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计算机输出缩微品(COM)和计算机输出光盘(COLD)双套保存数字档案的技术规范Digital records output on microfilm and laser disk basedon COM-COLD dual recording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将数字档案输出到黑白缩微胶片和光盘上,进行COM-COLD双套保存的技术要求和应用规范,以保证数字档案的长期安全保存和有效利用。 本标准适用于文本、图形、图像等形式的数字档案。本标准不适用于音频、视频、三维图形、动态图像等形式的数字档案。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2、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6159.1 缩微摄影技术 词汇 第1部分:一般术语(GB/T 6159.12003,ISO 6196-1:1993,MOD)GB/T 6159.2 缩微摄影技术 词汇 第2部分:影像的布局和记录方法(GB/T 6159.22011,ISO 6196-2:1993,MOD) GB/T 6159.3 缩微摄影技术 词汇 第3部分:胶片处理(GB/T 6159.32003,ISO 6196-3:1997,MOD)GB/T 6159.4 缩微摄影技术 词汇 第4部分:材料和包装物(GB/T 6159.42003,I
3、SO 6196-4:1998,MOD)GB/T 6159.5 缩微摄影技术 词汇 第5部分:影像的质量、可读性和检查(GB/T 6159.52011,ISO 6196-1:1993,MOD)GB/T 6159.7 缩微摄影技术 词汇 第7部分:计算机缩微摄影技术(GB/T 6159.72011,ISO 6196-1:1993,MOD)GB/T 6159.8 缩微摄影技术 词汇 第8部分:应用(GB/T 6159.82003,ISO 6196-8:1998,MOD)GB/T 7516 缩微摄影技术 图形符号(GB/T 75162008,ISO 9878:1990,MOD)GB/T 15737 缩
4、微摄影技术 银-明胶型缩微品的冲洗与保存GB/T 17294.12008 缩微摄影技术 字母数字计算机输出缩微品 质量控制 第1部分:测试幻灯片和测试数据的特征(ISO 8514-1:2000,IDT)GB/T 17294.22008 缩微摄影技术 字母数字计算机输出缩微品 质量控制 第2部分:方法(ISO 8514-2:2000,IDT)GB/T 18444 已加工安全照相胶片贮存(GB/T 184442001,idt ISO 5466:1996)GB/T 19474.12004 缩微摄影技术 图形COM记录仪的质量控制 第1部分:测试画面的特征(ISO 11928-1:2000,MOD)G
5、B/T 19474.22004 缩微摄影技术 图形COM记录仪的质量控制 第2部分:质量要求和控制(ISO 11928-2:2000,MOD)GB/T 20494.12006 缩微摄影技术 使用单一内显示系统生成影像的COM记录器的质量控制 第1部分:软件测试标板的特性(ISO 14648-1:2001,IDT)GB/T 20494.22006 缩微摄影技术 使用单一内显示系统生成影像的COM记录器的质量控制 第2部分:使用方法(ISO 14648-2:2001,IDT)GB/Z 20650缩微摄影技术 缩微品的法律认可性(GB/Z 206502006,ISO/TR 10200:1990,MO
6、D)DA/T 382008 电子文件归档光盘技术要求和应用规范3 术语和定义GB/T 6159.1、GB/T 6159.2、GB/T 6159.3、GB/T 6159.4、GB/T 6159.5、GB/T 6159.7、GB/T 6159.8和DA/T 3820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数字档案 digital records以数字形式存在的档案信息资源,包括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产生的档案信息、电子档案等。3.2计算机输出缩微品 computer output microform;COM利用计算机等设备将数字档案输出为缩微品的过程。3.3计算机输出光盘 computer
