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上第二章第3节 声的利用练习_第1页
物理八上第二章第3节 声的利用练习_第2页
物理八上第二章第3节 声的利用练习_第3页
物理八上第二章第3节 声的利用练习_第4页
物理八上第二章第3节 声的利用练习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节 声的利用 一、选择题1根据图1所示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Hz的声音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C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D15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答案:C解析:从图中看出,人发声的频率范围是8511000Hz,听觉的频率范围是2020190Hz。蝙蝠发声的频率范围是10000120190Hz,听觉的频率范围是1000120190Hz。据此判断C正确。2图2中,主要描绘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是答案:B解析:探测海深是科学家为了获得海底深度的信息,回声定位是蝙蝠获得昆虫详细方位的信息,超声波探查是医生为了获得胎儿安康情况的

2、信息。敲瓶底时橡皮膜振动发声,通过空气向前传播,引起火焰摇动,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3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检查身体,这是因为听诊器能A改变声音B减少声音分散C加强振动D以上解释都不对答案:B解析:声音是从发声体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越到远处越分散。所以间隔 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用听诊器可以使声音沿着橡皮管传播,减少声音分散,使声音传播得更远些。4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以下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A验钞机B微波炉C电视遥控器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答案:D解析: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工作的,微波炉是利用微波工作,电视遥控器利用红外线工作,潜艇上的声呐系统利用超声波工作,因为

3、超声波在水中传播间隔 远。5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突然水母像是收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分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吼叫,波涛汹涌,风暴降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B水母接收到了超声波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答案:A解析:地震、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产生。次声波人耳听不到,但有些动物能听到。6你观察过以下现象吗?安静的黄昏,狗竖起耳朵在警觉地谛听。这是由于A狗听到很远处人们手机的对话 B狗惊呆了C狗听到人耳所不能觉察的某些高频率的

4、声音D狗听到无线电波答案:C解析:狗的听觉范围比人类广,它能听到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超声波的频率比人听到的声音的频率高。7如图3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球形凹面镜使声波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胆结石粉碎。这一现象主要说明A声音是一种波 B只有用凹面镜才能反射声波C声波具有能量 D只有把声波集中起来,它才具有能量答案:C解析:声波能引起其他物体振动,说明声波把发声体的能量传递给了其他物体。声波能使胆结石粉碎,说明声波具有能量。凹面镜能把声波集中起来,具有的能量更大。8以下事实不能明显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A振动的喇叭可以“吹灭蜡烛火焰 B汽车从马路上开过,马路旁居民窗户嗡

5、嗡作响C美妙的音乐能陶冶人的心灵 D利用超声波来击碎体内结石答案:C解析:振动的喇叭可以“吹灭蜡烛火焰、汽车从马路上开过,马路旁居民窗户嗡嗡作响、利用超声波来击碎体内结石,这些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美妙的音乐能陶冶人的心灵,给人美的享受,这是声音给人的精神带来的效果,不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9以下哪那句话不正确A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及汽车的奔驰能形成次声波B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地震、海啸、台风、雷电能形成次声波C次声波的频率低对人体有伤害作用D次声波可以传得很远,强烈的次声波能绕地球23圈,但不容易绕过障碍物。答案:D解析: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及汽车的奔驰、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地震、海啸、

6、台风、雷电等伴有次声波产生,次声波的频率低对人体有伤害作用,次声波可以传得很远,容易绕过障碍物,强烈的次声波能绕地球23圈。二、填空题10爆炸声会使附近的门窗发出响声,强烈的爆炸声甚至可以将窗玻璃震碎,这说明声音能传递_,利用回声测量海水深度是利用声音来传递_。答案:能量信息解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利用回声测量海水深度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爆炸声将窗玻璃震碎,这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11人们挑选瓷器时,总要敲击几下,以判断瓷器是否有裂纹;人们利用声呐探知海的深度;

7、中医通过“闻来诊病;外科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以上事例中,能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的是_,能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的是_。答案:解析:人们挑选瓷器时,总要敲击几下,以判断瓷器是否有裂纹,即通过声音我们判断是不是破裂,即是声音传递了信息;人们利用声呐探知海的深度,即通过接收到的回声判断海洋的深度,故是声音传递信息;中医通过“闻来诊病,即通过声音判断人体是否发生病变,故是声音传递信息;外科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即特指声音比较有“劲,故是声音传递能量。12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地震时产生的_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对建筑物、人的平衡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

8、病症,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由于它的破坏性大,并且它的频率低于_Hz,人耳却无法直接听到,所以要尽量远离地震源。答案:次声波20解析:地震时会伴有次声波的产生,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13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_,中国传统中医有“望、闻、问、切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_的意思,它是利用声波能传递_。答案:能量听信息解析:利用超声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能量。中医通过听的方法,获取病人身体的信息,是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三、解答题141912年“泰坦尼克号首次出航即触冰山漂浮,这起事件震惊世界,随即人们提出用声学方法遥测航道上的冰山。请

9、你说一说声学测冰山的道理是什么。答案:利用声音的反射作用回声测距,假如能测出发出声音到反射声音回声的时间,又知道水中声速,那么能计算出冰山到船的间隔 。解析:根据,知道水中的声速,再测出从发出声音到接收到回声的时间,就可以计算出间隔 。15登山运发动在攀登雪山时不许高喊,只能借助手势互通信息,你知道这里面的物理学道理吗?答案:因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人在高声喊叫的同时,也引起了周围空气的振动,振动通过空气传递给了积雪层,往往会引起积雪层的振动,声可以传递能量,高喊可能由于声传递的能量造成雪崩,带来人员伤亡和设备的损失。解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传播能量。

10、16阅读短文并答复以下问题。超声涉及其应用人可以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19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190Hz的声音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外表,使物件外表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到达净化物件外表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可以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展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2超声波可以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_。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间隔 ,是由于_。4假设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

11、为1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_m。答案:1高于20190Hz2能量3真空不能传声 43000解析:文字主要介绍了超声波的信息,通过阅读,不难答复第一、二两问。要答复第三问,需要联想到超声波也是声音,只是频率比可听声高,并不是具有超过可听声的本领,它在真空中也不能传播。答复第四问,只要利用进展计算,不过要注意:因为声音是一去一回,不要忘了时间要除以2。17很多同学有过疑问“声音具有能量吗?它具有的能量与声音的响度和频率是不是有关呢?某同学对其中两个问题进展探究,实验器材如图4所示:A为一个空易拉罐,它的底部中央用钉子戳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用塑料薄膜包住并绷紧,用橡皮筋扎牢,B为一只点燃的蜡烛。完成表中的内容。为保证每次实验声音的频率一样,要做到每拍一次或每次拍的快慢一样。解析:在描绘实验过程时,语言一定要准确,对于涉及多变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