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村高龄老年人消费影响因素分析及性别差异王怀豫(华中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武汉 430070)Factors Affecting the Consumption of the Oldest-old in Rural China and Its Gender Differential Wang Huai-yu摘要:本文运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分别进行农村男性和女性高龄老年人的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对水果、蔬菜、肉类等6种主要食物消费频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并构造农村高龄老年人的综合消费指数,运用最小二乘法回归进一步分析老年人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对老人平均消费水平的影响,发现农村女性高龄老
2、年人消费频率受到影响的食物种类更多,且影响程度相对较高,并且,在分食物种类的情况下和用综合消费指数衡量日常消费的情况下,同一因素对于农村男性和女性高龄老年人的影响不一定相同。Abstract: Choosing the fresh fruits, fresh vegetables, meat, fishes, eggs and beans as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food the rural oldest-old consume everyda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the individual and
3、 family characteristics affecting the consumption frequency of the oldest-old in rural China by using Multinomial logit model. Furthermore, the author applied the principle factor analysis to construct the rural oldest-old integrated consumption index to be the dependent and used the regression mode
4、l to do the analysis. In both the different food category and integrated consumption index analysis, we found different directions and extent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different gender. Comparing with the food category of the male oldest-old consume, those of the female are affected by more factors a
5、nd its extent is deeper in rural China.关键词:农村高龄老年人 性别 食物 消费Keywords:the rural oldest-old, gender, food, consumption一 问题的提出根据我国学者与联合国人口司预测,我国65岁及以上老人数将从2000年的0.94亿(占总人口的7%)增加到2050年的3.34亿(占总人口的22.6%);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将从2000年的1150万人迅猛增加到2020年的2700万人及2050年的1亿以上。本世纪上半叶五十年我国高龄老人每年平均增长率为4.4%,等于65岁及以上所有老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
6、的2倍,等于总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的6.1倍。高龄老人成为老年人口中增长最快的人群(曾毅,2001)。对与老年人相关问题的研究也逐步为人们所重视,如养老方式研究(陈功,2003)、高龄老年人的健康长寿的分析(曾毅,2001)、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代际经济流量分析(郭志刚 陈功,1998)等。对于农村老年人而言,目前国内许多学者研究侧重于农村老年人口保障(张俊飚 丁士军,2001)、农村老年人的居住安排和经济状况(丁士军,1999;杜鹏,1998;)、劳动力转移对于老年人居住安排的影响(张文娟 李树茁,2004)等,也有学者通过物质生活质量指数(潘祖光 王瑞梓,1995)、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主观评价(
