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专题测试_第1页
高一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专题测试_第2页
高一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专题测试_第3页
高一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专题测试_第4页
高一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专题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一地理必修1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专题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陆地环境各要素虽然构成一个整体,但是它们是独立存在与发展的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A      B     C      D2下列地理现象,不是反映陆地环境差异

2、性的是(   ) A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 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 C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D沙漠地区生长着骆驼刺,而江南水生植物根系不发达读图,结合我国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回答3、4题。3.图中最能反映自然景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 A.图中-的变化           &#

3、160;    B.图中-的变化 C.图中-的变化                D.图中-的变化4.图中处的天然植被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草原        

4、 D.温带荒漠    读右图谋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回答5-7题5、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所处 的温度带可能是 A、热带    B、亚热带    C、温带   D、亚寒带6、导致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异景观形成的的主导因素是 A、水热差异      B、水分状况 C、热量条件     

5、;  D、土壤差异7、一般来说,下列山地中自然带最复杂的是 A、北纬10°,海拔4000米处          B、北纬40°,海拔4000米处 C、北纬10°,海拔1000米处          D、北纬40°,海拔1000米处 下图表示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地,山地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表示不同的自然

6、带。据此回答89题。8若图中虚线表示雪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BN坡是向阳坡,S坡是迎风坡 CS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DS坡是向阳坡,N坡为迎风坡9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则山麓气温T(T冬、T夏分别表示冬、夏季气温)应是(    ) AT冬<18       BT夏<18 CT冬<10   

7、0;   DT夏<20      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 B沿X方向热量增加 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 D沿Y方向纬度增加11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 A山东丘陵     B江南丘陵  C刚果盆地   D西欧平原 

8、读某大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均温等值线图,完成1213题。12.图中25等温线向西折向纬度低的地区,主要是由于(    ) A山脉的延伸         B植被的稀疏 C沿岸的寒流         D河流的流向13.图中、两地分布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  

9、;   B热带草原、热带雨林 C热带草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读右图,完成1415题。14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它并不是出现在赤道附近,而是出现在南回归线附近的沿海地区,这种分布属于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现象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现象 C垂直地域分异现象 D.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15自然带南北延伸较长,主要是受到沿岸 A向南流动的寒流影响 B向北流动的暖流影响 C向南流动的暖流

10、影响 D向北流动的寒流影响 读针阔叶混交林在3个不同地点的山地上海拔高度分布表,完成1617题。16两地点比较,造成两地针阔叶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光照     C坡向      D降水量17两地点比较,造成两地针阔叶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降水量 C光照 &#

11、160;    D坡向图4是某区域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字母代表自然带类型)。读图4,回答第18、19题。18g为热带雨林带,其形成原因有 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受西风带影响    沿岸有暖流经过   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 A    B C D19图中自然带 Ad均分布在大陆东岸     Bh内部相同植被类型在

12、东西坡分布高度一致 Cabc体现以热量变化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 Ddef的变化类似于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  右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A     B     C      D 21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A  

13、0;  B     C     D 读北半球某森林带分布上限与经纬度的关系图,回答2223题。 22该森林带是() A常绿阔叶林带         B常绿硬叶林带 C落叶阔叶林带         D针叶林带 23形成该森林带自沿海向内陆分布高度逐渐升

14、高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地形 读东欧和北亚的植物和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回答2425题。24左图沿线植物和农业带分布规律的形成基础是() A水分         B热量 

15、        C光照          D海拔 25上图分布示意图与右图中甲丁四线所经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16、            D丁 26左图中草原带形成的原因是() A受到夏季风的影响较为湿润          B受到西风的影响较为湿润 C冬季风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      D多高山冰雪融水,水源较为丰富右图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判断下面2题。27、图中代表的自然带依次是

17、60;A针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积雪冰川带 B针叶林带、积雪冰川带、高山灌木林带 C高山灌木林带、针叶林、积雪冰川带 D积雪冰川带、高山灌木林带、针叶林带28、该山南坡比北坡垂直自然带显著的主要原因是南坡 A纬度低       B相对高度大     C向阳坡       D迎风坡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它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轻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

18、要素。根据以下材料,完成2930题。29读上图表,判定方框I、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  土壤水增多库区蒸发量增大蒸腾加强植被覆盖率增大  A      B      C      D 30图中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

19、160;)  A整体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   D不稳定性特征二、综合题(共40分)38.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20、;      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         (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2分)。 (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对应的自然带是         带。 (4)从“气压

21、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       和         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地的自然带是          带。 (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地域分异,这种分

22、异是以       为基础的。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3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这是一片备受世人瞩目的土地,从自然环境到人类文明的演进,无不留下深深的印记。自然地理环境又是由大气、水、岩石和生物圈

23、组成的整体。(1)由图中资料,分析推断该区域商周时期与现在气候特征的差异。(2)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解释该区域水土流失形成的自然原因。(3)请你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在水土流失的过程中,本区域各地理要素体现整体性的。 18. 读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图中山脉西部海域位于_板块。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该山脉高度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2)图中山脉东侧的荒漠景观属于_现象,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 _。 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_, 该变化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  (3)若此山脉变为平地,试分析其可能给南美洲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 (4)图中D处的植被会对全球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5)据国际环保组织研究统计,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区的降水减少了约20%, 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试分析其原因。参考答案:1-5 DCBDC 6-10 AABAA 11-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