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的机制体制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1页
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的机制体制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2页
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的机制体制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3页
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的机制体制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4页
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的机制体制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体制分析及对策研究罗 超, 岳 巧,刘立伟,张 亮,范庆爽(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00461)摘 要从国有企业科技工作的实际出发,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目前我国及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的现状、机制和体制,通过影响因素的分析,给出了对策与建议,有助于今后科技成果更好的在生产中应用,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和效益。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体制 0 引言 科技成果是指人们在科学技术活动中通过复杂的智力劳动所得出的具有某种被公认的学术或经济价值的知识产品。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是企业、国家、甚至全世界都关注的重大课题。企业研发取得的科技成果能否更好地向现实的生产力转化

2、,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和效益,与目前企业的成果推广应用机制和体制密切相关。1 科技成果的定义与分类1.1科技成果的定义所谓科技成果是指人们在科学技术活动中利用科学技术知识、信息和经验,通过复杂的智力劳动所得出的产品、工艺、材料及其改进等技术方案,具有被公认的学术或经济价值的知识产品。 1.2 科技成果的分类科技成果大致可分为四类:(1)软性成果,包括设计文件、图纸、规程、施工工艺、指南、标准、工法等;(2)硬件成果,包括原理样机、试验样机、产品样机等;(3)知识产权成果,包括专著、专利、软件著作权、论文等;(4)衍生成果,包括媒体影响、市场价值推广、销售渠道等。2 科技成果转化2.1科技成果转化

3、的含义科技成果转化概念最早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在1912年提出的。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到:现代经济发展源于创新。创新的内涵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实现生产要素从未有过的“新组合”。把有创意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可获利的商品及其产业。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个经济范畴而非技术范畴,不仅指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更指把已发明的科学技术引入企业之中,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即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最大的动力就在于它对经济增长效应的重大作用。我国1996年5月1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指出,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

4、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换言之,科技成果转化也就是将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领域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产生出倍增放大经济效益的过程。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科技成果转化应当包括各类成果的应用,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技能的加强,效率的增加等等。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生产力包括人、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因此科学技术这种潜在的生产力要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最终是通过提高人的素质、改善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来实现的。从这种意义上讲,广义的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科技成果从创造地转移到使用地,使使用地劳

5、动者的素质、技能或知识得到增加,劳动工具得到改善,劳动效率得到提高,经济得到发展。狭义的科技成果转化实际上仅指技术成果的转化,即将具有创新性的技术成果从科研单位转移到生产部门,使新产品增加,工艺改进,效益提高,最终经济得到进步。我们通常所说的科技成果转化大多指这种类型的转化,所讲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就是指技术成果的应用数与技术成果总数的比。目前大部分所讲的科技成果转化是指狭义的科技成果转化。2.2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和体制分析目前,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研发的迫切需求是其源动力,研究所、高校及企业组成的研发机构是科技成果研究开发的主体,企业是科技成果产品生产与销售的主体,科技中介机构是成果实施与

6、转化的助力,是成果转让方与受让方的桥梁,是提供科技成果需求信息,进行科技成果交流、交易、传递、扩散的媒介。其功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而逐渐被强化。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流程见图1。目前,我国科技经费投入普遍不足,相比而言,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的资金投入尤其不足,仅为国外同类投入比例的1/8-1/9,因此金融机构资金支持,将对成果转化起到重要影响。生产与市场对该成果进行反馈是对该产品和技术进行二次开发改进的内在驱动力。图1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由政府支持机制、企业参与机制、驱动机制、决策机制、要素投入机制、转化机制和组织机制构成。其中,对国有企业来讲,最关键的是

7、要素投入机制,最核心的驱动是市场推动,最科学的组织机制是与研究机构组成联合体,产学研用相结合推介科技成果应用。具体转化机制组成详见表1。表1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政府支持机制企业参与机制驱动机制决策机制要素投入机制转化机制组织机制府立项企业委托立项自选立项文献调查已有前期工作基础技术移交和培训学校建立中试基地政府帮助推广企业提供中试基金技术推动与市场拉动结合专利资料调查自筹资金技术转让合同企业提供中试基地政府提供扩大研究资金企业有具体需求市场推动技术可行性研究金融机构贷款学校帮助推广有学校独立研究机构参与政府税收优惠企业有人员共同参与技术推动市场调查企事业单位投资课题组自行推广有学校经营实

8、体研究机构参与政府奖励人员结构协调有产学研合作的参与2.3 科技成果转化的阶段科技成果转化通常包括以下四个阶段,见图2:(1)设想阶段(基础研究、应用研究)(2)研发阶段(小试、中试)(3)实用化阶段(进入到企业)(4)商品化阶段图2科技成果转化的阶段2.4 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科技成果能否很好地转化为生产力,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按因素来源渠道,分内因和外因两大因素。内因:一是成果本身的情况,二是企业的情况。(1)成果本身的情况在于该成果是否具备市场需求性(立项必要性),是否具有技术先进性(指标先进性),是否具有成熟实用性(推广应用的第一前提)。(2)企业的情况在于该企业是否对科技

