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题题 目目 浅谈中国汽车尾气排放现状及对策浅谈中国汽车尾气排放现状及对策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闫海涛闫海涛 系系部部 机电工程系机电工程系专专 业业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姓姓 名名 史党辉史党辉 学学号号 100101160333 2012年05月 11 日2目目 录录【摘要 】.4【关键词 】 .4【前言 】.41.我国汽车尾气排放现状.42.汽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成分及危害.52.1 主要污染物.52.2 污染物的危害介绍.62.2.1 一氧化碳 (CO) .62.2.2 碳氢化合物 (HC).62.2.3 氮氧化合物( NOx) .62.2.4
2、 固体悬浮颗粒 . 72.2. 5 硫的氧化物 .7 2.3 危害 .72.3.1 城市温度急剧增高.72.3.2 危害人体健康.72.3.3 地球气候不正常.73. 汽车尾气造成危害的主要原因.73.1 汽车排放性能差 ,汽车保养及淘汰制度不严格.83.2 汽车保有量增加过快,而且集中在城市.83.3 中国的汽车尾气有关政策法规比较落后.84.汽车尾气排放的影响因素 .84.1 汽油对排放的影响.84.1.1 辛烷值的影响 .84.1.2 硫含量的影响.94.1.3 添加剂的影响.94.2 发动机负荷对尾气的影响.94.2.1 发动机负荷对一氧化碳CO 的影响 .94.2.2 发动机负荷对碳
3、氢化合物HC 的影响 .104.2.3 发动机负荷对NOx 的影响 .104.3 发动机转速对 尾气的影响 .104.3.1 发动机转速对CO 的影响 .104.3.2 发动机转速对HC 的影响.114.3.3 发动机转速对NOx 的影响 .115.我国与国外汽车排放标准对比分析.115.1 目前我国的排放标准.1135.2 我国近几年的尾气排放标准.125.3 美国汽车排放标准.135.4 欧洲汽车排放标准.146.汽车尾气治理的对策.156.1 改进燃料品质 .156.2 严格执行废气排放的国家标准和地方便准与法规.156.3 汽车内部调试与外部净化.166.3.1 发动机内部调试.166
4、.3.2 发动机外部尾气净化.166.4 推行代用燃料 .166.5 加强对在用车的检查和维护,推行I/M 制度 .166.6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176.7 实行车辆分流行驶.176.8 广泛宣传、提高驾驶员的环保意识.177 总结 .17致 谢 .18参考文献.194浅谈我国汽车尾气排放控制现状与对策 【摘摘要要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汽车废气对空气的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害。在汽车密集的城市,汽车排放污染对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严重地威胁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危害着一些动、植物的生存和生长,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因此,解决汽车的排气污染成为亟待认
5、真研究的重要课题【关关键键词词 】汽车 尾气 环境 控制【前前言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21 世纪的今天,汽车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但汽车尾气却是大气的主要污染源。本文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家认清汽车尾气污染的危害性,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唤起人们加快治理汽车尾气污染的步伐 。环保和节能 ,是当今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中,汽车尾气排放所占比例已超过70%,所以, 加强汽车排放治理刻不容缓。我国汽车石油消耗量约占全国石油消费的1/3 以上 ,而且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上升,我国汽车污染物排放总量也日趋增加, 汽车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严重影响了
