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环境科学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 九龙江河口及厦门西海域水环境中103种农药污染状况及其初步风险评价关键词:农药残留 水环境 液-液萃取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风险评价摘要:农药在农业的病、虫、草害防治中必不可少,随着高残留、高毒的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的禁用,“新型”农药不断被开发并大量投入使用,长期、大量施用的农药中相当一部分通过沉降、地表径流等进入水环境,引起水环境污染、水生生态系统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本论文针对中国常用的103种农药,建立其在表层水和沉积物中灵敏、准确、快速的同时分析方法,应用于福建九龙江口及厦门海域水环境污染状况的连续监测,并根据调查结果,对目标农药的水环境复合污染及其生
2、态风险进行初步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表层水及沉积物中103种农药的同时分析方法 分别建立了87种农药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方法和16种农药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优化了河水和海水样品中目标农药的液-液萃取方法与固相萃取方法。采用内标法和替代物法进行数据质量控制,方法检出限在0.16.6ng/L之间,加标回收率在60120之间,标准偏差(RSD,n=4)在0.019.7之间。采用乙腈为萃取溶剂,以高速均质和超声波辅助萃取、Carb-NH2柱净化,建立了表层沉积物中88种农药残留的同时分析方法,方法检出限达到0.012.1g/kg(干
3、重),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72.8118.9和0.110.3。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能够较好地满足水环境中痕量农药的分析要求。 (2)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水环境中目标农药的污染状况调查 运用建立的表层水和沉积物中多种农药的同时分析方法,于2007年12月(枯水期)和2008年5月(丰水期)对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表层水和沉积物中103种农药的污染状况进行了两次监测。结果显示:总计检出59种农药;除传统的有机氯、有机磷农药以外,酰胺、苯胺、氨基甲酸酯类、唑类和菊酯类等农药也被广泛检出;各站位表层水在枯水期检出农药总量范围为35.9470.0ng/L,丰水期为43.81494.5
4、ng/L;表层沉积物在枯水期检出农药总量范围为15.4104.2g/kg(干重),丰水期为23.7369.2g/kg(干重);丰水期的农药检出浓度显著高于枯水期,沉积物中检出的农药浓度远高于表层水中的检出浓度。 (3)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水环境中农药污染的初步风险评价 将九龙江河口及厦门西海域表层水和沉积物中的农药污染状况与其他国内外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本研究中检出农药远多于其他相关研究;探讨了九龙江下游的农药持续输入情况及其入海口输入通量;根据已有水和沉积物中农药环境质量标准及农药生态毒理效应的相关研究结果,对该流域进行了初步农药环境质量评价及风险评估,发现DDTs、氧化乐果、乐果、拟除
5、虫菊酯类及唑类(三唑酮、多效唑、丙环唑、腈菌唑)等农药对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水环境已构成较为严重的威胁,应加强流域内的农药使用管理和环境风险研究。正文内容 农药在农业的病、虫、草害防治中必不可少,随着高残留、高毒的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的禁用,“新型”农药不断被开发并大量投入使用,长期、大量施用的农药中相当一部分通过沉降、地表径流等进入水环境,引起水环境污染、水生生态系统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本论文针对中国常用的103种农药,建立其在表层水和沉积物中灵敏、准确、快速的同时分析方法,应用于福建九龙江口及厦门海域水环境污染状况的连续监测,并根据调查结果,对目标农药的水环境复合污染及其生态风险进行初步评价。
6、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表层水及沉积物中103种农药的同时分析方法 分别建立了87种农药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方法和16种农药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优化了河水和海水样品中目标农药的液-液萃取方法与固相萃取方法。采用内标法和替代物法进行数据质量控制,方法检出限在0.16.6ng/L之间,加标回收率在60120之间,标准偏差(RSD,n=4)在0.019.7之间。采用乙腈为萃取溶剂,以高速均质和超声波辅助萃取、Carb-NH2柱净化,建立了表层沉积物中88种农药残留的同时分析方法,方法检出限达到0.012.1g/kg(干重),加标回收率和相
