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城市规模预测_第1页
新乡市城市规模预测_第2页
新乡市城市规模预测_第3页
新乡市城市规模预测_第4页
新乡市城市规模预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乡市2030年城市规模预测 园艺园林学院城市规划091班第一组 组长:组员:2012年3月28日内容简介v 1. 城市规模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v 2. 新乡市城市人口的预测2.1城市人口统计地域范围2.2城市建成区人口构成特征2.3新乡市区人口现状特征2.4规划期内市区人口增长趋势分析2.5规划期内城市人口规模预测2.6预测结论2.7从环境承载力的角度复核预测结果v 3.新乡市城市用地的预测3.1城市建设用地现状指标 3.2城市建设用地分类预测指标3.3 2030年城市的用地规模v 4.预测结果v 1. 城市规模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城市规模的主要内容是确定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估计规划期内的建

2、筑量,为城市布局和各项专业规划提供基础数据。城市规模的确定是城市总体规划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定性的目标定量化,它是城市空间布局的依据。v 2. 新乡市城市人口的预测根据国外的一些城市的经验能提供多少就业岗位,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产业的发展吸引大量农村或其他地区劳动力集中到城市安家落户,这即是城市化的过程,也是现代城市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而我国研究城市人口规模时,一般主要从分析人口的自然增长和迁移增长着手。下面我们将以我国研究人口规模的方法为主对新乡市的人口进行预测。2.1城市人口统计地域范围根据2004年新乡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将原新乡县的洪门、关堤、大块三乡镇和卫辉市、延津县的部分村镇

3、划归市区管辖。新乡市现有包围在城市规划区内的村庄有28个,这些地区纳入市区人口统计地域范围。现状城市建成区城市人口统计地域范围包括中心城区和凤泉区。2.2城市建成区人口构成特征由于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期,社会劳动就业和用工制度的多样性,引发大量人口跨区域、跨城市流动,而据有关资料显示,城市流动人口通常占城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为20-25,因此,新乡市区的流动人口比例约占20%。 因此,本次规划的城市常住人口统计包括:城市非农人口、一年以上暂住人口及城中村待转农业人口。2.3新乡市区人口现状特征1.市区人口的历史增长特征(如下图所示)由新乡市区人口历史增长简表可以看出:建国以来,新乡市的城市人口

4、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城市非农业人目的增长虽然存在有较大的波动,但从总的趋势来看,是一个不断上升的曲线。2.市区人口近10年增长特征1)市区总人口持续增长,非农人口总体平稳增长2)人口自然增长率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近期有抬头的趋势,计划生育工作仍需重视3)机械增长率受城市政策影响作用明显,市区范围扩大使人口机械增长率陡增,变化剧烈3.新乡市域与市区人口比例特征从上面的图表分析可以看出,新乡市区人口占市域人口比重情况具有以下增长特征:1)市区人口占市域总人口比例逐年上升;2)市区非农人口占市域非农人口比例长期保持稳定,近两年变化剧烈。 2.4规划期内市区人口增长趋势分析

5、1.影响因素分析 1)新乡都市区产业聚集区的建设吸引人口聚集; 2)新乡市高等院校的发展规划,将使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3)行政区划调整进一步扩大城市地域范围。2.市区人口增长趋势分析的结论随着新乡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新乡市的吸引力将不断增强,必然带来明显的人口向中心城市聚集的趋势。根据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和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从现在到2020年河南省以及新乡市的城市化水平都将保持高速率的增长。可以预测,在规划期内,新乡市域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伴随城市人口规模的持续增加。 2.5规划期内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我国目前常用的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方法有综合平衡法、区域分配

6、法(城市化法)、环境容量法、线性回归分析法等,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可完全信赖,但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校核。一般的做法是以一种方法为主,以其它方法进行验算以弥补不足。 我们组所用的人口规模预测的方法有:综合增长率法、非农业人口比例法、市域城市化水平法,并从环境承载力的角度复核预测结果。1.综合增长率法(计算模型如下)本方法是通过对规划期内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规律进行综合分析,预测出近、中、远期的城市人口规模。计算模型如下: PnPo(1 + X + Y)n Pn测算期末城市人口 Po基准期城市人口,取2009年值为101.4万 X测算期内城市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2010年以6.5计算