7、赵细康,1997;伯萍,2001;桂世勋,2001)、城乡老年人的生活比较(陈彩霞,2003)等衡量农村老年人的老年生活现状。一般认为,经济收入本身并不构成生活质量,只是改善与提高生活质量的基本条件(王树新,1996),但是作为实现老年人养老保障的基本前提条件,农村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及来源仍是人们调查和研究的重点(陈彩霞,2000;杜鹏,1998)。陈成文(1996)指出,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来源占第一位的是劳动收入,占第二位的是子女供给,农村老年人年龄越大,劳动能力就越减弱,劳动收入自然也就减少,一旦丧失了劳动能力,劳动收入也就停止。消费和医疗是衡量农户养老保障的两个重要方面,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
8、衰退,医疗保障成为衡量老年人养老状况的重要方面,同时,农户日常的消费情况反映了农户的生活状态,从农户日常的消费可直接反映出农户的养老状况,而消费信息是老年人日常行为的反映。这些已有的研究大多数都是针对农村老年人整个群体而言,并没有对这一老年人群体根据不同标准进行细分和进一步的详细了解,缺乏对于老年群体细分后的特殊群体的研究,并且多数从定性的角度描述老年人的现状,对于影响老年人实现养老的个人、家庭、地区等诸多因素缺乏定量的分析与比较。根据年龄和性别可以对农村老年人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即根据年龄分为高龄老年人(80岁及以上老人)和低龄老年人(6580岁老人);根据性别则分为男性老年人和女性老年人。
9、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老年人有着共同或不同的特点。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以分析比较农村高龄老年人的养老状况为出发点,对于这一特别年龄阶段的群体农村男性高龄老年人和农村高龄老年妇女,通过农村高龄老年人的消费影响因素及性别比较分析,关注农村高龄老年人,尤其是农村高龄老年妇女的生活状况和影响因素。二 数据本研究使用的是1998年北京大学老龄健康与家庭研究中心组织的“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研究”数据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自北京大学老龄健康与家庭研究中心组织的“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研究”纵向调查项目。该项目得到美国国家老年研究院和杜克大学的资助,以及中方的配套投入。样本数据涉及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
10、,共调查80岁及以上农村高龄老年人5624人,其中高龄老年妇女3465人,高龄男性老年人2159人。从年龄上,各年龄段的高龄老人均有较大样本量,百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共2033人,其中女性为1601人,男性为432人,女性高龄老人的样本数约是男性的4倍;90-99岁高龄老人为1790人,包括女性959人,男性831人,80-89岁高龄老人1801人中女性为905人,男性为896人,这两个阶段男性和女性老年人的数量基本持平(如表1)。如前所述,收入是实现老年人养老保障的前提条件。考察高龄老年人的主要经济来源可以看出,农村高龄老年人(如表2),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亲人或家属都是其主要的经济来源,农村女
11、性高龄老年人主要经济来源是亲人或家属的比例高达97.5%,农村男性高龄老年人的比例为86%。其中,男性高龄老人依靠子女的比例为72%,女性约为77%。还有大概12%的农村女性高龄老人主要依靠孙子女,男性这一比例为6%左右。此外,10%的男性高龄老年人以退休金为主要经济来源,而女性在这一选择的比例不到2%。可以看出,农村女性高龄老人在收入上比男性更依赖于下一代,或者说农村男性高龄老人的自养能力要强于女性。从消费角度来看,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很多,包括社会、历史、经济等多方面极其复杂的因素,但现代西方消费理论认为主要是经济方面的因素,从而在其假设条件中将其他影响因素忽略,导致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更
12、多地强调收入对消费的影响,但实际上收入只是决定消费的必要条件,决定消费的原因还有偏好、动机、外在的限制条件等。尤其是对于农村高龄老年人,经济因素只是影响其消费的一个方面,农村老年人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子女数,亲戚关系,家庭结构和居住安排等都与老年人状况息息相关(Mason,1992; Nugent, 1985;De Vos, 1985)。如老人的居住方式,通常认为与子女共同居住的高龄老年人因为能够获得子女及家人的照顾,其日常消费要好于独居或居住在养老院的老人。再如虽然老年人受教育年限是一个被广泛接受的个人状况决定因素,但是家庭成员的教育在老年人状况决定中可能跟其个人的教育同样重要,甚至比其
