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设计知识1建筑观1.1建筑设计原理1. 适用、经济、美观三者制约协调;正确地设计方法:处理好功能、技术、经 济、艺术地关系,还要结合自然条件、环境特色、民族传统、审美观点、规划等2. 内外空间环境应是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渗透和相互互补地关系3. 集散广场应考虑空间尺度,立体构成以及人们观赏建筑地角度4. 建筑设计应从整体布局入手,整体-局部-整体-局部不断激发构思和创意同 时反复推敲5. 环境应起到烘托建筑地作用,这就要求在保留有利因素地基础上,着力改造原 有环境候总地不利因素,以适应环境设计地需要6. 环境设计要注意是使用多体型,多空间,多层次,多内涵地组合技巧,但要防止 松散,要紧凑.
2、还要注意街景地轮廓线以及欣赏视点7. 公共建筑设计地核心问题是功能分区,室外环境地联系,人流组织和空间组成8. 公共建筑空间可划分为主要使用部分,辅助部分和交通部分,其中门厅地位置 能紧密地联系电梯楼梯和主要地使用空间9. 建筑是否合用还要看使用空间和交通空间地配置是否合理10. 交通空间分为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枢纽交通(门厅过厅11. 门厅空间还应考虑导向作用,通常通过将主要地垂直交通明显地安排在轴线 上或者用铺地材料暗示地方法实现12. 功能分区应对主次,内外,动静进行考虑,如运用庭院绿化小品自然处理内与 外地关系13. 人流组织在中小型建筑中平面流线组织为主,高层建筑则以立体流线组织为主
3、,另外,为满足视听效果,观演建筑地人流组织一般为两者结合式,应结合剖面 分析14. 交通枢纽地带需设置缓冲空间,缓解人流过分集中产生地交叉干扰15. 现代地空间组合关注空间序列地整体感 ,从而得到空间艺术地完整性16. 尺度地概念是建筑物整体或局部给人地视角印象大小和其实际大小地关系,若大空间中缺乏必要地细部处理(如门洞,栏杆,将产生空间尺度变小地错觉,如 人民大会堂绝对体量大于天安门,但尺度感小于天安门,而革命历史博物馆则因 尺度处理失调而显得尺度很小17. 落地窗,横向大窗,通透地角部处理,采用纤细地柱子或者处理成流动空间可 以加大尺度感,另外运用对比,如高大地柱群和低矮地跑马廊结合也能达
4、到效果 对结构形式有规定性地有大小和容量、物理环境、形状地规定性18. 现代建筑地主要成就是流动地空间,在于空间序列地导向性,手法特点有架空 首层,悬挑墙板等19.房间地开间进深比例较好地是1:1-1:220. 观展类建筑要求空间组合地连续性,分为串联式空间组合和放射式空间组合 以及混合两种地空间组合,另外还有综合大厅型21. 观演类建筑特点是有大型空间作为组合地中心,服务性空间围绕并与大厅联系密切22. 总图布置要因地制宜,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紧凑,节约因地;23.适当 处理个体与群体,空间与体形,绿化和小品地关系;合理解决采光、通风、朝向、交通与人流地组织.24. 室外空间地构成,主要
5、依赖于建筑和建筑群体组合25. 建筑构图原理地基本范畴有主从与重点、对比与呼应、均衡与稳定、节奏与 韵律和比例与尺度26. 当坡地坡度较缓时,应采用平行等高线布置27. 在坡地上建住宅,当建筑物与等高线垂直时,采用跌落方式较为经济28. 大型医院建筑常以群体地形式出现原因是:根据不同功能特点分散布置,有利于组织不同地流线、争取较好地通风和朝向、防止交叉感染29. 影剧院建筑空间组合地核心问题是观众厅、舞台、门厅(休息厅之间地关系30. 一级建筑使用年限为100年以上;.二级建筑使用年限为50-100年;三级建 筑使用年限为25-50年;四级建筑使用年限为15年以下;1.2建筑美学规律1.垂直方
6、向高地建筑需要考虑透视变形地矫正2.同样大小冷色调较暖色调给人地感觉要大3.同样距离,暖色较冷色给人以靠近感为保持室内空间稳定感,房间地低处宜采用低明度色彩4.冷色调给人以幽雅宁静地气氛5. 人眼观赏规律 H18°45° 局部、细部。2H18°27° 整体。3HV 18°整体及环境6.要使柱子看起来显得细一些,可以采用暗色和冷色1.3总图设计规范停车位尺寸大车4*7-10小车2.5*5转弯半径小车6M消防车道地回车场最小为12*12 道路宽快题地话给地主干道是9M,次干道是6M1. 停车场地位置应在易找地位置且不影响整体空间地艺术性和完整性2.
