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教学平台用户使用说明_第1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教学平台用户使用说明_第2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教学平台用户使用说明_第3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教学平台用户使用说明_第4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教学平台用户使用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Le 柳 州 职 业 技 术 学 院网络教学平台用户使用说明书二零零九年十月目 录一、运行环境-3二、功能简介-3三、教学功能使用流程-4四、教学功能使用说明-41、登录与注册-42、教师用户-62.1 常规操作-62.2 资源系统-72.3 作业系统-92.4 考试系统-152.5 实验系统-152.6 题库管理-172.7 组卷系统-182.8 查询系统-212.9 信息管理-233、学生用户-263.1 常规操作-263.2 练习-263.3 作业-283.4 实验-293.5 考试-30一、运行环境服务器端运行环境:操作系统使用Windows XP(或者Windows 2000 Ser

2、ver),WEB服务器使用IIS Server 5.0 。客户端运行环境:操作系统使用Windows 98/2000/XT,浏览器使用IE 6.0。二、功能简介本系统是一个以我院校园网环境为基础,综合实现教学资源呈现、作业及练习、在线考试及考试分析、生生互动等多种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的网络教学平台,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功能模块: (1)网络教学服务功能模块 网络教学服务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课程、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包括设立课程和对系部、班级、教师、学生、开课等信息录入和维护。二是综合信息的查询,包括对课程资源、学生成绩、题库、试卷等信息的查询。三是提供个性化服务,包括在线注册、更改密码、选择

3、默认课程等。(2)网络课程开发功能模块网络课程开发功能模块以课程为单位对课程资源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分类和管理,并以多媒体化的电子信息形式存储于数据库中,构建成统一的教学资源库。利用系统提供的课程内容模板和相关功能,教师不具备任何IT背景就可以在教学平台上即时发布课程的教学资源,建立题库,并对自己的课程资源进行管理,从而开发所需要的网络课程,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内容丰富的资源支持,提高课程资源建设和管理的质量和效率。(3)网络教学支持功能模块 网络教学支持功能模块实现在网络上对教和学的支持,以及对教学活动过程的管理和监控等,主要包括作业系统、实验系统、考试系统和组卷系统四个子系统。在线

4、作业和实验子系统能收集并保存学生作业和考试情况,并进行客观题的自动阅卷、评分,便于课程形成性考核的跟踪及保存。在线考试子系统实现了对每门课程考试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和智能化。该组成部分通过试题库的建立和管理及试卷管理功能,能生成高质量、能预控和等值可比的试卷,实现了教学管理上的高效、经济、灵活和保密;同时实现了考试过程监控功能,保证了课程考试的公正性;系统自动生成的作业或考试成绩分析报告,能及时反馈于教师的教学中。(4)网络协作学习功能模块 网络协作学习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媒体课堂和交流园地两部分。媒体课堂提供视频教程和说课录像给学生进行课堂外的学习,从而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交流园地实现学生之间

5、、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还可以通过交流园地展开对学生的学习指导、答疑、信息反馈等教学活动。三、教学功能使用流程需要使用本教学平台的教师,请按以下步骤使用系统提供的各项教学功能:1、向管理员申请课程加入,由管理员设置课程信息,再输入任课教师的基本信息,在教师基本信息中包括了教师号和密码,之后教师可使用此教师号和密码作为登录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到教学管理中心,开通教师用户的各项教学功能。2、任课教师使用“资源管理”功能上传、管理和下载本课程的课程资源。3、任课教师使用“题库管理”功能建立本课程的题库并进行管理,之后学生可通过 “练习自由练习”功能利用题库中的题目进行自由练习,教师可通过 “组卷

6、系统”功能利用题库中的题目生成平时作业题或期末考试试卷。4、任课教师使用“信息管理班级信息”功能录入自己授课班级的班级信息,并使用“信息管理开课信息”功能录入开课信息,建立了班级信息和开课信息后,学生才能注册和登录系统,老师才能开展下一步的教学工作,如布置作业、实验、考试等。5、学生注册输入本人的基本信息,注册成功后使用学号和密码登录到教学管理中心,开通学生用户的各项功能,如进行自由练习、浏览和下载扩展资源、在线作业和考试及查询成绩等。6、任课教师使用作业系统、实验系统、考试系统功能布置作业、实验、考试和进行作业、考试过程的监控以及批改作业和实验等,但作业、实验、考试中使用的试卷必须通过 “组