7、对标准偏差分别为72.8118.9和0.110.3。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能够较好地满足水环境中痕量农药的分析要求。 (2)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水环境中目标农药的污染状况调查 运用建立的表层水和沉积物中多种农药的同时分析方法,于2007年12月(枯水期)和2008年5月(丰水期)对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表层水和沉积物中103种农药的污染状况进行了两次监测。结果显示:总计检出59种农药;除传统的有机氯、有机磷农药以外,酰胺、苯胺、氨基甲酸酯类、唑类和菊酯类等农药也被广泛检出;各站位表层水在枯水期检出农药总量范围为35.9470.0ng/L,丰水期为43.81494.5ng/L;表层沉积物
8、在枯水期检出农药总量范围为15.4104.2g/kg(干重),丰水期为23.7369.2g/kg(干重);丰水期的农药检出浓度显著高于枯水期,沉积物中检出的农药浓度远高于表层水中的检出浓度。 (3)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水环境中农药污染的初步风险评价 将九龙江河口及厦门西海域表层水和沉积物中的农药污染状况与其他国内外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本研究中检出农药远多于其他相关研究;探讨了九龙江下游的农药持续输入情况及其入海口输入通量;根据已有水和沉积物中农药环境质量标准及农药生态毒理效应的相关研究结果,对该流域进行了初步农药环境质量评价及风险评估,发现DDTs、氧化乐果、乐果、拟除虫菊酯类及唑类(三唑
9、酮、多效唑、丙环唑、腈菌唑)等农药对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水环境已构成较为严重的威胁,应加强流域内的农药使用管理和环境风险研究。农药在农业的病、虫、草害防治中必不可少,随着高残留、高毒的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的禁用,“新型”农药不断被开发并大量投入使用,长期、大量施用的农药中相当一部分通过沉降、地表径流等进入水环境,引起水环境污染、水生生态系统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本论文针对中国常用的103种农药,建立其在表层水和沉积物中灵敏、准确、快速的同时分析方法,应用于福建九龙江口及厦门海域水环境污染状况的连续监测,并根据调查结果,对目标农药的水环境复合污染及其生态风险进行初步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
10、)表层水及沉积物中103种农药的同时分析方法 分别建立了87种农药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方法和16种农药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优化了河水和海水样品中目标农药的液-液萃取方法与固相萃取方法。采用内标法和替代物法进行数据质量控制,方法检出限在0.16.6ng/L之间,加标回收率在60120之间,标准偏差(RSD,n=4)在0.019.7之间。采用乙腈为萃取溶剂,以高速均质和超声波辅助萃取、Carb-NH2柱净化,建立了表层沉积物中88种农药残留的同时分析方法,方法检出限达到0.012.1g/kg(干重),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72.8118
11、.9和0.110.3。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能够较好地满足水环境中痕量农药的分析要求。 (2)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水环境中目标农药的污染状况调查 运用建立的表层水和沉积物中多种农药的同时分析方法,于2007年12月(枯水期)和2008年5月(丰水期)对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表层水和沉积物中103种农药的污染状况进行了两次监测。结果显示:总计检出59种农药;除传统的有机氯、有机磷农药以外,酰胺、苯胺、氨基甲酸酯类、唑类和菊酯类等农药也被广泛检出;各站位表层水在枯水期检出农药总量范围为35.9470.0ng/L,丰水期为43.81494.5ng/L;表层沉积物在枯水期检出农药总量范围为15
12、.4104.2g/kg(干重),丰水期为23.7369.2g/kg(干重);丰水期的农药检出浓度显著高于枯水期,沉积物中检出的农药浓度远高于表层水中的检出浓度。 (3)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水环境中农药污染的初步风险评价 将九龙江河口及厦门西海域表层水和沉积物中的农药污染状况与其他国内外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本研究中检出农药远多于其他相关研究;探讨了九龙江下游的农药持续输入情况及其入海口输入通量;根据已有水和沉积物中农药环境质量标准及农药生态毒理效应的相关研究结果,对该流域进行了初步农药环境质量评价及风险评估,发现DDTs、氧化乐果、乐果、拟除虫菊酯类及唑类(三唑酮、多效唑、丙环唑、腈菌唑)等
