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题 目: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 号: 083440376 姓 名: 班 级: 08财务S1 专 业: 财务管理专业 学 院: 经济管理学院 入学时间: 指导教师: 日 期: 5毕业设计(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作者签名: 日期: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摘 要股利政策在股份制企业经营决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企业的核心财务问题。因而股利分配政策一直为股份公

2、司的利益相关者所密切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的描述和分析,揭示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就如何改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以期对上市公司制定理性的股利政策有所帮助。关键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股利分配现状 Dividend Distribution Condition of Public Company in ChinaABSTRACT Dividend policy is important in operating decision of corporate enterprise. Its a core financial topic in enterpr

3、ises, which is paid closely attention by stakeholders. The thesis presents and analyzes the dividend distribution condition of public company in China to reveal current problems in dividend policy of public enterprises in China, and the relative reasons as well. The author has her suggestion on how

4、to improve the condition in this thesis. It is expected to make help for setting up reasonable dividend policy by public enterprises.Key words: Public Enterprise, Dividend Policy, Dividend Distribution Condition目 录绪论1一、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基本情况1二、国外上市公司与国内上市公司在股利分派政策方面的比较2三、理论概述3 (一)股利政策3 (二)股利分配原则4 (三)股利支付形式

5、5四、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现状5 (一)股利分配形式多样化5 (二)不分配现象仍很严重6 (三)现金股利分配不规范7 (四)股利支付水平低且侧重股票股利的形式8 (五)股利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9五、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不规范的原因剖析10 (一)法律法规难以保障中小投资者的利益10 (二)股权结构不合理11 (三)中小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存在问题12 (四)公司规模12 (五)公司的盈利状况12六、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的建议13 (一)加强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法律约束14 (二)完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及其治理结构14 (三)对中小投资者进行教育15 (四)加快大型公司发行上市的步伐15

6、 (五)借鉴国外股利政策实践中的先进经验15七、小结16致谢17参 考 文 献18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绪论现行企业制度是我国企业改革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国股市发展迅速。1997年我国的上市公司有700余家,而仅2007一年我国就有410家公司上市。截止至2008年底,沪深两市共有1640家上市公司 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报。股利分配是上市公司将企业利益在留存收益与支付股利之间进行分配的行为。恰当的股利分配不仅可以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而且能激发广大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使公司获得长期稳定发展的条件和机会。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研究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方面均存在着较大差距。

7、研究并解决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已成为现阶段财务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目标入手,分析目前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具体建议。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基本情况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形式有七种:现金股利、股票股利、现金股票股利、现金股利+转增股本、股票股利+转增股本、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转增股本、不分配。2000年之前,我国上市公司倾向于不分配或少分配股,即使分配,也偏好股票股利。2000年底,中国证监会为了上市公司配股行为,提出将现金分红作为上市公司再筹资的必备条件。很多上市公司为了取得配股资格,开始对投资者派现,但只是象

8、征性的。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对上市公司股票二级市场价格的较强影响支持了股利相关理论。股利分配与不分配两种情况相比较市场更欢迎股利分配;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两种情况相比较市场更欢迎股票股利。对于股票股利和现金股利两种方式的股利政策公告都导致了公司股票二级市场价格的显著反应。无论是进行股利分配公告还是不进行股利分配公告,无论是以派现形式进行股利分配还是以送红股的形式进行股利分配公告,都导致了公司股票负的超额报酬率,表明市场1二、国外上市公司与国内上市公司在股利分派政策方面的比较不喜欢任何形式的股利公告。 我国股市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首先是因为现金股利的支付率不高,平均来说,每股只有0.10.2

