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弹法检测砼抗压强度_第1页
回弹法检测砼抗压强度_第2页
回弹法检测砼抗压强度_第3页
回弹法检测砼抗压强度_第4页
回弹法检测砼抗压强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 北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作业指导书第 1 页 共 55页第 版 第 次 修订主题:回弹法评定砼抗压强度颁布日期: 年 月 日回弹法检测砼抗压强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程结构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不适用于表层与内部质量有明显差异或内部存在缺陷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检测。2检测目的检测及推定普通混凝土强度。3执行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4仪器设备(1)回弹仪(2)锤等工具(3)碳化深度测定仪(4)1%酚酞酒精试剂5收集资料 现场检测前,需要收集以下资料:工程名称及设计、施工、监理和建设单位名称

2、;结构或构件名称、外形尺寸、数量砼强度等级;河 北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作业指导书第 2 页 共 55页第 版 第 次 修订主题:回弹法评定砼抗压强度颁布日期: 年 月 日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安定性;砂、石种类、粒径;外加剂或掺合料品种、掺量;砼配合比;模板、浇注、养护情况及成型日期;相关设计图纸、施工记录;检测原因。6现场检测6.1抽样原则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检测可采用下列两种方式:6.1.1单个构件适用于单个结构或构件的检测。6.1.2批量检测适用于在相同生产工艺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结构或构件。按批检测的构件,抽检

3、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构件数量不得少于10件。抽检构件时,应随机抽取并使所选构件具有代表性。6.2测区数量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应少于10个,对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河 北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作业指导书第 3 页 共 55页第 版 第 次 修订主题:回弹法评定砼抗压强度颁布日期: 年 月 日6.3测区布置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注侧面,宜可选在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注侧面、表面或底面;测区宜选在构件两个对称可测面,也可选在一个可侧面上且均匀分布;测区面积不宜大于0.04

4、m2,每测区布置16个测点,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应大于0.5m,且不应小于0.2m;测区表面应清洁、平整、干燥,不应有接缝、饰面层、粉刷层、浮浆、油垢等以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表面的杂物和不平整处,磨光的表面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6.4仪器操作(1)将回弹仪的弹击杆顶住砼的表面,轻压仪器,使按钮松开,弹击杆徐徐伸出,并使挂钩挂上弹击锤;(2)使回弹仪对砼表面缓慢均匀施压,待弹击锤脱钩,冲击弹击杆后,弹击锤即带动指针向后移动直至到达一定位置时,指针滑块上的刻线即在刻度尺上指示某一回弹值;(3)使回弹仪继续顶住砼表面,进行读数并记录回弹值

5、,如条件不利于读数,可按下按钮,锁住机芯,将回弹仪移至他处读数;河 北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作业指导书第 4 页 共 55页第B 版 第 0 次 修订主题:回弹法评定砼抗压强度颁布日期: 年 月 日(4)逐渐对回弹仪减压,使弹击杆自机壳内伸出,挂钩挂上弹击锤,待下一次使用;(5)每一测区记取16个回弹值,每一侧点的回弹值测读至1;(6)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并不应弹击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弹击一次,相邻两测点的间距一般不小于2cm。测点距结构或构件边缘或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一般不小于3cm。(7)碳化深度值测量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每个测区选择一处测量砼的碳化深度值,测

6、点不应少于构件区数的30%,取其平均值为该构件每测区的碳化深度值。当碳化深度值极差大于2.0mm时,应在每一测区测量。测量碳化深度值时,可用合适的工具在测区表面形成直径约为15mm的孔洞(其深度略大于砼的碳化深),然后除去孔洞中的粉末和碎屑(不得用液体冲洗),并用浓度为1%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的边缘处,再用深度测量工具测量自砼表面至深部不变色(未碳化部分变成紫红色)且有代表性交界处的垂直距离12次,该距离即为砼的碳化深度值,每次测读至0.5mm。6.5回弹值计算从测区的16个回弹值中分别剔除三个最大值和三个最小值,然后将余下的10个回弹值按下列公式计算测区平均回弹值:河 北 建 工 技 术