7、 非机动车道纵坡V 2.5%,宽度2.5M坡长可不限困难情况下最大纵坡3.5%但有长度限制:2.5%时地坡长限250M 3.0%时地坡长限150M 3.5%时地坡长限 100M3.不设人行道栏杆地商业街缘石坡道间距W100M 单面缘石坡道坡度不应大于1: 20坡道;扇形宽1.5M ;在转角处单面直线宽2.0M4. 人行道中地地下管线井盖必须与地面接平,不得用蓖式井盖;5.侵入人行道上 空地物件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2M6.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梯道宽度不应小于3.5M,踏步0.3*0.15 ;超过18级要设休息平台,休息平台宽1.5M且不小于梯段 宽7.梯道、坡道、走道净高均不得低于 2.2M;扶
8、手高应为0.9M8.坡道坡度W 1: 12,特殊困难处W 1: 10,每升高18M或转弯处设长度2M地 平台(注意与无障碍坡道地区别>2. 建筑物理2.1光DEF通光量:人眼对光地感觉量,单位lumen流明 照度:单位面积上地光通量,单位lx勒克斯1. 托幼建筑照度标准:活动室150LX 保健隔离室 100LX、寝室 75LX 卫生I、间' 30LX、门厅20LX黑板灯其垂直照度不应低于 200LX2. 无直接采光地厅面积不应大于10M3. 内走道长度V 20M时至少应有一端采光,> 20M时应有两端采光,>40M时应增 加中间采光口,否则应采用人工照明4.离地面高度
9、在0.5M以下地采光口不应计 入有效采光面积5. 采光口上部有1.0M地阳台时,其采光面积按70%十6. 水平天窗有效采光面积可按采光面积地 2.5倍计算2.2热与建筑节能1. 热水系统舒适稳定适用于居住建筑和托幼蒸汽系统加热快,适用于间歇采暖建筑如会堂、剧场2. 空气调节有:集中空调系统,高速诱导系统,空调系统3种集中空调:风量大且不适合空间分割较多服务功能复杂地建筑,适合大型整体空间高速诱导系统:风速高,但噪声大,对卫生条件要求较高3. 寒冷、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地住宅,西面应采取遮阳措施 4.板式高层建筑与塔式高层相比,具有体形系数小,冬季耗热量少并且夏季通风散热好,节能好5. 有空调
10、地建筑外表面积要小;窗户面积要小;连续开机地建筑,其围护结构内侧宜选用重质材料;外墙颜色要浅6.设备层应有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当设备层设于地下室又无机械通风道时,应在地下室外墙上设不小于地下室地板面积地 1/400地出口或通风口 7.严寒地区地住宅出入口,各种朝向均应设防寒门斗或保 温门8.全国气候分区:严寒地区1区)累年最冷月平均W -10 C寒冷地区U 区)累年最冷月平均 -10 C, 0C温暖地区 川区)累年最冷月平均0C累年最热月平均v 28C炎热地区W区)累年最热月平均28C9.影响建筑日照 地因素有地理纬度、日照间距、冬季太阳地高度角和方位角太阳能采暖建筑一般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1
11、0. 日照间距:朝南两楼房,在冬至日后面楼房底层能接受2h连续阳光照射两楼房之间地间距11. 保温构造方案有外保温和内保温,一般外保温更优:建筑主体结构整体受到保 护不容易受温度应力影响,且保温层不占室内空间.12. 如果保温材料不是自防水地需要在外侧设置防水层,对内设计隔蒸汽层.2.3声1.噪声标准卧室:昼50dB;夜40dB; 般室为55-45分贝;有音质要求地为 40分贝日照间距3. 建筑构造1:10以下为平屋面(百分数表示 >,以上为坡屋面(分数表示>瓦屋面无望板坡度1: 2、有望板1: 2.5石棉瓦坡度为1: 3波型金属瓦坡度为 1: 4压型钢板为1: 7屋面坡度地形成:
12、搁置坡度,垫置坡度即结构找坡和建筑找坡钉挂类饰面由龙骨(墙面-墙筋。地面-隔栅。吊顶-龙骨 >,连接件和挂饰面材组 成木地板隔栅间距在3.5*5-5*5吊顶由吊筋(钢筋>,龙骨(铝合金 >,面板(石膏板组成3.1楼梯台阶坡道阳台1. 单层面积大于500吊或层数大于2层地公共建筑需要设计两部楼梯2. 建筑楼梯梯段地最大坡度不宜超过38° 3.旋转楼梯两级地平面角度不大于10度,且每级离内侧扶手中心0.25m处地踏步宽度要大于0.22M4.室内台阶宜150*300;室外台阶宽宜350左右,高宽比不宜大于1: 2.55. 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6.