9、元的现金股利,而现金股利又被课以20%的红利税,扣除税金以后,投资者拿到手中的现金股利更加有限。其次,在我国的证券市场,投资者持有股票的目的大多是为了谋取短期的资本利得收益,而非获得定期的股利收益,因而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发放多少现金股利并不感兴趣,这也是现金股利不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再次,股票股利会向投资者传递上市公司业绩好、利润高、增长潜力大的信息,从而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因而会引起市场的正向反应。最后我国证券市场仍处于供不应求阶段,市场参与者具有强烈的拥有更多股票的动机,发放股票股利能够迎合投资者多持有股票的偏好。 二、国外上市公司与国内上市公司在股利分派政策方面比较 (1)顾客效应理

10、论在我国无效。在美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占全部税收收人的70.3%,而在我国只有2.6%,所以美国公民对个人所得税高度敏感。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的是分项计征制,个人投资者无论其收人水平如何,股息收人的边际税率都没有差别,对红利和红股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而对资本利得实际上实行零税率。这从一个侧面解释了我国上市公司普遍采用低现金股利政策,而流通股股东则高度关注股票买卖差价的原因。我国上市公司在派发股利方面大多是一个基调,遵循“从众心理”,随意性很强,并无固定的股利政策和自己的特色,因此顾客效应理论在我国是失灵的。 (2)股利信号传递理论在我国发挥的作用不大。由于管理当局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西

11、方,现金股利的发放常被管理当局作为传递其内部信息的一种手段。如果管理当局预计公司前景良好、未来业绩不菲,就会增发现金股利以宣告这一信息;反之,则减少现金股利的发放。2000年之前,我国虽也有少数绩优上市公司一直高额派现以传递现金流量充足的信号,但大多数上市公司派发红利主要是为了再筹资.大多数流通股股东也更关注股票的买卖价格。而近两年,在资产重组和股权转让频繁发生以及国有股股东、法人股股东不断更换的背景下,现金股利便成了正在更换或即将更换的大股东从上市公司转移现金的手段。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由此,现金股利也就成了以假乱真的信号传递手段,其传递信号作用的发挥也就被局限了。 (3)股

12、利代理成本理论在我国失效。为了维护公司控制权,保持公司每股收益稳定增长和避免权益资本累积,西方国家上市公司主要采用现金股利政策,并将其盈利的很大一部分用于支付股利。西方国家上市公司将现金股利作为解决代理问题的重要工具,认为较多派发现金股利可以抑制管理层的特权消费和控制过度投资,可以迫使上市公司返回资本市场融资,从而接受更多的监督。 我国股市的这种现状与国外成熟市场上观察到的现象恰恰相反,在西方较成熟的股市中.投资者大都关心的是能拿到手的现金股利,而对股票股利不太敏感。在我国,上市公司多是分拆上市,即将原企业的优质资产剥离,分立组建股份公司以便上市融资,而将绩差资产留在原企业形成母公司。国有股和

13、法人股的非流通性,使我国证券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状态,股市短线炒作以谋取股票买卖差价的气氛浓厚,市盈率不断上涨,即使上市公司从不派透红利以回报股东,其股价依旧上涨。因此,2000年之前,上市公司派送红利多是非绩优上市公司为了达到配股要求而采取的权宜之计。2000年底,中国证监会的规定使现金分红成了上市公司配股的必备条件,于是象征性的红利派送成了上市公司融资的附属物。 三、理论概述(一)股利政策股利政策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企业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的方针及对策 李常青.股利政策理论与实证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40.。企业的净收益可以支付给股东,

14、也可以留存在企业内部,股利政策的关键问题是确定分配和留存的比例。通常可供选择的股利政策包括:剩余股利政策、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及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剩余股利政策。它是指公司生产经营所获得的净收益首先应满足公司的权益资金需求,如果还有剩余,则派发股利;如果没有剩余,则不派发股利。3三、理论概述 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它是指公司将每年派发的股利额固定在某一特定水平或是在此基础上维持某一固定比率逐年稳定增长。在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下,首先确定的是股利分配额,而且该分配额一般不随资金需求的波动而波动。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它是指公司将每年净收益的某一固定百分比作为股