6、人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因此, 在汽车工业发展 和环境保护之间 ,需要寻求新的 平衡。1 1. .我我国国汽汽车车尾尾气气排排放放现现状状在我国,汽车排放污染大的原因除人口密度大,汽车数量剧增外,最重要的是长时期的高度保护政策导致的我国汽车生产技术和环保标准落后、汽车性能差、使用年限过长、车用燃油品质差等问题,资料显示,我国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比大多数发达国家落后近10 年,并且执行情况参差不齐。5即使是达到我国排放标准的汽车,其排放的一氧化碳数量也是欧洲车辆的两倍左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排放数量是欧洲车辆的3 倍以上。与美国标准相比,我国一氧化碳排放量上限高出56%,氮氧化物高出32%,碳氢化
7、合物则高出3 倍以上。而大气污染的成本及其造成的损失是极其高昂的。据世界银行估计,因空气污染导致的医疗成本增加以及工人生病丧失生产力使中国 GDP 被抵消掉 5%。我国 从 1994 年到 2003 年的十年间,私人汽车总量增长了近6 倍。 1994 年汽车保有量940 万辆,私人汽车保有量205万辆; 2003 年民用汽车保有量约2400 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200万辆。 2010 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99 亿辆,其中汽车8500 多万辆,每年新增机动车2000 多万辆;机动车驾驶人达2.05 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 1.44 亿人,每年新增驾驶人2200 多万人。 汽车作为现代化
8、交通工具,给予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十分方便的同时,可是它的尾气排放物,却给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曾经 我国某城市对该市的机动车辆尾气污染程度作了如下 简单 调查:该市目前拥有机动车辆13 万辆,并以年增率15%的速度增加。机动车年排放一氧化碳4.4 万吨,相当于该市工业企业一氧化碳排放量的46 倍。市区主要交通道路中心点一氧化碳超标2 倍以上的达 65%,在车流量高峰 的时候 ,有的监测点一氧化碳浓度高达每立方米 70mg,超标 6 倍。在车流量 相对 比较集中的火车站,氮氧化合物测点平均值为每立方米0.059mg,超标 0.18 倍。因此 ,汽车尾气污染日趋严重,现代城市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
9、汽车的尾气。有资料表明,我国各大中型城市汽车尾气排放物造成空气污染占到50%左右, 而且对在用车检测结果来看,尾气排放不合格的车辆占被检测车的5060%。.那么汽车尾气排放物中这些有害物质是如何形成,又有何危害呢?2 2. .汽汽车车尾尾气气排排放放的的主主要要成成分分及及危危害害2.1 主要污染物据有关专家研究的资料表明,汽车尾气成分非常复杂,有一百种以上,其主要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CO) 、氮氧化物( NOx) 、碳氢化合物6(HC) 、铅( Pb) 、硫的氧化物( SOx)等。2.2 污染物的危害介绍2.2.1 一氧化碳 (CO)一氧化碳 (CO)主要是燃料燃烧不完全的产物,主要是在局
10、部缺氧或者低温条件下,由于烃不能完全燃烧而产生,混在内燃机废气中排出。当汽车负重过大、慢速行驶时或者空挡运转时,燃料不能充分燃烧,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会明显增加。一氧化碳 (CO)是一种无色、无味但有剧烈毒性的气体。它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成为大气中比较稳定的组成部分,能停留 23 年之久。 当人们吸入过多的CO 后,CO 可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有较强的亲和力,会妨碍血红蛋白的输送氧气的能力。当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超过一定 数量时, 人就会出现头痛、呕吐等中毒症状,浓度再大时,甚至可致人死亡。一氧化碳(CO)是汽车发动机排出有害成分中浓度最大的气体;它引起的公害称为汽车尾气排放的第一大公害。2
