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最苦与最乐_第1页
15最苦与最乐_第2页
15最苦与最乐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5.最苦与最乐教学目标:(一)了解本文严密论证的方法。(二)理解作者写作本文的动机。(三)引导学生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约3分钟)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我们每个人应如何面对“苦”与“乐”,应建立怎样的“苦乐观”呢?西方哲学信奉“智者无忧”,而孟子却说“君子有 终身之忧”;张潮也说“人莫乐于闲”,而居里夫人却说“世上最快乐的事情,莫 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有人认为“人生苦短,该及时行乐”;而范仲淹却主张“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接下来,让我们与梁启超先生一起探讨最 苦与最乐:二、作者作品介绍(画面呈现作者、作品背景

2、资料)。(约2分钟)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广东新 会人。著有饮冰室全集。、配画课文朗读,预习指导。7分钟,学生完成练习再加8分钟:请学生边听录 第3题可以再让学生核对一下课文,(插入录音题的答案记在笔记本上 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作些点评,共约1根据朗读,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契()约 揽() q 1I an2根据朗读,填空: 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_ 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知足、安分、达观、责任音,边把第1、2、 第4题可以查字典。17分钟。)悲天悯()人min,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3学生讨论,并完成下列练习: 用文中相关语句

3、填空:对人的责任:对事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我对于这件事便对人的责任: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 有了责任。对自己的责任: 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 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 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什么事最快乐呢 ? (用原文语句回答) 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用文中语句概括第四自然段的内容。 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 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4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失意悲天悯人如释重负无入而不自

4、得不得志 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 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四、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整体理解 (设计问题,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插入画 面)。 (约 23分钟)(当场明确目标, 先给10分钟独立思考解答后, 再给 5分钟进行学生讨论, 接下来教师再用 8 分钟进行讲解。)5在课文中找出表明作者苦乐观的原句。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 “什么事最快乐呢 ?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6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负责任乃人生最大痛苦,尽责任为人生最大快乐。 或“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7议论文的论据可分为

5、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本文的论据是否具备这两 种类型,请举例说明。本文既有事实论据,又有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如:“答应人做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家的恩 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道理论据如:“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又如:“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 '。再如: “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8结合以上论据的类型,你认为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此外还有对比论证(如第 3自然段),引用论证。9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提示:

6、留意表明文意过渡、转折的标志性词语或语句,如“翻过来看” 、“然 则”等。明确:全文 5 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1 、2) :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分论点 1) 第二部分(3) :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分论点 2) 第三部分 (4 、5) :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而不能逃避责任。 (结论) 五、课外作业,根据下列要求查找相关的资料作答: (第二课时,课堂上讲评归纳)13请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与“苦、乐”相关的词语、俗语、谚语。14教师准备好一些关于责任的名言佳句,要求小组讨论其字面意义(可查资料)并举例说明 (可引用历史人物、生活实例或词语 ),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7、a、孔子:无入而不自得b、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c、曾子:任重而道远d、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e、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阅读下面几则材料,谈谈对人生的看法。a、做一事,专一事。每事勤,事事成。b、对自己信心,对别人尽心。对事情用心,对朋友诚心。对亲情关心,对 生命真心。c、您虽不能左右天气,但您可以改变心情。您虽不能改变容貌,但您可以 展现笑容。您虽不能逃避第二课时一、对课文重点语段的赏析。 (约 15分钟)(让学生先熟读课文第3、4段,约5分钟;再放幻灯片,约3分钟; 教师加以分析讲述,约4分钟;再放幻灯片,约3分钟。) 然则

8、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 责任便越是重大; 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 肩头的担子, 从没有放下 的时节。曾子还说哩: “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 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 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 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 所以他到底还是乐, 不是苦呀! 有人说: “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 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 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 压在你头上,如何能

9、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 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一般说来议论文所要回答的问题无外乎: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 两个自然段回答的就是“怎么办”的问题。论述我们“应当勇于负责,而不应当 逃避责任”。第一自然段论述“人生应当勇于负责任”,其理由是“责任越大,痛 苦越大,快乐也越大”。第二自然段论述“人生不应当逃避责任”,其理由是“责 任是逃避不了的”。这两个方面互相支持,使论证更加严密。第一自然段作者采用的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文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名言佳 句充当道理论据,从理论方面论证了“人生当勇于负责”。紧接着第

10、二自然段指 出“最苦”“最乐”的具体内涵,从而与题目构成一一呼应。从而明确地指出了“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且进一步指出了“尽得大的 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相反“想躲责任,只是自投 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二、知识归纳和复习、练习。(约20分钟)(10、11题教师先归纳后,放幻灯片,约 4分钟)10. 本文的中心论点: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11. 观点明确、脉络清晰、论证严密可谓本文的一大特色,足见议论文写作中, 理清思路周全对文章的整体结构至关重要。12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本题教师先放幻灯片,有关的练习题,让学

11、生独立完成约7分钟,教师检 查学生基本完成后,再放幻灯片,参考答案,教师需就学生较困惑的问题进行引 导约4分钟)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 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 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 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 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 没有苦了吗? ”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

12、有。人生若 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 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 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这两个自然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人生应当勇于负责,而不应当逃避责任”请从这两段中找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 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 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道理论据

13、:“君子有终身之忧” “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文中划横线一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起强调作用,能引用读者的深思,增强语言论证力。 “卸却责任”和“解除责任”有什么不同? “卸却责任”指未尽责任,丢开不管; “解除责任”指尽了责任,再无负担。 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的意思是什么? 表明这是假设的情形,而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你认为作为学生应尽到什么责任? 参考答案培养热爱集体, 自觉维护集体利益的责任感。 建立自信, 要有 毅力,勇于面对失败。培养学习的责任感。二、知识拓展与能力迁移。 (约 15 分钟)(第一课时后, 可先作为作业形式布置学生课外搜集

14、相关材料, 此时进行交 流,幻灯的内容作为参考,不是唯一答案。 )13请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与“苦、乐”相关的词语、俗语、谚语。 例:知足常乐、苦尽甘来、苦中作乐、先苦后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14教师准备好一些关于责任的名言佳句,要求小组讨论其字面意义 (可查资 料)并举例说明 (可引用历史人物、生活实例或词语 ),然后进行小组交流。a、孔子:无入而不自得 字义: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举例:如安贫乐道的颜回、笑口常开的弥勒佛b、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字义:君子一生都有尚未尽完责任的忧虑 举例: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c、曾子:任重而道远 字义;任务繁重,而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举例: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父母终身为子女付出的那份“无私的爱”d、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字义:我每天用下面三件事情来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不尽力的地方?和朋友交往,是不是都守了信用 呢?老师所教的课业,有没有认真复习呢?举例:桃园三结义、一诺千金e、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