15、利分派给股东。这一百分比通常称为股利支付率。固定股利支付率越高,公司留存的净收益越少。在这一股利政策下,只要公司的税后利润一经计算确定,所派发的股利也就相应确定了。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它是指企业事先设定一个较低的正常股利额,每年除了按正常股利额向股东发放现金股利外,还在企业盈利情况较好、资金较为充裕的年度向股东发放高于每年度正常股利的额外股利。(二)股利分配原则公司在制定股利分配政策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优先纳税的原则。我国公司法规定,企业必须在缴纳各种税收之后才能向股东分配股利。如果企业在纳税以前就发放了股利,公司的债权人有权利要求各股东退回违法分配所得的全部股利。 弥补亏损的原则

16、。若企业往年出现亏损,企业必须在弥补了以前年度亏损以后才能分配股利。我国法律规定,企业不能用投入资本发放股利,否则应视为清算股利。 提取法定公积金原则。企业当年税后盈利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如有剩余,还应从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法定公积金。我国公司法规定,法定公积金的提取比例为当年税后利润的10%,当法定公积金达到注册资本的50%可不再提取。 同股同利,股东平等原则。公司税后盈利在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后,若还有剩余,就可在股东间进行分配。分配时应以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为基准、按股东平等的原则进行分配。若股东入股的条件相同,则股东的剩余索取权就应完全平等。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三)

17、股利支付形式按照股份有限公司对其股东支付股利的不同方式,股利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其中,常见的有以下四类: 现金股利。它是以现金支付的股利,它是股利支付的最常见的方式。但它除了要有足够的留存收益之外,还要有足够的现金。 财产股利。它是以现金以外的其他资产支付的股利,主要是以公司所拥有的其他公司的有价证券,如公司债券、公司股票等,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 负债股利。它是以负债方式支付的股利,通常以公司的应付票据支付给股东,有时也以发行公司债券的方式支付股利。 股票股利。它是公司以增发股票的方式所支付的股利,我国实务中通常也称其为“红股”。股票股利对公司来说,并没有现金流出企业,也不会导致公司的财产减少

18、,而只是将公司的留存收益转化为股本。但股票股利会增加流通在外的股票数量,同时降低股票的每股价值。它不会改变公司股东权益总额, 但会改变股东权益的构成。四、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现状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是股东实现投资回报的重要方式,是上市公司估值的重要因素。上市公司应在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后,对不同的股利分配政策进行比较,最终选择一种符合本公司特点与需要的股利分配政策予以实施。理想的股利分配政策应在股东利益、企业价值和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求的均衡 赵群.如何规范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6):35.。那么我国的上市公司现阶段的股利分配又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呢? (一)股利分配形式多

19、样化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主要有现金分红、送红股、转增股本三种方式,但在此基础上又派生出将派现、送股与转增相结合的多种分配方式,全部股5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利分配形式可分为不分配、派现、送股、转增、派现加送股、派现加转增、送股加派现加转增八种,使我国上市公司的分配方案显得更为复杂。下表是近十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形式统计情况:表1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形式年度样本数不分配比率(%)送股转增送股转增派现派现送股派现转增派现送股转增199771850.3542477153221413199882556.5341971184111426199992360.32130332371513172000

20、105835.261485292943572001114439.291155623143342002121046.9-2455181944332003128049.923374462377532004137645.641625891697242005137852.643125002275192006127044.992555333662302007135745.692785463072462008128547.19245489346851数据来源:巨灵网从上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分配方案比较复杂。(二)不分配现象仍很严重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是股东实现投资报酬的重

21、要方式,它关系到股东的到期收益和公司的未来发展,关系到不同股东群体之间的利益均衡,进而关系到上市公司自身的健康发展。然而从下表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中,不分配或少分配股利的公司逐年增多,1997-1999达到顶峰,均在50%以上。2000年底,证监会将派现分红作为上市公司筹资的必要条件后,不分配现象有所好转,但2002年又反弹到46.86%,绝对数和比例大幅上升。总之,暂不分配现象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不分配股利的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的比例逐年增加。表2 各年度不分配情况一览表年度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样本数718825923

