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儿爷”的前世今生_第1页
“兔儿爷”的前世今生_第2页
“兔儿爷”的前世今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兔儿爷”的前世今生最早听说'兔儿爷”,是看电视剧四世同堂,居y中祁老爷子从小摊儿上买了一个“兔儿爷”哄孩子。可能因为“兔儿爷”是老北京独有的风物,镜头给出它不少特写,看上去模 样怪怪的,至于为何呼“兔”为“爷”却并不得而知。于是,后来 读小说时,便对有关“兔儿爷”的描写格外经心。老舍先生说那“兔儿爷” 一一 “脸蛋上没有胭脂,而只在小 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 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 淡淡地描着点浅红;这样, 小兔的脸上就带出一种英俊的样子,倒好像是兔儿中的黄天霸似 的。它的上身穿着朱红的袍,从腰以下是翠绿的叶与粉红的花,每 一个叶折与花瓣都精心地染上鲜明而匀调的彩色,

2、使绿叶红花都闪 闪欲动。”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战乱时期在重庆创作完成的,这些津津乐 道故土 风物的精致文字,包含着多么浓郁的乡愁啊!旧时过中秋,祭月是主要的活动。至打八月十五傍晚,家家户 户的庭院里,都要面向东南方摆设一张八仙桌,供以瓜果、月饼、 毛豆枝、鸡冠花、藕、西瓜等。桌前铺有一块红毡供人们祭拜之 用,布置停当后,只见月亮渐渐由东南升起,家中的女子(京城习 俗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一说)依长幼顺序,一一叩拜月 亮。供毕,全家团坐,饮酒赏月,分享瓜果、月饼等祭品。故民间 又称中秋节为“团圆节” O桌上的毛豆枝,是专门为“兔儿爷”准备的爷,是封建时代对地位尊贵者的敬称

3、。每逢中秋,“请”一尊泥塑的“兔儿”且称之为“爷”恭而敬之地“供”起来这 种风俗源自一段民间传说:有一年,北京城里忽然闹起了瘟疫,几 乎家家都有病人,吃什么药也不见好。月宫嫦娥看到人间烧香求医 的情景,心里十分难过,就派玉兔到人间去 为百姓消灾治病。于 是,玉兔变成一个少女来到了北京城,她走了一家又一家,治好了 很多病人。人们为了感谢玉兔,都要送给她东西。可玉兔什么也不 要,只是向别人借衣服穿。这样,玉兔每到一处就换一身装扮,一会儿是男人装束,一会儿又是女人打扮。为了能给更多的病人治病,玉兔就骑上 马、鹿或狮子、老虎,走遍了北京城内外。直到消 除了北京城的瘟疫,才又回到月宫中去了。为了纪念玉兔

4、给人间带 来 的吉祥和幸福,人们便用泥塑造了它的形象,有骑鹿的,有 乘凤 的,有披挂着铠甲的高的有三、四尺,小的只有两、三寸千姿百态,非常可爱。每到农历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 要供奉它,酬谢它。常见的“兔儿爷”,一般都是金盔金甲的武士模样。而且,插在头盔上的野鸡翎只有一根,老北京有句歇后语:“兔 儿爷”的翎子一一独挑。后来,“兔儿爷”又由单个武士,发展成整出武戏的“兔儿爷”,如长板坡、天水关、战 马超等,其服装、道具,无一不和舞台上相似。再后来,又有了 反映人们日常生活的“兔儿爷”,如剃头的“兔儿爷”,推车、挑 担的“兔儿爷”等等。甚至人们还把“兔奶奶”也请到了供桌上, 让他们夫唱妇随,二者衣着打扮,也随时代 变迁而变化。不过,“兔儿爷”再神气,被“请”回家也只能风光一天,第 二天就成了孩子们的玩物。关于“兔儿爷”的歇后语 还有:“兔儿 爷”出水一一两脚泥;“兔儿爷”洗澡滩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