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杠杆与滑轮_第1页
专题杠杆与滑轮_第2页
专题杠杆与滑轮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杠杆专题一,作图类1用图1所示的杠杆提起重物.0是杠杆的支点,在 A点用力,在图中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2. 画出图2中轻质杠杆上各力的力臂:3. 如图3中均匀直棒0A可绕0点转动,请分别画出水平拉力F和重力G的力臂.图2图34. 在图4中,画出力F 1和F 2对杠杆支点0的力臂,并分别用字母 L1和L2表示.5.用道钉撬来撬铁路枕木上的道钉,0是支点,在图5中作出它的动力臂和阻力臂.6. 如图6所示,试画出杠杆 0A所受力的力臂(0A杆的质量忽略不计)图4图57. 图7中,均匀直棒AB可绕A点转动,在B端加一竖直向上的40N的力F,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试作岀该棒所受重力的示意 图

2、及重力的力臂.8. 画出图8中力F 1和F 2的力臂,并用L1和L2分别标明.9. 如图9所示装置中,0是支点,A0= BC= 40cm, OC= 30cm,在A端悬挂50N的重物时,在B端至少应加多大的力才能使整个装置 处于平衡状态试用力的示意图在图中画出这个力.二,填空与选择类10. (多选)关于杠杆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必须是一根直棒B.杠杆不一定要有支点C.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D.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总是使杠杆向相反的方向转动11. 杠杆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阻力越大,动力一定越大B.阻力臂越短,动力臂一定越长D.动力臂和阻力臂一定是相互垂直的C.当阻力和阻力臂

3、的大小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一定越小12. 一根重100 N的均匀直铁棒放在水平地面上,抬起一端所需最小的力是()A.50 NB.75 NC.25 ND.100 N13. 下图13-4-2工具中,省力杠杆是 ;费力杠杆是 ;等臂杠杆是 汽车上的刹车(2)缝刼机的骷F踏械(习钓鱼杆菊铁的剪子g手推车(4)氏平(1钿77(刀瓶盖屋子(专羊角锤起钉子14、将一圆柱体油桶推上台阶,现分别在A、B和C点用力,力的方向如图10所示,则最小的推力是()A. FaB. FbC. Fc15.如图11所示,在杠杆 AOB的A端挂一个重为 G的物体, 重力不计,则()A . GA=GbB . GAGD. 样大B端

4、挂一个重为GB的物体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D .无法判断AO=BO杠杆自身16如图8-5所示,轻质杠杆0A中点悬挂一重 G=6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 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F=N;保持F的方向不变,将杠杆从 A位置匀速提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将(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7、 如图12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护城河上 安装的吊桥就是一个杠杆, 它的支点是_点,在匀速拉起吊桥时,它属于一个杠杆。图10图11图12三,计算题类18如图所示,灯重30 N,灯挂在水平横杆的 C端,O为杠杆的支点,水平杆 OC长2 m,杆重不计,BC长0.5 m,绳子BD作用在

5、 横杆上的拉力是多少? (/ DBO= 30 )19、假期里,小兰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了一个家庭游戏活动。活动要求是:家庭成员中的任意两名成员分别站在如图33所示的木板上,恰好使木板水平平衡。(1) 若小兰和爸爸的体重分别为 400N和800N,小兰站在距离中央支点 2m的一侧,爸爸应站在距离支点多远处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2) 若小兰和爸爸已经成功地站在了木板上,现在他们同时开始匀速相向行走,小兰的速度是0. 5m/s,爸爸的速度是多大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不被破坏?20、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护城河上安装使用的吊桥就是一个杠杆,如图8所示。已知桥重2X io3n,且重心在桥的中心。

6、桥长OA与墙高OB均为6m。请在图中画出动力臂L1。(2)刚拉起吊桥时,拉力至少多大?(3)请简要分析说明,在拉起吊桥的过程中,拉力大小怎么变化?B图!i四,探究题类21、小明和小华合作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1)实验时,小明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_. ( 2)小华将四个重力均为0.5N的钩码挂在杠杆左端后,又将弹簧测力计钩在杠杆A处的细线上.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小,则小华应沿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在此情况下,小华读岀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2N.小明和小华对实验数据分析后得到的结论是: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你认为他们这样

