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于丹《论语》心得》的心得_第1页
读《于丹《论语》心得》的心得_第2页
读《于丹《论语》心得》的心得_第3页
读《于丹《论语》心得》的心得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读于丹论语心得的心得孔老夫子者,迂腐的“代名词” 也,这是我最初对孔子的认识。后来上学学了几篇论语里的文章,感觉孔老夫子谦逊慈祥,挺好的一老师。及到后来听说宋代开国宰相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一代儒学不仅影响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几千年,内心不由得尊称一声“孔圣人” 。对论语顶礼膜拜,敬而远之,诚惶诚恐,不敢拜读。感谢百家讲坛和于丹教授,终于对论语这部“圣书” 得以管窥,可谓受益匪浅。一、教育的灵魂是什么教育的灵魂或者它的第一目标是什么?我想这是我们教育工作首先要思考的问题。论语“子贡问政”里,子贡问孔子:一个国家要想安定,政治平稳,需要哪几条呢 ?孔子的回答是:足兵,民食,民信之矣。子贡又问,如果必

2、须去掉一条,就去哪一条 ?孔子说:去兵。就是不要强大的武力保障了。 子贡又问, 如果还要去掉一个,您说去掉哪一个?孔子非常认真地说: “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从古至今谁不死啊 ?所以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一个指标,而第1页共5页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权的认可,则来自于信仰。姑且不论孔子的观点正确与否,但孔子的这番话却触动了我对教育的灵魂的思考。我想我们教育的第一要务是要为学生建立一种信仰,无论是政治信念还是做人的原则。最基本的,在这个多元的社会,要让学生学会宽容,学会从更多的角度去理

3、解他人。但是非常遗憾,我们感到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自私,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从另一个角度看“自私”,其实是对不同于自身观点的极度不赞同, 外在自私行为的表现其实是内心思想价值观单一化的体现。还有学生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其根源我认为也在于此。厌学、早恋、一夜情等等社会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都体现着很多人心中的虚无和对欲望的放纵,说到底,是一种信仰的缺失。这种信仰的缺失也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非常可惜的是,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要把学生的思想教育放在首位,但在实际的考核中,却把少数学生的不良行为表现当作考核的依据,再加上问题学生处理学校、社会、家庭负担的责职不明,一旦学生出了什么问题,几乎都由学校承担各

4、种各样的责任。在这种导向下,学校的思想教育经常丧失学生这个教育主体,而变成了单纯的控制学生行为,以致被戏称为:学校恨不得找个钉子把学生钉在凳子上。这种现实直接导致了教育部门为了装扮太平盛世,不得不把本应在活动和教育对话中实现的思想教育变成说教和行为控制。第2页共5页二、教育的支点是什么纵观整个 论语,是孔子和弟子们的对话集,思辩集,没有疾言厉色,孔子对弟子最严厉的表现不过是“哂之”。更多的是孔子以其自身的言行和修养,以其伟大的人格魅力和循循善诱的作风,让弟子们沐浴在高尚道德的春风里。正如他说的:“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 论语阳货 。无言,又何尝不是一种教育。那么教

5、育的支点在哪 ?我个人认为:教育的支点在人格,在对话。以人格影响人格,以心灵洗涤心灵,它的载体,不是高高在上的训斥,不是灌输,而应是人格平等上的对话。这种对话,可以是文本,可以是语言,可以是活动,生活体验是形成思想的土壤。非常遗憾的是,现在我们开展的新课程改革借了外来的好形式,却有丢弃、 割裂我国文化传统之嫌。 在论语 里,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人格文化的精髓:谦抑的态度,淡定从容的气度,崇尚庄严、理性和温柔敦厚之美。但我们看到现在我们现在的新课改提倡的主流价值观是什么 ?强调个性张扬,正演变成了小皇帝们的无尊无严 ; 强调民主和平等,正演变为一切皆可践踏,在所谓的新新人类的眼里,不再有什么是神圣

6、的。我们的庄严呢,我们的谦抑平和呢 ?我们的温柔敦厚呢 ?在这场新课改中,还有多少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的影子 ?这直接造成了人们思想认识的彷徨,在国人的眼第3页共5页里,传统文化正逐渐成为保守落后的代名词。对新课改认识的偏差,对传统文化认识的不足,正使这一切愈演愈烈。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讲究天人合一,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做人的入世与出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务实人生观。在教育方面, 我们正在偏离传统, 我们的脉断了,我们如何不彷徨!三、人生观的核心是什么在人生教育方面, 论语的论述可谓更是入木三分。于丹教授概括为:神于天,圣于地。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

7、实世界上的诸多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行为的拓展,是一个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者。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 子答:“其恕乎 ! ” 曾子曾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 简单在说,忠恕之道,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时要想到别人,不要强人所难,即使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 也应该尽量宽容。 孔子说“爱人” 称为“仁”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人之方也已。 ” ( 论语雍也 ) 你自己想有所建树,马上就想到让别人也有所建树 ; 你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上就想到也要帮别人实现理想。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仁义” 的方法。爱大家也要爱小家,实现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共同发展,多么伟大而又具有现实意第4页共5页义的人生态度。孔子还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 ) ,内心的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遗憾 ; 要做到内心的强大,一个前提就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这样的人生态度,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难道不值得提倡吗 ?在人们面临生活的巨大的生活压力的时候,这样的人生态度是否可以帮助人们走出心中的阴影,这对我们现实中的很多现代人难道不是非常有必要的吗 ?论语的博大非于丹教授一本书可以概括,但其中之点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