13、更重要(Zimmer,2001),配偶的年龄和教育对于高龄老人日常消费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并且有学者认为老年人子女越多,其对生活的感觉越好(Cherlin,1983),老人拥有的子女越多,子女间可以对老人养老形成风险分担机制,尤其是对于需要照顾的高龄老年人,子女数的多少对老人的日常消费状况可能产生一定影响。综上分析,农村高龄老年人的日常消费会受到老人个人及家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将其分为个人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婚姻、教育年数、60岁以前的主要职业、60岁的消费综合指数及主要经济来源等)和家庭特征(居住方式、有无儿子、小孩数、配偶的教育和职业)进行分析,发现从食物种类来看,影响因素对于农村男性
14、高龄老年人作用主要集中在新鲜水果、肉类、鱼等水产品等需要现金购买的食物上,而农村女性高龄老年人的所有消费食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在分食物种类的情况下和用综合消费指数衡量日常消费的情况下,同一因素对于农村男性和女性高龄老年人的影响不一定相同。(1)年龄对于农村男性和女性高龄老年人分种类的食物消费的影响各异,对女性食物消费频率的影响要大于男性,但都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消费指数得分。(2)婚姻状况和主要经济来源对于农村男性高龄老年人的分食物种类的消费频率影响更显著。非退休金的主要经济来源会降低农村男性老年人大部分食物的消费频率,但有利于提高其综合消费指数。(3)老年人60岁前的主要职业会在不同程度
15、上增加男性和女性分食物种类的消费频率,其中农村男性高龄老年人受到影响的食物种类较多;而配偶60岁前的主要职业更有利于农村女性老年人改善其分食物种类的日常消费状况,但会降低女性的综合消费指数。(4)子女数对于农村高龄老年人的日常消费频率影响不显著,有无儿子对于不同性别农村高龄老年人的影响不同,有儿子更有利于增加农村男性高龄老年人的部分食物消费频率。在综合消费指数上,有无儿子对农村男性和女性高龄老年人的影响方向相反。(5)是否和家人一起居住尤其对于农村女性高龄老年人的日常消费现状起到了重要的改善作用。三 分食物种类和性别的分析(一)模型调查数据为农村高龄老年人对于所食用食物的频率估计,食物种类包括
16、新鲜水果、新鲜蔬菜、肉类、鱼等水产品、蛋类、豆制品、腌咸菜或泡菜、白糖或糖果、茶和大蒜。例如“您是否经常食用肉类”,回答为“1天天都吃”、“2偶尔吃一些”、“3从不吃”,因此本文采用了Multinomial logit模型进行分析。 其中,i=1,2,n; j=0,1,.J。式中,Prob(Yij)表示第i个样本的选择项(即因变量值)为j的概率,xi表示第i个样本的特征,j表示第i个样本选择项为j时的xi系数。在多元logit模型分析中,系数j对于每个因变量值j会有一系列的取值,通常以因变量j中的某一数值作为参照组,分析两个因变量取值的相对发生比(odds ratio)设1=0,以y=1为参照
17、组,因变量取值为y=2相对于y=1的概率为 (我们称这一发生比为相对风险relative risk),即: ,其对数发生比为: 即x每变化一个单位,相对于参照组y=1而言,y=2这一类取值的相对发生比变化2个单位。(二)分析结果1个人特征(1) 年龄分食物种类中,年龄增加对于农村女性高龄老年人消费频率的影响要大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加,农村男性高龄老年人的新鲜蔬菜和肉类的消费频率会降低,而农村女性高龄老年人受影响的食物种类较多,其新鲜蔬菜的消费频率会降低,肉类的消费频率更趋向于向“几乎每天都吃”和“很少或不吃”发散,“很少或不吃”鱼类等水产品和豆制品、以及“几乎每天都吃”蛋类。(2) 婚姻状况
18、婚姻状况对于农村男性高龄老年人的食物消费频率影响更显著。在检验结果显著的食物种类,如肉类、鱼等水产品中,离婚、丧偶、从未结过婚等状况降低了农村男性高龄老年人“几乎每天都吃”的消费频率;但会增加农村女性高龄老年人的肉类消费频率,这可能与农村妇女在家庭中的弱势地位有关,有配偶的情况下,由于农村妇女在家庭中的“利他主义”较多以及地位低下,所以女性要先照顾好丈夫,尤其是在肉类这种农村视为较高档的食物消费上,婚姻状况对于男性和女性的影响方向相反。(3) 教育年数通常认为,受教育年数越多,老年人晚年的生活状况越有可能有所改善,一方面是较高的教育水平可以增加农民获得收入的机会,为养老奠定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