11、.2.2 碳氢化合物 (HC)HC 的产生仍是燃烧过程不完全造成的。HC 是一种混合物,成分非常复杂。 当 HC 浓度较高时,会使人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毒症状。特别是HC化合物中的烯在大气上空,和二氧化氮 (NO2)混合在一起,经强烈的日光照射后,起光化学反应产生的高浓度臭氧、醛等烟雾状物质,对人的 眼睛、呼吸器官 (喉、眼、鼻等黏膜 )及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性,甚至 可能致癌。而且,它还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影响 了农作物的生长 ,使农业减产 ,因此碳氢化合物 (HC)它成为汽车尾气排放的第二公害。2.2.3 氮氧化合物( NOx)NOx 是 NO 和 N02 的总称, 它是发动机在大负荷工作时
12、,高温高压燃气中少量氮被氧化成NO、NO2 等氮氧化物。其中NO 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 CO 还强 ,容易使人们中毒而死亡。NO2 是一种褐色有强烈毒性的气体,刺激人的眼睛和呼吸道引起喘息、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等,同时NOX 也是光化学烟雾的组成成分 ,成为汽车尾气排放的第三公害。72.2.4 固体悬浮颗粒固体悬浮颗粒的成分很复杂,并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各种金属粉尘、强致癌物和病源微生物等。固体悬浮颗粒随呼吸进入人体肺部,以碰撞、扩散、沉积等形式滞留在呼吸道的不同部位,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当悬浮颗粒积累到临界浓度的时候,便会激发形成恶性肿瘤。此外,悬浮颗粒物还能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13、堵塞皮肤的毛囊和汗腺,引起皮肤炎和眼结膜炎,严重的可造成角膜损伤,因此成为汽车尾气排放的第四公害。 .5 硫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是指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大气中的硫氧化物大部分来自煤和石油的燃烧,其余来自自然界中的有机物腐化。硫氧化物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刺激人的呼吸系统,吸入后首先刺激上呼吸道粘膜表层的迷走神经末稍,引起支气管反射性收缩和痉挛,导致咳嗽和呼气道阻力增加,接着呼吸道的抵抗力减弱,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甚至引起肺水肿和肺心性疾病。于是成为汽车尾气排放的第五公害。除上述 五种主要污染物外,汽车尾气污染还有游离碳(黑烟 )、四乙基铅、臭味等物质,它们对人体呼吸系统、循
14、环系统、神经系统都非常有害。2.3 危害综上所述 :汽车尾气排出的污染,给人类 健康造成了严重的 威胁 。(意大利每年大约有15000 人死于汽车尾气引起的疾病)。 因此,汽车尾气污染可总结为以下三点:2.3.1 城市温度急剧增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一旦进入空气中,一方面可产生温室效应,促进气温升高;另一方面破坏地球的保护层臭氧层,让阳光直接照射地球表面,加速气温升高。 2.3.2 危害人体健康 氮氧化物、铅化物进入肺部和血液,极大地损害了呼吸系统,造成各种疾病。2.3.3 地球气候不正常出现酸雨、黑雨等现象。83 3. . 汽汽车车尾尾气气造造成成危危害害的的主主要要原原
15、因因3.1 汽车排放性能差 ,汽车保养及淘汰制度不严格中国新车单车排放污染物为先进国家的5 倍,随着汽车的使用 ,在短时间后就为先进国家的10 倍或几十倍。 再加上没有完善和严格的汽车维修制度和旧车淘汰制度,失修和老 、旧车运营十分普遍 ,看看哈市红红火火的 二手 车交易市场 ,就不难看出汽修行业兴隆的原因之所在。3.2 汽车保有量增加过快,而且集中在城市2008 年,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突破6 000 万辆 ,达到 6 467 万辆 ,比2001 年增长 了近 300% , 最近 十年以 12%的年均速度增长 ,到 2020 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1. 5 亿辆。这些量的变化,我们也可以从行驶
16、在大路的汽车牌上发现 ,据调查 ,哈市车牌从 “黑 A”,到两个英文字母 ,再到现在的三个英文字母车牌不过十年左右的时间,现在哈市每天新车落户都在200 辆左右 ,高峰的时候 甚至 达 300 多辆 ,每月上车牌的汽车有5 000 多辆。仅去年一年 ,哈市就新增机动车8 万辆 左右 。目前 ,哈市汽车保有量突破了 50 万辆 ,其中哈市市区40 多万辆 ,私家车占总数的七成左右,由此可见一斑。而增加的大多数为化油器型机动车,排气量小 ,油耗大 ,且未达到环保汽车的要求。 3.3 中国的汽车尾气有关政策法规比较落后随着汽车尾气污染的日益严重,汽车尾气排放立法势在必行,世界各国早在六、七十年代就对
