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房建工程施工方案大全]-高支模(吴)_第1页
[广东房建工程施工方案大全]-高支模(吴)_第2页
[广东房建工程施工方案大全]-高支模(吴)_第3页
[广东房建工程施工方案大全]-高支模(吴)_第4页
[广东房建工程施工方案大全]-高支模(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工程概况花园1、2栋工程地下室负1层高为5.0m,首层层高为7.0m,顶层楼梯间层高5.4m,均属于高支模施工。整个工程楼板及梁模板采用18mm厚的胶合板,木方使用80*80mm;层高7.0m的部位采用钢管满堂红支撑,其他部位则采用普通钢管门式架。二、模板体系设计1)楼板:面板模板规格为18380*915*18,面板下排两层木方,上层木方间距400mm,下层木方间距为1219mm(即架宽)。2)梁:梁底板和梁侧板用整块18mm厚的夹板制成,梁旁外侧设压脚板梁侧板木楞及斜撑为500mm,400*700截面以内(含400*700,按砼量分以内或以外)梁的上排木枋间距300mm,下排木枋间距同架

2、宽;400*700截面以外梁的上排木枋间距150mm,下排木枋间距为二分之一架宽。3)支撑体系:楼板:门架间距为900mm,采用两层或三层架组合叠放(架尺寸为1219mm*1930mm,顶托和底托高度为450mm)。梁:门架间距为900mm,采用两或三层组合层架叠放,上下设置相应的顶托和底托。层高7.0m的部位楼板采用钢管满堂红支撑,钢管布距为1000*1000mm。层高7.0m的部位梁优先采用钢管满堂红支撑,在大梁部位可选用门式架。连结:门架(或钢管)之间一律用斜拉杆连接,门架支撑上、中、下设三道48钢管水平拉杆,应纵横双向布置。三、施工方法(一)模板安装1、门式架模板系统的安装先沿主梁开始

3、排门架,离柱边200mm排第一只架,纵向每间距900mm放一只架,并拉上斜拉杆,排至梁的另一边的支承柱时,若排架至柱的距离大于400mm时,将最后几排门架排距由910mm调整为600mm,使最后一排排距符合要求。底托、底层架铺设后,再设上层架,然后加顶托。楼板底门架间距为900*1800。门式脚手架支撑体系要求在底部上300mm位置用方向扣扣一道48钢管扫地拉杆,纵横各一道,以保证整体性及稳定性。在顶层部下10厘米纵横各扣一道48钢管拉杆。若门架有少许左右错位,不成直线,错位处要用木楔子塞住,并用5钢丝索索紧。在底层架横杆中内处扣一道通长拉杆,故整个支撑高度范围内有三道水平拉杆;水平拉杆要通长

4、设置,纵横方向均设,交接处用钢管扣扣住,在端部要顶到柱。在悬臂的模板体系处要作加固处理,在内、外两侧拉45°交叉剪刀撑,沿字母轴方向每隔3m设一排角度不大于45°的剪力撑,剪刀撑底部到地。另沿梁位的方向,水平拉杆既要顶柱又要抱住。搭设上层门架时使用有梯施工平台。交叉剪刀撑与地面的牵连点设置在柱与柱之间。大致调整高度到预定平水,在顶托上放木枋,第一层枋沿梁轴方向,第二层枋垂直梁轴方向,间距根据梁尺寸而定。然后调整顶托高度,使梁底板调至预定高度,铺梁底板,固定梁底板,梁底板装好后再装梁侧板和楼面模板。2、钢管模板系统的安装钢管模板系统的安装与门式架模板系统的安装基本相同,先排主

5、梁钢管架,然后排次梁及板的钢管架,用上下托调节好高度后,按上、中、下平均进行三道钢管连结,最后安放木枋及安装梁侧板和楼面模板。(二)模板拆除根据砼七天及二十八天抗压试件试验报告,当模板达到拆除模板强度要求后,必须由现场监理及施工员同意后,再拆除模板;对板及梁部分,拆模强度要达到设计强度的75%;对悬挑2m以上,跨度大于8米的梁,拆模强度要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模板拆除时,先装的后拆、后装的先拆,先拆纵横水平拉杆,再拆顶层斜拉杆,松顶托,拆下顶层门架,然后拆卸楼面模板,最后拆下层的支撑。四、质量保证措施(一)模板施工1、门架和钢管架的排放、立柱就位前应放出控制线,使门架、立柱尽量在同一直线上,

6、以便与水平拉杆连接及使其满足间距要求,并安装水平拉杆。2、门架、立柱排放时要用线锤称量,控制其垂直度。3、水平拉结施工时应做到每完一层即检验一层,检查其拉结是否牢固到位,以防“虚结”。4、所用的木料,尤其是木枋,必须在使用前严格检查其完好性,严禁使用虫蛀、腐蚀严重的枋材。5、梁底板按有关规范起拱。6、高支模施工完毕后要经公司质安部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砼。(二)砼浇筑施工砼浇筑时,所有材料包括夹板、钢筋、木枋等,堆料不得过分集中,过高(>400mm)时要及时拨开摊平。五、计算书计算方法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及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一部分 木访承载力验算(一

7、)计算方法说明I、荷载计算1、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木材按6KN/m3来计算。2、新浇混凝土自重:混凝土按2KN/m3来计算。3、钢筋自重标准值:每立方米钢筋混凝土的钢筋自重按楼板1.1KN/m3;梁1.5KN/m3来计算。4、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计算模板及直接支承模板的木枋时,对均布荷载取2.5KN/m2,另应以集中荷载2.5KN再进行验算;比较两者所得的弯矩值,按其中较大者采用。计算直接支承木枋结构件时,均布活荷载取1.5/m2。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均布活荷载取1.0KN/m2。5、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对水平模板可采用2.0KN/m2,对垂直模板可采用4.0KN/m

