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章节练习题: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_第1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章节练习题: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_第2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章节练习题: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_第3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章节练习题: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一、选择题1.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假设入射角为32°,那么折射角为 A.  0°                                      

2、; B. 24°                                       C. 32°    

3、60;                                  D. 44°2.将一支点燃蜡烛和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透镜在中间挪动,以下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A. 没有位置能在光屏上成明晰的像

4、60;                        B. 有一个位置在光屏上成像,成等大、倒立的实像C. 有二个位置在光屏上成像,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和缩小、倒立的实像        D. 有三个位置在光屏上成像,成放大、倒立的实像;缩小、倒立的实像

5、和等大、倒立的实像.3.大山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他把烛焰移到距透镜39cm的地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像,那么该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的是   A. 5cm                                 &#

6、160;B. 10cm                                  C. 15cm           &#

7、160;                      D. 20cm4. 如下图是“天网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摄像头,该摄像头的主要光学部件是 A. 凸透镜                 &

8、#160;              B. 凹透镜                                C. 

9、平面镜                                D. 凹面镜5. 如图是爱动脑筋的小明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手机到透镜的间隔 应大于透镜的两倍焦

10、距           B. 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C. 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老花镜镜片    D. 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间隔 6.小丽用照相机对某同学进展拍照,拍出的底片如图甲所示,假设相机的焦距不变,要使底片的像如图乙所示,那么 A. 照相机离被拍同学的间隔 近些,同时增大像距    B. 照相机离被拍同学的间

11、隔 远些,同时减小像距C. 照相机离被拍同学的间隔 近些,同时减小像距    D. 照相机离被拍同学的间隔 远些,同时增大像距7.小明在汇仙湖畔看到:船儿在水面荡漾,鱼儿在白云中穿梭,青山在水中摇曳。小明看到的景物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船儿                   &#

12、160;                 B. 鱼儿                              

13、0;      C. 白云                                     D. 青山8.如下图,观察物体,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

14、上所成的像是   A. 正立、放大的虚像         B. 正立、放大的实像         C. 倒立、缩小的实像         D. 倒立、缩小的虚像9.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下图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15、160;       A. 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B. 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C. 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D. 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10.为了防盗,在门上装上一个“猫眼,使屋内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清屋内的人,那么“猫眼应该是    A. 凸镜   

16、;                               B. 凹镜                 &

17、#160;                C. 凹透镜                               &#

18、160;  D. 凸透镜11.关于望远镜,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两次放大了远处的物体B. 通过望远镜的目镜看到的一定是虚像C. 通过望远镜看到的一定是倒立的像D.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落在目镜的1倍焦距之外,2倍焦距之内12.某同学经过一节课的凸透镜实验探究,写出了如下一些结论,你认为她的记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但凡实像,都是倒立的             &

19、#160;                         B. 但凡虚像,都是正立的C. 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          D. 凸透镜所成的虚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二、填空题 13.展望

20、遥远的宇宙空间应选用_镜,探寻微小世界的奥秘应选用_镜 . 14. 小红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他将蜡烛和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如下图的位置,只挪动光屏,在光屏上成一个明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以制成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实验后,好奇的小红取下自己所带的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的位置,原来光屏上明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挪动一段间隔 后,原来模糊的像又变明晰了,那么小红所戴眼镜的镜片是_透镜 15.如下图是一种视力矫正的模型,其中透镜A是_填“凸或“凹透镜,该模型是矫正_填“近或“远视眼16. 目前,在许多公交车上安装了“电视监

21、控器,凸透镜是该装置的光学系统,“电视监控器的摄像头能成_选填“正立或“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17.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_  cm;当把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2cm处时,如图乙所示,那么从该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_ 、放大的_ 像18.人的眼睛就是一架活的照相机人要可以看清物体,物体通过眼睛所成的像必须成在_选填“视网膜前、“视网膜后或“视网膜上,正常眼睛观察物体最明晰而又不容易疲劳的间隔 叫明视间隔 ,那么正常眼睛的晶状体的焦距应小于_ cm 19.小牛有一块焦距为5cm的凸透镜

22、,假设想用它做一个模型照相机,那么景物到凸透镜的间隔 应_;假设想用它做投影仪的镜头,那么胶片到凸透镜的间隔 应 _;假设想将它作为放大镜使用,那么被观察的物体到凸透镜的间隔 应 _ 20. 在焦距为5cm、9cm和15cm的凸透镜中选择一个放置在如下图的位置,将蜡烛、光屏分别置于光具座上透镜两侧,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_;假设将蜡烛放置在A点通过三个凸透镜都能在光屏上成像,那么焦距为_cm的透镜所称的像最大,假设在BC间挪动光屏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明晰的像,那么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cm 老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

23、拟。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21.如图是嫦娥三号着陆器图片,该图是由月球车上全景相机拍摄的拍照时,着陆器到镜头的间隔 要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两倍焦距假设要把着陆器的像拍得更大些,那么应使照相机的镜头_ 填“远离或“靠近着陆器一些 22.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_,折光才能太_,或者眼球在前前方向上太_,因此来自近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需要用_矫正 三、作图题 23.当光线从水

24、中射向空气时,它的反射光线如下图,请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4.根据已给出的入射光和出射光,在方框内画出适宜的透镜。四、实验探究题 25.有一次,开通生物兴趣小组在研究盐泽泥浆时,用显微镜观察泥水滴,发如今泥浆的沉淀物中有种生物持续不变地向一个方向游动,直到聚集到这滴泥污水地某一边缘 1假如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微生物是向左挪动的,那么实际上微生物是向_ 选填“左“右挪动的 2同学们对于这一奇特的现象提出了猜测: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微生物受光的作用引起的,具有趋光性请你设计一实验验证同学们的猜测_ 3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对这一奇特现象提出新的猜测:_ 26.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1

25、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如右图,看到_的手指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看到_的房屋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小明想知道“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帮助小明完成猜测,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_有关。 3小明在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间隔 ,并挪动光屏进展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间隔 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_,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间隔 就越_。4小明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_同学选填“靠近或“远离,同时还应将照相机的镜头_。选填“伸长、“缩短或“不改变。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老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老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