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概述及我国3G频率的划分模板_第1页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概述及我国3G频率的划分模板_第2页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概述及我国3G频率的划分模板_第3页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概述及我国3G频率的划分模板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概述及我国3G 频率的划分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有美国的 AMPS 、欧洲的 TACS 系统和模拟集群系统 MPT1327 ,采用调频或调相、 FDMA 技术,带宽为 25kHz 或 30kHz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有GSM 和 CDMA 等公众移动通信系统,带宽分别为 200kHz 和 1.25MHz ;另外还有 TETRA 和 iDEN 等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带宽为 25kHz 。它们主要以语音业务为主, 采用数字调制、 TDMA 或 CDMA 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CDMA2000 、TD-SCDMAITU共有五种标准,即、IS-41

2、(DECT )和 IS-136WCDMA (D-AMPS、)等体制,其中前三种为主流标准,均采用CDMA技术。1.GSM 系统GSM 系统,采用 FDD TDMA 技术,每载波 8 个时隙,同时传输 8 路话音信号。GSM 的载波间隔为 200kHz ,调制方式为 GMSK ,发射标识 271KF1D 。GSM 系统组网时一般采用 4×3 结构;在频率紧张时也可采用主载波 4×3 结构,其他载波采用 4×3 或 3×3 结构的方式。采用 4×3 结构时, GSM 系统最少需要 5MHz 频率资源才能组网。2.CDMA 系统CDMA 系统采用码分

3、多址(CDMA )技术,码片速率为 1.2288Mchip/s ,码长度为 64256 ,必要带宽为 1.23MHz ,载波间隔 1.25MHz 。主要采用 QPSK 和 BPSK 调制。CDMA 的每个载波有 64 个码道,其中一个导频、一个寻呼和一个同步码道,其余 61 个码道均可作为业务信道,可传输多达 61 路话音信号。CDMA 系统具有前向功率控制、反向功率控制,但导频信道没有功率控制。功控包括闭环、开环和外环功率控制。CDMA 可以同频组网,在 1.25MHz 频率资源时,每扇区理论上可提供 61 条话务信道。二、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概述1.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概念第三代移动通信,即国

4、际电信联盟(ITU )定义的IMT-2000( 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2000),俗称 3G。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和第二代 GSM 、TDMA 等数字制式 (2G)而言的。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 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2.3G 系统的目标全球统一频谱、统一标准,全球无缝覆盖;更高的频谱效率,更低的建设成本; 能提供高的服务质量和保密性能; 能提供足够的系统容量,易于 2G 系

5、统的过渡和演进;能提供多种业务,包括国际互联网和视频会议、高数据率通信等,能适应多种环境,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 也就是说在室内、 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 2Mbps( 兆字节 /每秒 )、384kbps( 千字节 /每秒 )以及144kbps 的传输速度。3.ITU 对 3G 的频带划分1992年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WARC )根据 ITU-R 对于IMT-2000的业务量和所需频谱的估计,划分了230MHz 带宽给IMT-2000。18852025MHz 及 21102200MHz频带为全球基础上可用于 IMT-2000 的业务; 19802010MHz和 2

6、1702200MHz为卫星移动业务频段共 60MHz ;其余 170MHz 为陆地移动业务频段,其中对称频段是 2*60MHz ,不对称的频段是 50MHz 。WRC 2000 为 IMT-2000 划 分 1710-1885MHz 和 2500-2690MHz 为主要的附加频段。4.3G 的技术标准1999 年 11 月的 ITU-R TG8/1 会议上,通过了 IMT-2000 的无线接口技术规范,包括 CDMA 和 TDMA 两大类共五种技术; 并在 2000 年 5 月的 ITU-R 全会上正式通过。目前,国际上最具代表性的 3G 技术标准有三种,它们分别是 TD-SCDMA 、WCD

7、MA 和 CDMA2000 ,均采用 CDMA 技术。其中 TD-SCDMA 属于时分双工( TDD )模式,是由中国提出的 3G 技术标准;而 WCDMA 和 CDMA2000 属于频分双工( FDD )模式。国际上,TD-SCDMA 、WCDMA 和 CDMA2000 的具体标准化工作主要是由两个第三代移动通信合作伙伴组织: 3GPP 、3GPP2 负责。其中 TD-SCDMA 、 WCDMA 由 3GPP 负责具体标准化工作;而CDMA2000 由 3GPP2 负责具体标准化工作。2007 年 10 月 ITU 批准 WiMAX 以“OFDMA TDD WMAN ”名义成为全球 3G 标

8、准。5.WCDMA 技术WCDMA全名是 Wide-bandCDMA ,中文译名为 “宽带码分多址”,是目前全球建网较多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之一。其核心网基于演进的 GSM/GPRS 网络技术,空中接口采用直接序列扩频 (DS) 。它可支持 384Kbps 到 2Mbps 不等的数据传输速率, 在高速移动的状态,可提供 384Kbps 的传输速率,在低速或是室内环境下,则可提供高达 2Mbps 的传输速率,是无线的宽带通讯系统。WCDMA 工作频段上行: 1920 1980MHz 、下行2110 2170MHz ;美洲地区:上行 1850 1910MHz 、下行 1930 1990MHz 。W

9、CDMA 的载波间隔为 5MHz ,码片速率为 3.84Mchip/s ,码长度为 128512 ,必要带宽为 3.84MHz ,主要采用 QPSK 调制方式。WCDMA的每个载波有128 个码道,有一个导频、一个寻呼和一个同步码道,其余码道均可作为业务信道,可传输多达 120 多路话。可传输话音、短信、高速数据和多媒体等, 最高速率可达 2Mbit/s 。技术特点:可适应多种速率的传输,灵活地提供多种业务;基站收发信机( BTS )之间可以不用全球定位系统(GPS )同步。WCDMA 的支持者主要是以 GSM 系统为主的欧洲厂商, 日本公司也或多或少参与其中。包括欧美的爱立信、阿尔卡特、诺基