7、 有 限 公 司作业指导书第 5 页 共 55页第B 版 第 0 次 修订主题:回弹法评定砼抗压强度颁布日期: 年 月 日式中:测区平均回弹值,计算至0.1;Ni每1个测点的回弹值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注侧面时,要进行角度修正。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注表面或顶面时,应进行浇注面修正。当检测时回弹仪为非水平方向且测试面为非混凝土浇注侧面时,应先进行角度修正,然后进行浇注面修正。6.6碳化深度值计算L测区的平均碳化深度值(mm)Li第i次测量的碳化深度值(mm)n测区的碳化深度测量次数。按公式计算出的平均碳化深度值L如小于或等于0.4mm,则按无碳化(即平均碳化深度值L为0)处理;如等于或大于6mm

8、,则平均碳化深度值L按等于6mm计算。6.7混凝土强度推定值计算根据修正后的回弹值和碳化深度值,查表得出构件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当结构或构件测区不少于10个或按批量检测时,应按下式计算砼强度推定值:河 北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作业指导书第 6 页 共 55页第B 版 第 0 次 修订主题:回弹法评定砼抗压强度颁布日期: 年 月 日-结构或构件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MPa),精确至0.1(MPa);-结构或构件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标准差(MPa),精确值0.01 MPa。当结构或构件测区数少于10个,构件中最小的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即为该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结构或构件按批量

9、检测时,需要给定结构或构件砼强度的推定区间,根据置信度查表选取推定系数。式中: -标准值(0.05分位值)推定区间的上限值; -标准值(0.05分位值)推定区间的下限值; -样本均值; -样本标准差; -推定系数,根据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河 北 XX XX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作业指导书第 7 页 共 55页第B 版 第 0 次 修订主题:回弹法评定砼抗压强度颁布日期: 年 月 日GB/T50344-2004的3.3检测方案和抽样方案取值。6.8检测过程中注意事项6.8.1操作过程中仪器要轻拿轻放,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检测。6.8.2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戴好安全帽。尤其在

10、顶板回弹等较高位置检测时,必须保证爬梯等辅助工具的稳固安全。6.8.3检测过程要做到文明施测。7检测报告回弹法评定结构或构件砼抗压强度报告,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建设单位名称;2、委托单位;3、施工单位;4、设计单位;5、工程名称和结构或构件名称;6、施工日期;7、检测原因;8、检测环境;9、检测依据;10、回弹仪生产厂、型号、出厂编号及检定证号;11、结构或构件的平均强度值、标准差、最小测区强度值及强度推定值;12、出具报告的单位名称(盖章)、审核人、检测负责人、试验人员的姓名;13、检测及出具报告的日期;14、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对于在报告中难于用文字表达清楚的内容,应附以简图并加以描述

11、。河 北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作业指导书第 8 页 共 55页第 版 第 次 修订主题:回弹法评定砼抗压强度颁布日期: 年 月 日回弹法测试原始记录构件碳化深度Li(mm)测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345678测试状态侧面、表面、底面风干、潮湿、光洁、粗糙测区示意图回弹仪型号平均值编号标准差测试角度水平 向上 向下率定值推定值工程名称: 第 页 共 页 测试: 计算: 测试日期: 年 月 日河 北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作业指导书第 9 页 共 55页第 版 第 次 修订主题: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颁布日期: 年 月 日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

12、厚度及间距检测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中钢筋间距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现场检测。2 执行标准GB 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 50344-2004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JGJ/T 152-2008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3仪器设备钢筋位置测定仪。4检测目的检测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中钢筋的间距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5资料收集在检测前,应该收集以下资料:1工程名称、结构及构件名称以及相应的钢筋设计图纸;2建设、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名称;3混凝土中含有的铁磁性物质;河 北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作业指导书第 10 页 共 55页第 版 第 次 修订

13、主题: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颁布日期: 年 月 日4检测部位钢筋品种、牌号、设计规格、设计保护层厚度和间距,结构构件中预留管道、金属预埋件等;5施工记录等相关资料;6检测原因。6现场检测6.1抽样原则6.1.1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6.1.2 对梁、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6.2测区、测点的布置6.2.1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6.2.2 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