7、,2015年以6 、2020年以5.5计算,2025年以5计算,2030年以4.5计算。 Y测算期内城市人口年均机械增长率,参考1999年至2009年间数据,同时考虑规划期内进行行政区划调整以及城市化水平不断发展等因素,2010年取45,2015年40 、2020年取35,2025年取30,2030年取25。n测算年数计算结果如下:2010年城市人口为: 101.40×(1 +6.5+ 45) 106.622015年城市人口为: 106.62×(1 + 6+ 40)5 133.502020年城市人口为: 133.50×(1 + 5.5+ 35)5 162.8120

8、25年城市人口为: 162.81×(1 +5+30)5193.372030年城市人口为: 193.37× (1 + 4.5+ 25) 5223.632.非农业人口比例法 (计算模型如下)本方法以现行非农业人口统计口径为依据,根据城区非农业人口的历史增长趋势,推算规划期末城区非农业人口数,然后依非农业人口占城区范围内总人口的经验比重推算城市人口规模。计算模型如下: PnPo(1+X)n/k Pn测算期末城市人口 P0基准期城区非农业人口,取2009年值为74.76万 X城区非农业人口年均递增率,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至2009年间新乡城区非农业人口年均递增率为24,预测随着

9、户籍制度的改变,今后这个数字将有所提高,确定近期为40,远期增速将放慢为35 。 k非农业人口占城区总人口的比重,近期采用2009年现状值为74%,中期取77%,远期取80%。 n测算年数计算结果如下:2010年城市人口为: 74.76×(1 +40)/ 74% 105.072015年城市人口为: 77.75 ×(1 +40)5/ 77% 122.852020年城市人口为: 94.59 ×(1 +45)5/ 77% 153.092025年城市人口为: 117.87×(1+45)5/80%=183.612030年城市人口为: 146.88×(1+

10、45)5/80%=228.803.市域城市化水平法(计算模型如下) 本方法以现行规划对市域及市区城市化水平的预测为依据,根据市域总人口、城市化水平和中心城市的首位度,推算近、中、远期的城市人口规模。计算模型如下: PnPo(1+X)n k t Pn测算期末城市人口 P0基准期市域总人口,取2009年值为591万 X市域人口年均递增率,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至2009年间新乡市域人口年均递增率为11.7,预测今后这个数字将有所降低,确定近期为6,中、远期为5.5 k中心城市人口占全市域总人口的比重,2009年为17%, 2015年提高到25%,2020年达到30%,2025年达到35%,203

11、0年达到40%。 t测算期末中心城市城市化水平,近期为80%,中期为82%,远期为85% n测算年数计算结果如下:2015年城市人口为: 591×(1 +6)6×25%×80%122.522020年城市人口为: 613×(1 +5.5)5×30%×82%154.612025年城市人口为: 630×(1 +5.5)5×35%×85%192.642030年城市人口为 648×(1 +5.5)5×40%×85%226.45 2.6预测结论根据新乡市城市人口变迁和构成的基本特征,综合

12、考虑城市非农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水平,区域内城市化水平和城市流动人口所占比例情况等多种人口增长因素的平衡。 汇总以上几种方法测算的结果,根据新乡市城市人口变迁和构成的基本特征,综合考虑城市非农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水平,区域内城市化水平和城市流动人口所占比例情况等多种人口增长因素的平衡,研究预测新乡城市人口规模为:2015年人口规模为126.29万人,2020年人口规模为156.84万人,2025年人口规模为189.87万人,2030年人口规模为226.29万人。 2.7从环境承载力的角度复核预测结果1.水资源容量新乡市现状城市水源为黄河水和地下水,加上规划期内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给新乡的用

13、水配额,城市未来可利用水量将达到6.02亿立方米/年。根据城市供水规划标准,新乡市属于类大城市,综合用水量标准为0.50.8立方米/日.人。根据已确定的水资源情况和供水能力,可以满足200-300万人口的用水需求,也就是完全满足规划期内城市的发展需要。若超过这个人口规模,城市供水将成为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到规划远期新乡市应积极寻找并储备新的水源,同时采取开源节流措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2.土地资源容量1)城市规划区内可提供建设用地在现状城市建设用地附近,坡度在5%以下的用地有近200平方公里,工程地质条件良好,但基本属于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范围。据土地部门测算,20102020年全