7、就得出结论是否合理? ;简述理由: 22、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分别得到下面两组数据和结论。甲组乙组次数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1455474214234436483345210结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他们在交流时,甲组发现了自己实验结论的错误和产生错误的原因。你认为甲组产生错误的原因有那些?甲组产生错误的原因:滑轮及滑轮组专题、选择、填空1.如图1所示,通过定滑轮匀速提起重物 G时,向三个方向拉动的力分别为Fa、Fb、Fc,则这三个力大小关系是(D、一样大_、fF12.如图2中,甲物体重6N,乙物体重10N,弹簧测力计及摩

8、擦均不计,则当甲、乙两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如图3表示三种不同的滑轮组,用它们提起重为G的相同重物,在A端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i=, F2=, Fa=,(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和摩擦)。6.如右下左图所示,滑轮 A是滑轮,它的作用是 ,滑轮B是滑轮,它的作用是。整个装置叫,它的作用是,若G=20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F=N时可使重物G匀速上升(滑轮重量均不计)7.如右图所示,绳子与滑轮重不计,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果Mi=5kg,那么M2=kg。8如图所示,用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个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是 F2、F3,比较它们的大小应是()A、

9、FiF2F3B、Fi F2FiF3D、F2Fi一一门 LIT$XI圏4珈J十23图111如图2所示,用一根结实的绳子在两根光滑木棒上绕几圈,一小朋友用力一拉,两位大力士竟撞在一起了。这幅漫画说明了 。图2F( 图 4 )12、 如图4所示,动滑轮重为50牛顿,绳重和摩擦不计,人对绳子的拉力是高度是0.2m,则绳子自由端下降 m。13、如图5所示,当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N14、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260N,则物重是N;若重物上升的轮重力和滑轮与绳间摩擦,水平拉力F为为。A在滑轮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运动时,弹簧测力计(测力计及滑轮重不计)200N的重物,现用如图 6所示装置将物体匀速拉动,N 。1示数

10、为30N,则测力计2示数为 N,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是若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6m/s,48N,不考虑滑则物体移动速度15、 如右图所示,动滑轮重2 N,弹簧秤的示数为A . 20N,18N B . 10N,18N C. 18N,10ND. 20N,16、某同学研究定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研究过程如图 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岀初步结论。(b) 两 图 可 知(c)O(d) 两 图 可)请仔细观10N,则拉力F和物体的重为(20N7所示,图7二、作图题:23、按要求给滑轮组绕线.(G为物体重,不考虑摩擦及动滑轮、绳子的重力)23题24、 如图,一个站在地面上的工人利用

11、滑轮组将重物G提起来,请用笔画线代替绳索,将它们连接起来。25、请在图中画岀用滑轮组提升水桶最省力的绕绳方法。26、 如图所示,每个滑轮(不分大小)重为5N,要提升的重物重为120N,用来串绕滑轮组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30N,画岀能安全提升重物的滑轮组的绕法。27、如下左图所示,物体 A重20N,滑轮重1N,绳重不计,弹簧秤示数为25N,则物体对物体 A的支持力 N.B的重为N。地面28、如下右图所示,则各图中的拉力 F各为多少?(滑轮组及摩擦不计)29、在下左图中,f,则人对绳的拉力A、0.5GF1 =物体 A的重力为F的大小等于B.2GC.G,(0.5fF2=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D.2fF4=已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丿 730、如上右图所示,若拉力F= 900牛顿,物体 A重1500牛顿,不计滑轮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当绳子自由端移动3米,则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A前进时,物体 A与地面间摩擦力是 牛顿,物体 A移动米。31、如下左图所示,在水平面桌面上放一个200N重的物体,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为40N,匀速拉动物体时,水平拉力F应为N宀c 杯ST32、如上中图所示的装置中,已知重物G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