19、会增加关于消费营养均衡等知识。检验结果发现教育年数对农村男性高龄老年人的作用更显著,它会增加农村男性高龄老年人在新鲜水果、肉类、鱼类等水产品的食物消费频率,而对于农村女性高龄老年人没有显著影响。(4) 60岁以前的主要职业60岁以前的主要职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老年人为自己养老积累的物质财富,尤其是对于农村男性高龄老年人,这一因素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女性高龄老年人。农村男性高龄老年人60岁前的主要职业若是非农民(包括专业技术、行政管理、工人、商业或服务业、军人等),会增加其在除新鲜蔬菜以外的其他5种食物“几乎每天都吃”的发生概率。对于农村女性高龄老年人,老人60岁前的非农职业会增加肉类“几乎每天都吃
20、”的发生概率,同时会减少鱼等水产品“很少或不吃”的发生概率。农村高龄妇女60岁时大部分都是农民或者主要负责家政,从事非农职业使得她们的消费肉类、鱼等水产品这类现金食物频率增加,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农村妇女对现金消费缺乏主动权。(5) 主要经济来源相比退休金而言,主要经济来源是亲属或家人以及其他的情况下,农村男性高龄老年人的各种食物消费频率均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亲属或家人为主要经济来源时,农村男性高龄老年人消费新鲜水果、肉类、鱼等水产品、蛋类和豆制品“几乎每天都吃”的发生概率均会较大幅度减少,同时,其消费新鲜水果和蛋类“很少或不吃”的发生概率则会增加;在其他方式(如当地政府或集体等)为主要经济
21、来源时,农村男性高龄老年人消费新鲜蔬菜“很少或不吃”的概率会增加,消费肉类、鱼等水产品、蛋类和肉类“几乎每天都吃”的发生概率则会减少。对农村高龄女性老年人而言,非退休金的主要经济来源会降低其消费新鲜水果、新鲜蔬菜和蛋类“几乎每天都吃的”的概率,但不会增加“很少或不吃”的可能。相比之下,男性的日常消费更依赖于经济来源,农村女性高龄老年人的依赖性较低。可能因为男性的现金消费较多,而且男性在家庭中有更多的独立经济支配能力,家庭地位较高,但随着年龄的增加,这些优势逐渐减弱,所以日常消费影响较大。2家庭特征(6) 居住方式农村女性高龄老年人消费各种食物的频率都会受到居住方式正面的影响。与家人一起居住会增
22、加除肉类以外其他食物“几乎每天都吃”的发生概率,并会降低除新鲜蔬菜以外的其他食物“很少或不吃”的发生概率,而且这种变化幅度都比较大。农村男性高龄老年人分食物种类的消费频率受到影响程度因食物种类而异。与家人一起居住会降低其新鲜水果和豆制品“很少或不吃”的消费频率,增加新鲜蔬菜“几乎每天都吃”的发生概率,但使得肉类和鱼等水产品更集中于“有时吃”的消费选择。如前所述,农村女性的自养经济能力较差,加上农村女性的教育水平、劳动素质等都比较低,因此其依附性较强,所以其在年轻时为自己养老积累的物质也比较少,在年老后,是否和家人居住就成为影响其日常消费的重要因素。(7) 子女数和是否有儿子在农村地区,单子女和
23、多子女家庭对养老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甚至单子女的老人生活还要好于多子女老人,如果有区别的话,只应是有子女和没有子女对老年生活的影响最大(陈彩霞,2000)。也有学者认为老年人子女越多,其对生活的感觉越好(Cherlin,1983)。但在本文检验中,子女数对于农村男性和女性高龄老人分食物种类的消费影响大都不显著,与“有时吃”的消费选择相比,子女数越多,仅有可能降低农村女性高龄老年人消费蛋类“很少或不吃”的消费频率。对于传统“养儿防老”的思想,有无儿子应该是会影响老年人的养老状况,即有儿子的应该比无儿子的老年人养老状况要好。在肉类和鱼等水产品的消费中,有儿子会增加男性高龄老年人“几乎每天都吃”的发
24、生概率,这有利于一定程度上改善男性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但对于农村女性高龄老年人的食物消费频率无显著影响。可以说,有无儿子对于不同性别农村高龄老年人的影响不同,更有利于增加农村男性高龄老年人的部分食物消费频率。(8) 配偶的教育和职业配偶的职业对于农村女性高龄老年人的影响要大于男性。若农村女性高龄老年人的配偶60岁前主要从事非农职业(如专业技术、行政管理、工人、商业或服务业、军人等),有利于增加其新鲜水果、肉类和鱼等水产品需要现金购买的食物“几乎每天都吃”的发生概率;配偶60岁前从事非农职业仅有利于增加农村男性高龄老年人消费肉类“几乎每天都吃”的频率。即配偶从事非农职业,有利于农村女性老年人改善其
25、日常消费状况的程度要高于男性。四 综合消费指数分析(一)模型如前所述,本文数据中获得的是农村高龄老年人的消费频率数据,因此,本文构造了消费综合指数F,利用因子分析法构造消费的综合评价函数主因子分析中,其中,fpi表示第p个因子在第i个样本上的数值,xji是第j个变量在第i个样本上的值,wpj是第p个因子和第j个变量之间的因子值系数。则农村高龄老年人现在和60岁时的综合消费指数F和F60分别为:式中,a1,a2,ap,b1,b2,bp表示方差贡献率;f和f表示因子。,计算出老年人的综合消费指数,分析影响农村高龄老年人日常消费水平的因素。本文采用一般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即:FiXii (i=1,2,