7、output laser disk;COLD利用计算机等设备将数字档案存储到光盘的过程。3.4COM-COLD双套保存 COM-COLD dual recording利用COM和COLD技术,将数字档案及相关数据并行输出到缩微胶片和光盘上,产生相互关联的两套产品进行保存。3.5COM-COLD组合系统 modular COM-COLD recording在COM生产装置中加入COLD组件形成的系统,用于实现数字档案COM-COLD双套保存。3.6标板 target由文字、数字、图形等内容组成的数字图像,输出到缩微胶片上,用于反映数字档案的内容和某些特性,帮助判断缩微品质量和COM系统工作状况,
8、方便缩微品利用。4 总则4.1 建议对数字档案进行COM-COLD双套保存,以实现其长期安全保存和有效利用。4.2 应保证COM-COLD双套保存的所有信息在缩微品和光盘的生产、保存、利用过程中完整、可用且不可更改。4.3 COM-COLD双套保存的缩微品和光盘上的信息存在内容差异时,应优先采用缩微品。5 COM-COLD双套保存基本要求5.1 COM-COLD双套保存时,输出到缩微胶片和光盘上的数据应源于相同数字档案。5.2 应建立相同数字档案所在缩微品与光盘的关联关系。5.3 应使用专门的应用程序对COM-COLD双套保存的数据和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5.4 应按照一定规则在缩微品上输出时间
9、戳(见6.3.4),以利于保证其凭证性价值。光盘上应按相同的规则使用时间戳。5.5 建议并行实施COM-COLD双套保存的两个过程,若无法并行实施,应首先进行COM输出,随后进行COLD输出。生产过程宜使用COM-COLD组合系统进行。5.6 应保证COM-COLD双套保存的同一数字档案在缩微品和光盘上内容一致,显示效果相似。5.7 应针对COM-COLD双套保存过程制定合理的工作规划。各环节均应有原始工作记录。需报废的缩微品和光盘,其报废过程应参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6 计算机输出缩微品(COM)6.1 基本原则6.1.1 湿法处理的银-明胶型缩微品具有不可逆、稳定、寿命长等优
10、点,具备凭证性属性。建议将COM技术应用于数字档案长期安全保存工作。6.1.2 缩微品类型的选择应根据技术条件和应用需求,遵循能容纳下所有信息的基础上缩微品最小化的原则。常见缩微品类型及应用参见附录A。6.1.3 利用COM技术制作缩微品各工作环节应遵循GB/Z 20650提出的程序和建议,还应按照6.3.4和6.3.7的规定输出制作缩微品的时间戳和缩微品印章。6.2 检索标识和索引6.2.1 检索标识6.2.1.1 应在卷片前后标识区或平片标头区输出不需要放大即可阅读的标识信息,以利于缩微品辨识。6.2.1.2 可在缩微品正文区输出无需放大即可直接辨认阅读的闪现靶标,以对不同档案内容进行划分
11、。闪现靶标可以是空白画幅,或可直读的文字、数字等。6.2.1.3 每份缩微品上应具备至少一种检索编码或标记,包括条码、光点等,以满足计算机检索等多种检索方式的要求。6.2.2 索引6.2.2.1 应对每份缩微品建立内部索引,并制作成内部索引标板输出在缩微品上,以便于对档案在缩微品上的影像进行定位。6.2.2.2 多份缩微品上保存的档案存在内在联系时,可建立多份缩微品之间的主索引,并制作成主索引标板输出在相关的每份缩微品上。主索引不应替代内部索引。缩微品的使用不应依赖主索引。6.3 标板6.3.1 标板制作及输出6.3.1.1 标板应在计算机环境中制作成数字图像,其格式应符合COM设备的技术要求
