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冬季运动项目竞技实力格局的分析与研究——兼论我国备战第二十一届冬奥会的发展策略.docx_第1页
亚洲冬季运动项目竞技实力格局的分析与研究——兼论我国备战第二十一届冬奥会的发展策略.docx_第2页
亚洲冬季运动项目竞技实力格局的分析与研究——兼论我国备战第二十一届冬奥会的发展策略.docx_第3页
亚洲冬季运动项目竞技实力格局的分析与研究——兼论我国备战第二十一届冬奥会的发展策略.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6卷第3期2007年5月Vol.26No.3May2007曲靖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OFQUJ1NGNORMALUNIVERSITY亚洲冬季运动项目竞技实力格局的分析与研究兼论我国备战第二十一届冬奥会的发展策略敬龙军(曲靖师范学浣体育系,云南曲睛655011)摘要:运用文献诙料、数理统计、逻辑推理等方法,对亚洲冬季运动项目竞技实力格局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我国备战第二十一届冬季奥运会的笑略:继埃深化举国体制,实施和推进"北冰南展”;认真研究、加强冰雪项目的合理布局;重视和加强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重视科研,提升医疗保障;继续实施“送出去,清进来”策略;重视冬季运动项目特征和讥

2、9;练规律的研究.关键词:竞技体育;冬季奥运会;训练;比赛中图分类号:G811.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879(2007)03-0092-(M2007年2月4日,第六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亚冬会)在长春落下帷幕.作为亚洲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届冬季运动会,无论从赛事的运动竞技水平,还是举办方周密的组织工作上,得到亚奥理事会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自1986年3月在日本札幌举行第一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以来,K春亚冬会首次实现了亚奥理事会45个成员的冰雪大团圆,完成了亚洲体育运动会的又一创举.本届亚冬会是亚洲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综合性冬季运动会,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802名运动员参加

3、了冰上项日和雪上项目的比赛,其中在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和短道速滑,速度滑冰等项目上面都不乏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虽然亚洲的冬季运动项目开展与世界级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但在短道速滑等项目上,已经具备了世界水准.在本次速滑比赛中就成绩斐然,共有来自5支代表队的33名运动员66次先后'打破12项亚洲纪录,创造了亚洲冬季运动项目历史上的最好成绩.本文将透过亚洲各国运动员在第六届亚冬会的比赛中所取得的成绩,进一步了解亚洲冬季运动项目竞技实力格局现状,并以此找出我国在冬季运动项目训练和比赛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备战第二十一届温哥华冬季奥运会的对应策略.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第六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所

4、有参赛国家获得的奖牌数与参赛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为研究对象.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互联网检索方式收集、整理了有关亚洲冬季运动项的训练的资料、书籍和论文.1.2.2数理统计法.对第六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所有参赛国家获得的奖牌数与参赛运动员的比赛成绩的数据资料进行登录,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lO.O软件和Excel软件完成论文的数理统计分析工作.1.2.3逻辑推理法.运用逻辑学原理,对得出的观点和结论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推理.2研究结果与分析2.1亚洲冬季运动项目竞技实力格局第六届亚洲冬季运动会项目共设10个大项,47个小项,计划产生141块奖牌.比赛结果,实际产生47枚

5、金牌,47枚银牌,56枚铜牌(本届赛会规定若前三名为同一国家的运动员,从第四收稿日期:2007-02-27作者简介:敬龙军,曲袖师范学院体育系教师,硕士,主要从事运动训练学研究.敬龙军:亚洲冬季运动项目竞技实力格局的分祈与玩究名起名次靠前的非该国运动员则可以并列获得铜牌).其中有4个国家获得金牌(分别是中、日、韩、哈萨克斯坦),获得奖牌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中、日、韩、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蒙古).亚洲冬季运动会是代表亚洲冬季运动项目竞技运动水平的最高级别综合性运动会,可以客观地反映出亚洲冬季运动项目竞技实力的发展水平,从获奖牌和金牌的国家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当今亚洲冬季运动项目竞技实力格局现状

6、.2.1.1中国队创历史佳绩,牢牢占据第一的位置.在本届亚冬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了19枚金牌,位居金牌榜首.中国代表团的多数项目发挥出色,取得了较好的运动成绩,比较突出的是冬季两项(5金5银3铜)、速度滑冰(5金4银3铜)和短道速滑(4金3银5铜)项目.我国速度滑冰运动员7人11次打破6项亚洲纪录,短道速滑6人20次打破了5项亚洲纪录,越野滑雪、单板滑雪均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在代表团的19枚金牌中,冰上项目11枚,雪上项目8枚,实现了我国体育代表团运动成绩与精神文明双丰收的既定目标,牢牢占据了金牌榜第一的位置.2.1.2日本体育代表团获得了13枚金牌,位居金牌榜第二.日本队在雪上项目中一直

