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笔记目 录 (Contents)第一章 概论 (Introduction)3第一节 教材的定义 (The definition of materials)3第二节 教材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The role of materials in ELT)4第三节 英语教材编写的新发展 ( New trends in materials development)5第二章 教学大纲与教材 (Syllabuses and materials)5第一节 教学大纲的定义 (Definitions of syllabus)6第三节 教学大纲的组成部分 (Components of syllab
2、uses)7第四节 教学大纲的种类 (Types of syllabuses)7第五节 语法教学大纲 (Grammatical syllabuses)8第三章 需求分析 (Needs analysis)10第四章 优秀教材的特点 (Feature of good materials)12第五章 关于教材编写的研究课题 (Research issues on materials development)14第一节 教材中语言材料的选择问题 (Issues on th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textbooks)14第二节 语言学习规律与教材编写 (Language lea
3、rning rules and materials development)15第三节 语言知识的呈现 (Presentation of language knowledge in materials)16第四节 教材编写与语法教学 (Materials development and grammar teaching)16第五节 教材编写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Materials development and learner autonomy)17第六章 语料库与教材编写 (Language corpora in materials development)17第一节 计算机语库 (C
4、omputer-based language corpora)18第二节 语料库的功能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corpora)18第三节 如何使用语料库 (How to use language corpora)18第七章 教材评价 (Materials evaluation)18第一节 教材评价的意义 (The significance of materials evaluation)18第二节 教材评价的原则 (Principles for materials evaluation)19第三节教材评价的方法 (Approaches to materials
5、evaluation)19第四节 教材评价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Issues in materials evaluation)20第八章 教材的取舍和调整(Materials adaptation)20第一节 为什么要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 (Reasons for materials adaption)20第二节 教材取舍和调整层次 (Levels of materials adaptation)20第三节 教材的取舍和调整的原则和方法 (Principles and methods for materials adaptation)21第九章 教材编写 (Developing origin
6、al materials)22第一节 教师在教材编写中的作用 (Teachers role in materials development)22第二节 教材编写的原则 (Principles in materials development)23第十章 中小学英语教材简介 (English textbook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25第一节 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中学英语教材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xtbooks in late 1970s)25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的中学英语教材 (Middle school Englis
7、h textbooks in late 1980s)25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的中学英语教材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xtbooks in late 1990s)26第四节 21世纪以来的中学英语教材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xtbooks in late 21st century)26第五节 小学英语教材 (English textbooks in primary schools)26第一章 概论 (Introduction)第一节 教材的定义 (The definition of materials)狭义:教科书 textbook/co
8、ursebook1.广义:“教学材料” materials 课本、练习册、录音带、光盘、幻灯片、教学实物 凡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 教材 2. 教科书是教材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3. 正确理解教材的定义有三方面意义: (1)有利于我们在宏观上认识教材,特别是认识教材的多元化发展; (2)有利于我们更新教材观念,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丰富和补充教学内容; (3)有利于我们认识教材与教师的关系。第二节 教材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The role of materials in ELT)1. 教材本身教材的作用消极作用积极作用A. 体系完整、内容丰富、设计合理的教
