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级微生物重点绪论1、列文虎克的贡献:制作了显微镜于1676年首次观察到了细菌,他是微生物的先驱者;2、微生物史学:史前期初创期奠基期发展期成熟期; 巴斯德是微生物奠基人,法国人;贡献: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创立了胚种学说,巴氏消毒法; 科赫是细菌学的奠基人,德国人;贡献:固体平板分离法; 3、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体积小,面积大(小大) 吸收多,转化快(多快) 生长旺,繁殖快(生殖) 适应强,易变异(强异) 分布广,种类多(广多)微生物多样性的体现:(1) 物种多样性(2) 生理代谢类型的多样性(3) 代谢产物的多样性(4) 遗传基因的多样性(5) 生态类型的多样性4、微生物难以认识的主要原因
2、: (1)个体微小;(2)外貌不显;(3)杂居混生;(4)因果相联;第一章5、细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肽聚糖是真细菌细胞壁中的特有成分;(1)肽聚糖分子由肽和聚糖两部分组成;肽包括四肽尾和肽桥两种;聚糖是由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两种单糖相互间隔连接成的长链;(2)每一肽聚糖单体由3部分组成:双糖单位四肽尾肽桥6、双糖单位中的-1,4糖苷键很易被分布在卵清、人泪和鼻涕以及部分细菌和噬菌体中的溶菌酶所水解,从而导致细菌因细胞壁肽聚糖的“散架”而死亡;7、磷壁酸是结合在G+细菌细胞壁上的一种酸性多糖,主要成分是甘油磷酸和核糖醇磷酸;(1)磷壁酸可分为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脂磷壁酸);(2)
3、生理功能:通过分子上的大量负电荷浓缩细胞周围的Mg2+、Ca2+等两价阳离子,以提高细胞膜上一些合成酶的活力;贮藏元素;调节细胞内自溶素的活力,借以防止细胞因自溶而死亡;作为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赋予G+细菌特异的表面抗原,用于菌种鉴定;增加某些致病菌对宿主的粘连,避免被白细胞吞噬,并有抗补体的作用。8、和G+细菌差别:四肽尾的第三个氨基酸分子不是L-Lys,被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所代替;没有特殊的肽桥。9、外膜是G-细菌细胞壁所特有的结构,它位于壁的最外层,化学成分为脂多糖、磷脂和若干种外膜蛋白;10、脂多糖的主要功能:类脂A是G-细菌致病物质-内毒素的物质基础;脂多糖的负电荷较强,故与G+
4、菌的磷壁酸相似,也有吸附Mg2+、Ca2+等两价阳离子以提高其在细胞表面浓度的作用;由于外膜脂多糖的结构多变,使G-细菌细胞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呈现多样性;是许多噬菌体在细胞表面的吸附受体;具有某种选择性吸收功能;11、外膜脂多糖结构需借Ca+维持,经EDTA去除Ca+后,可使外膜脂多糖解体,从而暴露了内壁层的肽聚糖,这时,G-菌就易被溶菌酶破外;12、 G+、 G-细胞壁的比较肽聚糖层 外壁层 壁厚度(nm) 交联程度 肽聚糖G+ 厚 约40层 20-25 高 磷壁酸脂多糖 (LPS) G- 薄 多为单层 10-15 较低 (内壁层 ) 磷脂 脂蛋白G G细胞壁成分的区别成 分肽聚糖磷壁酸类脂质
5、蛋白质占细胞壁干重的%含量很高(30-95)含量较高(50)一般无(2)0含量很低(5-20)0含量较高(-20)含量较高 G G13、革兰氏染色的机制:涂片固定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乙醇脱色番红复染革兰氏染色原理:G菌:细胞壁厚,肽聚糖网状分子形成一种透性障,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脱水而孔障缩小,故保留结晶紫-碘复合物在细胞膜上。呈紫色。G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其脂含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沙黄复染后呈红色。14、乳酸碳酸棉蓝染液:(1)成分:甘油、乳酸、碳酸、棉兰(2)甘油保湿;乳酸使呈酸性;棉兰染色;15、抗酸细菌中的索状因子:是