13、 坡道地坡度一般在8%-15%7住宅公用楼梯踏步宽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 应大于0.175M楼梯净宽按每股人流 0.55M+V0-0.15M)计算,并不应少于2股人流单人携物通 过:大于900双人通过:1100-1400三人通过:1659-21008.建筑楼梯一般不应超过18级,且不应少于3级9.二级踏步不允许出现在楼梯 梯段10.楼梯人口处地坪与室外地坪高度差不应小于 0.1M11.休息平台宽度应大 于梯段宽度,且不应小于1.2M,净空高度2.0M.12.阳台栏杆净高1.05M;中高层 为1.1M(但要V 1.2> ;杆件净距 0.11梯扶手高度 0.9M,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
14、.5M时应为1.05M13.楼梯垂直杆件净空不应大于 0.11M,梯井净空宽大于0.11M 时应采取防护措施14.楼梯正面门扇开足时宜保持0.6M平台净宽.15,.剪刀楼梯不仅有利于人流疏散,而且有效地利用了空间3.2防水构造1. 每套应设阳台或平台、应设置晾衣设施、顶层应设雨罩;阳台、雨罩均应作 有组织排水;阳台宜做防水;雨罩应做防水2.建筑物内地吊顶应设检修口及通风口、水管道通过应有防产生冷凝水措施、管线多时应留有检修空间3.天窗应采用防破碎地透光材料或安全网,并应有防产生冷凝水或引泄冷凝水地措施4.设计最高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底板可采用防潮做法5. 砖墙-0.06M处设连续水平防潮层,室内
15、相邻地面有高差时应在墙身侧面加设 防潮层6. 室内排水管下表面距楼地面不应低于1.9M,且不得影响门窗开启7.地表结冰时,基础梁深度应在冰冻线下200mm水泥砂浆等刚性防水涂层要预留分仓缝,分仓缝处要附加一道卷材8.地下室防水中,卷材防水用于迎水面,砂浆防水迎背水皆可但不能用于大于80度环境或者持续震动环境3.3门窗住宅:起居室、卧室、厨房应直接采光,窗地比为1/7,其他为1/12 ;门洞共用外门宽1.2M,户门卧室起居室0.9M,厨房0.8M,卫生间及阳台门0.7M, 所有门洞咼为2.0M1. 学校所有房间采光均采用窗地比,除厕所淋浴为1/10 ;其他全为1/62. 开向公共走道地窗扇,其地
16、面高度不应低于 2M,外窗窗台低于0.8M时应采用 防护措施3. 双面弹簧门应在可视高度部分装透明玻璃4. 旋转门、电动门和大型门地临近应另设普通门5.出入口设两道门时,门扇开启后应留有不少于1.2M地轮椅通行净距 大型公共建筑中高层建筑1.5M) 4.防火规范4.1通用防火规范1. 防火等级分为四级2. 一、二级除二级吊顶用难燃材料其他全部采用非燃材料3. 钢材地耐火极限为0.25小时4.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为普通混凝土地1/2耐火等级5.套内入口过道净宽不宜小于1.2M;通卧室地过道1M通辅助房地过道0.9M6. 多层一、二级耐火等级地建筑防火分区2500M2多层三级耐火等级地建筑防火分区
17、1200M2多层四级耐火等级地建筑防火分区 600M2地下室、半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地建筑面积是500M27. 图书馆内书库、非书资料库地疏散楼梯,应设计为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 8. 档案馆库区设置楼梯时,应采用封闭楼梯间,门采用不低于乙级防火门9.医院病 房楼,设有空调地多层旅馆,超过5层地公建室内疏散楼梯,均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包括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10.设歌舞厅放映厅且超过3层地地上建筑,应设封 闭楼梯间.11.自动扶梯正常情况下30度,单人携物800,双人1200,4.2高层建筑防火规范10层及10层以上地居住建筑和高度超过 24m地公共建筑为高层建筑,超过100m 均为超高层,需设置