9、材有利于学生系统学习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B.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合理;C. 有利于教学大纲的有效实施;D.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E. 有利于推广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A 教材未吸收语言教学研究和实践的最新成果;B 体系不完整,不能正确处理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的关系;C 语言材料不真实,不自然;D 教材内容脱离学生实际生活,不能满足学习的客观需要,不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E 缺乏有交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真正的语言实践能力。2. 在出版、推广、使用环节上的消极作用(1) 商业化(2) 一刀切(3) 盲目引进(4) 教师失去技能(5) 教学方向迷
10、失 第三节 英语教材编写的新发展 ( New trends in materials development)现在过去(1) 指导思想变化以当时流行的某种教学法为指导思想。以多元大纲(multi-syllabus)为指导。(2) 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听、说、读、写技能全面培养。e.g.: “哑巴英语”、 “文盲英语”、“write to learn”、 “learn to write”(3) 立体化发展现在过去text教科书、练习册、录音带、卡片组成等的教材包(a package of materials)几本教科书A 有利于学生通过不同媒介和渠道学习英语,充分发挥其学习潜力;B 有利于为不同学
11、习风格的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并使他们能够发挥学习潜能;C 有利于教师组织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 优点(4) 板块式设计现在过去将一个单元分为若干个板块,各个板块里设计知识与技能交叉组合的教学活动。围绕单元的主对话(dialogue)和主课文(text)来设计。(5) 职业化由语言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或教材研究专业人员编写。第二章 教学大纲与教材 (Syllabuses and materials)第一节 教学大纲的定义 (Definitions of syllabus)1. 教学大纲(syllabus):外语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根据一定的语言理论和语言学习理论所研制的某种语言教学模式。2. 分
12、类: 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行政部门为指导英语教学而制定的教学大纲 语言教学大纲 作为语言教学模式的教学大纲3. 语言教学大纲体现的是一种如何选择和如何安排教学内容、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教学大纲的理论基础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behind syllabuses)教学大纲的理论基础常从语言观、语言学习观和语言教学观三个方面来阐释。语言观教学大纲的理论基础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behind syllabuses)基于结构语言观的教学大纲:从语言形式出发,围绕语言本身的构成,注重语法项目和词汇的学习。基于功能语言观的教学大纲:
13、按语言功能和语言行为来安排,详细列出所需要的语言项目。人们对“语言是如何学习”的理解与认识。不同语学习言观产生不同大纲。语言学习观综合型大纲与分析型大纲综合法与分析法行为主义:语言就是习惯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语言学习观认知主义:语言是一个知识体系,语言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有意识的过程与潜意识的过程学得与习得关注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VS 注重语言教学结果过程与结果人们对语言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回答“语言是什么”。语言是交流工具 VS 语言教育为促进人全面发展工具性与人文性语言教学观语音、词汇、语法 VS 听、说、读、写传授知识与培养技能 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程实施非语言类教学课程评价第三节 教学大
14、纲的组成部分 (Components of syllabuses)重点:1. 教学目的 (aims) 教学大纲中关于学完某课程后要达到的总体目标的描述。 特点:总体描述 定义清晰 明确重点 学习效果可实现 2. 教学目标 (goals) 学习者为了实现总体目标而必须掌握的学习内容和语言技能的具体描述。 特点:采用可观测到的行为动词 可操作性 可检测性 形成性评价3. 非语言类教学目标 与学习者个人、社会、文化和政治上的需求和权力相关 例如:自信心 动机 兴趣 学习策略 思维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 文化意识第四节 教学大纲的种类 (Types of syllabuses)1. 结果型大纲和过程性大纲
15、 结果型大纲 着重描述语言教学的最终结果 过程型大纲 着重描述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过程本身2. 综合型大纲和分析型大纲 综合型大纲 把语言分割成具体项目,主要是语法结构项目与词汇项目 分析型大纲 把语言作为整体进行教学,重点是语言的使用目的3. 分类图示语言教学大纲结果性教学大纲过程性教学大纲程序型教学大纲任务型教学大纲内容型教学大纲综合型教学大纲分析性教学大纲语法教学大纲情景教学大纲功能-意念教学大纲第五节 语法教学大纲 (Grammatical syllabuses)语言教学大纲 又称结构法教学大纲 (structural syllabuses),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