7、卷系统”功能事先生成。7、学生使用作业系统、实验系统、考试系统中的在线作业、在线实验、在线考试功能进行作业、实验和考试。8、使用查询系统查询各种信息。四、教学功能使用说明必须注册成为本网站的用户方可使用教学平台提供的各项教学功能。1、登录与注册1)匿名用户匿名用户可浏览在本教学平台上发布的课程资源,包括具体课程的课程描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建设、教学效果等信息。在IE浏览器的地址栏上输入“”即可登录本教学平台。点击“课程选择”超连接按钮,即可选择相应课程,点击导航条对应的菜单,可以分类浏览所选课程的相关信息。2)登录:在IE浏览器的地址栏上输入“”即可登录本教学平台。在登录页面中输入正确

8、的用户名、密码并选择身份(管理员/教师/学生)即可进入用户功能页面。3)注册:1)首次使用本系统的学生需要经过注册成为现有班级的成员后方可登录。关于注册的特别提示:(1)学生在注册前,其任课教师必须先执行“信息管理à班级信息管理”功能输入班级信息,再执行“信息管理à开课信息管理”功能输入教师教授哪个班级的哪门课的开课信息;(2)学生在注册时,教师应提示和强调学生不要选错自己的系部名称和班级名称,否则将造成班级学生信息的混乱;(3)注册信息中的班级序号是指老师点名时用的顺序号,即点名册上的序号。密码要求使用612位字符。2)首次使用本系统的教师需要由管理员输入该教师的基本信息

9、(如教师号、姓名、性别、初始密码等)方可登录。 2、教师用户(1)常规操作1)选择默认课程由于本系统可用于多门课程,所提供的各项教学功能是对于一门具体的课程进行的。在此处选择一门课程后,将作为各个页面课程选择下拉列表框的默认选项来显示,即后续操作均对该课程进行,用户不必对每项操作反复去选择课程,简化了操作。2)开放习题用于控制向学生开放可以自由练习的习题,当教师不希望向学生公开某些章节的习题时,只要去掉复选框的勾即可。界面如下:3)修改密码修改本人的密码。(2)资源系统1)上传资源用于将所选课程的资源(包括课程描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数据信息)上传到服务器,供各类用

10、户浏览和下载(只有扩展资源才提供下载)。进入该页面后,依次选择和输入各级课程资料的名称并通过“浏览”按钮从磁盘上选择课程资料文件,再点击“上传”按钮即可将课程资源上传到服务器保存。2)管理资源用于对保存在服务器上的课程资源进行更新和删除。进入该页面后即可在表格中显示所选课程已发布的学习资料用户进行更新和删除。当资料太多时,可通过模糊查询筛选记录。3)下载扩展资源用于对保存在服务器上的课程资源进行浏览和下载。进入该页面后即可在表格中显示所选课程已发布的学习资料供用户浏览和下载。当资料太多时,可通过模糊查询筛选记录。(3)作业系统按以下步骤进行:1)布置作业由教师通过教师用户进入系统,执行“作业系

11、统à布置作业”功能,如下图所示:i)在该页面上依次输入或选择以下各项数据:作业号:必输,不可重复,系统通过此编号区分不同教师、不同班级的每一次作业。教师设置好此编号应记住,以便告诉学生做哪一次作业。作业号用8位数字表示(1-4位表示登录教师号,5-6位表示当前课程号,78表示登录教师本人对当前这门课所布置的作业序号),输入时,教师只需要输入本人的两位序号即可,前6位由系统自动加入。另外输入时设置了边输边查的方式。 班级名称:必输、由下拉列表框选择。 作业日期:必输,默认取当前系统日期。 作业用时:必输。本次作业使用的试卷编号:必输,由下拉列表框选择现已生成的任意一份试卷的编号。每一份

12、试卷的内容既可以是覆盖某章的作业练习题,也可以是覆盖整门课程的综合练习题或考试题。试卷由本系统的“组卷系统”以多种方式生成。开启成绩查询复选框:由教师根据需要是否选中该复选框,若为选中状态,则学生结束作业后,可通过“作业系统à作业成绩查询”功能查看本次作业的成绩和答题情况(包括本次作业的电子试卷和答对或答错哪些题),若为未选中状态,则学生结束作业后,就不能查看本次作业的成绩和答题情况,但是以后还可以进入该页面,在表格中选择某个未开启成绩查询的作业号对应的记录进行修改,将“成绩查询”复选框设为打勾以开启成绩查询。成绩按平均分或成绩按题分单选按钮:用于确定本次作业成绩的计分方式,若选中成