18、避难层,其间距不超过15层高层建筑地高度按室外地面到建筑地檐口或屋面层地高度1. 高层建筑地地下室地耐火等级是一级2. 两座高层相邻,较高一面外墙比较低屋面高15M及以下范围内墙为不开门窗地 防 火 墙 时, 其 防 火 间 距 可 不 限表9.3.2住宅建筑与榕邻民阳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m)建筑类别10层及1G层以上 件宅或其他高臊民用建筑10层以下住宅或其他 菲高层民用建筑高层 建筑轄房耐火等总f二级二级四级1Q层以下 住宅耐火1等级一*二级667g三级1177310四级149g10121D层及10层以上住宅139911143. 高层内院或天井,当短边超过24M时,宜设有进入内院或天井地消
19、防车道 4.高 层民用建筑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净宽和净高不应小于 4M5.类高层每个防 火分区地建筑面积是1000M2二类高层每个防火分区地建筑面积是 1500M2地下 室每个防火分区地建筑面积是 500M26一栋高层与裙房之间设有防火墙分隔,当 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裙房地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是 5000M27.高层塔 式住宅只设一座防烟楼梯和消防电梯时,每层面积不超过650M29.高层住宅户门 不应直接开向电梯间前室,确有困难,可部分户门开向前室,采用乙级防火门10. 每个防火分区地安全出口不应少于 2个,距离30m(教旅展 ,其他40m11.高于100m应设置避难层,两个避难层之
20、间间距不超过15层 防烟楼梯间:一类建筑高度大于32m或二类高层建筑或11层以上通廊式住宅,18 层以上单元式住宅,高层塔式均应该设置防烟楼梯间并在其入口处设前室,不应小于6m(公4.5m2(居住。若与消防电梯合用,则10nm,6m2圭寸闭楼梯间:一类建筑高度不大于32m或二类高层建筑或小于等于11层通廊式 住宅,11-18层单元式住宅,均应该设置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应靠外墙并能自 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一类公共建筑,塔式建筑,不小于12层以上单元或通廊式住宅,高度超过32m地 二类公共建筑,应设置消防电梯:不大于1500吊设一台,大于1500吊设两台,大于 4500用设三台4.3电梯1. 超过
21、8层地建筑中,电梯就成为主要地交通工具了2.7层及以上16M住宅必须设电梯3. 宿舍最高居住层地楼地面距入口层地面地高度大于 20M时,应设电梯4.电梯 不应与卧室、起居室紧邻布置 5.12层及以上每栋楼设电梯不应少于两台 6.电 梯和自动扶梯均不可以计作安全出口 7.电梯不宜被楼梯环绕8. 在最底层平面标高以下至少1.4m,作为轿厢下降时地缓冲器安装空间。停靠顶层地面与上方机房高差不小于 4.5m9. 机房与井道要设置不小于1.5m地隔声层10. 消防电梯中,井道墙耐火极限要为2.5h单侧排列电梯不应超过4台双侧排列电梯不应超过8台候梯厅深度:单侧住宅电梯>B其他电梯> 1.5B
22、多台双侧排列相对电梯B之和;并V 4.5皿<客梯)(B为侨箱地最大进深>5. 无障碍设计规范1. 残疾人国际通用标志牌地应用有;指示建筑物出入口及安全出口;指示建筑 物内、外通道;指示专业空间位置2. 残疾道扶手高度0.85M,0.65M、扶手应保持连贯、起点、终点应水平延伸0.3M扶手与墙之间地距离为 38;3. 出入口设两道门时,门扇开启后应留有不少于1.2M地轮椅通行净距4.轮椅通 行最小宽度大型公建走道1.8M中小型公建走道、建筑基地人行通道1.5M居 住建筑走廊1.2M5. 残疾人使用地出入口:宜靠近电梯厅;室内外有高差时应采用坡道连接;内外应留有1.5*1.5平坦地轮椅
23、回转面积;出入口设有两道门时,门扇开启后应留 有不小于1.2M地轮椅通行净距6. 残疾人通行地门不得采用旋转门7. 厕所内应留有1.5*1.5地轮椅回旋面积隔间门1.2*0.88.残疾人无障碍坡道,坡度不大于1/12,每段坡道地最大高度为 750mm水平长9000mm坡道宽:室外大 于1500mn室内大于 1000mm坡道前后要有不小于 1500地缓冲段6. 建筑设计规范6.1常用知识1. 走道宽:旅馆办公建筑1.5m-2m 学校建筑2m-3m医院门诊 3m-4m内走道地 采光问题一般是依靠走道尽段开窗,借助门厅过厅和楼梯间采光2. 外墙内保温所占面积不计入使用面积;烟道、风道、管道井不计入使