22、105811441210128013761378127013571285不分配361466557372449567639628725570678646比率%50.2856.4860.3435.1739.2546.8649.9245.6452.6144.8849.9650.27(三)现金股利分配不规范现金股利作为公司股利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公司以吸引投资者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问题不够重视,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并没有从广大投资者的角度出发给投资者以实实在在的收益,而是为了满足大股东和公司本身的利益要求,股利发放随意性很大,现金股利分配表现的很不规范

23、。 仍有相当比例的公司没有发放现金股利数据来源:根据中国证券报数据整理。图1 派现情况折线图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派现的公司从1999年到2000年有一个非常大的飞跃,主要是由于2000年末证监会做出了上市公司再筹资的规定,分红派现的公司数量剧增,但自从2001开始,派现公司数量又有下降。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只是对政策的一种反应,而非自发性的从公司财务管理的角度来做决策。虽然在后续四年中该比率有所回落,但由于“政策”的影响,派现公司所占比率仍然显著高于“政策”颁发前的年度水平。 现金股利回报率低。股利回报率是衡量上市公司给与股东回报程度的有效指标。从整体上看,最近几年虽然派现

24、的公司不少,但是多数只是象征性的派息,投资者得到的现金股利回报率仍然过于低。在2006年度,仅有122家公司的股利回报率超过同期存款利率。统计显示,我国境内上市公司A股流通股的股利回报率只有1.5%左右,低于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远低于境外成熟资本市场的平均水平。 上市公司超能力派现。超能力派现情况分析超能力派现是伴随我国2000年、2001年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强制性要求而出现的。2001200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现金制下超能力派现公司所占的平均比率为16.30。 数据来源:CSMAR(国泰安)数据库.上市公司超能力派现有两种情况:一是每股派现大于每股收益,这表示当年利润不足以支付

25、股利,需动用历年的结余资金发放现金股利;二是派发的现金股利超过公司的现金流量,表明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负的情况下还派现或者派现的金额大大超过公司当期的现金流量。不管哪种情况,超能力派现都是一种恶劣行为,违反了公司存在及发展的基本理论资本保全理论,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具有破坏性。(四)股利支付水平低且侧重股票股利的形式资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在2003年,2004年,2005年的股利支付率分别为50.15%,38.42%,28.95%,三年平均为48.61% 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报.,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股利支付率为55%。中国上市公司偏爱分配股票股利而非现金股利。由于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资金紧张

26、,因此我国不派现的公司较多。股利分配往往与再融资行为相关联。我国上市公司上市后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再融资的主要渠道是实施配股,加之根据证监会对公司配股的有关规定 ,上市公司要获得配股资格 ,其净资产收益率必须连续三年超过 6%。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有下表也可看出,股利支付水平较低:表3 南京熊猫(600775)20032008 年分配股利明细年份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分红扩股方案不分派不转增不分派不转增不分派不转增不分派不转增每10股分红0.8元不分派不转增(资料来源2009年12月1日华泰证券网)形成表3南京熊猫(600775)这种分配

27、股利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上市公司上市时间不长,扩张的欲望强烈,资金缺口较大。当公司通过外部筹资时,通常要受到各级政府或监督机构的严格管制,再筹资成本相对较高,这导致内部留存收益成为很多企业首选的融资方式,从而达到减轻公司负担的目的,利润分配必然就倾向于实行低股利政策。我国股市投资者中,大多数投资者只关心股票价格差价引起的投机收益,而无心顾及公司是否发放红利给自己带来投资收益。这可能导致上市公司即使有大量利润时,也不考虑向投资者分配,而是进行新的投资,形成少分配股利的恶性局面。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极不合理,国有股、法人股比重过大,且不流通,这不仅使得上市公司不需要股利来传达公司内部信息,