13、绩按平均分单选按钮,则系统采用“100/题数”得到的每题平均分来计算成绩。若选中成绩按题分单选按钮,则系统则按照试卷上每题的题分来计算成绩(试卷上每题的题分可通过“试卷管理”功能输入)。ii)按下“提交”按钮,上述各项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并在下方的表格中增加一条布置作业的新记录。iii)按下“查看试卷”超连接按钮,可以查看本次作业使用的试卷编号对应的试卷内容。v)可以对表格中显示的布置作业记录中的数据进行更新和删除,但要注意,如果删除了学生已经做过的作业,则学生的成绩也会随之删除。2) 在线作业学生通过学生用户进入系统,执行“作业à在线作业”功能,即可实施在线作业。作业完成后,可以执

14、行“作业à作业成绩查询”功能,查询由老师开启可以查询的所有作业的成绩和答题情况,操作方法见学生用户说明的相应功能。3)作业过程监控(教师用户) 本功能用于监控某个班级正在进行作业时所有学生的答题实况。教师通过教师用户进入系统,执行“作业系统à作业过程监控”功能,即进入该页面,如下图所示:从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某个作业号,即可显示目前正在完成这次作业的所有学生的答题情况,包括开始答题的时间,目前做了多少题,做了哪些题,答对还是答错,如果学生已提交作业,还可以显示结束时间和得分情况。系统每隔5秒钟刷新一次页面,以反映最新的答题情况。对于表格中每个学生的姓名和每道的题号均设置了超链接

15、,点击后均可以转到另外的页面显示每道题和每个学生的答题情况,如下两图所示:特别提示:点击上图(即学生答题信息页面)中的“确定”按钮,即可删除某个学生本次作业的答题信息,使该生可以重新做这一次作业。因此,当有学生因为误操作在没有完成作业的情况下退出在线作业页面而不能再次答题时(因为系统设定一个学生不能重复作同一次作业),可以通过这个方法删除该生的答题信息使其能够重新答题。4)批改作业 (教师用户) 本功能用于对主观题这部分作业进行批改。教师通过教师用户进入系统,执行“作业系统à批改作业”功能,如下图所示: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教师本人布置并且已经让学生做过的某个作业号,即可在表格中显示出完

16、成这次作业的所有学生的数据,点击“批改”进入另一页面(如下图所示)在表格中显示作业中的所有主观题和学生作答及参考答案供教师批改,教师视答题情况判分并输入每道的得分,批改完一个学生的主观题后按“提交”按钮提交该学生的成绩,返回上一个页面,选择下一个学生进行批改,直到本次所有学生的作业都批改完。 如果一次作业有客观题又有主观题,则主观题批改完后,系统将自动计算客观题和主观题合在一起的综合成绩。点击表格上各个列的标题,可以对表格中的数据按列标题进行排序。5)作业成绩查询(教师用户) 教师通过教师用户进入系统,执行“查询系统à作业成绩查询”功能,如下图所示:从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某个作业号,即可

17、显示以下统计数据:i)点击“查看成绩分析”,即显示完成这次作业的所有学生的成绩并可选择按得分高低、班内序号、学号、答对题数进行排序;(此为默认状态,当选择某个作业号后立即显示这项查询结果)ii)点击“查看答题分析”,即显示这次作业的每一道题目有多少人答对并按答对人数的多少进行排序;iii)点击“查看统计信息”,即显示这次作业的平均分及对应于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的各个分数档的得分人数及百分比和这次作业缺交的学生名单。v)上述三种查询结果均可以导出为Word和Excel文档。vi) 在“查看成绩分析”页面上点击表格每一行中“查看”超链接,即可在另一页面显示该生的具体答题情况。如下图所示:(4)

18、考试系统考试系统与作业系统的功能基本相似,只是“在线考试”中的答题方式不同。略。(5)实验系统1)布置上机作业由教师通过教师用户进入系统,执行“实验系统à布置上机作业”功能,界面如下图所示:操作方法与布置作业类拟,依次输入或选择上机作业号(编号规定与作业号相同)、本次上机使用的试卷编号(在这之前必须使用“组卷系统生成上机试卷”生成上机试卷)、做实验的班级、上机用时及备注信息,按下“提交”按钮,即可将上述各项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并在下方的表格中增加一条布置上机作业的新记录。2)批改实验 通过教师用户进入系统,执行“实验系统à批改上机作业”功能,如下图所示: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教