26、13)式中,F为综合消费指数,Xi表示样本的个人及家庭特征向量,i为系数。(二)分析结果1个人特征(1)60岁的综合消费指数农村老年人在低龄老年阶段,主要经济来源是劳动收入(陈成文,1996),此时老年人实行的主要是自养,在进入高龄老年人之后,作为低龄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情况会对后期老年人的生活产生影响,即农村老年人的日常消费频率在时间上的会有延续性。在综合消费指数的简单回归中也可以看出,农村男性和女性高龄老年人60岁综合消费指数都显著影响其现在的消费状况,农村高龄老年人60岁消费综合指数每增加1个单位,可使男性老年人现在的消费指数提高0.23个单位,女性老年人约提高0.2个单位。(2)教育年数在
27、综合消费指数上,农村男性高龄老年人受教育年数越高,反而会降低其综合消费指数的得分,男性高龄老年人每增加1年的教育,其消费综合指数约下降0.005个单位。该因素对农村女性高龄老年人的综合消费指数没有显著影响。教育年数对于农村高龄老年人的影响还有待深入探讨和研究。(3)主要经济来源由于高龄老人主要依靠子女,且高龄老人年纪较大,尤其是在农村,除老人自己的退休金外,其可支配的财产并不多。分食物种类分析时,主要经济来源是非退休金时,农村男性高龄老年人的各种食物消费频率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女性受影响的食物种类较少,但影响程度较高。对于总体消费情况,依靠家人或亲属、政府等外界的资助还是有利于提高老人的综合消
28、费指数的,这也说明虽然外界的资助不一定能够或者会显著改善老人的消费状况,但对于实现基本的养老保障,其作用还是不可或缺的。换句话说,有子女和外界的资助,农村高龄老年人的日常消费状况至少不会比没有更差。2家庭特征(4)居住方式和前面的分析结果相反,和家人居住反而不利于提高农村女性高龄老年人的综合消费指数,但对于男性老年人则无显著影响,(5)子女数和是否有儿子子女数的多少对于农村高龄老年人的综合消费指数没有显著影响 文中的子女数是指老人生于的孩子总数,包括老人已去世的子女,这对于分析结果也会产生影响。该变量若是为健在的子女数可能更好。分食物种类消费上,有儿子对于不同性别农村高龄老年人的影响不同,有利
29、于农村男性高龄老年人的部分消费,对女性老年人的消费无显著影响。但在综合消费指数上,有儿子反而降低了农村男性高龄老年人的综合消费指数,对于女性综合消费指数的影响则为正。(6)配偶的职业和教育配偶60岁前的职业对农村女性高龄老年人的综合消费指数影响为负,即降低其指数得分。但是,根据前面的分析,农村女性的依附性较强,配偶职业应该可能影响女性老年人的消费状况,这一结果并不支持前面的分析,其中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配偶的教育则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消费指数得分。即配偶每增加1年教育,农村男性和女性高龄老年人的综合消费指数均增加0.002个单位左右,但农村男性老年人的综合消费指数受到的影响程度略高于女性。五 结论
30、和含义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农村高龄女性老年人不同种类的食物消费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其个人和家庭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对于农村男性高龄老年人的显著影响主要集中在新鲜水果、肉类、鱼等水产品等现金消费的食物上。并且,在某一类食物或整体消费水平上,同一因素对于农村男性和女性高龄老年人的影响不一定相同,甚至可能相反。如教育年数会增加农村男性高龄老年人分种类的食物消费频率,但却会降低其综合消费指数的得分;和家人一起居住对于农村女性高龄老年人分食物种类的消费和综合消费指数都比较有利,但对于男性分食物种类的消费影响则因食物而异;非退休金为主的经济来源不利于农村男性高龄老年人的分食物种类的消费,但会提高男性和
31、女性老年人的综合消费指数等。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影响农村高龄老年人消费的因素也不相同。若考虑的是提高农村高龄老年人的平均消费水平,老人以前的消费状况、配偶的教育、有无儿子和非退休金的主要经济来源等因素的作用比较显著;若考虑或研究农村高龄老年人某一类食物的消费频率,则要视具体食物种类和不同性别的群体而定,如和家人一起居住和配偶60岁前主要从事非农职业更有利于农村女性老年人改善其分食物种类的日常消费状况,教育年数和非退休金的主要经济来源对农村男性老年人不同种类食物的消费频率的影响要高于女性等,总体上,农村女性高龄老年人比男性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影响的程度相对较高。老年人的营养与健康是一个非常
32、重要的新的社会问题,农村高龄老年人作为人口中的弱势群体,他们日常的食物消费直接关系到老人的营养和健康问题,了解农村高龄老年人日常消费的影响因素及其中存在的性别差异,有利于在实施或采取帮扶措施时对症下药,提高农村高龄老人的营养与健康水平。表1 调查数据种不同性别老人的分布性别100岁及以上90-99岁80-89岁合计男性4328318962159女性16019599053465合计2033179018015624表2 1998年农村高龄老年人主要经济来源统计主要的经济来源男性女性合计频率比例频率比例频率比例退休金21810.10591.702774.93家人或亲属185686.01337897.
