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聪中学杜春苑作业一_第1页
奕聪中学杜春苑作业一_第2页
奕聪中学杜春苑作业一_第3页
奕聪中学杜春苑作业一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奕聪中学 杜春苑作业一1.谈谈2013年中考和2014年市质检语文现代文“略读”和“精读”的试题设计和应对策略。一、现代文略读的考查,重在考查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一)下面以2013年中考议论文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和2014年市质检说明文重金属土壤的“毒药”为例谈谈议论文、说明文阅读之信息筛选略读A、先看看2013年中考题目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试题设计:10、第一问:“这个宝藏”指代什么?答案分析:原句:自甲骨文起,三千年间,凡中国历史、文化、文学、政治、军事、医卜、农业、算学等所有重要典籍均为文言。文言是打开这个宝藏的钥匙。答案:中国古代所有重要典籍。策略分析:

2、“等”之前表示列举的内容,一般不是主要信息。试题设计:10、第二问:“这个宝藏”对中华民族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分析:原句:这些用文言撰写的经典之作像一条永不枯竭的河流,滋养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这些经典与其他典籍一起化为文化基因融入炎黄子孙的血脉里,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答案: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或“滋养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策略分析:比喻的部分内容往往不是主要信息。试题设计:11、第一问:比之图像,语言的优势在哪里?答案分析:原句:众所皆知,图像是平面的,它让我们直接面对所谓的实际存在,而语言的抽象性却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答案:

3、语言的抽象性为读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策略分析:转折关系的句子主要信息在后半句。试题设计:11、第二问:比之白话,文言具有哪两个特点?答案分析:比之白话的直白和浅露,文言的高度凝练及其特有的含蓄、蕴藉,具有无穷的“言外之意”和“韵外之致”,为读者提供了巨大的再创造的语言空间,其品读过程本身就是想象力的展开与激活。并且,文言所特有的节奏和音韵,即在表达上所造成的一唱三叹、回环婉转、起伏跌宕、抑扬顿挫等等,使它具有白话所无法比拟的语言张力。答案:高度凝练、含蓄、蕴藉(或“具有无穷的言外之意和韵外之致”); 特有的节奏和音韵,具有白话无法比拟的语言张力。 策略分析: “并且” 表示前后均有主要信息

4、;“即”表示后面的内容是解释的,“比之” 是介宾短语,一般不是主要信息。 试题设计:12、在作者看来,划线句“文言难懂难学,不够大众化”的观点,导致了怎样的结果?答案分析:原句:时下国人语言之粗鄙低俗,整体文化教养之令人失望,是否与文言传统的断裂有某种关系?答案: 国人语言粗鄙低俗,整体文化教养令人失望,与文言传统断裂有关系。策略分析:反问句不能直接作为结论,应改为陈述句。B、再看看2014质检说明文重金属土壤的“毒药”试题设计10.简要理清本文的说明思路。答案分析:原文:那么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是从哪儿来的呢?重金属污染土壤后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如此看来,重金属不单单是让土壤

5、“中毒”,也是人类健康的杀手啊!答案:文章先说明什么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然后再例举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最后说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策略分析:阅读说明文,可以依据说明事物的顺序来理清文章的思路;2.读懂每一段意思。一看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二看连接词,主要是关联词(因为所以、总而言之、与此同时;3.说明文语言的表述。 试题设计:11.农业生产中,导致土壤“中毒”的原因有那些?答题分析:原句: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和地膜等的长期不合理使用,也会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重金属元素是肥料中报道最多的污染物质,尤其是磷肥。滥用农药在造成残毒污染的同时,某些农药在组成中含有汞、砷、铜、锌等重金属,还带来了土壤

6、的重金属污染。近年来,随着地膜的大面积推广使用,大量的地膜残片滞留地中,造成土壤的白色污染,同时由于地膜生产过程中加入了含有镉、铅的热稳定剂,也加重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在一些地区引用受到工矿业污染的污水灌溉,随着污水灌溉而进入土壤的重金属,也会以不同的方式被土壤截留固定。答案:一是化肥、农药长期不合理使用,二是大量的地膜残片滞留地中,三是引用受到工矿业污染的污水灌溉。 策略分析:1.审清题意,依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句,回归到原文,锁定答题区域;2.提示性的词语“并且”“同时”“然后“另外”“还”“也”表明前后均有主要信息。 试题设计:12.第段加点词“可能”二字能否删去?为什么?答案分析:答案:12

7、 .(3分)不能删。“可能”表示不确定(或“含有推测”)的意思(1分)。用在这里表示不能确定重金属是否会永远在环境里循环(或“表示重金属永远在环境里循环只是一种可能性”)(1分),这样写避免了表达的绝对化,充分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策略分析:从文体知识入手:1.通过确切的数字,体会说明文的准确性。2.通过表示揣测、估计的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通过抓修饰限制性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由于说明的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总之不拘一格。(二)从文体知识整体感知文本【考点解读