13、农药对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水环境已构成较为严重的威胁,应加强流域内的农药使用管理和环境风险研究。农药在农业的病、虫、草害防治中必不可少,随着高残留、高毒的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的禁用,“新型”农药不断被开发并大量投入使用,长期、大量施用的农药中相当一部分通过沉降、地表径流等进入水环境,引起水环境污染、水生生态系统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本论文针对中国常用的103种农药,建立其在表层水和沉积物中灵敏、准确、快速的同时分析方法,应用于福建九龙江口及厦门海域水环境污染状况的连续监测,并根据调查结果,对目标农药的水环境复合污染及其生态风险进行初步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表层水及沉积物中103种农药
14、的同时分析方法 分别建立了87种农药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方法和16种农药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优化了河水和海水样品中目标农药的液-液萃取方法与固相萃取方法。采用内标法和替代物法进行数据质量控制,方法检出限在0.16.6ng/L之间,加标回收率在60120之间,标准偏差(RSD,n=4)在0.019.7之间。采用乙腈为萃取溶剂,以高速均质和超声波辅助萃取、Carb-NH2柱净化,建立了表层沉积物中88种农药残留的同时分析方法,方法检出限达到0.012.1g/kg(干重),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72.8118.9和0.110.3。方法具有
15、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能够较好地满足水环境中痕量农药的分析要求。 (2)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水环境中目标农药的污染状况调查 运用建立的表层水和沉积物中多种农药的同时分析方法,于2007年12月(枯水期)和2008年5月(丰水期)对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表层水和沉积物中103种农药的污染状况进行了两次监测。结果显示:总计检出59种农药;除传统的有机氯、有机磷农药以外,酰胺、苯胺、氨基甲酸酯类、唑类和菊酯类等农药也被广泛检出;各站位表层水在枯水期检出农药总量范围为35.9470.0ng/L,丰水期为43.81494.5ng/L;表层沉积物在枯水期检出农药总量范围为15.4104.2g/kg(干重)
16、,丰水期为23.7369.2g/kg(干重);丰水期的农药检出浓度显著高于枯水期,沉积物中检出的农药浓度远高于表层水中的检出浓度。 (3)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水环境中农药污染的初步风险评价 将九龙江河口及厦门西海域表层水和沉积物中的农药污染状况与其他国内外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本研究中检出农药远多于其他相关研究;探讨了九龙江下游的农药持续输入情况及其入海口输入通量;根据已有水和沉积物中农药环境质量标准及农药生态毒理效应的相关研究结果,对该流域进行了初步农药环境质量评价及风险评估,发现DDTs、氧化乐果、乐果、拟除虫菊酯类及唑类(三唑酮、多效唑、丙环唑、腈菌唑)等农药对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水环
17、境已构成较为严重的威胁,应加强流域内的农药使用管理和环境风险研究。农药在农业的病、虫、草害防治中必不可少,随着高残留、高毒的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的禁用,“新型”农药不断被开发并大量投入使用,长期、大量施用的农药中相当一部分通过沉降、地表径流等进入水环境,引起水环境污染、水生生态系统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本论文针对中国常用的103种农药,建立其在表层水和沉积物中灵敏、准确、快速的同时分析方法,应用于福建九龙江口及厦门海域水环境污染状况的连续监测,并根据调查结果,对目标农药的水环境复合污染及其生态风险进行初步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表层水及沉积物中103种农药的同时分析方法 分别建立了87
18、种农药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方法和16种农药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优化了河水和海水样品中目标农药的液-液萃取方法与固相萃取方法。采用内标法和替代物法进行数据质量控制,方法检出限在0.16.6ng/L之间,加标回收率在60120之间,标准偏差(RSD,n=4)在0.019.7之间。采用乙腈为萃取溶剂,以高速均质和超声波辅助萃取、Carb-NH2柱净化,建立了表层沉积物中88种农药残留的同时分析方法,方法检出限达到0.012.1g/kg(干重),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72.8118.9和0.110.3。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能够较