14、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6.2.3 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6.2.4 在测定钢筋保护层厚度时须标记检测范围内设计间距相河 北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作业指导书第 11 页 共 55页第 版 第 次 修订主题: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颁布日期: 年 月 日同的连续钢筋轴线位置,连续量测构件钢筋的间距。6.2.5 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选取不少于30%的已测钢筋且不应少于6处(当试剂检测数量不到6处时全部选取),采用钻孔、剃凿等方法验证,并填写相应的记录表: 认为相邻钢筋对检测结果有影响时; 钢筋工程直径未知或有异议; 钢筋实际根数、位置与设计有较大偏差; 钢筋

15、以及混凝土材质与校准试件有显著差异。6.3技术指标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对于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梁类构件为+10mm,-7mm;板类构件允许偏差为+8mm,-5mm。受力钢筋的间距允许偏差为+10mm,-10mm。6.4仪器操作6.4.1仪器连接用信号电缆连接主机和探头,将插头固定螺丝旋紧。每次更换探头应在开机前连接好,以便仪器判定探头。6.4.2开机和预设按【开/关】键,仪器开机,自动进入选项菜单。然后预设钢筋河 北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作业指导书第 12 页 共 55页第 版 第 次 修订主题: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

16、颁布日期: 年 月 日直径。6.4.3清零拿起探头放在空气中,离开砼构件表面和金属物至少30cm,按【测试】键,仪器检测界面所指的位置显示“?”或“=”号时,清零完成。6.4.4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测定将探头平行于钢筋,放在测区起始位置砼表面,沿砼表面垂直钢筋方向移动探头,移动过程中,指示条增长,保护层厚度数值减小,说明探头正在向钢筋位置移动,当钢筋轴线和探头中心线重合时,指示条最长,保护层厚度最小,这个最小值就是该根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然后按【确定】键,保存一个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同时,将钢筋的轴线位置标记出来。在测试完该测区钢筋保护层厚度后,依次量测出已经标记的相邻钢筋的间距。6.5检测过程中

17、注意事项6.5.1操作过程中仪器要轻拿轻放,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检测。6.5.2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戴好安全帽。尤其在顶板检测等较高位置检测时,必须保证爬梯等辅助工具的稳固安全。6.5.3检测过程要做到文明施测。河 北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作业指导书第 13 页 共 55页第 版 第 次 修订主题: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颁布日期: 年 月 日7评定应分别对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以及对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钢筋间距进行评定。7.1 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7.2 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

18、度检验的合格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仍应判为合格;7.3 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6.3技术指标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7.4 检测钢筋间距时,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绘图方式给出结果。当同一构件检测钢筋不少于7根钢筋(6个间隔)时,也可给出被测钢筋的最大间距、最小间距,并按下式计算钢筋平均间距:式中:-钢筋平均间距,精确至1mm; -第i个钢筋间距,精确至1mm。河 北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作业指导书第 14 页 共 55页第 版 第 次 修订主题: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颁布日期: 年

19、月 日8检测报告报告内容包括:1 委托单位 2 建筑工程概况 3 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名称 4 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依据标准 5 抽样方案及数量 6 检测日期,报告日期 7 检测项目的主要分类;检测数据和汇总结果;检测结果、检测结论; 8 主检、审核和批准人员的签名。河 北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作业指导书第 15 页 共 55页第 版 第 次 修订主题: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颁布日期: 年 月 日结构实体钢筋间距检验记录第 页 共 页工程名称构件名称检测依据检测仪器序号设计配筋间距(mm)检测部位钢筋间距Si(mm)备注123456验证值(mm)检测部位 示意图备注

20、审核: 检测: 日期: 年 月 日 河 北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作业指导书第 16 页 共 55页第 版 第 次 修订主题: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颁布日期: 年 月 日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记录表第 页 共 页工程名称构件名称检测依据检测仪器垫块厚度C0(mm)序号钢筋保护层厚度设计值 (mm)检测部位钢筋公称直径(mm)保护层检测值(mm)备注第一次检测值C1t第二次检测值C2t平均值验证值检测部位示意图备注审核: 检测: 日期: 年 月 日 河 北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作业指导书第 17 页 共 55页第 版 第 次 修订主题:回弹法检测砌筑砂浆强度颁布日期