33、52523493.10配偶210.97*361.04571.01子女155371.93265576.62420874.82孙子女1416.5342812.3556910.12其它亲属351.62481.39831.48当地政府及其他843.89270.781111.97合计2158100.002464100.005622100.00 注:*主要经济来源是配偶的样本占农村高龄男性老年人总样本的比例,即21÷2158×100=0.97%。表3 主要解释变量变量变量解释及取值百分比及取值*变量变量解释及取值百分比及取值*年龄真实年龄90.05居住方式1=与家人居住87.34%婚姻
34、1=丧偶、离婚,或从未结过婚85.41%有儿子1=有儿子59.09%教育教育年数1.55子女数*生育的子女数5.9260岁前的职业1=非农职业11.94%配偶的教育教育年数4.21主要经济来源*0=退休金4.93%*配偶60岁前职业1=非农职业16.03%注: *1表示家人或亲属,2表示其他形式为主的经济来源,数值表示取值=0的百分比。*子女数包括去世的,*除年龄、教育、子女数和配偶的教育外,其余变量均为0/1变量,表示为取值=1时的百分比。表4 分食物种类影响男性农村高龄老年人的消费因素Multi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1新鲜水果新鲜蔬菜肉类选择1选择3选择1选择3选择1选择3年龄-0.
35、00440.0006-0.03130.02720.01160.0204-0.370.08-3.63*1.601.492.20*婚姻-0.03046-.02180.14100.1173-0.4245-0.3760-0.17-0.191.000.40-3.43*-2.51*教育0.01700-0.01530.01200.01640.0315-0.00761.97*-1.361.030.993.24*-0.4360岁前的职业0.5055-0.0179-0.1840-0.11790.56090.11682.58*-0.13-1.17-0.384.08*0.65主要经济来源退休金-亲属或家人-0.636
36、60.4500-0.1985-0.4033-0.3595-0.2316-2.69*2.00*-0.87-0.94-1.92*-0.93其他-0.19080.97680.26250.1369-0.8734-0.1835-0.553.90*0.860.25-3.31*-0.60居住方式0.01970-0.33740.7005-0.2405-0.5289-0.44320.07-2.01*3.49*-0.65-2.80*-2.09*有儿子0.1968-0.0685-0.1819-0.05540.3459-0.04351.08-0.61-1.32-0.202.81*-0.30子女数-0.00680.00
37、110.0049-0.0261-0.00100.0030-0.820.250.84-1.15-0.210.61配偶的教育-0.0019-0.0040-0.00590.0025-0.0115-0.0088-0.33-1.07-1.560.39-2.35*-1.57配偶60岁前职业0.19760.0762-0.0303-0.23670.35430.18970.740.38-0.13-0.511.74*0.74系数-1.1785-0.64243.8514-3.2670-1.0327-2.2210-1.14-0.994.97*-2.14*-1.49-2.66*注:选择1“几乎每天都吃”,选择3“很少或
38、从不吃”,以选择2“有时吃”为参照组。表中*为通过1%显著性检验,*为通过5%显著性检验,*为通过10%显著性检验,数值为t值。表5 分食物种类影响男性农村高龄老年人的消费因素Multi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2鱼类等水产品蛋类豆制品选择1选择3选择1选择3选择1选择3年龄0.00970.0059-0.0027-0.00010.00210.01660.910.79-0.33-0.020.241.92婚姻-0.4470-0.13580.1242-0.1869-0.0811-0.3735-2.73*-1.120.97-1.36-0.60-2.70*教育0.0146-0.00760.0116-0
39、.00150.0095-0.00051.65*-0.781.41-0.151.15-0.0560岁前的职业0.42600.02610.40040.20090.3051-0.07922.33*0.192.80*1.252.03*-0.48主要经济来源退休金-亲属或家人-0.5242-0.1672-0.42660.4015-0.5621-0.0965-2.25*-0.85-2.28*1.63*-2.88*-0.41其他-0.9460-0.3293-0.65790.2595-0.6355-0.0112-2.67*-1.32-2.52*0.86-2.29*-0.04居住方式-0.5688-0.4551