19、好地满足水环境中痕量农药的分析要求。 (2)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水环境中目标农药的污染状况调查 运用建立的表层水和沉积物中多种农药的同时分析方法,于2007年12月(枯水期)和2008年5月(丰水期)对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表层水和沉积物中103种农药的污染状况进行了两次监测。结果显示:总计检出59种农药;除传统的有机氯、有机磷农药以外,酰胺、苯胺、氨基甲酸酯类、唑类和菊酯类等农药也被广泛检出;各站位表层水在枯水期检出农药总量范围为35.9470.0ng/L,丰水期为43.81494.5ng/L;表层沉积物在枯水期检出农药总量范围为15.4104.2g/kg(干重),丰水期为23.7369.2g
20、/kg(干重);丰水期的农药检出浓度显著高于枯水期,沉积物中检出的农药浓度远高于表层水中的检出浓度。 (3)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水环境中农药污染的初步风险评价 将九龙江河口及厦门西海域表层水和沉积物中的农药污染状况与其他国内外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本研究中检出农药远多于其他相关研究;探讨了九龙江下游的农药持续输入情况及其入海口输入通量;根据已有水和沉积物中农药环境质量标准及农药生态毒理效应的相关研究结果,对该流域进行了初步农药环境质量评价及风险评估,发现DDTs、氧化乐果、乐果、拟除虫菊酯类及唑类(三唑酮、多效唑、丙环唑、腈菌唑)等农药对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水环境已构成较为严重的威胁,应加强
21、流域内的农药使用管理和环境风险研究。农药在农业的病、虫、草害防治中必不可少,随着高残留、高毒的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的禁用,“新型”农药不断被开发并大量投入使用,长期、大量施用的农药中相当一部分通过沉降、地表径流等进入水环境,引起水环境污染、水生生态系统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本论文针对中国常用的103种农药,建立其在表层水和沉积物中灵敏、准确、快速的同时分析方法,应用于福建九龙江口及厦门海域水环境污染状况的连续监测,并根据调查结果,对目标农药的水环境复合污染及其生态风险进行初步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表层水及沉积物中103种农药的同时分析方法 分别建立了87种农药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
22、C-MS)检测方法和16种农药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优化了河水和海水样品中目标农药的液-液萃取方法与固相萃取方法。采用内标法和替代物法进行数据质量控制,方法检出限在0.16.6ng/L之间,加标回收率在60120之间,标准偏差(RSD,n=4)在0.019.7之间。采用乙腈为萃取溶剂,以高速均质和超声波辅助萃取、Carb-NH2柱净化,建立了表层沉积物中88种农药残留的同时分析方法,方法检出限达到0.012.1g/kg(干重),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72.8118.9和0.110.3。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能够较好地满足水环境中痕量农药的分析
23、要求。 (2)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水环境中目标农药的污染状况调查 运用建立的表层水和沉积物中多种农药的同时分析方法,于2007年12月(枯水期)和2008年5月(丰水期)对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表层水和沉积物中103种农药的污染状况进行了两次监测。结果显示:总计检出59种农药;除传统的有机氯、有机磷农药以外,酰胺、苯胺、氨基甲酸酯类、唑类和菊酯类等农药也被广泛检出;各站位表层水在枯水期检出农药总量范围为35.9470.0ng/L,丰水期为43.81494.5ng/L;表层沉积物在枯水期检出农药总量范围为15.4104.2g/kg(干重),丰水期为23.7369.2g/kg(干重);丰水期的农药检
24、出浓度显著高于枯水期,沉积物中检出的农药浓度远高于表层水中的检出浓度。 (3)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水环境中农药污染的初步风险评价 将九龙江河口及厦门西海域表层水和沉积物中的农药污染状况与其他国内外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本研究中检出农药远多于其他相关研究;探讨了九龙江下游的农药持续输入情况及其入海口输入通量;根据已有水和沉积物中农药环境质量标准及农药生态毒理效应的相关研究结果,对该流域进行了初步农药环境质量评价及风险评估,发现DDTs、氧化乐果、乐果、拟除虫菊酯类及唑类(三唑酮、多效唑、丙环唑、腈菌唑)等农药对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水环境已构成较为严重的威胁,应加强流域内的农药使用管理和环境风险