19、师本人布置并已做过的某个上机作业号,即可显示本次实验的相关信息并在表格中显示该班学生的实验情况供批改,点击“查看”超链接按钮,可查看学生的完成实验的答题情况,教师视答题情况判分和批阅并输入各题的得分,同时上传批改结果,改完一个学生的实验题后则按下每一行上的“上传”超链接按钮提交该学生的成绩,然后再进行下一个学生的批改,直到本次所有学生的实验都批改完。 3)查询实验成绩 通过教师用户进入系统,执行“查询系统à实验成绩查询”功能,从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某个上机作业号,即可显示完成本次实验的整个班级的成绩,如下图所示:点击“查看”超链接按钮,可分别调出学生的答题文档和老师的批改文档来查看。(6

20、)题库管理1)添加题目本功能用于向题库添加题目,界面如下图所示。依次选择或输入一道题目的各项数据(若题目有图片则选中图片复选框并上传图片文件),然后点击“提交”按钮,即可将数据保存。2)修改题目本功能用于修改或删除题库中的题目,先通过查询找到需要修改的记录,点击表格行上的“选择”超链接按钮,即可出现如前面添加题目一样的界面,操作者即可对相应的记录进行修改或删除操作并提交修改结果, 点击“删除”按钮,即可删除当前记录。(7)组卷系统1) 选题生成试卷进入该功能,界面如下图所示:i) 依次选择课程(也可直接使用下拉框中的默认课程)、章节号和题型以确定选题范围,此时在页面的表格中显示选题范围内的所有

21、题目,然后输入本次生成的试卷编号(规定使用5位数字,12位为课程号,35位为对于该课程出的所有试卷的编号,不能重复)和大题号,每一个大题号对应一种题型,最后再输入试卷名称;ii) 在表格中选择题目(将每道题目前面的复选框选中,若选中“全选”复选框,则将当前页中显示的所有题目设为选中状态),按”提交”按钮即将当前页上所选的题目作保存,然后可进入下一轮的选题,如出下一章或另一种题型的题,选题过程中系统自动统计并显示每一轮选题的题数和总题数,所有选题完成后,再按“生成试卷”按钮生成一份试卷并保存到数据库中;iii) 选中“是否生成A、B卷”复选框,可同时选择两套题目生成A、B两份试卷,非常适合教师在

22、期末出考卷时在题库中选择内容类拟、难度相当的题生成A、B两卷。2)随机生成试卷该功能类似于选题生成试卷,只是省略了选题过程,并且要输入某大题需要选择的题目数量才能生成。3)生成上机试卷该功能用于以文件形式上传上机实验和上机考试使用的实验报告和机考试卷以及答案,上传的内容可以是各类文件或压缩包。输入试卷编号和名称并选择上传的文件后按“上传”即可在表格中添加一条记录,点击“查看”超连接按钮,可分别查看试卷内容和答案,点击“删除”超连接按钮,可删除一条记录。4)试卷管理本功能用于对已生成的每一份试卷中题目进行增、删、改操作和设置试卷中每道题的题分。在下拉框中选择需要修改的试卷编号,即可在表格中显示该

23、份试卷的所有题目供修改。i)在表格下方的文本框内容输入大题号、题分、题库ID,点击“添加”按钮即可向当前这份试卷添加一道题目,若是想添加的题目记不清了,还可以点击 “查看题库”按钮,从而在另一页面显示题库内容供浏览和查询;ii)点击表格行上的“编辑”和“删除”超链接按钮,即可对当前行进行修改和删除;iii)设置题分时,若各题的题分变化较大,则可通过编辑行来加入,若变化不大,则可使用从某行起设为某个分值的方法为若干行设同一个分值。注意:已经被使用的试卷不能进行修改和删除。(8)查询系统查询系统可以对学生、题库、试卷以及学生的作业、实验、考试成绩进行查询。1) 学生查询用于查询登录教师所教授的学生

24、的基本信息,进入该功能,界面如下图所示。可以按班级名称、学生姓名或学号查询,结果可以导出为Word和Excel文档。2)题目查询用于查询题库中题目的基本信息,进入该功能,界面如下图所示。可以按所选的课程名称、题型、章号、题目内容和题库ID进行多种方式的查询,显示方式可以是文档或表格,结果可以导出为Word和Excel文档。3)试卷查询本功能用于功能对所选课程现有的试卷进行查询,进入该功能,界面如下图所示。可以按所选的课程号、出卷教师、试卷编号等进行查询,可以灵活使用比较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构成组合查询条件进行查询。点击表格中的“查看试卷”超链接按钮,即可查看该份试卷的题目,试卷题目可以按显示答案