6、分枝杆菌细胞表层的一种糖脂;索状生长;索状因子与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16、假肽聚糖:古生菌中含有假肽聚糖;假肽聚糖的结构虽与肽聚糖相似,但其多糖骨架则是由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塔罗糖胺糖醛酸以-1,3糖苷键交替连接而成;17、古细菌细胞膜的特点:磷脂的亲水头由甘油组成,但疏水尾却由长链烃组成,一般都是异戊二烯的重复单位;亲水头和疏水尾间通过特殊的醚键连接成甘油二醚或二甘油四醚;古生菌的细胞膜中存在独特的单分子层或单双分子层混合膜;在甘油分子的C3位上,可连接多种与真细菌和真核生物细胞膜上不同的基团;细胞膜上含有多种独特脂质。18、19、放线菌的群体特征:群落特征:(1)小型、干燥、
7、不透明、表面呈致密的丝绒状,上有一薄层彩色的“干粉”;(2)群落和培养基的连接紧密,难以挑取;(3)群落的正反两面颜色不一致,以及在群落边缘的琼脂平面有变形的现象。20、放线菌:放线菌是一类主要呈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 G+、陆生性强的单细胞原核生物。放线菌菌丝常从一个中心向四周辐射状呈放射状生长,并因此而得名。放线菌基内菌丝体、气生菌丝体、孢子丝、分生孢子。第二章21、真核细胞只有单层膜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微体、膜边体(真菌特有)、几丁质酶体、氢化酶体(厌氧性的原生动物和厌氧性真菌中);22、酵母菌的生活史:各种存在有性生殖的酵母生活史可分为三种类型:(1)单双倍体型:
8、单、双倍体营养细胞均可进行芽殖。营养体既可以单倍体也可以双倍体形式存在;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有性生殖。(2)单倍体型:营养细胞是单倍体;无性繁殖为裂殖;双倍体细胞不能独立生活,因为双倍体阶段短,一经生成立即减数分裂。(3)双倍体型:营养体为二倍体,不断进行芽殖,二倍体营养阶段长,单倍体的子囊孢子在子囊内发生接合。单倍体阶段仅以子囊孢子形式存在,故不能独立生活。23、霉菌菌丝体的特殊形态:产有性孢子的复杂子实体子囊果(Ascocarp) : 在子囊和子囊孢子发育过程中,从原来的雌雄器下面的细胞上生出许多菌丝,有规律地将产囊菌丝包围起来,形成一定结构的子囊果,包括闭囊壳、子囊壳和子囊盘三类。24、蕈菌
9、的菌丝分化5个阶段:担孢子萌发形成一级菌丝;形成二级菌丝,并以锁状联合的方式,使菌丝尖端不断向前延伸;形成三级菌丝;形成子实体;产生担孢子。25、锁状联合:菌丝的双核细胞开始分裂前,两核间生出一钩状分枝;细胞内一个核进入钩中;两核同时分裂成4个核;新分裂的两个核移入到细胞一端,一个核仍留在钩中;钩向下弯曲与原细胞壁接触,接触处的壁溶解而沟通,同时钩的基部产生隔膜;钩中核下移,在钩的垂直方向产生隔膜,一个细胞分成二个细胞,每个细胞具两个不同的子核。第三章26、病毒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微小的、有部分生命特征的、能自我复制和专性寄生于活细胞内的非细胞生物。27、病毒的繁殖:吸附、侵入、增殖、成熟、裂解
10、。28、烈性噬菌体:指感染宿主细胞后,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又称溶源性噬菌体,噬菌体感染细胞后,将其核酸整合到宿主核DNA上,且可以随宿主DNA的复制而同步复制,一般情况下,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29、亚病毒因子:类病毒;拟病毒;卫星病毒;卫星RNA;朊病毒。第四章31、培养基的种类 (1)按对培养基成分的了解程度来分 天然培养基组合培养基半组合培养基 (2)按培养基外观的物理状态来分 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脱水培养基 (3)按培养基对微生物的功能来分 选择性培养基加富选择性培养基鉴别性培养基第五章32、微生物特有的途径:ED途径。又称2-酮-3-脱
11、氧-6-磷酸葡糖酸裂解途径。1952年Entner和Doudoroff 两人首次在嗜糖假单胞菌中发现。ED途径的总反应 ED途径的特点:G经转化为KDPG后,经KDPG醛缩酶催化裂解成丙酮酸和3-磷酸甘油醛,后者再经EMP途径转化成为丙酮酸; 特征反应是KDPG裂解为丙酮酸和3-磷酸甘油醛。特征酶是KDPG醛缩酶;产能效率低(1mol ATP/1mol G);可与EMP途径、HMP途径和TCA循环相连接,可互相协调以满足微生物对能量、还原力和不同中间代谢物的需要。33、电子传递链34、氨基酸发酵产能Stickland反应 少数厌氧梭菌利用氨基酸产能的一种发酵方式,其机制是一种氨基酸的氧化与另一