12、。标板示例参见附录B。6.3.1.2 为便于标板的阅读,文字宜使用黑体,在能容纳下标板全部内容的情况下,选用最大字号。同时,为方便缩微品的阅读,可将盘号标板等制作为正像。6.3.1.3 卷式缩微胶片上标板一般输出在前后标识区,缩微平片上标板一般输出在标头区和影像分布区最前部及最后部。用于对某一页或几页数字档案进行说明的图形符号标板等一般输出在被说明影像之前。数字档案输出到35mm卷式缩微胶片上需使用不同的缩率时,应在前标识区按所用的最低缩率输出一次测试标板,在后标识区按所用的每种缩率各输出一次测试标板或在每次缩率变动时输出一次测试标板。6.3.1.4 应统一规划确定标板的输出顺序。图1给出了卷
13、式缩微胶片前后标识区标板输出示例。图2给出了缩微平片标板输出顺序示例。 卷片开始 盘号标板 测试标板 关联标板 时间戳 缩微品制 档案原件 缩微品 缩微品制 著录标板 索引标板 其他说明标板 作批准书 证明 印章 作说明 信息标板 其他说明 索引标板 著录标板 缩微品制 缩微品 档案原件 缩微品制 时间戳 关联标板 测试标板 盘号标板 卷片结束 信息标板 作说明 印章 证明 作批准书 标板图1 卷式缩微品前后标识区标板输出顺序示例影像分布区标头区索引标板缩微平片编号著录标板时间戳缩微品制作说明缩微品 印章档案原件证明关联标板缩微品制作批准书测试标板 图2 缩微平片标板输出顺序示例6.3.2 测
14、试标板测试标板用于帮助判断缩微品质量和COM系统的工作状况。应根据COM设备类型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制作测试标板。图形COM设备测试标板可按GB/T 19474.12004的要求制作,字母数字COM设备测试标板可按GB/T 17294.12008的要求制作,使用单一内显示系统生成影像的COM设备测试标板可按GB/T 20494.12006的要求制作。6.3.3 关联标板关联标板用于体现COM-COLD双套保存的缩微品和光盘间的关联关系。关联标板应列出与本缩微品对应的全部光盘的编号等信息。6.3.4 时间戳时间戳用于标识缩微品制作日期等信息,以利于保证缩微品的凭证作用。根据需要,时间戳也可包含具体的
15、制作时间。时间戳一般输出于卷式缩微胶片前后标识区或缩微平片标头区,根据具体的应用要求,也可输出于每一画幅中。建议日期格式为YYYY-MM-DD(年-月-日)。时间使用24小时制,格式为hh:mm:ss(时:分:秒)。当需要在每个画幅中输出该画幅的输出时间时,时间宜显示至1/100秒。6.3.5 缩微品制作批准书缩微品制作批准书应明确指出授权制作单位、制作缩微品的档案范围等信息,且包含审批单位印章和审批单位领导签名。6.3.6 档案原件证明 档案原件证明用于证明输出在缩微胶片上的数字档案真实、完整,排列顺序准确无误等,且包含单位印章和责任人签名。6.3.7 缩微品印章缩微品印章用于标识缩微品生产
16、环境,以保证缩微品的凭证作用。缩微品印章内容应包含输出地点、COM设备品牌及型号、胶片类型、缩微品极性、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曝光量、缩率和其他需要标识的内容。6.3.8 缩微品制作说明 缩微品制作说明用于证明缩微品制作过程严谨,符合相关标准等,且包含相关责任人签名。6.3.9 著录标板著录标板用于反映缩微品输出的数字档案内容。著录标板应包括本缩微品所输出档案的著录信息。6.3.10 索引标板 内部索引标板用于对档案在缩微品中的影像进行定位。内容包括序号、档号、起始缩微号等。如本缩微品所在的系列缩微品已建立主索引,应输出主索引标板,内容包括缩微品编号等信息。6.3.11 图形符号标板图形符号标板
17、用于标明缩微品制作过程中有关数字档案状态、缩微品制作和使用的信息等。图形符号见GB/T 7516。6.3.12 其他说明信息如需输出数字档案的其他说明信息应一并制作成标板。6.4 缩微胶片应使用安全片基、高解像力及具有中、高反差性能的银明胶型黑白缩微胶片。6.5 输出过程6.5.1 转换处理输出文件应满足COM设备对文件格式、色彩模式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如需进行转换处理,应保证转换前后数字档案内容一致。6.5.2 缩率应根据缩微胶片规格、字符大小及图像质量等因素来确定缩率,选择的缩率应保证缩微品上的影像还原后清晰可读,具体要求见附录C。6.5.3 尺寸及影像排列缩微品画幅、影像区和进片距尺寸应符