25、和不显示答案两种方式显示,并可以导出为Word文档。4) 作业成绩查询在前面教师用户的“作业系统-作业成绩查询”功能中已介绍。5) 实验成绩查询在前面教师用户的“实验系统-实验成绩查询”功能中已介绍。6) 考试试卷查询在前面教师用户的“考试系统-考试成绩查询”功能中已介绍。(9)信息管理1)班级信息管理用于任课教师对自己所教授的班级信息进行增、删、改操作,进入该功能,界面如下图所示。需要注意的是班级号不能重复,由6位数字构成,第1-2位为该班级所在系部的编号,由系统根据操作者所选系部自动加入,第3-4为年级号,由操作者根据该班级所在年级输入07、08、09、10等,第5-6位为所选系部内的班级

26、号,操作者在表格下方输入班级名称和班主任,并选择年级号和所属系部后,系统自动生成班级号,点击“添加”按钮即可生成一条班级记录。2)学生信息管理用于任课教师对自己所教授的班级的学生信息进行增、删、改操作,进入该功能,界面如下图所示。3)开课信息管理用于任课教师查看和录入自己的开课信息或对开课信息进行删、改操作,进入该功能,界面如下图所示。在执行该功能之前,必须先由管理员添加课程,再由本人使用班级信息管理功能输入所教授班级的信息,方可添加相应的开课信息。3、学生用户(1)常规操作1)选择默认课程由于本系统可用于多门课程,所提供的各项教学功能是对于一门具体的课程进行的。在此处选择一门课程后,将作为各

27、个页面课程选择下拉列表框的默认选项来显示,即后续操作均对该课程进行,用户不必对每项操作反复去选择课程,简化了操作。2)浏览和下载课程的扩展资源扩展资源是指除了在前台呈现的课程描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媒体课堂、课程建设、教学效果等基本资源之外的、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上传的各种学习资料。点击“常规操作-下载资源”,即可在表格中显示所选课程已发布的学习资料供用户浏览和下载。当资料太多时,可通过查询方式筛选记录,并且支持模糊查询。3)修改密码修改本人的密码。(2)练习1)自由练习本功能可进行平时的课堂或课后练习,主要用于学生的自测。其中又分为分段练习和综合练习,两者的区别是前者可选择出题范围,即按

28、照一章或几章划分出题范围,适用于学生上完某章内容后或选择重点难点章节进行练习。而后者的出题范围覆盖本课程的所有内容,适用于学生在上完课程的所有内容后进行综合练习。操作方法是:点击“练习-自由练习”进入该功能的页面后后,根据自己的需要依次选择课程、出题范围和题型(包括单选、多选和判断题)。点击"出题"按钮后系统按出题要求显示题目,操作者在答题区域上选择答案,系统对学生的每道答题均作出判断,若是错的,系统会给出正确答案。按“下一题”按钮继续答题,如此重复进行,直至按下“结束”按钮。之后系统显示成绩评定(包括答题总题数、答对题数、答错题数和正确率) ,但结果不作保存。界面如下图所

29、示:2)上机练习本功能用于学生平时进行上机实验练习。选择该项功能菜单,进入上机练习页面,选择上机试卷编号(即上机练习题文档的编号),按“开始”按钮,学生即可看到上机练习题的内容,之后即可根据上机题目进行上机实验,系统记时开始。单击“显示样文”,可查看本次实验的参考样文或效果图。 本功能仅提供上机练习题和上机实验过程的时间记时,但不进行自动评卷判分。 界面如下图所示:(3)作业1)在线作业本功能用于学生在一个操作界面上完成任课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通过学生用户进入系统,执行“作业à在线作业”功能,如下图所示:选择一个老师指定的作业号后,即可显示本次作业的任课教师、作业用时及题目数量,按“

30、开始”按钮即可进入逐题答题过程,一但进入答题过程就不能退出进行第二次作答,除非经教师同意将已做的答题信息删除方可重做。在答题过程中,如碰到暂时不会做的题目,可跳过并选择后面的题来答,答完题后好可以通过点击“上一题”和“下一题”按钮,对已作答的题作进一步的检查或更改。系统对答题过程进行倒计时,当距离作业结束还剩下两分钟或一分钟时,系统分别给予提示,督促操作者赶快作答和提交。答题时间一到,系统立刻自动终止答题,并将作答结果存盘。2)作业成绩查询(学生用户)学生通过学生用户进入系统,执行“作业à作业成绩查询”功能,即可查询学生对当前课程做过的并由老师开启可以查询的所有作业的成绩和答题情况(包括作业题目和答案以及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