17、汽车尾气排放建立了相应的法规制度,通过严格的法规推动了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进步,而随着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日益提高 ,又使更高标准的制订成为可能。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中国汽车尾气排放法规起步较晚、水平较低。4 4. .汽汽车车尾尾气气排排放放的的影影响响因因素素4.1 汽油对排放的影响4.1.1 辛烷值的影响汽油的辛烷值不仅对汽油机的排放有一定的影响,而且还直接关系到是否发生爆燃。辛烷值是表示汽油抗爆的指标。在汽油机燃烧中,随着压缩比9及气缸内气体温度的不断升高,可能出现一种不正常的自燃现象,称谓爆燃。汽油的辛烷值越高,则抗爆燃的能力越强,辛烷值低则易产生爆燃,并增加NOx 排放量,特别在较稀混合
18、气的情况下更加显著。事实上,由于爆燃对发动机有破坏作用,所以引起NOx 剧增的强爆燃情况是在实际使用中不允许发生的。从另外一方面来看,较低的辛烷值限制了发动机的压缩比,导致燃油消耗率上升,总污染物排放量也随之上升。在许多情况下烯烃是汽油提高辛烷值的理想成分,但是由于烯烃的热稳定较差,导致它容易产生胶质,并沉积在进气系统中,影响燃烧效果,增加排放。活泼烯烃是光化学烟雾的前体物,蒸发排放到大气中将会产生光化学反应,从而引起光化学污染。我国许多城市在夏秋季都发生过空气臭氧浓度超标的光化学烟雾型空气污染,与使用高烯烃汽油有着密切的关系。4.1.2 硫含量的影响 硫( S)天然存在于原油 中,如果在炼油
19、过程未进行脱硫处理,汽油就会受其污染。硫可降低三元催化器的效率,对氧传感器也有不利影响,进而使汽车使用的汽油机排放增加,不论其发动机技术水平和状态如何,汽油中硫的质量分数从 10-4降到 10-5数量时,尾气中的HC、CO、NOx 等均有显著下降,高硫汽油会引起车载诊断系统的混乱和误报。 4.1.3 添加剂的影响车用汽油中的可能加入多种类型的添加剂:防止汽油爆燃的抗爆剂,如四乙基铅、 MMT 等;抑制烯烃聚合的抗氧剂,如氨基酚、烷基酚等。无铅汽油还添加一些高辛烷值的含氧有机化合物,如MTBE 和乙醇等。汽油自身还有的氧有助于氧化汽油的不完全燃烧物CO 和 HC,并降低它们的排放,当用无反馈控制
20、的供油系统时,从纯烃燃料改用含氧燃料表示着混合气变稀,也导致CO 和 HC 的排放下降。 4.2 发动机负荷对尾气的影响 发动机负荷可以用与节气门开度相关的进气管压力来表示,进气管压力越大(即进气管真空度越低),发动机负荷也就随之变大。4.2.1 发动机负荷对一氧化碳CO 的影响10 对 CO 来说,空燃比不变,功率输出的大小对CO 的排放没有影响,CO 的排放量随着功率及空气的消耗量的增加而增大,发动机在小负荷及大负荷工作时,所供给的混合气都比较浓,在2 种情况下的 CO 排放都比较高。假设,最大功率时,节气门全部打开,供给较浓的混合气,因此CO 得排放较高。4.2.2 发动机负荷对碳氢化合
21、物HC 的影响 当空燃比和转速保持定量,并且按最大功率调节点火提前角时改变负荷对 HC 的排放影响较小。这是因为影响HC 排放的因素有使HC 降低,有的则使它增加,结果往往相互抵消。当进气管压力在30.5kPa81.0kPa 范围内的时候,因供给的混合气稀薄,所以HC 排放量降至很低,当进气管压力超过 81.0kPa 时,接近全负荷是混合气逐渐加浓,此时的HC 排放量理应逐渐上升,但由于全负荷时,排气温度相应增大,这时排气后应对HC 排放的消除作用加强了,从而限制了HC 的排放小负荷时进气管压力较低,由于钢壁激冷效果的增强,混合气又比较浓,若进气管压力低于20kPa 时还可能发生火焰传播不完全
22、,如果使HC 排放量明显升高,例如,在汽车突然关闭节气门时,进气管内的液体燃料瞬间蒸发,造成高进气真空下的混合气额外加浓,也会出现类似情况。 4.2.3 发动机负荷对NOx 的影响发动机负荷较小时(进气管压力低),可使NOx 排放浓度下降。负荷减小进气压力降低,发动机温度低,残余废气增加,导致点火 后期变大及火焰传播速度降低,这2 个因素均使得燃烧时间加长,若在此时点火时间不变,则燃烧过程将更多的膨胀行程延伸,这样就会将循环最高温度降低而使得废气中的NOx 浓度下降。 4.3 发动机转速对尾气的影响4.3.1 发动机转速对CO 的影响 发动机在怠速、减速和低速小负荷时的混合气较浓,发动机工作循
23、环的气体压力与温度不高,混合气的燃烧速度减慢,引起不完全燃烧,从而产生CO。转速的变化对CO 的排放没有太大的影响,这是由于在排气系统中的CO11被氧化,在正常的排气温度下,并不受混合气的限制,而是取决于化学反应的速度。提高怠速转速,对降低怠速时的CO 有一定的好处,这是由于随着怠速转速的提高,进气节流减少,进入的空气量增加。于是残留气体的稀释程度有所减小,使得燃烧改善。4.3.2 发动机转速对HC 的影响 发动机转速升高时,HC 的排放有明显的降低。原因在于转速升高增加了汽缸中的扰流混合与涡流扩散,又增加了排气中扰流与混合,前者增加了气缸内的燃烧,增加了激冷层的后氧化反应。但是高速时为了克服