18、合要求,影像排列方式应考虑阅读习惯等因素,具体要求见附录D。6.5.4 分幅合幅数字图像按所选缩率不能输出到一个画幅内,或使用更高的缩率输出会影响到影像清晰度时,应分幅输出。相邻数字图像按所选缩率能合并输出到一个画幅内时,也可合幅输出。具体要求见附录E。6.5.5 编排编排时应根据缩微胶片规格、输出内容、分幅合幅、影像排列方式等因素,按照缩微胶片上各区段的设置排列图像。各区段设置见附录 F。6.5.6 预检查输出前应对已编排好的数字图像进行输出效果检查。检查项目应包括数字档案的内容完整性及排列顺序、数字图像方向、分幅合幅情况、标板内容及编排位置等。6.5.7 输出6.5.7.1 输出前出现下列
19、情况时,应首先输出测试标板,并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以评价COM系统的工作状况。a) 对COM设备、胶片冲洗机进行保养和维修后;b) 冲洗胶片的化学药品发生变化时;c) 冲洗条件发生变化时;d) 任何不利于系统操作的情况发生后。6.5.7.2 缩微胶片存储环境和使用环境的温湿度存在差异时,使用前,应对缩微胶片进行温湿度平衡调整。缩微胶片应先平衡温度后再开封,然后进行相对湿度平衡。温湿度平衡时间视缩微品的体积和温湿度差的大小而定。6.5.7.3 每盘卷式缩微胶片应按附录F中的规定留出片头和片尾,按顺序输出编排好的数字图像。6.5.7.4 输出过程中出现任何错误都应将整盘(张)缩微品重新制作,重做时
20、宜使用与原缩微胶片同一型号的缩微胶片,通过原COM设备输出。对于制作时间非常重要的缩微品,在重做后,应将原缩微品和重做缩微品一同保存,且重新制作的缩微品中应包含“重做”说明标板。6.6 冲洗冲洗缩微胶片时应充分注意处理设备内的危害物。冲洗用水应经过净化或软化处理。冲洗方法和步骤见GB/T 15737。6.7 质量检查为保证缩微品的质量,冲洗完毕后应进行外观、密度、解像力、内容、硫代硫酸盐残留量等项目的检查,具体要求见附录G。6.8 多份制作如需制作多份相同的缩微品,应使用同一COM系统和同一型号缩微胶片连续输出,并根据实际时间输出每份缩微品的时间戳。6.9 片盒标签缩微品片盒标签上应包含全宗号
21、、案卷号、片盘号等内容,COM-COLD双套保存时,缩微品片盒标签上还应注明“COM-COLD双套保存”字样及与本缩微品相关联的全部光盘编号。6.10 缩微品保存缩微品的保存应符合GB/T 18444的要求和建议。用于长期保存的缩微品不得提供利用。7 计算机输出光盘(COLD)7.1 光盘选择应使用档案级光盘,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DA/T 382008第4章的要求。7.2 光盘数据组织7.2.1 说明文件说明文件用于存储光盘的相关信息,如光盘编号、光盘类型、保管单位、制作单位、制作时间、拷贝份数、保存内容等。说明文件以文本形式存储在光盘根目录下。7.2.2 数字档案应统一规划数字档案在光盘中的存
22、储结构,按一定规则将其分类集中存储。应在光盘根目录下建立一个子目录保存与本张光盘关联的COM缩微品的所有标板。7.2.3 关联文件关联文件用于存储COM-COLD双套保存的光盘和缩微品间的关联关系,关联文件以文本形式存储在光盘根目录下。7.2.4 其他文件如需保存数字档案相关的其他文件,其存储结构应进行合理组织。7.3 光盘刻录在即将刻录光盘时,方可拆除光盘盒或串轴盒的外包装。光盘刻录机的选择,及光盘刻录的工作环境、刻录方式、刻录速率等应符合DA/T 382008第6章的规定。7.4 光盘检测光盘刻录完毕,应对光盘错误率和不可校正错误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和检测指标应符合DA/T 382008第8
