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井下全站仪导线计算1_第1页
9井下全站仪导线计算1_第2页
9井下全站仪导线计算1_第3页
9井下全站仪导线计算1_第4页
9井下全站仪导线计算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井下全站仪导线计算第一章 井下全站仪导线的等级及类型井下全站仪导线的等级规程规定,井下平控制分基本控制和采区控制两类。基本控制导线是矿井的首级控制导线,并能满足一般工程的要求。采区控制导线是矿井的次级导线,主要是满足日常生产测量的要求。基本控制导线应沿斜井或平硐,水平阶段运输巷道,矿井总回风巷,暗斜井集中上下山,石门等主要巷道敷设。采区控制导线应沿采区上、下山,中间巷道及片盘运输巷道等次要巷道敷设。两类导线都应敷设闭(附)合导线或复测支导线。其精度要求风表1-1。表1-1井下经纬仪的主要技术指标导线类别适用条件(Km)测角中误差()一般边长导线全长闭合差(m)闭(附)合导线复测导线基本控制井田

2、一翼长度5±7602001/80001/60005±15401401/60001/4000采区控制采区一翼长度1±1530901/40001/30001±30-1/30001/2000由上表可知,每类导线均有两种规格,可根据矿井采掘工程的实际需要,依矿井和采区范围的大小选定。当掘进矿井的主要巷道时,如图11所示,一般是先敷设30级导线作为给向和填图的依据。当巷道掘进300500后,就应测设基本控制导线。基本控制点,应尽量利用已有的30级导线点,并使它的起始边和最末边,与30级导线边相重合,借以检查后者的正确性,以保证矿图的必要精度。巷道继续掘进时,应从基

3、本控制导线最末边开始,继续按上述程序进行施测。如果用激光指向仪给向,则每掘进300500米,便测设基本控制导线,以检查指向仪所指方向的正确性,并用检查后的指向仪方向指示下一段巷道的掘进方向。 井下经纬仪导线的形状 井经纬仪导线的形状,同地面一样,可以有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及导线网等。如图所示,由于受井下巷道掘进和开拓方式的限制,导线开始多为从已知点起始的支导线形,但当已掘巷道增多时,便逐渐形成闭(附)合导线或导线网(有时形成空间交叉闭合导线)。另外,采区控制导线一般附合在基本控制导线上或自成闭合。若为支导线,则不论基本控制和采区控制,都必须返测量,以便得到检查。 井下经纬仪导线点的设置井

4、下导线点按其使用时间的长短分为永久点和临时点两种。永久点应设置在便于使用和保存的稳定的碹顶上或巷道顶。底板岩石内。我国绝大多数矿井都将其设在顶板上,因为点在顶板上使用方便、容易寻找、不易破坏。临时点一般是设在顶板上的。基本控制导线应每隔300500米设立一组永久点,每组永久点不得少于3个。永久点的结构,如图所示,临时导线点保存的时间较短,一般设在顶板岩石或牢固的棚梁上。可采用图所示的形式,图中a为设在棚梁上的测点;b为木楔打入钻孔内,然后打上测钉(打孔时可用手摇钻或凿子等);c 为用水玻璃和水泥将点粘在顶板上。第二章 全站仪导线计算1、检查整理记录及抄录起算数据在井下测角量边中,虽然已检查或补

5、测,达到了规定的要求。但在室内计算之前,仍要重新检查记录,审查是否有超限结果和记错、算错等问题。检查时,切忌只看分、秒,而忽视度数。当发现不合要求而又不是算错时,则应重测。要正确转抄起算边的方位角和起算点的坐标,这是带有全局性的一步工作。当反复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计算。参与检查和计算的人员,均应签字负责。(1)计算每条边的坐标方位角 式中:为方位角,左为两导线边前进方向左水平角,右为两导线边前进方向右水平角,n为相应导线边号。(2)计算坐标增量计算公式: 式中:X为纵坐标增量,Y为横坐标增量,l为导线水平边长,为导线边方位角。(3)根据起算点坐标数据计算各点坐标式中:Xn为n点的纵坐标,Xn-1为n-1点的纵坐标,Xn-1为n-1点至n点纵坐标增量,Yn为n点的横坐标,Yn-1为n-1点的横坐标,Yn-1为n-1点至n点横坐标增量。(4)根据起算点高程计算各点高程 式中:Zn为n点的高程,Zn-1为n-1点的高程,Z为全站仪测出的n-1至n点的高差i为仪器高,点在顶板时为负值,在底板时为正值v为测点觇标高,点顶板时为负值,在底板时为正值坐标计算仍按其理论关系进行。根据规程规定,对于井下导线的观测值、记录值及计算值的取位,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导线类别边长(mm)角度坐标增量和坐标(m)读数观测值改正数改正后值()基本控制100.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