7、占据着亚洲霸主的地位.近年来,随着中国、哈萨克斯坦雪上项目的崛起,日本不再有大包大揽的能力,但其综合实力仍无人可与之抗衡.其中高山滑雪和单板滑雪是日本队最强的项目.日本在本届亚冬会的高山滑雪以及单板滑雪两个大项中的表现仍然是傲视群雄,他们包揽了这两个大项的所有金牌,其中高山滑雪获得4金1银1铜、单板滑雪获得2金1银1铜,而且领先优势非常之大.另外,日本的花样滑冰也获得2金1银1铜,与中国队平分了花样滑冰的4枚金牌.2.1.3韩国体育代表团获得了9枚金牌,位居金牌榜第三的位置.提起韩国,人们首先想到的白然是韩国的短道速滑,因为短道速滑是韩国人的传统优势项目.在短道速滑上,亚洲范围内只有中国可以与

8、韩国较劲.2.1.4哈萨克斯坦体育代表团获得了6枚金牌,位居金牌榜第四的位置.哈萨克斯坦的传统优势项目基本上都是雪上项目,哈萨克斯坦队在参加的前三届亚冬会比赛所获得的32枚金牌中,有2/3是在雪上项目取得的.这次也不例外,其中越野滑雪获得了4金4银2铜,冬季两项1金1银3铜,冰球1金1银.2.2亚洲冬季运动强国优势项目的分布状况2.2.1中国的雪上优势项目是冬季两项和自由式滑雪,冬季两项的5金5银3铜,中国军团在这个项目E让全亚洲为之倾倒,7个项目中就独揽5金,这是自中国参加亚冬会以来成绩最为辉煌的一次.特别是女子项目E,更是包揽了4枚金牌.自由式滑雪的2金2银2铜,实现了中国在亚洲的绝对垄断

9、.冰上优势项目是短道速滑、速度滑冰以及花样滑冰,短道速滑4金3银5铜,速度滑冰的5金4银3铜,花样滑冰的2金也足以说明中国在这几个项目上的亚洲最高水平.本届亚冬会上冰上和雪上项目实力平均,这是中国重回亚洲之巅的关键所在.2.2.2日本的优势项目主要是雪上项目,单板滑雪、高山滑雪为日本体育代表团贡献了6枚金牌,其中单板滑雪2金,高山滑雪4金.在这两个项目上,日本在亚洲的优势是无可匹敌的.2.2.3韩国的优势项目基本上是冰上项目,短道速滑、速度滑冰、冰壶为韩国体育代表团贡献了9枚金牌,其中短道速滑4枚、速度滑冰3枚、冰壶2枚.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在冰壶项目上,韩国队竟然收获了2枚金牌.2.2.4哈萨

10、克斯坦优势项目基本上是雪上项目,本届亚冬会的越野滑雪比赛中,一共产生6枚金牌,哈萨克斯坦拿走了4枚,再次显示了该国强大的雪上项目实力,在男子自由30公里、男子4x7.5公里接力、女子传统5公里、女子4x5公里接力均以绝对优势获得了这四个项目的金牌(见表1、表2).表1第六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各国获金牌项目分布情况统计(雪上项目)国家冬季两项越野滑雪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高山滑雷总数中国512008a本110248够国000000哈萨克斯坦140005第3期曲靖师范学院学报第26卷表2第六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各国获金牌项目分布情况统计(冰上项目)国家花样滑冰速度滑冰短道速滑冰施冰球总数中国2540011日本

11、220015韩国034209哈萨克斯坦0000112.3我国备战第二十一届温哥华冬奥会的策略2.3.1继续深化举国体制,实施和推进“北冰南展”.举国体制是发展我国竞技体育的基础,是多年来我国竞技体育取得辉煌成就的基本经验.从我国冬季项目的现实情况看来,冬季项目开展地域少,项F1基础和人才资源绝大部分集中在黑龙江、吉林两省.由于冬季项目的基础投入大,黑龙江、吉林两省又同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并且同时还要发展夏季项R,因此要全面承担起我国冬季运动项目事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推进“北冰南展”的基本方略,通过多种政策手段,引导南方省、市开展冬季项目,实现冬季项目真正意义上的“举国体制”.2.3.2认真

12、研究、加强冰雪项目的合理布局.都灵冬奥会上一些竞技实力非常雄厚的国家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像德国、美国、奥地利、俄罗斯等冰雪强国,都有自己的冰上和雪上的优势项目.而我国只是在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等几个小项上具备冲击奖牌和金牌的实力,由此反映出我国冬季项目优势小项少、金牌和奖牌增长点不足、整体实力单薄的现实情况.这就要求我国冬季项目的项目布局要走雪上项目与冰上项R并重的发展之路.并在项目基础薄弱,总体投入有限的前提下,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和物力,培养和造就适合中国人特点、适合中国国情和国力、在较短时间内易于突破的拳头项目,走集约化的“精兵之路”.2.3.3重视和加强高水平后备