8、】主要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搜集和归纳文本信息的能力,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 【常见题型】概括主要内容,行文线索,事件情节,心理活动变化等。C、2013年中考县城小书店试题设计:13、请根据提示,梳理文章内容。2012年秋天,“我”带小侄子去买书少年的时候, 离开县城的前一天, 离开家乡最初五六年, 2012年秋天,带小侄子离开书店。答题策略:主要考查“把握脉络”和“概括要点”,“脉络”就是作者的思路,“理清脉络”就是梳理内容。答题依样画葫芦,突出那时所做的事情。试题设计:14、按要求回答问题。(1)第段划线句子中,作者“犹豫”的原因是什么?(2)二十年的时光,人们对待文学阅读的态度已

9、发生巨大的变化。请从文中找出表明人们二十年前后不同态度的句子,并抄写在下面横线上。(4分)答题策略:(1)小题考查“探究内容”,答题应从“犹豫”前捕捉重要信息,可在文中找,表达要直截了当。(2)小题考查“把握文意”,答题简单,直接从文里摘抄。D、(2014年泉州质检)试题设计:13.“乡下也有雅致的生活”中的“雅致”体现在那些方面?答题策略:主要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搜集和归纳文本信息的能力,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答案:居住的小院充满生趣;采花瓣染红指甲;衣服干净整齐熏染香味,补丁处绣上花;吃饭的餐具精致美丽;暗外的大床也雕出花样。二、现代文精读的考查应着眼于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情感

10、体验、感受领悟以及创造性理解能力的考查;要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学生阅读的水平,要从“形象、情感、语言”等方面考查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下面以2013年中考县城小书店和2014年市质检爱美的外婆为例,谈谈叙事类文章阅读之形象、情感、语言精读 试题设计:概括人物形象结合具体内容分析:(2013年中考县城小书店)第17题考查作品感受(性格)。“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我”的两个特点。 答题策略:形象特点+分析+主旨试题设计:(2014年质检)15.请根据句子后面提示,品析语言。(1)汲水、洗衣、淘米,片片红指甲灿若云霞。(从修辞的

11、角度)(4分)(2)因为爱美生活,外婆就连放在暗处的大床也要工匠丰边雕出花样图案。(从词语“就连也”的角度)(2分) 答题策略:结合具体的人物描写方法分析形象: 重视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通过环境、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烘托人物心理活动,烘托气氛,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故事情节通过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要抓住关键的抒情议论句去体会人物形象。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往往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这些语句一般都是作者对人物的分析和感悟,抓住这些关键语句,结合文

12、章对人物的刻画,进行分析归纳,就能准确把握人物形象。试题设计:领悟情感:【考点解读】1.文中想要告诉的道理。2.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情感;3.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质;4.作者对某种社会现实的看法; (2013年中考)16.二十年,书报亭变成了书店。“我”对现在的书店和曾经的书报亭怀有怎样的情感,请分别简析。(3分) (2014年质检)17.作者童年时与外婆生活在一赶起,外婆身上值得写的地方一定很多,可本文却只选取“爱美的外婆”来写,为什么?(4分)注意局部探究,全文探究(2014年质检)14.请找出表明“我”小时候未真正感受到“外婆美的教育”的句子,并抄写在横线上。(找出两句即可)(4分)本题涉及到人

13、物的情感问题。这是人物赏析型,这种设题中常有“我”在,并常会以议论句或抒情句出现。 答题策略:抓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抓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词,一般都是抒情、议论句。通过结构分析归纳中心意思。把文章的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从时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有时代的烙印,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 试题设计:人物描写的方法(2013年中考)15 .请结合描写的相关知识,品析第段“我会用水和香皂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就在街角把整本杂志把从头到尾翻了一个遍”。(3分) 答题策略:人物描写方法

14、考点:从描写方法、描写内容、情感态度三方面分析其感人形象。描写方法+表现内容+情感态度+全文主旨 试题设计:修辞手法(2013年质检)15.本文擅用比喻,请根据第段内容填写表格,然后选择其中一句分析比喻的作用。(2014年质检)15.请根据句子后面提示,品析语言。汲水、洗衣、淘米,片片红指甲灿若云霞。(从修辞的角度)因为爱美生活,外婆就连放在暗处的大床也要工匠丰边雕出花样图案。(从词语“就连也”的角度)答题策略:分析修辞手法生动传神的作用。试题设计:理解词句在文中的含义:(2013年中考)14.按要求回答问题。(1)第段划线句子中,作者“犹豫”的原因是什么?(2)二十年的时光,人们对待文学阅读的态度已发生巨大的变化。请从文中找出表明人们二十年前后不同态度的句子,并抄写在下面横线上。答题策略:题干要求;联系上下文,联系文章的作者的感情、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内容;注意词语的言外之意。 试题设计:理解句段作用能力从内容上分析:在不同的文体中,对句子的作用理解应各有侧重。在记叙文中,主要表现为点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