21、: 年 月 日回弹法检测砌筑砂浆强度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使用于推定烧结普通砖砌体砂浆强度,不适用于推定高温、长期浸水、化学浸蚀、火灾等情况下的砂浆抗压强度。2应用标准 GB/T 50315-2000砌体工程现场检验技术标准GB 50203-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3仪器设备砂浆回弹仪4试验步骤4.1 抽检率,依据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关于样本容量要求设置抽检方案和抽检率。4.2 测位宜选在承重墙的可测面上,并避开门窗洞口及预埋件等附近的墙体。墙面上每个测位的面积宜大于0.3m2。4.3 测位处的粉刷层、勾缝砂浆、污物等应清除干净。弹击点处的砂浆表面,应仔细

22、打磨平整,并除去浮灰。4.4 每个测位内均匀布置12个弹击点。选定弹击点应避开砖的边缘,气孔或松动的砂浆。相邻两弹击点的间距不应小于20mm。河 北 XX XX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作业指导书第 18 页 共 55页第 版 第 次 修订主题:回弹法检测砌筑砂浆强度颁布日期: 年 月 日4.5 在每个弹击点上,使回弹仪连续弹击3次,第1、2次不读数,仅记录第3次回弹值,精确至1个刻度。测试过程中,回弹仪应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其轴线应垂直于砂浆表面,且不得移位。4.6 在每个测位内,选择13处灰缝,用碳化深度测定仪和1%的酚酞试剂测量砂浆碳化深度,读数应精确至0.5mm。5数据处理5.1

23、平均回弹值值从每个测位的12个回弹值中,分别剔除最大值、最小值,将余下的10个回弹值计算平均值,以R表示。5.2 平均碳化深度每个测位的平均碳化深度,应取该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以d表示,精确至0.5mm。5.3 砂浆强度换算值第i个测区第j个测位的砂浆强度换算值,应根据该测位的平均回弹值和平均碳化深度值,分别按下式计算:d1.0mm时:1.0mm<d<3.0mm时:河 北 XX XX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作业指导书第 19 页 共 55页第 版 第 次 修订主题:回弹法检测砌筑砂浆强度颁布日期: 年 月 日d3.0mm时:式中 第i个测区第j个测位的砂浆强度值 (MPa)

24、;d第i个测区第j个测位的平均碳化深度值(mm);R 第i个测区第j个测位的平均回弹值5.4 砂浆抗压强度平均值测区的砂浆抗压强度平均值,应按下式计算: 5.5强度推定5.5.1每个检测单元的强度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应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 -同一检测单元的强度平均值(MPa)。当检测砂浆抗压强度时,即为;当检测砌体抗压强度时,为;当检测砌体抗剪河 北 XX XX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作业指导书第 20 页 共 55页第 版 第 次 修订主题:回弹法检测砌筑砂浆强度颁布日期: 年 月 日强度时,即为;-同一检测单元测区数;-测区强度代表值(MPa)。当检测砂浆抗压强度时,即为

25、;当检测砌体抗压强度时,即为;当检测砌体抗剪强度时,即为;s-同一检测单元,按个测区计算的强度标准差(MPa);-同一检测单元的强度变异系数。5.5.2每一检测单元的砌筑砂浆抗压强度等级,应分别按下列规定进行规定:1当测区数不小于6时: 式中 -同一检测单元,按测区统计的砂浆抗压强度平均值(MPa); -砂浆推定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MPa); -同一检测单元,测区砂浆抗压强度的最小值。2当测区数小于6时:3当检测结构的变异系数大于0.35时,应检查检测结果离散性较大的原因,若系检测单元划分不当,宜重新划分,并可增加测区数进行河 北 XX XX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作业指

26、导书第 21 页 共 55页第 版 第 次 修订主题:回弹法检测砌筑砂浆强度颁布日期: 年 月 日补测,然后重新推定。6检测过程中注意事项6. 1操作过程中仪器要轻拿轻放,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检测。6.2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戴好安全帽。尤其在检测等较高位置的结构或构件时,必须保证爬梯等辅助工具的稳固安全。6.3检测过程要做到文明施测。7检测报告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 委托单位 2 建筑工程概况 3 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名称 4 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依据标准 5 抽样方案及数量 6 检测日期,报告日期 7 检测项目的主要分类检测数据和汇总结果;检测结果、检测结论; 8 主检、审