25、研究。农药在农业的病、虫、草害防治中必不可少,随着高残留、高毒的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的禁用,“新型”农药不断被开发并大量投入使用,长期、大量施用的农药中相当一部分通过沉降、地表径流等进入水环境,引起水环境污染、水生生态系统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本论文针对中国常用的103种农药,建立其在表层水和沉积物中灵敏、准确、快速的同时分析方法,应用于福建九龙江口及厦门海域水环境污染状况的连续监测,并根据调查结果,对目标农药的水环境复合污染及其生态风险进行初步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表层水及沉积物中103种农药的同时分析方法 分别建立了87种农药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方法和16种农药
26、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优化了河水和海水样品中目标农药的液-液萃取方法与固相萃取方法。采用内标法和替代物法进行数据质量控制,方法检出限在0.16.6ng/L之间,加标回收率在60120之间,标准偏差(RSD,n=4)在0.019.7之间。采用乙腈为萃取溶剂,以高速均质和超声波辅助萃取、Carb-NH2柱净化,建立了表层沉积物中88种农药残留的同时分析方法,方法检出限达到0.012.1g/kg(干重),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72.8118.9和0.110.3。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能够较好地满足水环境中痕量农药的分析要求。 (2)九龙江口及厦门西
27、海域水环境中目标农药的污染状况调查 运用建立的表层水和沉积物中多种农药的同时分析方法,于2007年12月(枯水期)和2008年5月(丰水期)对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表层水和沉积物中103种农药的污染状况进行了两次监测。结果显示:总计检出59种农药;除传统的有机氯、有机磷农药以外,酰胺、苯胺、氨基甲酸酯类、唑类和菊酯类等农药也被广泛检出;各站位表层水在枯水期检出农药总量范围为35.9470.0ng/L,丰水期为43.81494.5ng/L;表层沉积物在枯水期检出农药总量范围为15.4104.2g/kg(干重),丰水期为23.7369.2g/kg(干重);丰水期的农药检出浓度显著高于枯水期,沉积物中
28、检出的农药浓度远高于表层水中的检出浓度。 (3)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水环境中农药污染的初步风险评价 将九龙江河口及厦门西海域表层水和沉积物中的农药污染状况与其他国内外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本研究中检出农药远多于其他相关研究;探讨了九龙江下游的农药持续输入情况及其入海口输入通量;根据已有水和沉积物中农药环境质量标准及农药生态毒理效应的相关研究结果,对该流域进行了初步农药环境质量评价及风险评估,发现DDTs、氧化乐果、乐果、拟除虫菊酯类及唑类(三唑酮、多效唑、丙环唑、腈菌唑)等农药对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水环境已构成较为严重的威胁,应加强流域内的农药使用管理和环境风险研究。农药在农业的病、虫、草害
29、防治中必不可少,随着高残留、高毒的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的禁用,“新型”农药不断被开发并大量投入使用,长期、大量施用的农药中相当一部分通过沉降、地表径流等进入水环境,引起水环境污染、水生生态系统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本论文针对中国常用的103种农药,建立其在表层水和沉积物中灵敏、准确、快速的同时分析方法,应用于福建九龙江口及厦门海域水环境污染状况的连续监测,并根据调查结果,对目标农药的水环境复合污染及其生态风险进行初步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表层水及沉积物中103种农药的同时分析方法 分别建立了87种农药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方法和16种农药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
30、C-MS-MS)检测方法;优化了河水和海水样品中目标农药的液-液萃取方法与固相萃取方法。采用内标法和替代物法进行数据质量控制,方法检出限在0.16.6ng/L之间,加标回收率在60120之间,标准偏差(RSD,n=4)在0.019.7之间。采用乙腈为萃取溶剂,以高速均质和超声波辅助萃取、Carb-NH2柱净化,建立了表层沉积物中88种农药残留的同时分析方法,方法检出限达到0.012.1g/kg(干重),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72.8118.9和0.110.3。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能够较好地满足水环境中痕量农药的分析要求。 (2)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水环境中目标农药的污染状况