23、章的规定。7.5 光盘标签光盘的标签面上应含有光盘刻录日期、批次或喷墨打印的条形码及光盘编号等内容,COM-COLD双套保存时,光盘标签上还应注明“COM-COLD双套保存”字样及与本张光盘相关联的全部缩微品编号。存在内在联系的数字档案保存到多张光盘上时,应标明光盘总数和每张光盘的顺序号。光盘标签的制作方式、所用油墨等应符合DA/T 382008第5章的规定。7.6 光盘备份为保证数据安全,应制定规范合理的光盘备份策略,进行多套备份,并注意异地保存。7.7 光盘保存光盘保存的环境、存放方式等按DA/T 382008第9章的规定。8 COM-COLD双套保存的凭证性利用8.1 建议使用第一代CO
24、M缩微品进行凭证性目的利用。8.2 缩微品上的时间戳和缩微品印章是其进行凭证性利用的重要依据。8.3 如对COM-COLD双套保存成果的真实性存在争议或怀疑,应首先对缩微品进行考证。应查考缩微品制作的工作记录,比较受检缩微品和相同条件下产生的其他缩微品的时间戳、缩微品印章,以及胶片的外观、极性、光泽度、厚度、银盐涂层等物理特性。在确认其真实可信后加以采用。附 录 A(资料性附录)缩微品类型及其应用目前COM系统产生的缩微品主要有:16mm卷式缩微品、35mm卷式缩微品、A6幅面平片等,根据需要也可制作成A6幅面封套片、开窗卡。不同类型的缩微品适用范围也有所不同。制定COM-COLD双套保存规划
25、时,对缩微品类型的选择主要从技术条件和实际应用需求两方面考虑,既要考虑所使用的COM设备能够产生的缩微品类型,也要考虑所处理的对象的具体情况。A.1 16mm卷式缩微品16mm卷式缩微品系用16mm宽的卷式缩微胶片制作而成。按照本标准的规定操作,一盘长度为30.5m的16mm卷式缩微胶片,一般可输出2600个缩微影像。此类缩微品主要用于输出内容长、连续性强、页面尺寸为A3以下的文档。A.2 35mm卷式缩微品35mm卷式缩微品系用35mm卷式缩微胶片制作而成。按照本标准的规定操作,一盘长度为30.5m长的35mm卷式缩微胶片,一般可输出560个缩微影像。此类缩微品多用于输出技术图样、地图、报纸
26、等大幅面文档。A.3 A6幅面平片A6幅面平片的外形尺寸为105mm×148mm,一般可输出1、49、98、270、420个缩微影像。A6幅面平片具有组织方式灵活、分发方便的特点,多用于输出书刊、杂志、学术论文等篇幅不长、内容连续性不强的文档。A.4 A6幅面封套片A6幅面封套片系由16mm或35mm卷式缩微品裁成条片,再插入A6幅面的透明封套制作而成,便于存档资料的更新,或与A6幅面平片混合存档并提供利用。A.5 开窗卡开窗卡是一张82.5mm×187mm的纸卡,上面开有一个窗口,并在窗口处嵌有一幅缩微影像。开窗卡可以是直接输出制作,也可以是由35mm卷式缩微品裁切装帧而
27、成,多用于输出技术图样和地图等大幅面文档。开窗卡具有提供利用方便的特点。附 录 B(资料性附录)标板示例为使缩微品上各类标板格式统一,减少重复性工作,在进行COM输出工作前,可制备测试标板和图形符号标板,便于编排时直接调取,还可制备各类文字标板(如著录标板、关联标板等)的模板,便于编排时调取并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相关内容。B.1 卷式缩微胶片盘号标板示例186B.2 缩微平片编号示例B.3时间戳示例示例1:2011-06-28示例2:2011-06-2816:38:22示例3:B.4关联标板示例关 联与本缩微品关联的光盘编号为:003、004。B.5 缩微品制作批准书示例缩微品制作批准书现批准(授
28、权) 制作馆藏 全宗的永久(长期)档案的缩微品,目录号 ,计 卷(件)。单 位:(印)单位领导:(签名)年 月 日B.6 档案原件证明示例档案原件证明以下所输出 全宗 年至 年的 卷档案,为我馆珍藏的真实原件(对复制件输出时加有说明标板)。输出者、编排者对原件的真实性、完整性、排列顺序核准无误。单 位:(印)责任人:(签名)年 月 日B.7缩微品印章示例缩微品印章输出地点:COM设备品牌及型号:胶片类型:缩微品极性:检索方式:曝光量:缩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B.8 缩微品制作说明示例缩微品制作说明全宗名称(号):本盘缩微品依据 标准制作。按正常操作规程,以忠实于原文为原则,严格按照档案的排列
