677915东林孔吻合器及其吻合方法发明专一种一体中国ZL20120141536281中国医 科大学孙思有效利式支架植 入器31010.12.附属盛 京医院,予,陈8643.10南京微晓丹,3创医学 科技股李传份有限明,冷公司德嵘发明专Una欧洲ES109520142013313孙思孙思有效利en dopr ot030.11.41予予,

21、陈esis06晓丹,vascular李传de明,冷conexi o n德嵘de实用新型专利缝合穿刺 装置、缝 合收拢装 置和组织 穿孔吻合 器中国ZL201 32065 4767.72014.11.063484177孙思予孙思 予,缪 东林有效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器官 连接支架中国ZL201 32017 1312.X2013.11.203275494中国医 科大学 附属盛 京医院, 南京微 创医学 科技股 份有限 公司孙思 予,陈 晓丹, 李传 明,冷 德嵘有效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防反 流瓣胃胆 吻合支架中国ZL201 52095 0707.02016.06.085275804孙思予孙思予,葛 楠,刘

22、香,王 国鑫,韦建 宇,李传明, 高小龙,王小 冰,张子蔚有效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防移 位式胃肝 吻合支架中国ZL201 52094 2777.X2016.06.085277643孙思予孙思予,葛 楠,刘香,王 国鑫,韦建 宇,李传明, 高小龙,王小 冰,张子蔚有效姓名孙思予排名1行政职务田U院长,主任技术职称教授工作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完成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1-3做出重要贡献,是所有创新点的主要设计人与完成人。在国际上首次自主研发EUS引导下吻合支架及电植入系统治疗胰周积液,开展保胆取石及微创胃肠吻合;国际首 次通过EUS引导下组织间放疗、 化疗

23、及放化疗联合治疗进展期胰腺癌;国际上首次提出基于EUS的胃肠间质瘤的系列内镜治疗方法;国内最早开展EUS-FNA对疾病诊断的研究。对本项目投入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 80%以上。是本项目所有专利的发明人,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与本项目相关科研论文152篇,其中在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等杂志SCI论文75篇。是 SCI 期刊 Endoscopic Ultrasound主编姓名金震东排名2行政职务主任技术职称教授工作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完成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1-3做出重要贡献:协助项目组在国内较早通过E

24、US引流治疗胰周积液的研究,国际较早通过EUS引导下保胆取石治疗; 在国内较早开展内镜超声引导下胰腺癌放化疗的研究; 国内较早开展EUS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的研究;在国内较早开展 EUS-FNA对疾病诊断的研究。对本项目投入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60%以上。姓名李兆申排名3行政职务主任技术职称教授工作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完成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1-3做出贡献,国际较早开展 EUS引导引流术的研究;国内外较早开展内镜超 声与胰腺癌诊治的研究;国内较早开展EUS-FNA对消化系统疾病应用的研究。为项目组EUS相关技术的推广做出重要贡献。对本项目投入工作量

25、占本人工作量50鸠上。姓名许国强排名4行政职务副院长技术职称教授工作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完成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1-2做出贡献:对创新点1,协助项目组国内较早内镜超声引导下注射技术辅助 治疗黏膜下肿物的研究。对创新点2,协助项目组在国内较早开展EUS-FNA寸食道癌,胃癌及结直肠癌应用的研究。对本项目投入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50%上。以第一 /通讯作者发表与本项目相关科研论文 29篇,其中在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等杂志SCI论文12篇.姓名韦建宇排名5行政职务无技术职称工程师工作单

26、位南京微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单位南京微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1-2做出贡献。协助设计及生产相关专利支架。配合专利的撰写,完成产品的 初步设计,关键零部件制作。全力配合开展动物实验及产品验证工作,根据实际临床需求和动 物实验结果,产品研发经过数轮改进和调整,协助将产品设计定型,临床达到预期满意效果。 对本项目投入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50%以上。姓名令狐恩强排名6行政职务主任技术职称教授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完成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2-3做出贡献对创新点 1协助项目组国内较早开展内镜超声与胰周积液诊治的 研究;对创新点2

27、,协助项目组在国内较早开展EUS-FNA寸胰腺疾病应用的研究。对本项目投入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 50%以上。姓名年卫东排名7行政职务无技术职称主任医师工作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完成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2-3做出重要贡献:对创新点2,协助项目组开展相关临床研究,对相应技术提出改进意见;对创新点3:协助项目组在国内较早开展EUS及EUS-FNA寸纵膈肿物、胆道疾病应用的研究。对本项目投入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40%A上。以第一 /通讯作者发表与本项目相关科研论文6篇。姓名王贵齐排名8行政职务主任技术职称教授工作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完成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对本项目

28、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1-3做出贡献,对创新点1-2 :协助项目组开展相关临床研究,提出支架及置入器改进意见;对创新点:协助项目组在国内开展 EUS-FNA寸消化道周围脏器疾病应用的研究,积 极推广相关技术。对本项目投入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50%以上。以第一 /通讯作者发表与本项目相关科研论文2篇。姓名郭瑾陶排名9行政职务副主任技术职称副教授工作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完成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2-3做出贡献:对创新点 1是内镜超声引导下治疗胰周积液国际指南的执笔人 进行数据总结;参与了 EUS引导下胆囊取石的操作及数据分析;对创新点2 :统计分析胰腺