31、调查 运用建立的表层水和沉积物中多种农药的同时分析方法,于2007年12月(枯水期)和2008年5月(丰水期)对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表层水和沉积物中103种农药的污染状况进行了两次监测。结果显示:总计检出59种农药;除传统的有机氯、有机磷农药以外,酰胺、苯胺、氨基甲酸酯类、唑类和菊酯类等农药也被广泛检出;各站位表层水在枯水期检出农药总量范围为35.9470.0ng/L,丰水期为43.81494.5ng/L;表层沉积物在枯水期检出农药总量范围为15.4104.2g/kg(干重),丰水期为23.7369.2g/kg(干重);丰水期的农药检出浓度显著高于枯水期,沉积物中检出的农药浓度远高于表层水中的
32、检出浓度。 (3)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水环境中农药污染的初步风险评价 将九龙江河口及厦门西海域表层水和沉积物中的农药污染状况与其他国内外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本研究中检出农药远多于其他相关研究;探讨了九龙江下游的农药持续输入情况及其入海口输入通量;根据已有水和沉积物中农药环境质量标准及农药生态毒理效应的相关研究结果,对该流域进行了初步农药环境质量评价及风险评估,发现DDTs、氧化乐果、乐果、拟除虫菊酯类及唑类(三唑酮、多效唑、丙环唑、腈菌唑)等农药对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水环境已构成较为严重的威胁,应加强流域内的农药使用管理和环境风险研究。农药在农业的病、虫、草害防治中必不可少,随着高残留、高
33、毒的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的禁用,“新型”农药不断被开发并大量投入使用,长期、大量施用的农药中相当一部分通过沉降、地表径流等进入水环境,引起水环境污染、水生生态系统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本论文针对中国常用的103种农药,建立其在表层水和沉积物中灵敏、准确、快速的同时分析方法,应用于福建九龙江口及厦门海域水环境污染状况的连续监测,并根据调查结果,对目标农药的水环境复合污染及其生态风险进行初步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表层水及沉积物中103种农药的同时分析方法 分别建立了87种农药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方法和16种农药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优化
34、了河水和海水样品中目标农药的液-液萃取方法与固相萃取方法。采用内标法和替代物法进行数据质量控制,方法检出限在0.16.6ng/L之间,加标回收率在60120之间,标准偏差(RSD,n=4)在0.019.7之间。采用乙腈为萃取溶剂,以高速均质和超声波辅助萃取、Carb-NH2柱净化,建立了表层沉积物中88种农药残留的同时分析方法,方法检出限达到0.012.1g/kg(干重),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72.8118.9和0.110.3。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能够较好地满足水环境中痕量农药的分析要求。 (2)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水环境中目标农药的污染状况调查 运用建立的表层水和沉积物
35、中多种农药的同时分析方法,于2007年12月(枯水期)和2008年5月(丰水期)对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表层水和沉积物中103种农药的污染状况进行了两次监测。结果显示:总计检出59种农药;除传统的有机氯、有机磷农药以外,酰胺、苯胺、氨基甲酸酯类、唑类和菊酯类等农药也被广泛检出;各站位表层水在枯水期检出农药总量范围为35.9470.0ng/L,丰水期为43.81494.5ng/L;表层沉积物在枯水期检出农药总量范围为15.4104.2g/kg(干重),丰水期为23.7369.2g/kg(干重);丰水期的农药检出浓度显著高于枯水期,沉积物中检出的农药浓度远高于表层水中的检出浓度。 (3)九龙江口及厦
36、门西海域水环境中农药污染的初步风险评价 将九龙江河口及厦门西海域表层水和沉积物中的农药污染状况与其他国内外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本研究中检出农药远多于其他相关研究;探讨了九龙江下游的农药持续输入情况及其入海口输入通量;根据已有水和沉积物中农药环境质量标准及农药生态毒理效应的相关研究结果,对该流域进行了初步农药环境质量评价及风险评估,发现DDTs、氧化乐果、乐果、拟除虫菊酯类及唑类(三唑酮、多效唑、丙环唑、腈菌唑)等农药对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水环境已构成较为严重的威胁,应加强流域内的农药使用管理和环境风险研究。农药在农业的病、虫、草害防治中必不可少,随着高残留、高毒的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的禁用,
