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锋利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程度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程度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
2、论文的根本构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才能,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开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
3、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才能和语言表达才能的进步。?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目的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忠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概。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对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以及刘备、诸葛亮的情况有根本理解。设计理念 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主动探究题目意思;联络生活实际理
4、解词语,利用课外阅读丰富课文情节;主动质疑,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设计思路 理解情况,相机导入初读课文,理解大意质疑问题,延伸下节作业练习,深化稳固教学过程 一、理解情况,相机导入1.提问:1哪些同学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是什么时候看的?2谁还看过小说?三国演义??2.导入:大多数同学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少数同学还读过这部小说,看来,大家对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并不陌生板书课题:三顾茅庐,指名朗读课题,齐读。洛克说:“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适宜时机是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兴趣是学生学
5、习的内驱力,这样的学习才会最有效,最主动。一上课,老师通过统计学生看电视剧?三国演义?,读小说?三国演义?的情况来理解他们对将要学习的课文的背景资料的掌握情况,也明确了本课学习内容,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无负担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一自主研读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等会儿告诉大家自学过程中读懂的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课堂上,老师摒弃繁琐的说教,还学生学习的主人地位,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后畅谈阅读体会、收获。二研讨题意1.“三顾茅庐中的“顾是什么意思?“茅庐呢?2.“三指的是刘备他们拜
6、访诸葛亮一共去了三次,还是特指第三次?为什么?3.作为课题来讲,“三顾茅庐表达了怎样的意思?4.作为成语来讲,“三顾茅庐又表达了怎样的意思?从课文题目入手,引导学生理解,一方面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深化学习的积极性,一方面确保学生思维的流畅性。三理解词语,理解大意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老师相机正音。2.分组出示词语,引导读正确。第一组:蜿蜒起伏 疏疏朗朗 清澈见底 青翠欲滴 秀丽宜人A这组词语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吗?B这是描写哪里的风光?哪一种景象你见过?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积累理解这几个词语的意思。C练习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中描写隆中风光的句子。第二
7、组:诚心诚意 恭恭敬敬这组词语说的是谁?你在什么时候有恭恭敬敬的表现或者你看见过别人恭恭敬敬的样子吗?第三组:群雄纷争 茅塞顿开 三分天下你能根据自己对?三国演义?的理解来说说这些词的意思吗?通过联络生活积累谈自己对词语的理解,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的活动中,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开启他们情感的闸门。这样,对课文中的词语的理解就深化、鲜活起来。四阅读课文,感悟详略课文是不是把刘备三次去请诸葛亮的情景都写出来呢?再次阅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1.老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首先略写刘备前两次去隆中拜访诸葛亮都没有见着,接着详细写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
8、,最后写了刘备和诸葛亮的亲密友谊。2.在这之前,刘备和诸葛亮当时各是怎样的处境呢?前两次去请的情况你们知道吗?谁来说说?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冈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成就大业。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绝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仰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场面的意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
9、用各种资源,开展综合性阅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因此,让学生联络自己之前的课外阅读来补充课文的情节,既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又充分肯定了他们的阅读成绩。三、质疑问题,延伸下节课文学到这里,你解决了哪些问题?又有哪些新的问题产生呢?学贵有疑。爱因斯坦说:“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引导鼓励学生质疑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带着这些问题延伸到课外阅读,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四、作业练习,稳固深化1.抄写课文后第3题词语,并解释加点词语意思。三顾茅庐 蜿蜒起伏 青翠欲滴秀丽宜人 群雄纷争 茅塞顿开2.试着去探究自己提出的问题。教材简解 课文根据罗贯中的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的内容改编而成。课文写刘备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文章重点表现了刘备对贤才的忠诚和渴求,同时看出诸葛亮的确实确是一位旷世奇才。本文是按事情开展的顺序来写的。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略写刘备两次去隆中拜访诸葛亮,都没有见着。“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点明了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目的,既反映出刘备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也暗衬出诸葛亮的雄才大概。第二段第二至四自然段: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咸阳辅警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中国戏曲说唱分析基础》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矿山环境工程》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威海市2026届高二上生物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三台县塔山中学2025年高二上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25年数学高二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西平遥县和诚2025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宁夏银川市第一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第一中学2025年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宁德 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真题汇编)
- 搅拌车拉方合同协议书
- 2025贵州数城工程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贵安新区酒店管理分公司第五批对外招聘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东营市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版)
- 2025年粮食岗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6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工程测量无人机作业指导书
- 2025年汽车驾照考试科目一题库及答案(包过版)
- 供水管道工岗位职业健康及安全技术规程
- 自动化生产线运行维护方案及记录表
- 高三试卷: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答案
- 2025年中国聚氨酯分散体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