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之“多媒体突破口”_第1页
浅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之“多媒体突破口”_第2页
浅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之“多媒体突破口”_第3页
浅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之“多媒体突破口”_第4页
浅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之“多媒体突破口”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之“多媒体突破口”论文摘要:小学语文教学重视读写能力的培养。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促进。读或是写任何一种能力的提高是不能仅凭单一训练的,这样即使取得一些成绩,也是“过眼云烟”,而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只有站在一定高度上整合读写,挖掘它们内部的联系,找到突破口,本文主要以听觉为突破口,搭建沟通读写的桥梁,让学生们真正做到多读,会读;多写,会写。关键词:读写结合 阅读 写作 听觉突破口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多练,此外别无心得和方法。叶圣陶认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是吸收的过程,写作是倾吐的过程。可见,阅读的好与坏

2、直接关系到写作的成与败。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待于整合读写过程,为学生提供一个读写认知、理解和迁移运用的平台。实施读写结合教学就是为学生搭建一座沟通阅读与写作的虹桥。课堂教学充分完善地进行,有利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课堂教学适当地渗透写作的技法等,又可以收到“窥一斑见全豹”的效果;当然,课外的大量阅读可以将阅读中学到的写作知识直接运用到习作中,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读写结合的关键之处在于找到连接学生读与写的共鸣点。可以说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模仿,适应能力最强的时候,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更利于学生由读到写的迁移,形成相应的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

3、力。同时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多种感知器官以唤醒学生的读写意识,激发学生的读写兴趣,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的文本大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是学生学习的范例,学生通过阅读来发现语言美,感受语言美,鉴赏语言美,创造语言美。因此将读写结合落实于课堂教学中要紧密结合教材,深入挖掘教材资源,找到学生读写的共鸣点,促进学生读写的正向迁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视听冲击进入了教育教学中。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更喜欢在活泼的氛围下学习,听觉上的冲击可以刺激他们的大脑,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因此选择音乐等听觉冲击作为读写结合教学的突破口恰到好处。下面就以听

4、觉为突破口解读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浅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实施。在教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0课幸福是什么时,沿着课文的主要脉络,学生跟随“三个孩子”的足迹,逐渐理解了幸福究竟是什么。学生们都能够理解课文的主旨“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并且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们都“有话”要说,说说自己对幸福独特的理解。这时候,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将自己的感受化作“只言片语”,笔者播放了“黑鸭子”组合唱的幸福在哪里,学生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旋律,感受课文内容的同时,也听到了歌词当中唱的“幸福在哪里呀,朋友呀告诉你,它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它在辛勤的工作中,它在艰苦的劳动里,啊

5、幸福就在你晶莹的汗水里。啊幸福就在你晶莹的汗水里。幸福在哪里呀,朋友呀告诉你,它不在月光下,也不在睡梦里,它在精心的耕耘中,它在知识的宝库里,啊幸福就在你闪光的智慧里。啊幸福就在你闪光的智慧里,就在你闪光的智慧里”。有的学生一边低头写着自己对幸福的理解,一边随着旋律,跟着节拍唱出歌词,同时眼睛炯炯有神,可以看出他们与歌词产生了共鸣。在汇报时,学生们将自己写的“只言片语”和大家一起分享。有的同学讲自己辛辛苦苦的算出一道题是幸福;有的同学讲自己利用休息时间帮助妈妈收拾屋子是幸福;有的同学说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是一种幸福。直到下课,学生们还在纷纷举手,想说一说自己对幸福的理解。试想,如果这堂课没有播

6、放歌曲幸福在哪里,可能学生也会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写出对幸福的理解。但是,辅之以听觉的冲击,势必效果更好一些。有的教师在教学给予树一课时,在引导学生读写结合这一环节,让学生伴随着爱的奉献完成爱心卡片,学生们认真仔细地思考问题,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教学效果颇好。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以教材为蓝本,结合听觉的感官刺激,顺理成章地由读迁移到写,促进读写结合一体化,尊重学生多元化地解读文本,让学生真正体会阅读的快乐,积极主动地与文本对话,从而释放学生的心灵。正如特级教师李镇西曾说过:精神的鸟儿只有在辽阔的蓝天才能无拘无束地展翅飞翔。语文教育要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容忍学生的“异端”,让他

7、们的思想冲破牢笼;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让他们勇于质疑、追问和探索;提倡学生“心口如一”,让他们能够在讲演中在作文中酣畅淋漓地倾泄思想感情的潮水鼓励学生创造,让他们能够在沐浴世界上所有精神文明之光的同时,又能拥有超越前人的激情、胆略与能力!的确,我们的读写结合教学就是要读在共鸣中,写在共鸣中。参考文献专著1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2李保初.阅读教学浅谈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窦桂梅与主题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赵谦翔与绿色语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5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6李海林.语文教育研究大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7于漪.我和语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8郑国民.语文课程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9柯孔标.作文教学创新与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