10、亚、朗讯、北电,以及日本的 NTT 、富士通、夏普等厂商。这套系统能够基于现有的 GSM 网络上,可以较轻易地过渡到 3G,因此 W-CDMA 具有先天的市场优势。6、 CDMA2000技术CDMA2000是第三代移动通信主要技术之一,由美国高通北美公司为主导,摩托罗拉、朗讯、北电及韩国三星等提出的基于 cdmaOne 的系统方案。CDMA2000 是从 cdmaOne 数字标准衍生出来的, 沿用了 IS-95的主要技术和基本技术思路,如软切换和功率控制技术,需要 GPS 同步等。CDMA2000 可以从原有的 cdmaOne 结构直接升级到3G,建设成本低廉。但目前使用 CDMA 的地区只有

11、日、韩和北美,所以 CDMA2000 的支持者不如 WCDMA 多。CDMA2000 工作频段:分为13 个频段级别( Band Class),其中包括400MHz 、 450MHz 、 800MHz 、 900MHz 、1800MHz 、1900MHz和2GHz频段。CDMA 2000 CDMA2000-3X家族包含等。CDMA2000-1X、CDMA2000-1X-EV、CDMA2000-1X 是 CDMA 2000 的无线单载波系统,采用与 IS-95 相同的带宽,速率高于 IS-95 ,容量提高了一倍。CDMA2000-1X-EV 是在 cdma2000-1X 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速率的增

12、强体制,采用高速率数据 (HDR) 技术,能在 1.25MHz 内提供 2Mit/s 以上的数据业务。但 CDMA 2000 1X 在技术指标上又并非完全符合 3G 的标准,所以一般称其为 2.75G 。CDMA2000-3X 是 CDMA 2000 的无线多载波系统,它与 cdma2000-1X 的主要区别是前向 CDMA 信道采用 3 载波方式,因此它的优势在于能提供更高的速率数据,但占用频谱资源也较宽。7.TD-SCDMA技术TD SCDMA(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 CDMA) 的中文含义为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 是第三代移动通信主要技术之一。 是我国提出的具

13、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TDSCDMA 采用 TDD 技术,上下行使用相同频率,易于引入智能天线、多用户检测等新技术。TD-SCDMA主 要 工 作 频 段 : 1880 1920MHz 、 2010 2025MHz ;美洲地区: 1850 1910MHz 、1930 1990MHz 。TD-SCDMA 系统的载波间隔为1.6MHz ,必要带宽为 1.28MHz ,码片速率为 1.28Mchip/s 。TD-SCDMA的帧长为10ms ,每帧两个子帧;每个子桢分为7个业务时隙、上行导频和下行导频和保护时隙。每时隙 16 个码道, 8kbit/s 的语音可传输 16 路话音。支持对称业务时,上下行

14、各 3 个时隙,可支持高达 48 路话音;时隙转换点可变,很好地支持不对称业务。核心技术:软件无线电、联合检测和智能天线8.3G 全球的应用1)、 TD-SCDMA 发展概况中国移动按计划完成 8 个城市试验网建设,接收 2 个城市试验网,成功服务北京奥运会。开展 TD 和 GSM 融合组网试点, 提升网络质量, 方便用户入网:正在上海等四城市试点,进展良好;按照 “不换号、不换卡、不登记 ” 发展客户。积极推动 TD 手机质量改善,化解 TD 终端发展瓶颈,积极推进 TD 二期网络建设,正在 28 个城市进行网络建设 TD 将大力发展高速移动数据业务,体现 3G 特点和优势。2)、 3G 的

15、全球应用WCDMA 技术体系在欧洲地区占据主流位置,在北美、亚洲等地区也有广泛商用。CDMA2000技术主要集中在北美和亚太地区,在拉丁美洲也有商用。在亚太的大部分国家选择 WCDMA 作为主要的 3G 技术,而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 CDMA2000 的应用也不在少数。例如韩国、日本的 KDDI 、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尼、巴基斯坦、中国台湾和泰国。CDMA 2000 技术体系在欧洲的使用率非常低,其主要应用于东欧地区和俄罗斯,其采用的是 CDMA450 标准。3)、全球应用与产业链状况总结CDMA1x/EVDO和 WCDMA/HSPA网络应用和用户规模相差不大,但是 WCDMA/HSPA 网络

16、和用户发展速度迅猛,估计 2010 网络和用户规模将超过 CDMA1x/EVDO 的规模。TDSCDMA 的网络应用和用户规模最小,目前尚处于试商用阶段,由于应用范围较小, 目前来看超过其他两个标准制式还需要一段时间。WCDMA/HSPA 的设备和终端产业链总体规模已经与 CDMA/EVDO 接近,其中 HSPA 的产业规模不论在供应商数量和终端数量上均已经超过EVDO 。TDSCDMA的设备和终端产业规模在范围和数量上均远小于其他两种制式,达到规模商用的成熟度尚需时间。三、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频率规划1.我国规划的( 3G )工作频段(信部无 2002479 号)主要工作频段FDD 方式:上行 1920 1980MHz 、下行 2110 2170MHz TDD 方式: 1880 1920MHz 、2010 2025MHz2.补充频段FDD 方式:上行 1755 1785MHz 、下行 1850 1880MHz TDD 方式: 2300 2400MHz ,与无线电定位业务共用,均为主要业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