9、成果有内在迫切需求(推广应用的内在驱动力)以及其接受科技成果能力的强弱,如果企业本身对吸纳科技成果的积极性不高,并且自身的技术研发实力也比较薄弱,那将直接影响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外因:涉及到体制机制、政策环境、科技投入、中介服务体系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它们都直接地或间接地影响到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按成果转化周期的影响因素分,又可分为政策性因素、动力性因素、质量因素,详见表2。表2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质量因素政策性因素动力性因素成果的成熟度、实用性、先进性管理决策水平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成果的效益科技政策本地区的科技水平成果的生命周期金融政策科技人员数量及其构成中间试验能

10、力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市场竞争程度成果供方的科技能力人才政策经济环境资金保障程度信息的及时性、充分性 成果配套度技术市场的完善程度 3 科技成果转化的存在问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转化率较低,总体成果转化率尽管达到了50%,但规模化仅为20%。部分发达国家成果转化率为80%,规模化为75%。而成果转化率最高的英、法、德以色列等国家,成果转化率高达90%,而规划化高达85%,详见图3科技成果转化率对比图。可见,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图3科技成果转化率对比图3.1 政策环境影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转化率较低,总体原因是缺乏对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政策环境的整体设计,法规政策不配套,缺乏对规范技术

11、市场主体、客体和交易行为以及促进技术市场发展的专门法规,导致交易行为不规范、监管不统一,缺乏对科技中介组织的法律规范,中介机构的社会地位不明确;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以供方为主,缺乏对企业吸纳技术成果的鼓励政策;以鼓励技术转让政策为主,缺乏开展技术咨询、服务的税收扶持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应用和参与收益分配的法律政策需进一步完善。3.1 投入比例影响在科技成果转化投入的组成方面,我国也和外国有较大区别。国外早已建立了“政府+企业+ 风投”共同投入模式,且重视应用研究及商品化,且投入比例较高。我国在创新研究和应用研究上投入占总比例不足2%,且较多为政府投资,企业则占用了大量的产业化投资。表3我国与国外科

12、技成果转化投入对比表转化阶段我国投入%外国投入%创新研究110应用研究0.730工程化1.320商品化3830产业化6020总比例1001003.3 存在问题分析目前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上层建筑庞大,没有与之匹配的基层开发试验机构;(2)科研和生产部门沟通不畅,研发机构试验能力不足;(3)专利有数量,无质量,核心技术保护不到位;(4)政策实施与落实不到位;(5)没有合适的技术转让渠道; (6)重研究内容考核指标,轻成果转化;(7)缺少完善的评估、鉴定机构和政策;(8)科技管理模式参考生产项目,缺少活力和个性化管理特征。4 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与建议从政府层面,我国应参考

13、国外一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成熟做法,在高新技术企业加计抵扣等财税优惠政策基础上,增加税收方面、技术转让方面的优惠政策,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某些外国政府促进成果转化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详见表4。表4 某些外国政府促进成果转化的做法美国法国新加坡韩国企业支付给大学或研发机构的研究费用的65可用于抵免所得税。将科研机构视为非盈利机构,并免缴科研机构的所得税公司出让技术取得的技术转让收入,若符合规定条件,则作为长期资本利得,按减半的税率征税专利持有者以买断方式出售专利所取得的一次性转让收入,作为资本收益免税技术所有人出让技术专利权(包括实用型专利)或专利使用权而取得的收入,可

14、以减半征税在国有企业层面,应从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和近期发展规划,做好研发平台的搭建,做好成果的宣传与鉴定,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1)建立健全一支长效的充满活力的研发团队,和一支敬业的成果推广应用团队;(2)做好科技规划,做好重大项目的选题;(3)切实贴近生产经营需求搭建信息沟通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与推广应用平台,完善数据库;(4)完善现有的科技成果推广体系及管理制度,明确技术应用的责、权、利;(5)加强与媒体部门、生产需求部门的沟通协作,扩大成果影响力,定期组织技术、产品推介会。将有影响力的产品推向市场;(6)设立成果推广应用项目资金支持,比例应高于基础性研发;(7)加强产品中试的投入,加大试

15、验验证力度。5 结论综上所述,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开展,在我国国有企业内部还存在着许多的制约因素。要实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必须不断地冲破藩篱,营造新的、更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各种条件,有针对性地采取得力措施,积极地消除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起阻碍作用的消极因素。参考文献1 邸晓燕,赵捷, 张杰军.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国际职业化模式J.科学管理研究,2011(7),Vol 29,No.3:49-54.2 曾路.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0 (1):46-481.3 王勇浅论技术转移相关政策法规建设J.科技管理研究,2006(11):5-74 唐振鹏,刘

16、荣山R&D全球化与技术转移新模式J.科技管理研究,2003(5):50-525 刘新建. 我国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2 (4):16-18.The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Investigation on Institution and Mechanism of Applic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R&D Achievements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 LUO Chao, YUE Qiao, LIU Liwei, ZHANG Liang, FAN Qingsh

17、uang,(Offshore Oil Engineering Co., Ltd., Tianjin 300461,China)Abstract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issemination of R&D achievements and the mechanism and system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pract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nfluence factor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also given which contributed to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creating greater economic valu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