29、癌组织间放疗、化疗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相关数据分析,根据细胞组织反应调整药物剂量、及主持 胰腺癌组织间治疗后临床随访观察,提出组织间放化疗联合研究;对本项目投入工作量占本人 工作量80%以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与本项目相关科研论文21篇,其中在 Gastroi ntesti nalEndoscopy等杂志SCI论文13篇.姓名葛楠排名10行政职务无技术职称副教授工作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完成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1-3做出重要贡献:;创新点1率先进行EUS引导下胆囊取石,具有创新性。对 创新点2参与设计并实施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切除并观察临床转归;创新点3参

30、与EUS-FNA实施,是中国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临床应用指南的执笔人;对本项目投入工作量占本人 工作量80%以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与本项目相关科研论文12篇,其中在 American Journal ofGastroenterology 等杂志 SCI 论文 8 篇.单位名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排名1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作为本项目第一完成单位,在该课题组完成此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医院领导给予了人力、 物力、财力上的鼎力支持。不仅保证了课题组有充足的经费支持,而且为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提供了有 利条件。在实验条件方面,医院设有卫生部重点实验室,配备完整的分子生物学,病原学等检

31、测与实验 仪器,供课题组无偿使用,并有熟练掌握现代化实验技巧的专业技术人员直接参与或辅导课题组相 关人员共冋攻克技术难关,完成相关检测及实验工作;医院配备设施完备的动物实验部,可提供各 种标准合格的实验动物,有动物实验合格证,有条件完善的实验室,有专业人员辅助课题组完成高 质量的动物实验。在论文发表,专利申报,课题申请等方面,医院也提供了大量帮助与支持,配备专业人员以供 随时咨询;同时医院领导为课题组相关成员外出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学术报告、医生交流及院外医 生进修等活动都给予了大量支持,使本研究成果不仅在本院得以顺利应用,冋时在国内及省内多数 城市医院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单位名称第

32、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排名2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在该课题组完成此项目的整个过程中,第二军医大学及附属长海医院给予了人力、物力、财力 上的大力支持。参与项目组内镜超声诊断体系建立,内镜超声引导下胰腺癌综合诊治体系建立,内 镜超声引导下胰周积液治疗体系建立以及内镜超声引导下胆囊疾病体系建立的研究。积极配合项目组开展各项内镜超声引导下的系列研究,从基础实验室到临床试验,均提供便利 条件。在论文发表,项目组相关成员外出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学术报告、医生交流及院外医生进修等 活动都给予了大量支持,使本研究成果冋时在国内外医院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单位名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

33、院排名3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在该课题组完成此项目的整个过程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积极配合与支持。主要参与项目组内镜超声诊断体系建立的相关研究以及内镜超声引导下辅助切除黏膜下肿物的研究,;参与制定我国首部内镜超声细针穿刺指南。冋时积极配合项目组开展内镜超声引导下胰周积液治疗以及内镜超声引导下消化道-消化道吻合的系列研究。单位名称南京微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排名4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在该项目组完成此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南京微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给予了人力、物力、财 力上的鼎力支持。不仅保证了项目组有充足的经费支持,而且为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提供了有利 条

34、件。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结合相关法规要求,进行支架和置入器的结构和工艺设计,组织产品生 产,产品相关性能验证,产品的临床前评估,产品注册等方面提供大量支持。在注册过程中,公司 主导了产品的临床实验研究;后期取得注册证后,进行产品的市场策划和市场推广;产品上市后, 进行产品质量跟踪和产品改进。使本研究成果不仅在国内得以顺利应用,冋时顺利销往欧洲,取得 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单位名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排名5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在该课题组完成此项目的整个过程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给予大力支持。主要参与项目组 内镜超声诊断体系建立,特别是内镜超声诊断胰腺疾病的相关研究。同时积

35、极配合项目组开展各项 内镜超声引导下的系列研究,配合相关专利产品的设计工作。单位名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排名6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在该课题组完成此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在各方面积极支持。主要参与项目组 内镜超声诊断体系建立的相关研究,尤其是内镜超声诊断消化道恶性肿瘤研究;参与制疋我国首部 内镜超声细针穿刺指南。同时积极配合项目组开展内镜超声引导下辅助切除黏膜下肿物以及内镜超 声引导下引流术的系列研究。冋时积极配合参与项目组的组织召开的各级学术会议,大力推广相关 技术。单位名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排名7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在该课题组完成此项目的整个过

36、程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积极配合。主要参与项目组内 镜超声诊断体系建立的相关研究,尤其是内镜超声诊断胰腺疾病研究;参与制疋我国首部内镜超声 细针穿刺指南。同时积极配合参与项目组开展内镜超声引导下辅助胰腺癌治疗的系列研究。为推广 相关技术的头施做出贡献。八、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63 计划子课题,辽宁省科技厅专项基金等科研项目的 支持下,自 2005 年开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 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以及南京微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用产学研相结合 的方式开展科研攻关,创立了内镜超声微创诊疗体系并研发了专利产品。第一完成人孙思予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副院长,是项目整体负责人, 主导了本项目所有技术及相关产品的研发。郭瑾陶与葛楠同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 盛京医院医生,共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