16、强调语言句型是语言教学的基础,内容由易到难逐步过渡,鼓励学生模仿、记忆语法结构,形成自动化的语言习惯。情景教学大纲 以语言运用的情景需要(situation needs)为出发点,往往罗列语言交际的情景及情景中常用的语言,建立在两种“预测”的基础上。行为预测情景预测 情景教学大纲考虑了实际语言运用的需要功能意念教学大纲 功能(语言使用的目的),意念(语言表达的概念和意义)核心内容:学生学会在什么情况下对谁用什么方式说什么话特点:a. 以实际的学习任务为主要学习形式b. 以真实的日常语言为学习主要内容c. 在要求学生进行语言输出活动之前,进行足够的语言输入d. 在学生进行交流时必须有真实的交流目
17、的e. 通过交际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f. 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教育学原理指导教学g. 利用现有的教学方法h. 以螺旋式方式介绍语法话题文化等方面的内容i.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j. 有利于外语教学的广泛开展局限性: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交际目的,大多数功能的实际运用十分复杂;学习顺序的安排与语法项目的安排更加困难;没有解决学习者如何达到学习目的的问题。任务型教学大纲 任务接近生活中真实情况,练习是为巩固理解知识或训练语言技能。设计任务应具备以下特点:1) 把学习者的注意力引向意义、目的、协商过程2) 鼓励学生关注有关的内容3) 根据学习者的交际需要确定学习目标4) 允许灵活多
18、样的解决方法5) 允许根据自己的技能和策略采取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6) 鼓励学生参与并表达自己的态度情感7) 具有挑战性但不超过学习者的能力范围,鼓励发扬冒险精神8) 要求积极参与并在知识技能方面各尽所能9) 明确学习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只是引导者10) 鼓励在完成任务中积极使用所学的语言11) 允许和老师一起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12) 有利于培养对任务结果的预测能力13) 提供元交际和元认知活动的机会14) 提供练习使用语言的机会15) 培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6) 鼓励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交流、互相帮助17) 对学习者和任务进行监控和反馈18) 鼓励学习者反思,增强对过程的认识1
19、9) 鼓励从分析和批判角度对待语言学习20) 保证活动的有效性优点:是更加明确语言的实际用途,有利于锻炼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更能调动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局限性:任务难易程度难以把握内容型教学大纲 强调过程 根据内容安排教学 内容与各个学科只是相关教学大纲、教学法与教材 教学方法有与其对应的教学大纲 教学方法 教学大纲语言教学法 (grammatical approach)结构教学大纲 (structural syllabuses)情景教学法 (situational approach) 情景教学大纲(situational syllabuses)功能意念法(functional-notional
20、 approach)功能意念教学大纲(functional-notional syllabuses)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交际型教学大纲(communicative syllabuses)以任务为主的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任务型教学大纲Task- based syllabuses)以内容为主的语言教学(content-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内容型教学大纲(content syllabuses)第三章 需求分析 (Needs analysis
21、) 教材应符合教学大纲的宏观要求、英语教学的客观规律和学习对象的需要需求分析: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语言、需要学习哪些方面的语言以及需要学到什么程度等信息。学习者的需求:主要是为了达到某些目的情景所需要的语言知识技能。也可以指涉及语言、情感、教材或教育机构等各方面的人的要求、愿望、动机和需求。需求分析的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测试、访谈、观察、会议、搜集学习者语言样本等进行需求分析的信息主要来源:来自学习者、教师、教育政策制定者、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管理者的信息、教育研究者和专家、家长、社区需求分析最重要的信息是学习者的信息:学习者将来使用语言的场合以及语言使用的对象;学习者使用语言的目的;将来用语言进行交
22、际的方式;将来需要达到的语言水平。需求分析还应调查学习者现在的情况:学习者现有的外语水平、他们想要学什么、能学什么等。需求分析的重要意义:未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和设置外语教育课程提供依据;为外语课程内容设计和实施提供依据;为外语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为现在的外语课程检查和评估提供参考依据。需求的三种不同类型:情景需求、语言需求;客观需求、主观需求;语言内容、学习过程一般用途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的区别:学习者需求意识的明确程度差异,前者不太明确。目标需求:学习者将来在目标场合使用语言的客观需要目标需要的三个小类:需要、差距、愿望需要:学习者竟来使用语言的客观需要;为了在目标场合有效地使用语
23、言,学习者应该具备的语言知识技能。学习需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需的条件和需要做的事情。学习需求可以 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物质条件、心理条件、知识技能条件、支持条件第四章 优秀教材的特点 (Feature of good materials)1. 教材应具有吸引力:新、众、美、趣2. 教材应是学习者感到轻松自在:留空、插图、帮助学生3. 教材应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4. 应满足学习者的需求5. 有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6. 应适合学习者的水平,具有较强的可学性:积极创造情景、教新内容之前学习者已掌握前一阶段的知识、提供语言输入应高于学习者目前水平、是学习者关注语言现像。7. 教材中可以设计下面的活动:
