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质量检测试题_第1页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质量检测试题_第2页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质量检测试题_第3页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质量检测试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质量检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8题;共36分1.物体吸收了热量,那么物体的温度     A. 一定升高                   B. 一定降低            &

2、#160;      C. 一定不变                   D. 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2.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物体的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        &#

3、160;                B. 温度一样的物体,其内能大小一定相等C.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                      D. 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

4、一定增加3.以下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所有物质的分子都是规那么排列的                         B. 在0时,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顿了运动C. 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       

5、           D. 固体的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4.以下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 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6、  B. 翻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C. 粉笔蹭到衣服上,在衣服上留下粉笔痕迹           D. 冬天,雪花漫天飞舞5.下面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某物体温度升高 吸收的热量,跟温度降低 放出的热量相等B.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一样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一般不相等C.热量是机械能改变的量度D.冷水和热水的比热容一样6.以下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的是   A. 荣县

7、旭水大曲的瓶盖一开,酒香四溢                  B. 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会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C. 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8、;                      D. 衣橱里的樟脑球会越变越小7.如下图,在平底烧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观察到许多物理现象,其中分析错误的选项是A. 往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            &#

9、160;          B. 往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减少C. 塞子跳出时,看到瓶内有白雾出现,是液化现象     D. 塞子跳出时,瓶内气体温度降低8.骄阳下的露天泳池边,水泥砂石地热得烫脚,而泳池里的水却凉凉的这主要是因为 A. 砂石的比热容大             

10、     B. 水的比热容大                  C. 砂石的密度大                  D. 水的密度大9.水和煤油的质量之比是5

11、:4,比热容之比是2:1,水的初温是18,煤油的初温是20,假设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水温升高到40,那么煤油的温度升高到  A. 55                                   B. 75&#

12、160;                                  C. 100             

13、60;                     D. 12010.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假设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内能,那么铁块的 A. 温度升高较少               &#

14、160;       B. 末温较低                       C. 内能增加较少               

15、        D. 内能较小1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只有物体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那么运动    B. 电源一定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 汽车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电流一定是由正电荷定向挪动形成的12.以下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温度高的物体分子运动剧烈,具有的热量多B.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

16、,温度一定升高C. 漫步花丛能闻到浓浓的花香,原因是花香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D. 夏日,在阳光照射下沙滩温度高于河水外表温度,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13.暑假里琳琳跟着妈妈去青岛避暑,一天烈日当空,琳琳在海边玩耍时发现海边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这是因为   A. 水的温度变化较大          B. 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17、 C. 水的比热容较大          D. 沙子的比热容较大14.状态一定的某种物质的比热容    A. 跟它吸收的热量成正比                          

18、;             B. 跟它的质量成正比C. 跟它的温度变化成反比                               &

19、#160;       D. 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大小与上述因素无关1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B. 水壶里的水烧开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 某种燃料的质量越大,其热值越大D. 上学路上闻到路边槐树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16.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放出相等的热量,那么   A. 铜块的末温高  

20、60;        B. 铁块的末温高           C. 铜块的温度降低得多           D. 铁块的温度降低得多17.两个一样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一样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下图 根据图线可知   A

21、. 甲液体吸热本领小于于乙液体                             B. 假如升高一样的温度,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多C. 加热时间一样,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22、0;  D. 加热时间一样,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18.某实验小组利用酒精对容器中500g冰均匀加热,他们每隔一样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如图是他们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   A. 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           B. 在BC段,容器中物质吸收的热量是1.68×105JC. 冰在熔化前内能增加4.2×10

23、4J                            D. 水升温比冰慢,说明水的比热容比冰小二、填空题共12题;共25分19.如下图,快速拉动绳子,管壁会发热,此过程中_能转化成_能。20.目前南昌市正在开展“书香洪城全民阅读活动,从物理学的角度,阅读纸质读物时能闻到书上的油墨香味是_现象该现象是由于

24、_产生的 21.用电热壶烧开水时,壶中的水蒸气将壶盖顶起,这时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_ 能,假设用此壶在 1标准大气压下将质量为1kg的20的水烧开,水所吸收的热量是_ J。C水=4.2×103J/kg· 22.1g水含有3.35×1022个分子,1g蔗糖含有1.8×1021个分子,这些都说明物体是由_组成的为汽车加油时,会闻到汽油味,这是由于汽油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_,所以加油站内制止吸烟铁棒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生互相作用的_力 23.汽车发动机工作时,缸体的温度很高,为确保发动机的正常工作,需对缸体进展冷却。一般使用水来充当冷

25、却剂,主要有如下考虑:一是本钱低廉,取材方便;二是因为水的_ 大,在同等条件下吸热较多,冷却效果好; 三是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能确保缸体温度不致升得过高。 24.湖泉生态园位于云南某县西南一公里处,全园占地三千余亩,湖面面积一千七百余亩它在夏天能缓解城市产生的“热岛效应,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水的_较大的缘故;某晚小华在公园里漫步,突然听到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所谓“闻其声而知其人,他是根据声音的_不同来判断的 25.将50mL的水和50mL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休积将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0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_. 26.

26、我市所有出租车已使用天然气来代替燃油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燃料,它是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某出租车在一段时间内消耗了420g天然气,假设这些天然气完全燃烧,可放出热量_J,这些热量可使质量为_kg的水由20升高到100天然气的热值为4.4×107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27.如下图,向冷水和热水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看到热水中红墨水扩散得快,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用扩散现象说明看不见的分子在运动,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_。28.如下图,把一块外表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手持弹簧测力计上端,把玻璃板往下渐渐的放到刚好和一盆水的水面接触,再

27、渐渐地提起弹簧测力计,那么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_ 填“变大“变小“不变,这说明了_ 29.过去常用水作冷却剂给汽车的发动机降温,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 _的性质,某汽车水箱中装了5kg的水,发动机运行了一段时间后,水温升高了20,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 _J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30.小夏在探究“物质的放热才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展了实验,并用图像对实验数据进展了处理,如下图.实验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一样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像可以得出:_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_J/kg·.三、

28、解答题共2题;共10分31.北京时间2019年6月11日17时38分许,我国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把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火箭在上升过程中,其头部的外表温度会急剧升高,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这是为什么?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锋利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程度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

29、,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程度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根本构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

30、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32.用天然气灶烧水,燃烧0.5m3的天然气,使100kg的水从20 升高到70 。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天然气的热值q7.0×107J/m3。求:10.5m3的天然气完全燃料放出的热量Q放。2水吸收的热量Q吸。3燃气灶的效率。 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0分33.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才能,小明用两个一样的装置做了如下图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1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比较_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量的多少。 2根据实验数据记录可知,给水和食用油加热一样时间,水温升高的慢一些;由此说明水的吸热才能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的吸热才能。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才能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_这个物理量来描绘。 34.如下图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装置用同一套装置,先后加热并不断搅拌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才能,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开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