29、顺序进行输出。本缩微品无人工修整和接片。各制作工序均有原始工作记录在案,以备查考。编 排 人:(签名)输 出 人:(签名)冲 洗 人:(签名)质检负责人:(签名)年 月 日B.9著录标板示例著 录 内 容全宗名称:全宗号:目录号:类别:年代:保管期限:密 级:本盘胶片的案卷起止号:由 卷起 卷止B.10主索引标板示例主索引序号起止案卷级档号盘号14-2-00518624-2-010至4-2-01318634-2-02618644-2-03718754-2-04218864-2-045至4-2-049188B.11内部索引标板示例内部索引序号档号起始缩微号序号档号起始缩微号14-2-001-00
30、10011n+14-2-005-015051224-2+24-2-005-016053534-2+34-2#183;··································
31、;·n4-2#183;········附 录 C(规范性附录)缩率C.1 16mm卷式缩微胶片C.1.1 缩率建议在1/15到1/30范围内选择。C.1.2 同一盘胶片应使用相同的缩率。应在缩微品印章中注明缩率。C.2 35mm卷式缩微胶片C.2.1 数字档案的等效纸张尺寸为A系列尺寸时,建议使用1/30、1/21.2和1/15的缩率,见表C.1。数字档案的等效纸张尺寸为其他尺寸时,可按能容纳下全部页面的最小A系列尺寸处理。注1:这里数字档案的等效纸张尺寸是指数字化之前纸质档案的
32、尺寸,或电子档案的页面尺寸。注2:这里仅仅考虑了缩率因素。C.2.2 需分幅输出时,分幅输出的数字图像应使用相同的缩率。C.2.3 应在每个画幅内影像区外左下角位置标注出缩率的具体值,并在缩微品印章中注明本盘胶片使用的最低缩率。表C.1 推荐用于A系列尺寸数字档案的缩率数字档案等效纸张尺寸mm缩率A0:841×1189+1.21/(30 )0 +1.2A1:594×8411/(30 )0 1/(21.2 )0+0.85 A2:420×5941/(21.2 )0+0.85 1/(15 )+0.60 A3:297×4201/(21.2 )+0.850 1/(
33、15 )+0.60 A4:210×297+0.601/(15 ) C.3 A6缩微平片 49和98个画幅格式的缩微平片缩率一般为1/24,另外,根据数字档案等效纸张的尺寸、总体质量和字符的大小,可以选择其他缩率。270和420个画幅格式的缩微平片缩率应为1/48。附 录 D(规范性附录)尺寸和影像排列D.1 尺寸D.1.1 16mm卷式缩微胶片 16mm卷式缩微胶片上画幅尺寸如图D.1和表D.1所示。同一盘缩微胶片上相邻两画幅之间的间隔应相等,且不应小于0.5mm。影像区在画幅内,影像区与画幅边缘之间应留有一定间隔。a1b2b1 图D.1 16mm缩微胶片表D.1 画幅尺寸16mm卷
34、式缩微胶片尺寸mm全幅(a1×b1)-1.0-1.0013.30×18.5半幅(a1×b2)-1.00×9.8-1.0013.3D.1.2 35mm卷式缩微胶片 35mm卷式缩微胶片上画幅、影像区和进片距尺寸如图D.2和表D.2所示。tb4b3a3a2图D.2 35mm缩微胶片表D.2 画幅、影像区和进片距尺寸35mm卷式缩微胶片尺寸mm画幅(a3×b4)-1.0-1.00032×45 影像区(a2×b3)30.4(max)×41.0(max)进片距(t)52-1.20D.1.3 A6缩微平片b5b7A6缩微平片常
35、见布局及其尺寸如图D.3和表D.3所示。相邻两画幅之间应留有一定间隔,以便于辨识。影像区在画幅内,影像区与画幅边缘之间应留有一定间隔。b6a7a5a6a4图D.3 A6缩微平片表D.3 缩微平片常见布局及其尺寸画幅数行数列数标头区最大宽度a4mm影像分布区(a5×b5)mm画幅尺寸(a6×b6)mm底边空白区a7mm左边空白区b7mm497712.587.5×14012.5×204±0.54±0.59871412.587.5×14010×12.54±0.54±0.52701518693.75