28、同时大股东目标是资产的保值增值,由于其所持股份不能流通,不能通过套现获取资本利润,而通过留存收益把现金留在企业,大股东可以无偿占有小股东的资金。在我国一股独大的资本结构下,大股东也不用担心不发放股利导致股票价格下跌而影响公司控制权问题。(五)股利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股利政策不连续是指上市公司在其生产经营条件和经营成果没有大幅度变动的情况下,非理性地大幅度调整其股利政策。出于均衡股利水平和维持公司良好形象的考虑,国外上市公司一般都倾向于保持连续、稳定的股利政策。然而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没有把投资者的利益置于应有的位置上,股利分配短期性严重,没有长远的打算,上市公司的连续分配能力较差,股利政策随意

29、性较大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1、 从总体情况看,股利分配形式多样,股利支付方式不断转换,具有从现金股利到股票股利,再重新回到现金股利为主的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送股比例从 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 30%左右到90年代中期的 15左右再到 90年代末期的 3%左右。2、 从个体情况看,许多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表现得很不稳定,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在不断地改变股利分配方式,随意性很大。如:百联股份公司(原“第一百货”)在过去12年间采用过 6种分配方式。另外许多上市公司似乎都没有设定长期的目标股利支付率,他们只是根据当年留存盈余的状况及现金流量情况确定股利支付率,股利支付率具有较大

30、的不稳定性。股东很难从现行的股利政策预知未来股利如何变化。五、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不规范的原因剖析通过以上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总体特征的描述,不难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主要存在着“三多一少”的问题:不分配的多、股票股利多、政策不连续的多、现金股利少何剑.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问题分析及建议. 集团经济研究, 2005,12:143.。那么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什么呢?(一)法律法规难以保障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证券市场体制不健全。由于我国政府在发展证券市场之初单纯的把它定位于企业融资场所,帮助企业低成本融资包琼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讨论. 财经界,2006,8:86.。在这种指导思想

31、下的上市公司普遍漠视投资者的利益,他们只注重企业积累而轻回报。在股本融资无需考虑投资报酬率和节税效应的吸引下,许多企业用减少股利支出来增加留存收益,以达到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 缺乏外部制约,经理市场、并购市场,尤其是退市制度缺乏。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经理市场、兼并与收购活动和市场退出是三种重要的促使管理者努力工作,以及促使控股股东减少转移上市公司利益行为的外部约束机制。目前,我国经理市场尚未建立,购并市场还不发达,市场退出机制失灵,使公司面临的外部制约十分有限,特别是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由于地方政府或母公司的保护等多种原因而迟迟无法实施,导致亏损甚至严重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没有退出市场,ST、P

32、T公司的经营者和大股东没有受到惩罚。外部制约机制的缺乏,使得上市公司对股利政策不够重视,很少考虑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而主要是从融资最大化角度出发制定股利政策。 现行法律法规对投资者应得利益保护力度不够。虽然我国公司法和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上市公司的利润分配做出了一些明文规定,但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保护力度仍然不够。一方面,对向投资者支付股利的法律规定不仅排在最后,而且没有详细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我国的相关法律缺少对公司股利政策稳定性的规范,没有要求上市公司对其利润分配做出合理预测。不完善的法律法规给了上市公司可乘之机,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缺乏长远的股利政策目标,“多利多分,少利少分”现象严

33、重,严重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二)股权结构不合理不同的股权结构对公司的股利政策具有不同的制约当前,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中,国家股和法人股仍然占据多数,且国家股和法人股股东更偏好于现金股利。这就容易导致股利分配的畸形。一方面,国家股不能上市流通,其股票很难通过市场变现,国家股和法人股股东不能直接分享股票股利所带来的填权行情,因此他们倾向于派发现金股利。另一方面,国有股和法人股是按原企业上市改组时的净资产依照一定比例折合而来,新股上市后,投资者按照市场价格交易,市场价格越高,这些股东的投资成本越高,国有股的成本相对而言就越低。在现金股利相同的情况下,国有股东和法人股股东的投资收益率远高于流通股