24、较高的发动机阻力,需要加大排气容积的流量,使其排气系统停的时间缩短。因此HC排放量降低且小于按浓度改变预计的结果。同时适当的提高发动机怠速转速,对降低 HC 成分有好处。 4.3.3 发动机转速对NOx 的影响对于不同混合比的混合气,转速对NOx 生成速度有着不同的影响对于燃烧慢的较稀混合气,在转速提高时,由于着火落后期对于转速的影响较小,在点火时间一定的情况下,燃烧的大部分将在膨胀过程和温度较低时进行,使得NOx 的生成速度降低。对于燃烧速度较慢的浓混合气提高其转速时,由于加强了气体在汽缸中的扰动,加大了火焰传播的速度,同时也减少了热损失,使得NOx 的生成速度相对增大。5 5. .我我国国
25、与与国国外外汽汽车车排排放放标标准准对对比比分分析析5.1 目前我国的排放标准 表表 5 5- -1 1 我我国国目目前前的的排排放放标标准准欧盟韩国印度中国新加坡1995欧 1欧 11996欧 2欧 11997欧 2欧 11998欧 2欧 11999欧 2欧 12000欧 3欧 2国 1欧 1122001欧 3欧 2欧 1国 1欧 22002欧 3欧 3欧 1国 1欧 22003欧 3欧 3欧 1国 1欧 22004欧 3欧 3欧 1国 2欧 22005欧 4欧 3欧 2国 3欧 22006欧 4欧 3欧 2国 3欧 22007欧 4欧 3欧 2国 3欧 22008欧 4欧 3欧 2国 3欧
26、 22009欧 4欧 3欧 2国 3欧 22010欧 4欧 3欧 3国 4欧 2 从表 5-1 可以看出,我国汽车排放控制水平,轿车在2000 年达到国1 号法规,在 2004 年前后达到国2 号水平法规, 2010 年左右争取与国际排放控制水平接轨。 5.2 我国近几年的尾气排放标准2004 年 7 月 1 日,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国”排放标准。2005 年 12 月 30 日,北京实施 “国”排放标准,之前已经上市并且通过 “国”标准的车型可以延迟1 年安装 OBD。2006 年 1 月 1 日,北京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施“国”排放标准。2006 年 7 月 31 日,上海市环保局宣布,上海
27、公交与出租车行业率先实施“国”排放标准。2006 年 9 月 1 日,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广州实行“国”标准。2006 年 12 月 1 日,北京全面禁止在京销售未安装OBD 的新车。2007 年 7 月 1 日,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国”排放标准。2008 年 1 月 1 日, “国”燃油在北京上市2008 年 1 月 1 日,在全国范围内对重型汽车上牌执行“国”排放标准2008 年 7 月 1 日,在全国范围内对轻型汽车上牌执行“国”排放标准13 5.3 美国汽车排放标准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执行排放法规的国家,也是排放法规最严格的国家。美国的汽车排放法规分为联邦排放法规即环境保护局(EPA)排放法
28、规和加利福尼亚州空气资源局(CARB)排放法规两个标准。美国加州 1960 年开始立法控制汽车排气污染物,在1963 年美国政府颁布 大气净化法 当年,加州便开始了控制曲轴箱燃油蒸发物排放;1966 年加州颁布实施 “7 工况法 ”汽车排放法规, 1968 年联邦采用 “7工况法 ”控制汽车的排放物;1970 年加州开始控制轿车燃油蒸发物排放,美国联邦政府从1970 年开始制定了一系列车辆排放控制法规,1972 年采用 LA-4C(FPT-72)测试循环,并增加对NOx 的控制, 1975 年改用 LA-4CH(FPT-75)测试循环;从1975 年起到 80 年代,美国排放法规大幅度加严,特
29、别强化对NOx 的限值,同时也提高对HC 和 CO 的控制。 1990 年美国国会对 大气净化法 做了重大修订,对汽车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4 年加利福尼亚州制定了低污染汽车排放法规,将轻型车分为了过渡低排放车 (TLEV)、低排放车 (LEV)、超低排放车 (ULEV)和零排放车 (ZEV),并且规定从 1998 年起销售到加州的轻型车必须有2%为无污染排放 (零排放 ),2001 年为 5%,2003 年达到 10%。同时计划在2004 年进一步强化汽车排放法规 (SULEV),限值为 ULEV 的 1/4。表 5-3-1 是联邦轿车排放标准。 表表 5 5- -3 3- -1 1
30、美美国国联联邦邦轻轻型型车车排排放放控控制制标标准准实施年份测试循环COHCNOx19938410.64.119957 工况法516.319997 工况法344.12001FTP-72283.03.12002FTP-75151.53.12004FTP-7570.412.02006FTP-753.40.411.02007FTP-7 14表表 5 5- -3 3- -2 2 美美国国轻轻型型汽汽车车排排放放限限值值(F FI IP P- -7 75 5 测测试试循循环环)(g g/ /k km m)标准名称实施年份保证里程COHCN0 x800002.110.16(NMHC)