37、“新型”农药不断被开发并大量投入使用,长期、大量施用的农药中相当一部分通过沉降、地表径流等进入水环境,引起水环境污染、水生生态系统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本论文针对中国常用的103种农药,建立其在表层水和沉积物中灵敏、准确、快速的同时分析方法,应用于福建九龙江口及厦门海域水环境污染状况的连续监测,并根据调查结果,对目标农药的水环境复合污染及其生态风险进行初步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表层水及沉积物中103种农药的同时分析方法 分别建立了87种农药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方法和16种农药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优化了河水和海水样品中目标农药的液
38、-液萃取方法与固相萃取方法。采用内标法和替代物法进行数据质量控制,方法检出限在0.16.6ng/L之间,加标回收率在60120之间,标准偏差(RSD,n=4)在0.019.7之间。采用乙腈为萃取溶剂,以高速均质和超声波辅助萃取、Carb-NH2柱净化,建立了表层沉积物中88种农药残留的同时分析方法,方法检出限达到0.012.1g/kg(干重),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72.8118.9和0.110.3。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能够较好地满足水环境中痕量农药的分析要求。 (2)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水环境中目标农药的污染状况调查 运用建立的表层水和沉积物中多种农药的同时分析方法,于2
39、007年12月(枯水期)和2008年5月(丰水期)对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表层水和沉积物中103种农药的污染状况进行了两次监测。结果显示:总计检出59种农药;除传统的有机氯、有机磷农药以外,酰胺、苯胺、氨基甲酸酯类、唑类和菊酯类等农药也被广泛检出;各站位表层水在枯水期检出农药总量范围为35.9470.0ng/L,丰水期为43.81494.5ng/L;表层沉积物在枯水期检出农药总量范围为15.4104.2g/kg(干重),丰水期为23.7369.2g/kg(干重);丰水期的农药检出浓度显著高于枯水期,沉积物中检出的农药浓度远高于表层水中的检出浓度。 (3)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水环境中农药污染的初步
40、风险评价 将九龙江河口及厦门西海域表层水和沉积物中的农药污染状况与其他国内外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本研究中检出农药远多于其他相关研究;探讨了九龙江下游的农药持续输入情况及其入海口输入通量;根据已有水和沉积物中农药环境质量标准及农药生态毒理效应的相关研究结果,对该流域进行了初步农药环境质量评价及风险评估,发现DDTs、氧化乐果、乐果、拟除虫菊酯类及唑类(三唑酮、多效唑、丙环唑、腈菌唑)等农药对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水环境已构成较为严重的威胁,应加强流域内的农药使用管理和环境风险研究。农药在农业的病、虫、草害防治中必不可少,随着高残留、高毒的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的禁用,“新型”农药不断被开发并大量投
41、入使用,长期、大量施用的农药中相当一部分通过沉降、地表径流等进入水环境,引起水环境污染、水生生态系统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本论文针对中国常用的103种农药,建立其在表层水和沉积物中灵敏、准确、快速的同时分析方法,应用于福建九龙江口及厦门海域水环境污染状况的连续监测,并根据调查结果,对目标农药的水环境复合污染及其生态风险进行初步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表层水及沉积物中103种农药的同时分析方法 分别建立了87种农药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方法和16种农药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优化了河水和海水样品中目标农药的液-液萃取方法与固相萃取方法。采用内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招会计考试笔试题目及答案
- 校招:软件研发工程师面试试题及答案
- 企业上云数字化转型的必经之路
- 2025年软考新挑战与应对策略试题及答案
- 法学概论考试准备工作试题及答案
- 法学概论考试中的关键数据分析与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二级VB软件质量保障与管理题及答案
- 基于数字孪生的产品设计流程优化探讨
- 轨道安全比赛方案策划
-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梳理填空
- 单元三 防火防爆技术 项目三 点火源控制 一、化学点火源
- 2024网站渗透测试报告
- 电缆管廊敷设施工方案及流程
- 中风的早期识别和急救处理方法
- pets5历年真题(口语)
- 高速公路投诉培训课件
-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标准
- 提升问题解决能力的培训
- 消防工程投标方案技术标
- 村民心理知识知识讲座
- 管工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