27、核和批准人员的签名。河 北 XX XX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作业指导书第 22 页 共 55页第 版 第 次 修订主题:回弹法检测砌筑砂浆强度颁布日期: 年 月 日砂浆回弹法测试原始记录工程名称: 第 页 共 页 构件碳化深度Li(mm)测区123456789101112Ni12345678910换算值推定值测试: 计算: 测试日期: 年 月 日河 北 XX XX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作业指导书第页 共页 第 版 第 次 修订主题: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颁布日期: 年 月 日钻芯法检测混凝土缺陷1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从混凝土结构中钻取芯样,以测定普通混凝土的强度。钻芯法检测

28、混凝土强度主要用于下列情况:对试块抗压强度的测试结果有怀疑时,如试块强度很高而结构混凝土质量很差,或试块强度不足而结构质量较好等;因材料、施工或养护不良而发生混凝土质量问题;混凝土遭受冻害、火灾、化学侵蚀或其他损害以及表层与内部质量不一致的混凝土;需检测多年使用的建筑结构或构筑物中混凝土强度。对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1O 的混凝土结构,不宜采用钻芯法检测。 2检测依据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O3-2007;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3检测设备钻芯机;冲击钻;补平装置;游标卡尺。河 北 XX XX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作业指导书第页 共页 第 版 第

29、 次 修订主题: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颁布日期: 年 月 日4取样大小及样本4.1采用钻芯法检测结构混凝土强度前,应具备下列资料:工程名称、部位及设计、施工、建设单位名称;结构或构件种类、外形尺寸及数量;成型日期、原材料和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试验报告;设计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有关的设计图和施工资料等;检测的原因。4.2钻芯取样应在结构或构件的下列部位钻取:结构或构件受力较小的部位;混凝土强度质量具有代表性的部位;便于钻芯机安放和操作的部位;避开主筋、预埋件和管线的位置,并尽量避开其他钢筋;用钻芯法和非破损法综合测定强度时,应与非破损法取同一测区。4.3钻取芯样的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按单个构件检测

30、时,每个构件的钻芯数量不应少于3 个;对于较小构件,钻芯数量可取2 个;河 北 XX XX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作业指导书第页 共页 第 版 第 次 修订主题: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颁布日期: 年 月 日对构件的局部区域进行检测时,应由要求检测的单位提出钻芯位置及芯样数量;作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修正的芯样数量应不少于6 个。4.4钻取芯样的要求:钻取的芯样直径一般不宜小于骨料最大粒径的3 倍,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骨料最大粒径的2 倍;每个“修正的芯样”的表面均需有构件混凝土原浆模板面,以便读取回弹值、碳化深度值后再制作芯样试件。不可以将较长芯样沿长度方向截取为几个芯样来计算修正系数。从

31、钻孔中取出的芯样在稍微晾干后,应标上清晰标记。若所取芯样的高度及质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重新钻取芯样。芯样在运输前应仔细包装,避免损坏。结构或构件钻芯后所留下的孔洞,可采用树脂类或微膨胀水泥类的细骨料混凝土(比原设计标号提高一个强度等级)及时进行修补,以保证其正常工作。钻芯时用于冷却钻头和排除混凝土料屑的冷却水流量宜为3-5 L/min,出口水温不宜超过30 。工作完毕后,应及时对钻芯设备进行保养维修。4.5芯样的加工及要求河 北 XX XX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作业指导书第页 共页 第 版 第 次 修订主题: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颁布日期: 年 月 日芯样抗压试件的高度和直径之比应在1

32、-2的范围内。芯样试件内不应含有钢筋。如不能满足此项要求,每个试件内最多只允许含有二根直径小于1Omm 的钢筋,且钢筋应与芯样轴线基本垂直并不得露出端面。锯切后的芯样应满足平整度和垂直度的要求,当不能满足时,应对端面进行加工,用水泥砂浆(或水泥净浆)等材料补平。水泥砂浆(或水泥净浆)补平厚度不宜大于5mm,硫磺胶泥(硫磺)补平厚度不宜大于1.5mm,补平层应与芯样结合牢固,以使受压时补平层与芯样的结合面不提前破坏。测量和记录芯样尺寸:平均直径:用游标卡尺测量芯样中部,在相互垂直的两个位置上取其二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5mm;芯样高度:用钢板尺进行测量,精确至1mm;垂直度:用游标量角器