34、股东,从投资成本的角度也表明国有股东和法人股股东比流通股东更偏好现金股利。此外,在我国股权结构中,占据相当高股权比例的大股东倾向于操纵股利政策,进而导致股利分配的畸形。魏刚(2001年)的统计表明,虽然第一大股东的控股比例为46.52,但它在董事会中代表的比例高达70.49%,这实际上是第一大股东在董事会和监事会上的越权,不利于形成股东之间的制衡作用,使公司的决策更倾向于大股东的意愿。大股东通常利用自身优势,制定对自己有利的股利政策。目前,有些公司采用高派现而不是送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送股目前不能给大股东带来直接利益,分红却可以满足这一要求,以满足大股东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从以上分析就可看到,

35、股权结构的不合理造成了上市公司非理性的股利分配行为。(三)中小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存在问题在国外的证券市场上,股东作为投资者的意识非常浓厚,他们关注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重视收益的长期性;然而,我国的绝大多数中小投资者维权意识不强,他们更重视资本利得收益,特别是送配股的填权收益,在他们眼中,股票在于“炒”,至于公司的经营状况、股利分配政策都是次要的事情,他们买卖股票主要是为了获得买卖差价收益,因此热衷于打探消息,研究庄家行为,对公司的业绩和股利较少关心。这样的一种投资理念也是造成我国股利政策怪相百出的原因之一。(四)公司规模公司规模的大小对股利形式的选择至关重要。比如,大规模的公司营运状况较好

36、,筹措资金较易,通常可支付较高的现金股利而送股的比例较小。但同时由于规模效应,大公司容易引起消费者和政府部门注意,从而被要求承担更多的社会成本,所以大规模公司往往又会发行股票股利以避免公司EPS过高而产生的政治成本和加薪压力。小盘股股本扩张能力强,主要以送股的形式发放股利,股利支付率就较低。(五)公司的盈利状况盈利是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基础,如果没有盈利股利分配也就无从谈起。公司盈利能力强则每股收益多,分配的可能性大;反之则分配股利的可能性小。 某些上市公司利润质量有问题,现金分配无来源。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利润须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提取法定公益金,法定公积金,任意公积金后,剩余的利润才可以进行分

37、配。实证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亏损情况有扩大之势。公司经营业绩不佳,没有产生相应数量的现金流量,根本不具备现金分红的能力。有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达到配股,增发的目的竟操纵利润,年终所谓的“利润”是企业通过会计处理虚构的,实际上没有分配的能力,因而一到分红派息时,便摆出“暂不分配” 的架势或宣告发放股票股利,公司只需在会计账簿上作一笔转账业务,无须付出任何代价;另外由于会计上采取权责发生制,导致在年终时报表上有大额的利润,但企业实际上没有足够的现金流用来分红,股利分配只好采取不分配等方式予以处理。 公司的管理当局在制定股利政策时不仅要考虑当期的盈利状况,而且还要预测未来的盈利水平。当公司当期盈利受到暂

38、时的冲击而持久盈利变动不大时 公司经理通常不会改变股利政策;当盈利受到持久冲击或预期冲击时,由于持久盈利的变动与冲击的幅度大致相当,公司经理常常倾向于调整股利政策。对于不同的公司来说,盈余相对稳定持久的公司能够较好地把握自己,有可能支付较高的股利。而盈余不稳定持久的公司一般采用低股利政策,因为低股利政策可以减少因盈余下降而造成的股利无法支付和股价急剧下降的风险,还可以将更多的盈余再投资以提高公司权益资本比重,减少财务风险。六、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的建议股利分配机制是公司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机制是否完善关系到公司、公司股东、公司债权人等各有关方面的利益能否得到周全的保护;关系到公司

