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地球的圈层结构_第1页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地球的圈层结构_第2页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地球的圈层结构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程信息年级冋学科1地理版本人教实验版内容标题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地球的圈层结构编稿老师赵铭【本讲教育信息】教学内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地球的圈层结构二、学习目标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掌握2、黄赤交角存在的意义了解3、地球的内外圈层结构掌握4、四季的划分方法了解三、重点难点讲解重点: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关系;地球的圈层结构难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知识点一:地球公转与季节1、黄赤交角及二分二至日的判断重点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在围绕太阳公转,因此,地球运动是这两种运动的叠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可以用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关系来表示。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赤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

2、平面称为黄道平面。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做黄赤交角。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 26'。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的时期内可以看作是 不变的。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不同位置,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到达北纬23° 26',最南到达南纬 23° 26'。"I I:.:皿<9/12、昼夜长短变化重点、难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使地球外表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 因时因地而变化。这种变化可 以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定性的描述。 昼夜长短

3、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 正午 太阳高度是一日之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春分日全跋昼夜平分,6: oq a出,12> 00昼变长,医吏短.昼大于硯 夏至日一一北半瑋昼最*,换最短; 北极圈以内出现穩昼现象 赤道卿北扱圈之间纬庫越高 昼越长.昼变短.夜就,昼尢干夜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oo B出,1 2! 00日落口昼变短,夜变长,昼小于夜+>欝至日一一北半球昼最短,b匕极圈以內出现极夜现象 赤道到北极圈之闾纬度越高 昼3®贏昼变长夜变短,昼小于夜欢年春分一全域昼BE平分,6: oo B出也no日落,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重点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

4、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到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太阳辐射强;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到达一年中最小值, 太阳辐射最弱。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到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太阳辐射强;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到达一 年中最小值,太阳辐射最弱。春分日和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半球 太阳辐射强度相当。综上所述,除赤道外,全球同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太阳辐射也随季节变化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了

5、四季。A、“四立法立春-春的开始 立夏-夏的开始 立秋-秋的开始立冬-冬天的开始时间与自然景观不符,没有被延续。B、“二分二至法春分-春的开始 夏至-夏的开始 秋分-秋的开始冬至-冬天的开始 时间与自然景观不符,没有被延续。C、按月份划分四季3、4、5、春季 6、7、8、夏季 9、10、11 秋季 12、1、2 冬季 知识点二: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内部的结构,无法直接观察。到目前为止,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对地震 波的研究。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 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的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一致,它

6、的 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垂直,它的传 播速度较慢,并且只能通过固态传播。因此当地震爆发时, 纵波先到达地面使地面先上下颠簸,然后横波到达地面,使地面左右摇晃。层。从地球内部地震波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这种波速发生33千米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下平均处,在这个不连续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不连续面叫莫霍界面;另 一个在地下2900千米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这个面叫做古 登堡界面。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

7、和地核三个圈地壳儘于H整界面次上,是捷球外表一层薄蒲的、出岩石粗成的坚硬外壹.它厚蔼不一大陆局部比較厚大洋局部出技平均厚屢为17o十地幔介于崑宦界面和占贅堡畀面Z间,厚度2300 千米.根 据地焦挾漩遼的娈业,艳哋嗨分为上地崔和节地幔陥层.在上 地帳上部存在一牛软痢层-一AE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按*械以古登堡肆面和地幔分界*厚度为创购爭千米彳鹅地霊祓波 速的变化可以搐地核少为外絃利内核两层-地稜旳温度很高,區 力和密度鞭丈2、地球的外部圈层重点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开展的自然环境。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大气圈:包围着地球,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的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它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局部。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那么的圈层。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 生物水等。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它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模拟试题】答题时间:15分钟8、同一纬线上的各地,在同一天B、日出日落时刻相同D、气温上下相同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