36、215;139.56.25×7.754±0.54±0.54201528693.75×1405×6.25+0.24±0.54±0.518.2595×13395×13300.57.5±0.25D.2 影像排列 缩微胶片上影像排列方式应符合阅读习惯,便于缩微品利用。D.2.1 卷式缩微胶片 卷式缩微胶片上影像应按图D.4所示方式排列。优先采用B种方式。2B2A1B1A胶片开始单行式(字体为从左向右横写)2B1B1A胶片开始2A单行式(字体为从右向左竖写)2A2B1B1A胶片开始单行式(字体为从右向左横
37、写)图D.4 卷式缩微胶片影像排列D.2.2 A6缩微平片建议将缩微影像横向排列,第一个缩微影像位于缩微平片影像分布区左上角,后续的影像按照从左至右,从上一行至下一行的顺序依次排列;也可将缩微影像纵向排列,第一个缩微影像位于缩微平片影像分布区左上角,后续的影像按照从上至下,从左一列至右一列的顺序依次排列。如遇从右向左阅读的档案时,第一个缩微影像可位于影像分布区的右上角。图D.5和D.6给出的示例为270个和420个画幅格式的A6缩微平片上的影像排列方式。LONMKJIHGFEDCBA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12标头区注1:缩微平片不显现网格线,相邻两画幅之间应留有一定
38、间隔,以便于辨识。注2:第一代和奇数代的复制片的切角位于右上角,切口位于左侧边。偶数代复制片的切角位于左上角,切口位于右侧边图D.5 270个画幅格式A6缩微平片的影像排列21232425262728182220191716151413121110987651243ONMNLKJIHGFEDCBA标头区注1:缩微平片不显现网格线,相邻两画幅之间应留有一定间隔,以便于辨识。注2:第一代和奇数代的复制片的切角位于右上角,切口位于左侧边。偶数代复制片的切角位于左上角,切口位于右侧边图D.6 420个画幅格式A6缩微平片的影像排列附 录 E(规范性附录)分幅和合幅E.1 16mm卷式缩微胶片E.1.1
39、 数字图像按本盘胶片所选缩率不能输出到一个全幅画幅内时,应分幅输出。分幅输出的数字图像应按照阅读顺序排列。分幅处应至少留有宽度为等效纸张25mm的重叠。E.1.2 相邻数字图像按本盘胶片所选缩率能输出到一个画幅内时,也可合幅输出。合幅输出的影像间应有一定间隙。E.2 35mm卷式缩微胶片E.2.1 数字图像需采用更高的缩率输出到一个画幅内会影响影像的清晰度时,应分幅输出。分幅输出的数字图像应按照阅读顺序排列。分幅处应至少留有宽度为等效纸张100mm的重叠。分幅系列的每幅都应在该画幅内影像区外右下角位置标注出分幅序号。分幅系列的第一个画幅应记作1/n,接下去的画幅应记作2/n、3/n等(n为分幅
40、数)。E.2.2 如果连续两个或多个数字图像按表C.1建议的缩率能够输出到一个画幅内时可合幅输出。图E.1所示为常见的合幅输出影像排列方式。合幅输出的影像间应有一定间隙。胶片开始图E.1 合幅输出影像排列示例E.3 A6缩微平片E.3.1 数字图像采用更高的缩率输出到缩微平片的一个画幅内会影响影像的清晰度时,可以采用双画幅方式输出。E.3.2 数字图像输出到缩微平片时,若数字图像尺寸太大,采用双画幅方式也不能一次完整输出该图像时,可以按照图E.2所示的方法a)、方法b)、方法c)进行顺序分幅输出,在连接处保留宽度约为等效纸张25mm的重叠区。图E.2 分幅输出的标准排序E.3.3 数字图像输出
41、到单一画幅格式的缩微平片时,在不影响影像清晰度的前提下,可合幅输出。附 录 F(规范性附录)区段设置F.1 卷式缩微胶片每盘缩微胶片分片头、前标识区、正文区、后标识区和片尾五个部分。图F.1给出了卷式缩微胶片区段设置示例。后标识区空幅正文区片尾正文区空幅前标识区片头图F.1 卷式缩微胶片区段设置示例F.1.1 片头每盘缩微胶片片头应留出不少于700mm的空白片作护片和引片。F.1.2 前标识区前标识区应包括下列标板:a) “卷片开始”标板;b) 如本缩微胶片内容是续接前一缩微胶片的内容,则须输出“接上盘”标板;c) 盘号标板(可直读);d) 测试标板;e) 关联标板;f) 时间戳;g) 缩微品