13、人才培养.后备人才预示着希望,更预示着未来,其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直接影响着冬季项目竞技发展水平.冬季项目只有具备雄厚的高水平后备人才资源,才能为我国的冬季运动项目竞技水平步入世界先进行列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青少年训练水平不高、世青赛成绩欠佳,队伍背黄不接等问题已显露端倪.在都灵冬奥会之后,特别是本届亚冬会结束之际,随着备战温哥华冬季奥运会号角的吹响,冰雪运动的群众性热情必然进一步高涨,这将对加强后备人才培养提供了机遇和可能.要继续加大投入在冬季项目高水平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上给F必要的保障.2.3.4重视科研,提升医疗保障引.以奥运争光科技行动计划为指导性文件,对冬奥会科技备战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14、科学技术是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的核心,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是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的迅速发展,攀登世界竞技体育高峰的关键.冬季运动管理中心要继续加大了资金与科技投入,建立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冬季运动训练科研测试恢笈中心,有效提升日常训练的科技含址,进一步强化备战冬奥会科研课题立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建立科技创新与训练比赛实践紧密结合的科研课题管理体系.坚持国家队日常科技服务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在重点队、重点运动员中配备专门的科研和医务人员,对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体能和技术状态进行监测,为教练员在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强度的把握、训练技、战术的攻坚上提供有价值的训练信息,并针对信息进行训练过程的及时反馈

15、.2.3.5继续实施“送出去,清进来”策略.中国选手在亚冬会上捷报频传,在一枚枚金牌背后,有许多是“送出去,请进来”策略实施的硕果.夺得女子速滑冠军的邢爱华、王北星、王霏以及冬季两项冠军孔颖超等骁将,都是国家队送出去的“留学生”.他们在国外接受了良好的训练,是此次称雄亚冬会的一个重要原因.此次国家队一共聘请了8名外籍教练指导中国选手征战本届亚冬会,他们用先进的执教理念和科学的训练方法,得到了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认可.中国冬季两项队领队王文刚在评价德国知名教练西尔伯特时说,他带来了全新的训练理念,训练的技术含域也很高,较好地解决了中国选手射击不佳的“心头之患”.短道速滑队主教练李琰就是一位海外归来的

16、并取得不错执教业绩的著名教练,在亚冬会短道速滑1500米比赛中击败冬奥会三金得主安贤洙的“黑马”隋宝库就是她的弟子.“多样敬龙军:亚洲冬季运动项目竞技实力格局的分析与研究性”是自然界延续和兴旺的-个自然法则.同样在竞技场上要想有大的作为,也少不了“多样性”.我国冬季运动项目的训练就呈现出了多样性.“送出去,请进来”的策略以及海外归来的成功人士执掌国家队的教粮,必然会给我们带来全新的训练理念、先进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2.3.6重视冬季运动项目特征和训练规律的研究.我国领先F世界的一些夏季运动优势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证明了对运动项目特征的客观认识和训练规律的科学研究,是这些项目保持长盛不衰的根

17、本.我们也要重视冬季运动项目特征和训练规律的研究,建立竞技体育科学发展观,用理论思维指导项目的发展.熟悉本项目国内外发展的最新动向,掌握先进的技、战术训练手段、方法,以及科学选材、训练规律,像短道速滑、速度滑冰等体能类项目要注重训练负荷结构与训练负荷变化规律的研究,由于短道速滑的特殊性,也要加强战术方面的研究;像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等技能类项目要注重技、战术创新规律和技战术风格形成机制的研究.3结论与建议随着世界冬季运动项目竞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亚洲和世界的冬季运动竟技实力格局会有新的变化.我国运动员在第六届亚冬会的比赛场上,实现了运动成绩与精神文明双丰收的既定目标,牢牢占据了金牌榜第-的

18、位宣尽管有些项目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但也暴露出我国在冬季运动项目训练和比赛中的许多问题.为了提高我国备战第二十一届温肝华冬季奥运会的竞技实力,继续深化举国体制,实施和推进“北冰南展”,认真研究、加强冰雪项目的合理布局,重视和加强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重视科研,提升医疗保障,继续实施“送出去,请进来”策略,重视冬季运动项目特征和训练规律的研究,应成为我国冬季运动项目训练今后的努力方向.参考文献:1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实现八年梦想收获多多中国军团重回亚洲之簸EB.华奥-搜体.2007-02-06.2 谢亚龙,王汝英.中国优势竞技项目制胜规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0-11.3 任洪国.继续推进“北冰南展新华网,2007-02-06.4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40-46.5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奥运争光科技行动计划EB.htlp:/www.sport,6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团部官员兰立:三块金牌源自"走出去"战略EB.http:/www.sports,cn/,2007-01-31.Analysi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