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射线大型客体检查系统监督管理办法_第1页
γ射线大型客体检查系统监督管理办法_第2页
γ射线大型客体检查系统监督管理办法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监督检查目的Y射线大型客体检查系统主要用于监管部门(如海关、运输管理部门) 对集装箱内运输货物、 铁路列车装载物和汽车车辆装 载物等进行检查的装置。 该系统使用的放射源活度较大, 具有一 定的潜在危险。 因此安全防护措施能否防止放射源失控, 避免人 员误入正在照射的场所受到意外辐射照射为检查目的。二、检查程序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生产、使用Y射线大型客体检查系统监督检 查。三、必须具备的防护设施1. 安全联锁( 1)检查系统必须分别设置以下两道独立工作的安全联锁: 一是主控制台钥匙开关联锁,只有钥匙插入并处于 “工作 ”位置 时, X 射线机才能发出 X 射线快门才能开启;二是可有效地防 止

2、人员误入检测状态下的控制区的安全联锁设施, 例如固定式检 查系统通道出入口门、 组合移动式检查系统门外栏杆、 辐射源室 门和其他相关设施;( 2)任何一道安全联锁打开,检查系统应立即中断工作,并只有通过就地复位才能重新启动;(3)在联锁失灵时,应禁止检查系统运行或中断检查系统 的运行,并在控制台上显示。2. 警示装置(1)固定式检查系统的检查通道及检查厅出入口安装有灯 光指示信号以其不同颜色标识检查系统即时所处的准备出束、 出 束及待停机状态;(2)在上述出入口等的相应位置 , 应有检测系统出束的声响 报警信号 ,应在辐射源出束前启动,预警时间不得少于 5 秒。在 整个辐射期间,该信号应持续启

3、动并保持稳定 , 扫描结束后 , 报 警铃或警灯延续一定时间方可停止;(3)在控制区边界线外、检查系统的辐射源室和探测器室 门外,必须设置电离辐射危险标志和清晰可见的警示标识。 监督 区边界线外应设置醒目的 “当心 电离辐射 ”字样的警示标识,以 制止无关人员进入。3. 监视和通讯装置(1)必须设置监视用摄像和显示装置,以核查各区内人员 驻留情况和设备运行状态;(2)主控室的计算机屏幕应能显示安全联锁的工作状态, 应标识出鲜明的紧急警告信号并能够及时显示故障的内容;(3)检查通道、辐射源室、控制室和现场工作人员之间均应配备合适的通讯装置。4. 应急求助装置(1)检查系统应设有标记清楚并易触摸的

4、应急求助装置, 可在紧急状态下立即中断辐射照射;(2)应急求助装置应设置于:固定式检查系统辐射源室、 探测器室、检查通道两侧、检查厅出入口;(3)应急求助装置一旦被使用,除非就地复位,检查系统 不可能重新启动和出束。5. 其它装置(1)固定式检查系统的辐射源室应有必要的通风装置;(2)检查系统现场必须配备适当的应急防护设备 , 例如快门 控制故障时手动关闭装置;(3)检查系统应配备完善的防火设施;(4)个人剂量报警仪和辐射监测仪器:仪器能正常运行;(5)个人剂量计:工作人员在工作时佩戴,应建有个人剂 量健康档案,包括个人剂量监测报告和体检报告;四、必须建立的管理制度及应有的基本内容和相关档案资

5、料1. 通过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的核技术应用环境影响 评价文件和“三同时”验收文件;2. 辐射安全许可证正、副本;3.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认可的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 的培训和考核合格的相关证明;4. 操作规程:(1)检查装置的操作程序;(2)辐射安全防护设施及仪器的操作程序;(3)仪表的操作程序;5. 人员岗位职责:辐射防护负责人、辐射监管及操作人员的职责范围及要求;6. 设备的维护与检查制度:(1)检查装置、设备及核仪器应定期维护维修,并有维护 维修记录,有维修人员及验收人员的交接登记及签字;(2)防护设施及警示装置(联锁装置及警示灯等)应定期维修维护,应有维修记录,并有维修和验收人

6、员的签字;(3)监测仪器应定期进行校核;7. 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1)辐射防护负责人和所有辐射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必须参 加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认可的培训机构组织的辐射安全专业知识 和防护知识培训,做到持证上岗;2)进入辐射工作场所必须佩带个人剂量仪和个人剂量报警仪;(3)针对检查装置制定具体的防护和安保措施。8. 辐射安全培训制度:辐射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的上岗培训计划, 应有人员及时间 的基本安排。 其他人员的辐射安全知识培训基本应有的培训内容 (辐射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应急预案启动等) ,时间安排等;9. 个人剂量及职业健康档案管理制度:从事辐射操作及维修人员应定期记性个人剂量检测, 同时每

7、 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个人剂量检测和健康检查的结果应存档管 理,转岗、辞职、辞退人员应保存 30 年,从事辐射工作至退休 的人员应保存至 75 岁;10. 射线装置使用登记制度:(1)每次使用检查装置时必须做好使用记录;(2)射线装置台帐。11. 监测方案:应有监测的目的、 监测方法、 监测的频次并有完善的监测记 录,每年至少安排一次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认可资质的监测机构 进行监测并出具监测报告, 监测报告及日常自行监测结果按要求 存档;12. 事故应急响应机构和应急响应预案以及制度更新的记 录:应有应急机构, 应急的各执行机构 (如安全保卫、 后勤保障、 医疗救护等),事故控制和缓解的措施方案(如发生事故时,封 锁现场划出警戒范围等) ,上报渠道畅通,即发生事故后现场人 员向谁报,通讯方式是什么(如电话号码) ,辐射单位向上级相 关部门报告的渠道。 突发事故应第一时间报当地环保部门, 射线 装置被盗及丢失报当地公安部门同时报当地环保部门, 发生人员 受照射时报当地卫生部门同时报当地环保部门。事故处理完毕 后,应编写事故放生的基本情况、 原因分析及处理结果的书面报 告报环保部门。每年必须安排一次应急演练并做好记录;13. 辐射安全年度评估报告:(1)辐射安全和防护设施的运行与维护情况; (2)辐射安全和防护制度及措施的制定与落实情况;(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