33、测量,两个端面与母线的夹角,精确至0.10;平整度:用钢板尺和塞尺测量芯样端面的缝隙。芯样尺寸偏差及外观质量超过下列数值时,不得用作抗压强度试验。 经端面补平后的芯样高度小于0.95d ( d 为芯样试件平均直径)或大于2.05 d时;河 北 XX XX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作业指导书第页 共页 第 版 第 次 修订主题: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颁布日期: 年 月 日 沿芯样高度任一直径与平均直径相差达2mm以上时; 芯样端面的不平整度在100mm长度内超过0.1mm时; 芯样端面与轴线的不垂直度超过2 度时; 芯样有裂缝或有其他较大缺陷时。5芯样的抗压强度试验5.1 芯样的试件宜在与被

34、检测结构或构件混凝土湿度基本一致的条件下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如结构工作条件比较干燥,芯样试件应以自然干澡状态进行试验;如结构工作条件比较潮湿,芯样试件应以潮湿状态进行试验。5.2 按自然干燥状态进行试验时,芯样试件在受压前应在室内自然干澡3 天,再进行抗压强度试验。5.3 按潮湿状态进行试验时,芯样应在20士5的清水中浸泡40-48h,从水中取出后揩干立即进行抗压强度试验。5.4 芯样的抗压强度试验按混凝土立方体强度的试验方法进行。6芯样混凝土强度的计算6.1 芯样试件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系指用钻芯法测得的芯样的强度,换算成相应于测试龄期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度值。河 北 XX

35、XX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作业指导书第页 共页 第 版 第 次 修订主题: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颁布日期: 年 月 日6.2 芯样试件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4 F/d2式中:芯样试件混凝土强换算值(Mpa),精确至0.1Mpa;F芯样试件抗压试验测得的最大压力(N); d芯样试件的平均直径(mm) ; 不同高径比的芯样试件混凝土强度换算系数见下表。6.3 高度和直径均为100mm或150mm 的芯样试件的抗压强度测试值可直接作为混凝土的强度换算值。芯样试件混凝土强度换算系数高径比h/d1.01.11.21.31.41.51.61.71.81.92.0系数1.

36、001.041.071.101.131.151.171.191.211.221.246.4 单个构件或单个构件的局部区域。可取芯样试件混凝土强度换算值中的最小值作为其代表值6.5 用钻芯来修正回弹值的芯样强度换算值详见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第4.15条规定。7注意事项仔细审读设计图纸,确定合理钻芯位置钻芯前应检查钻芯机是否正常,安装是否牢固,搭设平台是否河 北 XX XX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作业指导书第页 共页 第 版 第 次 修订主题: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颁布日期: 年 月 日牢固。漏电保护装置是否正常。钻芯前应先对芯样表面进行回弹值和碳化深度值检

37、测。现场检测人员操作仪器过程中要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检测人员检测过程中要做到文明施测。8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流程图委托检测登记检测员获得有关资料了解检测情况制定检测方案检查钻芯机做好检测准备钻取芯样并编号记录芯样加工,养护芯样试压,记录破坏状态计算出具报告整理归档。9检测报告报告内容包括:1 委托单位 2 建筑工程概况3 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名称4 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依据标准5 抽样方案及数量 6 检测日期,报告日期河 北 XX XX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作业指导书第页 共页 第 版 第 次 修订主题: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颁布日期: 年 月 日7 检测项目的主要分类检测

38、数据和汇总结果;检测结果、检测结论; 8 编制后,首先部门内部进行审核;无问题后主检、审核人签字交至总工审定。9 报告完成后交承接室存档发放。河 北 XX XX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作业指导书第 1 页 共 3 页 第 版 第 次 修订主题:回弹检测烧结普通砖抗压强度颁布日期: 年 月 日回弹检测烧结普通砖抗压强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建筑工程中回弹法检测烧结普通砖的抗压强度。2执行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回弹仪评定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方法JC/T796-19993仪器设备回弹仪4测区、测点布置4.1对检测批的检测,每个检测批中可布置510个检测单元