40、0.3001-0.22030.3188-0.3878-2.20*-2.63*1.52-1.121.45-1.97*有儿子0.3358-0.1230-0.0988-0.19510.1274-0.01882.00*-1.06-0.81-1.460.98-0.14子女数-0.00130.00600.00060.00700.00010.0022-0.171.410.111.470.010.45配偶的教育-0.0026-0.0001-0.00290.0037-0.00110.0016-0.47-0.03-0.670.96-0.260.38配偶60岁前职业-0.2296-0.1897-0.2143-0.2
41、830-0.0355-0.1984-0.83-0.92-1.02-1.16-0.16-0.80系数-1.5101-0.5274-0.5172-0.9841-1.1644-1.9785-1.61-0.79-0.73-1.27-1.54-2.55*注:选择1“几乎每天都吃”,选择3“很少或从不吃”,以选择2“有时吃”为参照组。表中*为通过1%显著性检验,*为通过5%显著性检验,*为通过10%显著性检验,数值为t值。表6 分食物种类影响女性农村高龄老年人的消费因素Multi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1新鲜水果新鲜蔬菜肉类选择1选择3选择1选择3选择1选择3年龄0.01330.0135-0.0224
42、0.02300.01320.01211.612.54*-3.73*2.28*2.19*1.95*婚姻-0.2494-0.20990.0638-0.54950.40940.1559-0.89-1.100.28-1.271.73*0.68教育0.0043-0.0039-0.0013-0.00110.00240.00210.69-0.68-0.24-0.100.420.3860岁前的职业0.03890.1603-0.17740.07330.5718-0.23970.150.83-0.850.193.00*-0.94主要经济来源退休金-亲属或家人-1.07910.1597-1.0571-0.5640-
43、0.1026-0.1988-3.08*0.44-2.29*-0.65-0.31-0.50其他-0.83180.1436-0.84390.0974-0.3262-0.0561-2.06*0.38-1.75*0.11-0.89-0.13居住方式0.5741-0.38960.73940.09510.2427-0.36362.41*-2.96*5.11*0.341.50-2.44*有儿子-0.1389-0.0644-0.0794-0.1382-0.1567-0.1609-1.06-0.72-0.79-0.67-1.59-1.55子女数-0.00240.0016-0.0032-0.01500.00060
44、.0015-0.370.41-0.80-1.280.130.34配偶的教育-0.0002-0.0019-0.00460.0010-0.00320.0013-0.05-0.88-2.10*0.26-1.260.56配偶60岁前职业0.5705-0.2111-0.03680.21800.66450.16904.16*-2.05*-0.331.006.24*1.43系数-2.2750-1.36343.7945-3.3564-2.6753-1.6952-2.85*-2.34*5.44*-2.37*-4.29*-2.54*注:选择1“每天都吃”,选择3“很少或从不吃”,以选择2“有时吃”为参照组。表中*
45、为通过1%显著性检验,*为通过5%显著性检验,*为通过10%显著性检验,数值为t值。表7 分食物种类影响女性农村高龄老年人的消费因素Multi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2鱼类等水产品蛋类豆制品选择1选择3选择1选择3选择1选择3年龄0.00980.01240.01240.00310.00840.01721.202.35*2.06*0.511.262.82*婚姻0.3754-0.1575-0.0044-0.0089-0.1844-0.12061.11-0.84-0.02-0.04-0.80-0.54教育0.0026-0.00010.0025-0.0126-0.0037-0.01090.37-0