24、信息沟活动、听后读后活动、具有创造性的写作和口语活动8不同的学习风格: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研究型、体验型、分析型、综合型、依赖型、独立型。9. 好的教材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提供不同题材和体裁的语言材料;提供不同类型的语言学习活动;对于那些动机比较强的学习者,可以提供额外的内容;提供材料尽量多样性;设计一些讨论英语学习价值的话题和活动;尽量满足各种兴趣和爱好、设计些学生对教材的态度和感受活动;避免引起文化冲突;就如何帮助困难学生提出建议。10. 教材应该允许学生有沉默期:给准备机会(全身反应法、听力理解的方式、画画打手势)11. 教材应能充分利用学习者的智力、审美和情感等因素,刺激左右大脑活
25、动、充分发挥学习潜力 采用真实语言素材 编造语言素材 优有利于掉动学习者积极性,给学习者提供目的语的文化信息,接触真实的语言,更好地满足学习需要,并支持教师进行更有创造力的教学。可以帮助学习者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目的语的语言特点上劣国内英语素材有限;真实的语言素材在学习时可能有一定难度过分地保护学习者,不能使他们熟悉和掌握真实的语言12. 教材不应过分依赖控制型训练练习13. 应就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进行反馈14. 应向学习者介绍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办法15. 应提供多种途径来刺激学习16. 应以学习者为中心17. 应帮助教师组织好教学过程第五章 关于教材编写的研究课题 (Researc
26、h issues on materials development)本章重难点:1. 教材编写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他不仅需要以相关语言学理论、语言学习理论和语言教学理论为支撑,而且还有自己的理论体系。2. 英语教学领域中,教材的编写反映相应的教学理念,同时也体现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理论的研究成果。第一节 教材中语言材料的选择问题 (Issues on th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textbooks)语言材料的人文性语言材料的选择应该考虑到语言材料的代表性语言材料的真实性 显性学习 隐性学习学习过程中使用的方法(Reber)通过各种记忆术、启发方式、策略而
27、产生一个表征系统更显性的过程通过注意到频率线索而理解结构的过程学习过程(DeKeyser) 意识到正在学什么的学习未意识到正在学什么的学习学习结 (Frensch Runger)意识到自己学到了什么的学习未意识到自己学到了什么的学习第二节 语言学习规律与教材编写 (Language learning rules and materials development)1. 发展语言能力的学习途径:习得和学得非正式的、隐含的、自然的、课外的、无意识的活动正式的、明确的、非自然的、课堂教育的、有意识的活动习得学得分类自学性习得指导性习得完全习得课堂教学环境下的外语习得2. 外语习得与学得的争论现代外语
28、教材的概念不仅是一本教科书或是课本,而是包括所有有助于发展语言和交际能力材料。直接呈现语言现象、讲解语言规则、解释语言运用+大量练习大量活动讨论(项目活动和模拟项目)效果更直接,但未能使学生体验到语言的实际运用 发挥成效慢,但长远来看,实际效果反而好兼顾语言教学的两种途径语言的:注重语言形式非语言的:注重意义第三节 语言知识的呈现 (Presentation of language knowledge in materials)1. 实际的语言知识,即语法、词汇、语音等的知识是“复杂的教学过程中一切活动的基础”。2. 学习语言并不是一定要学习所谓的语言点。3. 所谓阅读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的阅
29、读能力。4. 语法教学旨在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掌握,而不是把语法本身作为最终目的。5. focus on forms: 课堂教学单纯以孤立的语言现象的积累为主要目的,课堂设计以语言结构为主要组织原则。6. focus on form: 在以意义或交际为中心的课堂里,随着语言形式的偶然出现,学生的注意力被有意识地吸引到这些语言形式上去。第四节 教材编写与语法教学 (Materials development and grammar teaching)1. 根据语法点的来源,在教材编写中有两种选择模式2. 根据语法教学目的,即语法教学的侧重点,也有两种不同的选择模式选择模式一:选定或设计课文、活动、任
30、务 研究,分析 摘出语法点 介绍、讲解语法点选择模式二:确定基本语法点 设计语法框架体系 选择、设计课文或活动第五节 教材编写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Materials development and learner autonomy) 1. 自主学习是由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子策略等罂粟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 2. 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的能力,而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中,学生是否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至关重要。 3. 教材首先应该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提供资料支持。 4. 教材还应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恰当的学习策略。 5. 基础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标准明确