31、0.25Tier119941600002.610.19(NMHC)0.37800001.060.08(NMOG)0.124Tier220041600001.060.08(NMOG)0.124 5.4 欧洲汽车排放标准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以及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欧洲国家从1993 年开始推行了日趋严格的排放标准,而且从1996 年起除了日本以外,欧洲共体和大部分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都相续采用了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ECE)的排放标准,这是由于此排放标准具有了实质性的变化;ECE 扩大了限值有害气体排放的种类,试验运转循环更加接近实际使用条件,规定了汽车尾气排放物能够达到环保指标的行程,确立了按汽车
32、环保参数认证的汽车生产稳定性和质量监督统计的方法等。汽车排放欧洲号标准(简称欧 )是通过对 ECER83 进行了 2 此修改后形成的更加严格的排放法规,它于 1993 年正式生效。汽车排放欧洲号标准(简称欧 )从 1996 年开始正式在欧洲实施,该标准对使用无铅汽油和柴油汽车的排放限值变得更加严格,它既规定电喷汽油机和使用气体燃料以及双燃料汽车排放的测定方法外,又对生产一致性采用了新的检查办法。2000 年起开始实施欧标准。 2005 年开始实施欧 标准。 2008 年起开始实施欧 标准。各阶段排放标准如表5-4。 表表 5 5- -4 4 欧欧洲洲汽汽车车排排放放标标准准汽油机柴油机年份CO
33、NOxHCNOxPM1986 年1.54.6151989 年14.00.51992 年(欧)2.81.08.00.361996 年(欧)0.252000 年(欧)5.00.102005 年(欧)1.00.080.15.00.022008 年(欧)2.00.026 6. .汽汽车车尾尾气气治治理理的的对对策策控制汽车尾气排放 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他与汽车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保养、燃油品质等都有直接的联系,同时也与城市交通管理有着密切相关,要抓住每一个影响汽车污染排放的环节,才能使汽车污染排放得到有效地控制。6.1 改进燃料品质燃料的品质与汽车发动
34、机的燃烧过程和燃烧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改进燃料品质是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相当重要的环节之一。首先必须要淘汰含铅汽油,四乙基铅是一种低号汽油抗爆剂,它随着排气进入大气后,通过呼吸及食物链进入人体,并沉积在体内,引起各种疾病,特别是对儿童和孕妇的危害最大,我国已经在2000 年 7 月 1 日起 全面禁止使用含铅汽油,另外还要对汽油中的硫含量、烯烃和芳香烃含量以及饱和蒸汽量给予严格控制,以减少有害气体的生成,减少汽油的蒸发。此外,汽油中加入清洁剂,减少胶质和沉积物,也是改善燃烧措施之一。为了更进一步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发展石油代替资源,更加有效的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目前,在我国部分城市已经开始推广
35、车用乙醇汽油,也就是在90%车用无铅汽油中加入10%的燃料乙醇,可以代替10%的车用无铅汽油,使用一部分燃料乙醇代替16车用无铅汽油,也就能改善汽车尾气排放,同时也改善了我国能源结构,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6.2 严格执行废气排放的国家标准和地方便准与法规通过法规和标准来约束汽车生产厂家和改造维修厂家,以此来推动汽车制造的水平,我国就开始加大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力度实施了相当于欧标准的国家第一阶段排放标准(简称“国” ) ,2004 年开始实施相当于欧 标准的第二阶段排放标准(简称“国” ) 。目前过节环保总局已经公布了轻型汽车自2007 年 7 月 1 日起 实施国 号、国 号的标准,