8、2。6、倾倒砼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2.0KN/m2作用在有效压头高度内。II、荷载分项系数项次荷载类别分项系数A模板及支架自重1.2B新浇筑混凝土自重C钢筋自重D施工人员施工设备荷载1.4E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1.2G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1.4III、荷载组合模板类别组合荷载计算承载力验算刚度楼板及支架1.2(A+B+C)+1.4DA+B+C梁底板及支架1.2(A+B+C)+1.4EA+B+C梁侧板1.4E+1.2FFIV、强度验算1、木枋承载力按广东(红松)考虑,即13N/mm2。2、最大弯矩及最大挠度公式查建筑结构计算手册。3、门式脚手架单架承载力根据厂家

9、提供数据为49kN。此数据已考虑稳定性,根据高层建筑施工(同济大学出版社)中提到东南大学试验结果表明,单架承载力和多利架承载力相后,可用单架承开力估算体系承载力。由于模板支撑体系中使用了底托和顶托,700mm高的底托承载力最小,为45kN,为偏于安全考虑,因而模板支撑体系承载力为45kN。(二)计算过程:I、每平方米楼板荷载Q(按二层及±0.00层板厚18cm) A模板及其支架自重:Q1=0.018*1*1*6=0.108 kN/m2 B砼自重:Q2=1*1*0.18*24-4.32 kN/m2 C钢筋自重:Q3=1*1*0.18*1.1=200 kN/m2 D施工活荷Q4=25*1

10、*1=2.5 kN/m2Q=(Q1+Q2+Q3)*1.2+Q4*1.4=11.424 kN/m2(a)II、400*700以内的梁每米荷载P(梁截面按最大尺寸400*700考虑)B砼自重P1:P1=0.4*0.7*1*24=6.72 kN/mC钢筋自重P2:P2=0.4*0.7*1*1.5=0.42 kN/mE震捣荷载P3:P3=2.0*0.4=0.8 kN/mP=P1*1.2+P2*1.2+P3*1.4=9.688 Kn/m(b)400*700以外的梁每米荷载P(梁截面按最大尺寸400*2030考虑)B砼自重P1:P1=0.4*203*1*24=19.49 kN/mC钢筋自重P2:P2=0.

11、4*2.03*1*1.5=1.22 kN/mE震捣荷载P3:P3=2.0*0.4=0.8 kN/mP=P1*1.2+P2*1.2+P3*1.4=25.97 kN/m(b)III、验算1、支撑板模板的上层80*80木枋间距0.4m,跨度0.9m(即门架宽)。RA=RB=2.057 kNq=4.57kN/m900RB按楼板荷载组合Q=1.2(A+B+C)+1.4D(即式a)计算,刚均布荷载q=0.4*Q=4.57kN/m,简图如下:RA强度验算 Mmax=W=强度满足要求挠度验算抗变刚度EI=10*109*0.08*0.083/12=34125 Pa·m4挠度满足要求2、支撑板模板的下层

12、木枋,跨度900mm,计算简图如下:C点拉应力最大。RA=RB=1.5PACBPPP=2.057kN5040040050RBRA强度验算Mmax=RA×0.45-P×0.4=565.675 N·m 强度满足要求挠度验算EI=10×109×0.08×0.083/12=34125 平Pa·m4由挠曲线议程,叠加后得: 3、支撑梁底模板的80×80上层木方强度验算(按梁截面尺寸400×700)上排木方跨度1.219米,间距300,计算简图如下:P1219强度验算P=0.3×9.688=2.9 kN k

13、N·m强度满足要求挠度验算挠度满足要求4、支撑梁底模板的下排木方间距1219,跨度900,计算简图如下:300 300 300GG强度验算G=P/2=2.9/2=1.45 kNMmax=G×0.45-G×0.15=1.45×0.3=4.35 kN·m强度满足要求挠度验算 由挠曲线议程,叠架后得:找度满足要求第二部分 支架立杆验算1、荷载计算(1)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木材按6kN/m3计算。(2)新浇混凝土自重:混凝土按24kN/m3来计算。(3)钢筋自重标准值:每立方米钢筋混凝土的钢筋自重按楼板1.1kN/m3;梁1.5kN/m3来计算。(4)施

14、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计算模板及直接支承模板的木枋时,对均布荷载取2.5kN/m2,另应以集中荷载2.5kN再行验算;比较两者所得的弯矩值,按其中较大者采用。计算直接支承木枋结构件时,均布活荷载取1.5kN/m2。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均布活荷载取1.0kN/m2。(5)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对水平模板可采用2.0kN/m2。(6)倾倒砼产生的荷载标准值:2.0kN/m2作用在有效压头高度内。2、荷载分项系数项次荷载类别分项系数A模板及支架自重1.2B新浇筑混凝土自重C钢筋自重D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1.4E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F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1.43、计算过程a、承载力验算 按每根立杆承受0.9m×1.8m范围荷载: 板厚以250mm进行验算 N板=1.2×(0.25×6+0.25×24+1.1)+1.4×(1.0+2)+1.4×2×0.9×1.8=28.06kN < N 有梁部位以400×700梁为例,折减为410mm板厚。 N梁=1.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