31、提出通过英语学习策略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第六节 教材编写与教师专业发展 (Materials development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1. 教材对教室专业发展能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更新教师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等方面。 2. 教材需要做好的工作: 1) 教材编写者应认真编写教师用书 2) 与新课程、新教材配套的教师培训也是对教室进行理论和实践培训的重要途径。第六章 语料库与教材编写 (Language corpora in materials development)第一节
32、计算机语库 (Computer-based language corpora)1. 语料库:语言材料的集合2. 计算机语料库:把大量原始语言材料输入到计算机后形成的一个文本集合第二节 语料库的功能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corpora)1. 核心功能: 反映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2. 具体功能:(1)统计词汇频率和词汇意义 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和词汇意义 使用频率 解决语言使用中一些有争议或模糊不清的问题 根据词义使用频率变化调整单词释义的顺序 向使用者介绍使用频率高的形式 (2)了解词汇使用的语境 (3)了解语法在实际语言应用中的情况 (4)研究词汇搭配和词汇的语用
33、第三节 如何使用语料库 (How to use language corpora) 语料库的使用主要是通过专门的软件来实现的第七章 教材评价 (Materials evaluation)第一节 教材评价的意义 (The significance of materials evaluation) 1. 在选择教材时作出正确的决策2教师对教材进行取舍或调整3. 对已经选用的教材进行再评价4. 教材编写者吸收现有教材的优点且开发更好的教材5. 教材开发者正确认识自己编写的教材6. 评价使用过或正在使用的教材促进教材研究向纵深发展 第二节 教材评价的原则 (Principles for materia
34、ls evaluation) 效果原则 教材是否能够真正达到教材编写者事先设想的效果 教材是否能够使学生达到事先设想的学习效果 效率原则 考查被评价教材是否能够更加有效地满足学习需要,达到预想的学习效果第三节 教材评价的方法 (Approaches to materials evaluation) 教材评价有系统的评价随意的印象性评价 外部评价内部评价 教材的教学指导思想 教材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 教材采用的教学方法 教材是否符合教师的教学需要 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安排 教材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材中语言素材的真实性和地道性 教材的组成部分 教材的设计第四节 教材评价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
35、Issues in materials evaluation)要用科学的语言观、语言学习观以及教育教学观念指导教材评价要客观地评价教材,发现优点,分析缺点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第八章 教材的取舍和调整(Materials adaptation)第一节 为什么要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 (Reasons for materials adaption) 1. 教材的取舍和调整的原因:1) 学生在很多方面存在个体差异,任何教材都不可能满足每个学生群体的学习要求。2) 教材与特定语言教学环境可能存在不完全吻合之处。3) 教材与教师的需求可能存在不吻合之处。4) 教材本身可能存在某些方面的缺陷2. 看待教材在
36、教学中如何正确使用,教室要把握三个“正确认识”:1) 正确认识教材的作用,合理使用教材。2) 正确认识教材与课程标准之间的关系。3) 正确认识教材与考试的关系。第二节 教材取舍和调整层次 (Levels of materials adaptation) 1) 对教材的单元进行整体取舍 2) 教材的使用目的和教学要求作宏观调整1. 宏观层次 3) 对教材某一组成部分进行有系统的删减 4) 对教材进行整体补充 2. 微观层次: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对局部内容进行删减、补充、替换、扩展和调整等做法。第三节 教材的取舍和调整的原则和方法 (Principles and methods for materi
37、als adaptation)1. Grant(1987)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的四个原则:1)体现交际性的原则。2)体现相关性和目的性的原则。3)满足学习者需求的原则。4)体现语言材料真实性原则。2. 编者的观点:1)使教学活动更具有可操作性2)使教学活动的挑战性更加适合3)使教学活动更加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4)使教学活动的步骤繁简适当5)使教学活动的形式更加符合实际情况3. 教材取舍和调整中常见的一些做法:1) 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2) 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3) 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4) 扩展教学内容或活动步骤5) 调整教学顺序6) 调整教学方法4. 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
38、能根据主观臆断或个人偏爱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2)对教材内容的删减不应该影响教材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3)删减的内容比例不宜太大,否则应该考虑重新选择教材;4)不能一味为了考试的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5)如有可能,尽量与学生一起协商删减哪些内容;6)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的同时,要考虑如何进行补充。5. 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的目的:1)使教材内容和体系更完整、更全面;2)使教材更符合学生的需要;3)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6. 教师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的情况:1)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的部分内容,教材没有涉及或涉及不够;2)学生周围世界发生了与教材