36、这些标准的实施将会使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快速减少。 6.3 汽车内部调试与外部净化 6.3.1 发动机内部调试汽车发动机内部的调试有减少发动机喷油提前角,可降低发动机工作的最高温度( 1500C) ,使得 NOx 的生成量为之减少,还可以通过改善喷油器的质量,控制燃烧条件(空燃比、燃烧温度、燃烧时间) ,可使燃料完全燃烧,从而可以减少CO、HC 和煤烟的排放量。6.3.2 发动机外部尾气净化发动机外部尾气净化措施即汽车尾气由原来有毒气体转变成为无毒气体,再排放到大气中。从而可以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其措施分别为:采用催化剂,将 CO 氧化成 CO2 和 H20,NOx 被还原成 N2 等;也可以
37、采用水洗,通过水箱,使汽车尾气中的碳烟粒子经过水洗和过滤及蒸汽的淋浴,可粘住碳粒上的有毒物质,使得碳粒子胀大给予去除。6.4 推行代用燃料用天然气或者液化石油等气体作为燃料来代替汽油,柴油。由于气体燃烧含有硫、氮等杂质少,燃烧完全,可显著减少汽车污染物的排放,而且燃料系统时封闭的,不存在燃料蒸发现象,因此受到广泛的欢迎。燃气汽车也被称作为清洁能源车、环保汽车、绿色汽车。推行代用燃气车改造已经成为控制汽车尾气排放的措施之一6.5 加强对在用车的检查和维护,推行I/M 制度17I/M 制度就是在用车的检查和维护制度,是通过立法、标准、科学和质量控制、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机制,对在用车进行定期或者不定
38、期的排放检测,发现排放超标车和篡改排放控制装置的汽车,责令其限制进行修理,使得在用车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排放净化能力。汽车排放污染仅仅是车辆性能指标不稳定或恶化的一种象征,其内在原因是有很多方面的,对排放超标的车辆,必须是由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按作业规范 认真的对其进行检查、诊断、判明故障点。在消除相应故障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对汽车故障的相关部位认真的进行各项检查维护工作,使汽车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减少和消除因为故障或参数变化而造成的排放超标。6.6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发展公共交通,减少市区,特别是市中心的车流量,是减少汽车污染物排放、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有效措施。尽管我国道路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道路系统逐渐完善,但是仍不能满足车辆快速发展的需求。交通堵塞问题仍然十分严 ,城市汽车经常在怠速、低速、加速、减速等排放恶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非遗文化展示中心建设规划设计方案(参考范文)
- 道路拓宽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模板范文)
- 城镇污水管网一体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城市供热管道更新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劳动合同续签及劳动保护条款
- 竣工验收劳务合同
- 生物3D打印肺组织工程研究与应用合作协议
- 商业银行柜员岗位全职聘用与客户满意度提升方案合同
- 在影视配乐中西洋管弦乐与民族音乐元素结合路径的研究
-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音乐课堂应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Y市L中学为例
- 物联网技术及在油气生产中的应用(2015石油论坛)
- 【黄芪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报告6700字(论文)】
-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训任务书
- 1.技术交流PPT-输电线路分布式故障诊断装置
-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跌倒坠床PDCA分析》
- 七年级历史下册图片题剖析
- 中医内科方歌大全
- 管线打开作业安全管理标准
- 沟通与谈判第讲非语言沟通
- Unit+6+Section+A+3a-3c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肾移植术后十宜十不宜专家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