12、种氨基酸的还原相偶联。特点是产能效率很低,每一个氨基酸仅仅产1个ATP。35、循环光合磷酸化 :(1)包括紫色硫细菌、绿色硫细菌、紫色非硫细菌和绿色非硫细菌,属于厌氧菌;(2)特点:产能与产还原力分别进行,还原力来自硫化氢等外源氢供体;不产氧;(3)菌绿素吸收光量子而被激活释放出高能电子,电子通过脱镁菌绿素、辅酶Q、细胞色素bc1、铁氧还蛋白和细胞色素c2,再回到带正电荷的菌绿素分子,此过程造成质子的跨膜移动,为ATP合成提供了能量。 36、嗜盐菌紫膜的光合作用 (1)嗜盐菌是一类在高盐(3.5-5.0 M NaCl)环境中才能生长的古细菌,主要分布在盐湖、晒盐场或盐腌海产品上。代表种有盐生盐
13、杆菌和红皮盐杆菌等;(2)类胡萝卜素的存在使嗜盐菌细胞呈红色、桔黄色或黄色;(3)细胞膜分成红膜与紫膜两部分。红膜主要含红色类胡萝卜素、细胞色素和黄素蛋白,紫膜约占细胞膜面积的一半,主要成分称作细菌视紫红质,以紫色的视黄醛作辅基。(4)嗜盐菌可以生长在光照和氧都具备的条件下,但两者都不存在时,不能生长。表明嗜盐菌至少可通过两条途径获取能量。(5)机制:细菌视紫红质与叶绿素相象,在光量子的驱动下,具有质子泵的作用,它将产生的H+推出细胞膜外,使紫膜内外造成一个质子梯度差。37、肽聚糖的生物合成: 肽聚糖合成的三个阶段在细胞质中合成细胞壁五肽;在细胞膜上由N-乙酰胞壁酸五肽与N-乙酰葡糖胺合成肽聚
14、糖单体双糖肽亚单位;已合成的双糖肽插在细胞膜外的细胞壁生长点中并交联形成肽聚糖。第六章38、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由延迟期、指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4个阶段组成的曲线。(1)延滞期的特点 生长速率常数为零;细胞形态变大或增长;细胞内的RNA含量增高,原生质呈嗜碱性;合成代谢十分活跃;对外界不良环境反应敏感。(2)影响延滞期长短的因素 菌种特性;接种龄;接种量;培养基成分等(3)指数期的特点 活菌数和总菌数接近;生长速率常数最大,代时最短;细胞进行平衡生长,细胞的化学组成及形态,生理特性比较一致;酶系活跃,代谢旺盛。(4)影响指数期微生物代时长短的因素 菌种;营养成分;营养物浓度;培养温度 (5)
15、稳定期的特点 生长速率常数R等于零,活菌数达到最高峰,并保持相对稳定;微生物细胞内代谢物积累达到最高峰;芽孢杆菌这时开始形成芽孢;这是产物(菌体或与菌体生长相平行的代谢产物)的最佳收获时期。(6)稳定期到来的原因 营养物尤其是生长限制因子的耗尽;营养物的比例失调;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pH值、Eh值等理化条件不适宜。(7)衰亡期的特点 微生物死亡数大于增殖数,活菌数大大减少,群体衰落;细胞出现多形态,大小不等的畸形,变成衰退型;细胞死亡,出现自溶现象;有的微生物在此期进一步合成或释放次生代谢物;芽孢杆菌在此期释放芽孢。39、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营养因素温度氧气pH40、高温灭菌的种类 41
16、、抗生素(1)抗生素的效价效价是以抗菌效能(活性部分)作为衡量的标准。规定各种抗生素的1mg游离碱为1000单位。化学合成和半合成的抗菌药物都以重量表示,生物合成的抗生素以效价表示,并同时注明与效价相对应的重量。 效价以“单位”(U)来表示(2)抗生素效价的测定方法 :稀释法、比浊法、琼脂扩散法(纸片法和管蝶法)等。(3)管蝶法:当抗生素扩散时,会形成浓度由高到低的自然梯度,即扩散中心浓度高而边缘浓度低。因此,当抗生素浓度达到或高于MIC时,试验菌就被抑制而不能繁殖,从而呈现透明的抑菌圈。根据扩散定律的推导,抗生素总量的对数值与抑菌圈直径的平方成线性关系。 第七章42、基因突变类型:43、基因
17、突变自发性和不对应性的实验证明 各种基因突变中,抗性突变最为常见,但过去相当长时间内对这种其产生原因争论不休。(1)Luria等人的变量实验(2)Newcombe的涂布实验(3)Lederberg等的影印平板实验 44、艾姆斯实验(1)诱变剂的共性原则化学药剂对细菌的诱变率与其对动物的致癌性成正比。(2)Ames试验是用细菌突变来检测环境中是否存在致癌物质的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3)了解试验过程。45、三类突变株的筛选方法 (1)产量突变株的筛选春日霉素产生菌的琼脂块培养法 (2)抗药性突变株的筛选梯度平板法 (3)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筛选 :基本培养基;补充培养基;完全培养基第一步,诱变处理
18、;第二步,淘汰野生型;菌丝过滤法,适应菌丝生长的真菌与放线菌;青霉素法,适应于细菌;制霉菌素法,适用于真菌(包括酵母和霉菌)。第三步,检出缺陷型;点植对照检测法、限量补充法、影印法、夹层法等。 第四步,鉴定缺陷型生长谱法。46、转导 以噬菌体为媒介,把供体细胞的DNA小片段携带到受体细胞中,通过交换与整合从而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转导。获得新遗传性状的受体细胞就称为转导子。 (1) 转导类型:普遍转导,包括完全普遍转导流产转导(或流产普遍转导);局限转导,包括低频转导高频转导;溶源转变。47、准性杂交(1)准性生殖是指不经过减数分裂就能导致基因重组的生殖过程。包括以下四个过程:菌