39、内容相关或相似的重大事件;3)教材内容不够充分;4)由于主观原因。7. 对教材进行补充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补充的内容不宜太多,否则可能造成喧宾夺主的结果;2)补充的内容不能过多地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3)不能单纯为了考试的目的而补充内容;4)补充的内容最好与学生的现实相关;5)一般情况下,补充的内容不宜作为阶段性或期末考试的考查内容。8. 调整教学顺序,由易到难;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现有水平差异。第九章 教材编写 (Developing original materials)第一节 教师在教材编写中的作用 (Teachers role in materials development)1.
40、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英语教师在教材编写中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原因有四个方面: 1)很多英语教师认为,编写教材与已无关,编写教材是教育主管部门和教材出版社的职责,不是教师的职责; 2)有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鼓励甚至不允许教师编写和出版教材; 3)大多数教师不具备编写教材的能力,也不具备编写教材的资源; 4)即使教师编写了教材也不可能出版和使用。 2. 教师编写教材的重要性: 教师最了解学生的需要,也最了解自己的需要;第二节 教材编写的原则 (Principles in materials development)思想性原则 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语言教学中适当选择一些直接或间接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材料引
41、导学生对涉及思想教育的内容进行讨论科学性原则 依据语言学习的规律,体现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体现循序渐进上的原则教材在内容、目标和要求等方面应全面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趣味性原则 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愿望等学习需求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生动活泼、互动性较强的语言学习活动灵活性原则 教材应提供一定量额外内容,供学有余力的学习者选择学习 教材可突出一两种教学方法,但应留有使用其他方法的可能性。第三节 教材编写的过程和方法 (Procedures and methods in materials development)1. 确定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教材编写者的首要任务式研究现行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2. 新的课程标准的特点:1) 在总体目标的设计上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突出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2) 从基础教育的整体考虑出发,以目标分级的方式设计新的英语课程。3) 在强调语言技能与知识的同时,增加了情感、策略、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与目标。4) 倡导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等强调学习过程的语言教学途径。3. 调查教材使用对象的需求4. 选择教学方式:比较有影响的教学法流派有语法翻译法、直接法、自觉对比法、自然法、全身反应法、情景法、听说法、认知法、沉默法、暗示法和交际法等。5. 规划教材的组成部分及内容: 1) 建立立体教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国际美术设计师作品集展示试题及答案
- 建模应用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广告设计师证书考试设计业务题及答案
- 2024年广告设计师数字传播试题及答案
- 护士呼吸考试题及答案
- 广告设计中的文化表现与反映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设计师考试的严谨准备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品设计师证书考试的复习提示及答案
- 2024年助理广告师各科目的复习建议试题及答案
- 检验员在质量控制中的实践经验试题及答案
- 乡土中国的性别差异
- 高速铁路概论单元高速铁路发展概况课件
- 2024年甘肃兰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答案解析
- 宁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招聘13名事业编制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精神科医疗质量指标十二项控制评价体系
- 延安精神知识讲座课件
- 上海市金山区2025届高三高考二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 《电气控制技术》课件-反接制动控制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委政法委员会招聘辅助人员4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MOOC 颈肩腰腿痛中医防治-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单片机端口扩展的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