39、的发展能否具有坚实的资金基础和广泛的社会基础。但目前我国公司法对股利分配的规定过于简单,造成实践中有些公司股利分配方案随意拟定。因此,必须把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尽快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来,重塑市场投资价值基础。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2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加强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法律约束 加强对股东股利分配请求权的保护。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股利分配的方案属于公司股东大会的决策事项。由于股东大会的表决实施资本多数原则,所以公司的股利分配方案往往成为大股东变现或操纵股价的工具,或者成为配合公司再融资的要求而玩的数字游戏,而不是根据公司的收益情况所做出的合理决定。由于我国目前对

40、公司留存一定的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及降低未来经营中所面临的风险的“度”未作任何规定,致使中小股东即使想通过“股东大会利润分配决议非法”之诉来维护自己的股利分配权,无法获得法院的支持。很多西方国家的公司立法对非基于公司利益而做出的利润分配决定均有限制性规定。我国也应该本着公司利益与股东利益兼顾,股东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相平衡的原则,对公司过度分配或不合理的不分配做出限制以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加强对上市公司鼓励政策稳定性的规范。监管机构应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进行积极引导,督促其制定长期的股利政策目标。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时间短,上市公司自律能力差,多数没有清晰长期的股利政策目标,股利分配行为具有很大的

41、随意性和波动性,极不规范。因此,通过有约束力的制度规则对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行为进行规范就极其必要了,这可以改变上市公司留存盈利过多的现象,逐部实现其股利分配行为的合理化,保护投资者收益。在这方面,监管部门应该敦促上市公司根据自身的经营业绩或利润的增长的预测,制定符合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稳定的股利政策,来指导公司每年的利润分配计划,并予以公开披露。(二)完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及其治理结构 应在适当的时机、通过合适的方式解决国有股的问题。国有股问题的解决,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消除上市公司非理性股利分配行为发生的制度根源,使广大投资者能够最大限度的参与上市

42、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并使这种政策真正反映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要着力推进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重塑上市公司点经营目标,使其真正树立起“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观念。如通过完善董事制度等措施,形成有效的内部制约结构机制,规范大股东的行为;同时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来规范公司经营者的行为,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消除内部人控制的现象,通过企业实实在在的发展来提高盈利能力,实现股东价值和公司经营目标的统一。(三)对中小投资者进行教育 监管机构可以通过报刊、网络等媒体,让小投资者意识到,股票是一把双刃剑,能带来回报,也可能导致损失,要想获得投资回报,必须正确认识证券市场,合理评估自己的风险,明确自己的投资方向。

43、 监管机构还要帮助小投资者认识到投机行为只能暂时获利,不仅会妨碍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也会对投资者的未来收益产生影响,从而使小投资者树立起长期投资的理念。 监管机构还应当帮助中小投资者树立起维权意识,鼓励中小投资者积极参与对上市公司的决策行为的监督与约束。(四)加快大型公司发行上市的步伐如前所述,上市公司股本规模较大的公司股利分配倾向要高于股本规模较小的公司,同时更倾向于选择派现方式。最近管理层明确表示,要继续允许大型股份公司发行上市,以提高市场稳定性。这一政策将可以从整体上对上市公司分配行为规范化产生强有力的影响。(五)借鉴国外股利政策实践中的先进经验 我国的资本市场起步很晚,只有通过多方面学

44、习,才能不断的完善和壮大我国的资本市场。比如,股票回购作为一种股利分配形式具有现金股利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公司股本扩张过快使业绩严重下滑时通过股票回购可以达到缩小股本、改善业绩的作用;当然也有可能导致刺激市场投机,造成股价波动的负面影响。但是只要制定相应的监管规则,实施严格监督,完全可以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水平。此外,我国发放股利时是按股票面值计算的,而在美国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15在后一种情况下,客观上对公司的送股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可以限制公司以大比例送股代替现金股利的行为。因此,在改进与规范我国股利分配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特点,借鉴国外股利政策实践中先进的经验就显得十分重要和有效了。七、小结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较晚,在股利分配研究方面,可供提供的经验和参考数据还较少。本文只是在股利理论基础上、从保护投资者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分配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了分配过程中的一些不规范之处。相信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规范和不断完善,上市公司必将逐渐在公司内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