39、,共抽取50100块砖进行检测。4.2回弹测点布置在外观质量合格砖的条面上,每块砖的条面布置5个回弹测点,测点应避开气孔等且测点之间应留有一定的间距。5数据处理5.1 以每块砖的回弹测试平均值Rm为计算参数,按相应的测强曲线计算单块砖的抗压强度换算值;当没有相应的换算强度曲线时,河 北 XX XX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作业指导书第 2 页 共 3 页 第 版 第 次 修订主题:回弹检测烧结普通砖抗压强度颁布日期: 年 月 日经过试验验证后,可按式(1)计算单块砖的抗压强度换算值:黏土砖:f1,i =1.08Rm,i 32.5页岩砖:f1,i = 1.06Rm,i 31.4(精确至小数

40、点后1位)式中: Rm,i第i块砖回弹测试平均值;f1,i第i块砖抗压强度换算值;5.2 在进行了回弹测试的砖样中选取10块取样作为块材试样,对块材试样进行了抗压强度的测试,并计算抗压强度平均值;5.3 确定对样本的修正量或对应样本的修正系数loc;按式(2)计算: (2)式中: fcor,m试件换算抗压强度样本的均值; 被修正方法检测得到的与芯样试件应测区的换算抗压强度样本的均值;5.4 相应的修正可按式(3)计算: (3)式中: 修正后测区砖换算抗压强度修正前测区砖换算抗压强度进行修正计算,得到修正河 北 XX XX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作业指导书第 3 页 共 3 页 第 版

41、第 次 修订主题:回弹检测烧结普通砖抗压强度颁布日期: 年 月 日后的回弹换算抗压强度值。6检测过程中注意的事项6. 1操作过程中仪器要轻拿轻放,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检测。6.2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戴好安全帽。尤其在检测等较高位置的墙体时,必须保证爬梯等辅助工具的稳固安全。6.3检测过程要做到文明施测。7检测报告报告内容包括:1 委托单位 2 建筑工程概况 3 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名称 4 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依据标准 5 抽样方案及数量 6 检测日期,报告日期 7 检测项目的主要分类检测数据和汇总结果;检测结果、检测结论; 8 主检、审核和批准人员的签名。 河 北 XX

42、XX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作业指导书第 页 共 页 第 版 第 次 修订主题: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颁布日期: 年 月 日砼钻芯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 统一编号: 委托单位: 委托日期: 工程名称: 报告日期: 样品名称: 成型日期: 要求试验项目: 使用部位: 其他: 检验类别: 试验结果:砼钻芯抗压强度试验芯样编号设计标号龄期(d)芯样尺寸()破坏荷载(KN)强度值(MPa)强度修正值(MPa)强度平均值(MPa)依据标准:委托人: 见证人: 审核: 试验:检 测 报 告编号工程名称: 委托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河北XX建工技术有限公司××&

43、#215;×年××月××日河北XX建工技术有限公司工程质量检测报告 共 页 第 页声 明1、 本检测报告无我单位检测专用章和计量认证专用章无效。2、 本检测报告无检测、审核、批准人签字无效。3、 本检测报告涂改、换页、漏页无效。4、 本检测报告无骑缝章无效。5、 对本检测报告若有异议或需要说明之处,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我单位书面提出,本单位将给予及时的解释或答复。6、 未经我单位同意不得复制或作为它用。检测单位:河北XX建工技术有限公司单位地址:石家庄市新华区西焦北路16号邮政编码:050051联系电话:(0311)85298630河北

44、XX建工技术有限公司工程质量检测报告编号 共 页 第 页工程名称工程地点环境条件(晴、阴、雨)委托单位抽样日期抽样数量见报告检验时间检验类别委托检验项目1、墙(柱)、梁、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检测;2、墙(柱)、梁、板的钢筋位置测定;3、砌块、砌筑砂浆强度检测。检验仪器检测仪器设备:混凝土检测仪器设备、砌体检测仪器设备、钢筋位置测定仪、酚酞溶液、碳化深度测量仪、游标卡尺、钢卷尺等。检验依据1、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2、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3、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5、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6、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007、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检测结论检测结论:1、该工程××层××层墙(柱)、梁、板混凝土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2、该工程××层××层砌块、砌筑砂浆强度符合设计要求;3、该工程××层××层墙(柱)、梁、板的钢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