42、制作批准书;h) 档案原件证明;i) 缩微品印章;j) 缩微品制作说明;k) 著录标板;l) 索引标板;m) 其他说明信息标板。F.1.3正文区正文区应包括数字档案及相关标板,数字档案应按照正确顺序排列。正文区与标识区之间应输出23个空幅。如采用靶标闪现检索,宜在靶标两侧输出空幅。F.1.4后标识区后标识区应包括下列标板:a) 其他说明信息标板;b) 索引标板;c) 著录标板;d) 缩微品制作说明;e) 缩微品印章;f) 档案原件证明;g) 缩微品制作批准书;h) 时间戳;i) 关联标板;j) 测试标板;k) 盘号标板(可直读);l) 如本缩微胶片内容需续接到下一缩微胶片上,则须输出“转下盘”标板;m) “卷片结束”标板。F.1.5片尾每盘缩微胶片片尾应留出不少于700mm的空白片作护片和引片。F.2 A6缩微平片每张缩微平片分标头区和影像分布区。图F.2给出了缩微平片布局示例。影像分布区标头区序号区著录区标识区索引标板 图F.2 缩微平片布局示例F.2.1 标头区标头区分为标识区、著录区和序号区。F.2.1.1 标识区该区域用于标注与缩微平片标识相关的信息,包括时间戳、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列实验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建筑设备与室内空间》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厦门南洋职业学院《审计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学前儿童保育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竞技赛事运营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开封职业学院《影视制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工业机器人编程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社区卫生服务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聚合物基复合材料》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税法(CPA)与税务筹划》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汽车定点洗车协议书
- 2025年青海西宁事业单位(行测)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抖音直播电商供应链服务及品牌授权与管理合同
- 2025央国企CIO选型指南-ERP产品
- 【MOOC答案】《光纤光学》(华中科技大学)章节作业期末慕课答案
- 2025内蒙古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监理项目储备库人员40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劳动合同书范本介绍5篇
- 2025年中考与法治三轮冲刺:时政热点分析说明题 刷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 2025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竞赛试卷题库及答案
-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5届高三年级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南京盐城二模)
- 上海市金山区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数学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