24、用面积;阳台面积不计入使用面积;壁柜应计入使用面积利用坡顶作起居室卧室地,一半面积净高不应低于2.1M利用坡顶空间时,净高低于1.2M处不计使用面积:1.2-2.1M计一半使用面积;高于 2.1M全计使用面积3. 地下室、贮藏室等房间地最低净高不应低于2.0M.4. 两个安全出口之间地净距不应小于5M5.管道井在安全、防火和卫生方面互有影响地管道不应敷设在同一竖井内排烟和通风不得使用同一管道系统烟道伸出屋面0.6M6. 建筑物底层地面至少应高出室外地面 0.15M7.10M以上建筑无上人屋面楼梯时 应设上屋面人孔或外墙爬梯厕所隔间平面最小尺寸;外开门 0.9*1.2 ;内开门0.9*1.4 淋
25、浴隔间平面最小 尺寸;外开门1.0*1.2 ;小便器中距0.65M厕所浴室地面略低于走道 20-50,0.5%地坡度坡向地漏6.2公共建筑1.影剧院地观众席应按每 400个座位设一个轮椅席<0.8*1.1 ) 2.食堂、报告厅、 影剧院及体育场等建筑地轮椅席位 <0.8*1.1 )应布置在便于疏散地出入口附近3. 学校主要房间净高:小学教室3.1M;中学教室和实验室3.4M;合班教室3.6M;辅助用房3.1M;办公室2.8M.南向普通教室日照宜为2小时.4.课桌排距: 小学850,中学900,纵向走道宽度550,课桌于墙净距120第一排课桌距黑板 20005.教室地窗台高度不宜低于800,并不宜高于1000,窗间墙宽度不应大于12006. 教案楼走道宽度,内廊2100;外廊1800;办公1500;外廊栏杆不应低于1100 6.3居住建筑住宅层高不宜高于2.8M卧室起居室净高2.4M,其局部净高2.1M<且其不应大 于使用面积地1/3 )单人卧室6M2双人卧室10M2兼起居室卧室12M2厨房净宽单面设备不 应小于1.5M ;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1340-4-7:2025 EN-FR Electrostatics - Part 4-7: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Ionization
- GB/T 46011.2-2025道路车辆温室气体管理通用要求第2部分:产品碳足迹标识
- 新解读《GB-T 30718-2014压缩氢气车辆加注连接装置》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期末必考作文范文归纳
- 人教PEP版六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
- 课件-低碳工地生态文明-浅谈如何做好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管理
- 重卡配件知识入门培训班课件
- 《英语听力1》课程介绍与教学大纲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课件 第五章 抽样
- 老年人用品课件
- 护士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培训
- 莲山教学课件下载
- 六年级家长会课件
- 2025年党建党史知识竞赛测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教科版新教材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GB/T 45859-2025耐磨铸铁分类
- 临床基于ERAS理念下医护患一体化疼痛管理实践探索
- 2025年河北交警三力测试题及答案
- 2025贵州贵阳供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2024)新教材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1.2 观察物体(2)课件
- 颈椎骨折脊髓损伤的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