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摄影的基本操作快门与光圈相机的测光方式相机对焦快门与光圈什么是快门?什么是光圈?快门与光圈的关系什么是快门?快门其实是挡在相机感光元件前的一道“门帘”,平时处于关闭状态,曝光过程中会打开,让光线进入感光元件。我们把快门从打开到闭合的时间称为“快门速度”,和曝光时间其实是一回事,都代表了光线进入镜头的时间。高速快门低速快门低速快门适合拍摄物体的运动轨迹,具有十分独特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快门速度不能低于安全快门,不然画面可能会出现模糊。安全快门所谓的安全快门是指快门速度。一般来说,镜头会随着焦距的增长,而放大人体自身的一些细微抖动。例如脉搏与呼吸等。而普遍认为 快门速度1焦距(单位:MM)秒 的
2、快门速度时候,成像不会因抖动而变得模糊。比如焦距是50毫米,那么安全快门就是1/60秒,焦距是250毫米,那么安全快门就是1/250秒。什么是光圈?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光圈与快门的配合光圈和快门的组合是控制曝光的主要因素。既然光圈和快门都可以同时控制曝光,即光圈及快门都是互相影响着的。如果将光圈收小一级(例如由f/4收小至f/5.6),曝光便相对减少,不过如果将快门速度调校慢一倍(例如由1/60秒减至1/30秒),曝光量又回复了与原先的一样,即光圈及快门对曝光量的影响是可互相抵消的。f2, 1/500; f2.
3、8 1/250; f4, 1/125; f5.6, 1/60; f8, 1/30; f11, 1/15 不同的组合可以达到相同的曝光量(EV),但是所拍出来的图片效果是不相同的。感光度ISO白平衡相机的测光方式点测光模式中央重点测光模式评价测光模式点测光模式点测光的范围是以观景窗中央的一极小范围区域作为曝光基准点,大多数点测相机的测光区域为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相机根据这个较窄区域测得的光线,作为曝光依据。中央重点测光模式中央重点测光是一种传统测光方式,大多数相机的测光算法是重视画面中央约2/3的位置,对周围也予于某些程度的考虑。对于习惯使用中央重点测光的摄影者,用这种方式测光比使用多区评价测光方式更加容易控制效果。评价测光模式评价测光(或称分割测光)测光方式与中央重点测光最大的不同就是评价测光(或称分割测光)将取景画面分割为若干个测光区域,每个区域独立测光后在整体整合加权计算出一个整体的曝光值。相机对焦1 手动对焦2 单次自动对焦3 连续自动对焦(伺服对焦)手动对焦佳能(Can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AI运维工程师漏洞扫描面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 2025年影视工业化制作流程质量控制与产业链整合发展报告
- 装配式建筑施工员三级安全教育(班组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职业技能认证跨境培训平台在线教育平台国际化市场风险评估报告
-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培训试题集(附答案)
- 热硫化硅橡胶生产工岗位操作规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 护士核心制度岗位职责试题(附答案)
-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课件
- 电子部件电路管壳制造工测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造球工测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CNAS体系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打印版带翻译
- 山东省青岛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及行政区划代码
- Unit1Developingideaslittlewhitelies课件-高中英语外研版必修第三册
-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课件-健康的情绪表达 全国通用(共16张PPT)
-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与负债管理
- 电力系统分析孙淑琴案例吉玲power程序实验指导书
-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适合微电子专业)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5)
- 发动机装调工技师考试资料
-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