19、丝体联结形态相似、遗传型不同的同种不同菌株的体细胞(单倍体)间。低频率。异核体的形成两个不同遗传型的体细胞经菌丝联接后,质配,形成双相的异核体。能独立生活。核融合(核配)异核体中的两个细胞在某种条件(UV)下产生双倍体杂合子核的现象。体细胞交换和单倍体化 有丝分裂交换。双倍体杂合子的遗传性状不稳定,有丝分裂时,极少数核内染色体发生交换和单倍体化形成极个别具有新性状的单倍体杂合子。(2)准性生殖育种荨麻青霉生产灰黄霉素的准性育种 灰黄霉素产生菌-荨麻青霉 亲本选择:营养缺陷型; 强制异合:基本培养基上平板倾注法; 移单菌落:单菌落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上; 验稳定性:稳定的杂合二倍体还是不稳定的异 核
20、体的检验。夹层平板法。 促进变异:将稳定菌株产生的二倍体分生孢子用UV等理化因子处理,以促进染色体交换与分配不均、缺失或畸变等变化获得单倍体杂合子增加新性状变异的可能性。选出良种第八章48、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良好环境 土壤的矿物质成分,提供微生物需要的矿质养料;土壤中的动植物残体,以及耕作土壤中有机肥料,源源不断地供给微生物碳素养料和氮素养料;土壤的持水性为微生物提供水分条件;土壤孔隙性和土壤水分多少,直接影响土壤的通气条件。土壤的pH范围在之间,多数在之间,是大多数微生物活动最适宜的pH;土壤的保温性,比地面空气温度变化小,也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49、我国饮水标准 细菌总数100
21、个/ml以下(37,24h),而1L自来水中的大肠菌群数3个(37,48h)。 我国最新饮用水标准: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 微囊蓝细菌毒素的含量1g/L。50、人体的正常菌群生活在健康动物各部位,数量大、种类较稳定且一般是有益无害的微生物。51、微生态学的任务:研究正常菌群的本质及其与宿主间的相互关系;微生态平衡与失调的机制;指导微生态制剂的研制,以用于调整人体的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制剂 :益生菌剂益生元 52、53、活性污泥经人工培养驯化而获得,由活细菌、原生动物和其它微生物群聚集在一起组成的凝絮团,具有很强的吸附、分解有机物或毒物的能力。第九章54、干扰素(1)高等动物细胞在病毒或dsRNA等诱生剂的刺激下,产生的一种具有高活性、广谱抗病毒等功能的特异性糖蛋白,但受宿主种属特异性的限制;(2)干扰素的诱生和作用机制 第十章55、系统分类单元 界、门、纲、目、科、属、种56、微生物分类鉴定技术的五个不同水平 细胞的形态和习性水平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运动性,酶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矿山资源管理信息化与智能化考核试卷
- 外贸英语函电易露露课件
- 船舶拆除作业中的质量控制关键点考核试卷
- 塑造卓越行为模式
- 塑造活力校园文化
- 硕士论文攻略
- 宁夏警官职业学院《全面预算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市级名校2024-2025学年中考模拟最后十套:生物试题(八)考前提分仿真卷含解析
- 江苏省无锡市锡东片2025届初三下学期质量检查(一)化学试题含解析
- 江西省鄱阳县2025届初三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 你画我猜题目(课堂)课件
- 欧洲西部(西欧) 详细版课件
- 浅圆仓仓顶钢桁架结构监理实施细则
-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计算程序单端(自动版)
- 2022焊接大赛题库含答案
- 新建铁路晋豫段站前工程设计技术交底材料(站场)
- 物料管理入门练习作业答案
- 铁路货物运输品名分类与代码表
- 江西省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办法(暂行)
- 1000MW机组锅炉本体检修规程
- 报考广东警官学院考生政审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