14、市有15000公顷的耕地增量指标可供调整。2)城市规划区内新增建设用地调整方案 按照新乡市2009年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94.59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标准93.28平方米的现状情况,对规划期新增城市建设用地进行初步测算:若仍以人均90-100平方米计算,则到规划期末发展232万人时,城市建设用地面积208.8-232平方公里,新增城市建设用地119.4-137.4平方公里因此,到规划期末,在市域范围内对建设用地的占用指标进行统一调整,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满足“占一补一,占补平衡”的原则是可行的。v 3.新乡市城市用地的预测3.1城市建设用地现状指标 2005年底,市区城市建设用地76

15、.78平方公里,占市区总土地面积18.2;水域及其它用地344.86平方公里,占市区总土地面积81.8。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91.40平方米。如下图:3.2城市建设用地分类预测指标1.工业用地根据中国宏观数据挖掘网的数据,2003年新乡市的工业总产值为254亿元,同时对新乡市近十年的工业产值的增加率进行统计,确定新乡市工业远期内至2020年每年以8%的速度增长,2020至2030年每年以7%的速度增长,即2020年新乡市的工业总产值为:254*(1+8%)17=939.80亿元2030年新乡市的工业总产值为:939.80*(1+7%)10=1848.73亿元2030年新乡市的工业增加值为:18

16、48.73*43%=794.95亿元 计算模型: 本方法结合城市现状和新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城市工业用地的变化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预测远期人均工业用地规模。计算模型如下:PmG ÷ X ÷ YPm测算期末城市人均工业用地指标G测算期末城市工业增加值,取794.95亿人民币X测算期末城市工业用地产出率,取10亿元/平方公里Y测算期末城市人口数,取226万计算结果:2030年城市工业用地人均指标为:794.95 ÷ 10 ÷ 2260000 35.17平方米/人。 2. 居住用地依据新乡建设宜居城市的综合要求,2020年规划期末取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指标为

17、30平方米/人。根据新乡市地处中原,城市居住区多为多层住宅,近年来逐渐出现少量高层住宅,但销售状况不佳。因此,推测新乡城区的平均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不超过2.0。计算城市住宅用地面积为:30 ×2260000÷ 2.0 33.9平方公里又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居住区内住宅用地占总用地的比例为:50%-60%,新乡可取中值约为55% 计算城市居住用地面积为:33.9÷ 55% 61.64平方公里,则城市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为:61640000÷ 2260000 27.27平方米/人因此,综合考虑取2030年城市人均居住用地指标约为:27.27平方米/人3.

18、公共设施用地新乡市2005年现状人均公共设施用地13.57平方米/人,参照同类型城市标准,结合新乡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竞争力,建设豫北地区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规划期内人均公共设施用地面积指标应有所增加。因此, 2030年人均公共设施用地指标应调整到15.5平方米/人左右。2030年公共设施总用地:15.5*2260000=35030000平方米4.道路广场用地新乡市2005年现状人均道路广场用地为9.0平方米/人,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参照同类型城市标准,规划期内将完善城市支路系统建设,同时补充城市广场用地,城市道路广场用地规模将逐步提高,预测2030年人均道路广场用地指标约为:12平方

19、米/人。2030年道路广场用地:12*2260000=27120000平方米5.绿化用地新乡市2005年现状人均绿化用地为7.91平方米/人,根据中国人居环境奖参考指标体系对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要求为:8平方米/人,根据新乡建设园林城市和宜居城市的规划目标,在规划期内必须大力改善城市环境,增加公共绿地。确定新乡2030年人均绿地指标约为:10.5平方米/人,其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9.5平方米/人。2030年绿化用地:10.5*2260000=23730000平方米6.市政设施用地新乡市2005年现状人均市政设施用地为2.7平方米/人,参照同类型城市标准和现状情况,预测新乡2030年人均市政

20、设施用地指标约为:2.6平方米/人。2030年市政设施用地:2.6*2260000=5876000平方米7.仓储用地新乡市2005年现状人均仓储用地为2.81平方米/人,由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显示对仓储用地的需求日益降低,参照同类型城市标准,同时考虑新乡建设区域物流基地的规划目标,预测新乡2030年人均仓储用地指标约为:2.5平方米/人。2030年仓储用地:2.5*2260000=5650000平方米8.对外交通用地新乡市2005年现状人均对外交通用地为2.71平方米/人,由于规划期内将在城区范围新建京广深客运专线及其客运站场,还有过境的济东高速和新晋高速建设,会带来对外交通用地的增加,预测2030年人均对外交通用地指标约为:2.0平方米/人。2030年对外交通用地:2.0*2260000=4520000平方米9.特殊用地新乡市2005年现状人均特殊用地为5.18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