46、.020.48-1.64-0.56-1.3760岁前的职业0.2508-0.4053-0.2204-0.13600.3421-0.17811.02-1.96*-1.03-0.621.62-0.76主要经济来源退休金-亲属或家人-0.25090.2919-1.0843-0.5923-0.5945-0.0290-0.630.82-3.20*-1.57-1.80*-0.07其他0.13100.5976-0.9935-0.5864-0.4028-0.04650.291.57-2.65*-1.45-1.08-0.11居住方式0.6349-0.21750.5411-0.27180.4003-0.40062
47、.60*-1.65*3.18*-1.84*2.08*-2.74*有儿子-0.0331-0.09790.01010.02540.1251-0.0366-0.25-1.110.100.251.13-0.36子女数-0.0062-0.0013-0.01010.0066-0.01070.0032-0.85-0.34-1.591.71*-1.470.79配偶的教育0.00300.0039-0.00170.00460.0008-0.00240.941.86*-0.652.02*0.30-0.92配偶60岁前职业0.2421-0.1621.1649-0.02510.1103-0.10631.67*-1.61
48、1.49-0.220.91-0.91系数-3.3258-1.4833-1.3966-0.4045-1.7677-2.1343-3.98*-2.56*-2.23*-0.63-2.66*-3.20*注:选择1“几乎每天都吃”,选择3“很少或从不吃”,以选择2“有时吃”为参照组。表中*为通过1%显著性检验,*为通过5%显著性检验,*为通过10%显著性检验,数值为t值。表8 农村高龄老年人消费综合指数回归分析老人目前综合消费指数男性高龄老人女性高龄老人60岁综合消费指数0.22730.188322.95*29.67*年龄0.0006-0.00160.47-1.59婚姻0.0343-0.00311.57
49、-0.09教育-0.00520.0002-3.52*0.2660岁前的职业-0.0339-0.0556-1.35-1.60主要经济来源退休金-亲属或家人0.07980.18822.29*3.25*其他0.11150.21972.47*3.49*居住方式-0.0161-0.0934-0.50-3.71*有儿子-0.05170.0371-2.45*2.26*子女数-0.00010.0002-0.070.33配偶的教育0.00210.00193.16*4.78*配偶60岁前职业-0.0148-0.0602-0.40-3.28*系数-0.08850.0230-0.730.22观察样本数21583464
50、R-squared0.22880.2286Adj R-squared 0.22450.2259致谢:在本文写作过程中,美国Reed学院Denise Hare老师、华中农业大学丁士军老师和柳鹏程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的陈传波博士对本文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和指导,北京大学老龄健康与家庭研究中心向作者提供了研究数据,福特基金女经济学者培训项目提供的研究方法的学习使作者受益匪浅,并为作者参加年会提供了资助,在此一并致谢!还要特别感谢女经济学者培训班的董晓媛老师、赵耀辉老师和姚洋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参考文献:1. Cherlin, A. J. (1983). A sense of history: Recent Research on aging and the family. 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市配送公司兼职货运司机服务协议
- 《变迁:家乡的足迹》课件-(获奖课件)
- 医学临床试验质量控制合作协议
- 网络游戏IP改编影视作品版权授权合同
- 数据中心绿色环保建设与节能改造合同
- 企业生产安全培训课件
- 《医疗人文关怀》课件
- 《内分泌系统》课件
- 《慢性疼痛与管理》课件
- 《医疗急救知识》课件
- 美世-岗位管理
- 京东考试答案
- 跨越架施工方案
- 古书院矿1.2Mt新井设计(机械CAD图纸)
- 财产和行为税纳税申报表
- 人民币全版(钱币)教学打印版word版
- 贝氏体钢轨超高周疲劳行为的研究课件
- 人员能力矩阵图
- 多智能体系统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ppt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课件合集
- 购物中心租金修正测算
- 冀教版八年级下册nit 5 Buying and Selling Lesson 30 A Cookie Sale课件(共13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