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B实施REV版次签名日期签名日期签名日期MODI.修改STATUS状态编写 AUTH.审核 CHKD BY批准 APPD BY 广东拓奇电力技术发展有限公司Guangdong Topkey Power TechnicalDevelopment CO.,Ltd. 文件号DOCUMENT NO.TPK/S3/02密级管 理 体 系 文 件 MANAGEMENT SYSTEM DOCUMENT安全环境体系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规定版权所有COPYRIGHT TPK/2012 Page 1 of 18目 录1目的32范围33定义34职责35相关文件36程序47记录98附录9发文范围:
2、(共 48 份)发文范围序号份数发文范围序号份数发文范围序号份数总经理拓011厦检中心拓16-051宜宾维护拓16-251总工室拓021珞璜中心拓16-061灵武维护拓16-261副总会计师拓031龙岩维护拓16-071广发维护拓16-271财务部拓041台电维护拓16-081印尼维护拓16-281行政部拓051潮电维护拓16-091汕头分公司拓16-291人力资源拓061东部维护拓16-101西南分公司拓16-301工会拓071惠来维护拓16-111西北分公司拓16-311技术部拓081广安维护拓16-121江西工程处拓16-321档案室拓091珠江维护拓16-131经营部拓101汕尾维护拓
3、16-141质量部拓111重庆维护拓16-151安全部拓121阳西维护拓16-161销售部拓131达州维护拓16-171科研中心拓141河源维护拓16-181市场开发部拓151海门维护拓16-191工程部拓161平海维护拓16-201沙检中心拓16-011南海维护拓16-211珠检中心拓16-021三水维护拓16-221汕检中心拓16-031湛江维护拓16-231深检中心拓16-041乌海维护拓16-24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规定1 目的为了辨识拓奇公司范围内的职业健康安全危害,评价其风险程度,识别出能够控制的以及可以期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判定出重大风险和重要环境因素
4、,从而进行有效控制,并持续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必要控制措施的确定。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拓奇公司范围内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3 定义3.1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3.2 重大危险因素:根据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对于某项作业活动或项目,风险评价分值较高时,结合实际状况,确定为公司重大危险因素。3.3 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3.4 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3.5 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
5、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3.6 环境因素: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要素。3.7 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4 职责4.1 管理者代表负责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组织领导工作,并负责拓奇公司重大风险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的最终批准和确认。4.2 安全部负责监督、指导各部门、分公司和各检修(维护)项目进行危险源辨识(包括生产有新的变化时的再辨识)和初步风险评价(包括生产有新的变化时的再评价)。4.3 各部门和各项目部负责对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初步分析、归纳、并进行风险评价,项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督促、指导做好相关工作,并将结果汇总到安全部,由安全部综合评价并确
6、定重大风险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报管理者代表批准。5 相关文件5.1 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5.2 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5.3 QB/GPEC20600002-201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管理规定6 程序6.1 危险源辨识、环境因素识别6.1.1 公司每年进行一次危险源辨识,当有新的变化时,分两种辨识方式进行,(1)当发生局部的变化时,如某个生产环节采用新工艺,对局部环节进行重新辨识;(2)当整个生产流程或重要环节(管理、施工)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全面进行重新危险源辨识,由各部门或各检修(维护)项目负责组织每年进行一次
7、在各自所属范围内进行危险源辨识。6.1.2 辨识的范围应覆盖公司所有的施工(生产)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控制和可能对其施加影响的各个方面。6.1.3 危险源辨识应考虑常规和非常规(如周期的、偶然的、紧急的)活动和状况;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作业场所内的设施,无论是由组织还是由外部所提供的设施。6.1.4 辨识风险因素要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要求,确定出对安全和人体健康影响的所有职业健康安全危害。6.1.5 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时,应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考虑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6.1.6 在考虑人的因素时,危险源辨识过程应考虑如下情况:1) 工作性质(工作场所布局、操作者
8、信息、负荷、体力劳动和工作类型)2) 环境(照明、噪声、温度、空气质量)3) 人的行为(性格、习惯、态度)4) 心理能力(知觉、注意力)5) 生理能力(生物力学、人体测量或人的身体变化)6.1.7 辨识风险因素要根据施工阶段选取作业活动对象1) 前期施工准备;2) 检修施工阶段;3) 复装阶段;4) 调试运行阶段;5) 其他辅助活动(包括大型起重吊装作业、车辆运输等)。6.1.8 危险源的种类和识别方法1) 危险源的分类公司范围内的危险源可分为七大类,即机械类、电器类、防护类、消防类、材料类、行政健康类、其他类别。2) 危险源识别的方法Ø 询问和交流;Ø 现场观察;
9、6; 查阅有关记录;Ø 安全检查表;Ø 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6.1.9 负责实施危险源辨识的人员需具备相关危险源辨识方法和技术方面的能力,并具有相应工作活动知识。6.2 风险评价6.2.1 对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源先采取6.1规定进行辨识,再通过定量评价法分析危害导致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和后果,确定风险大小,定量评价主要采取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6.2.2 对内部的重大变化(如引入新工艺、新操作程序等)和外部的变化(如法律法规修订或技术的变化)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影响都应进行评价,并采取适当预防性措施。6.2.3 当引入新的作业方法、材料、工艺或设备之前,作业场所通过6.1规定的辨
10、识后进行风险评价,评价时应与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代表进行协商。6.3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步骤6.3.1 公司各部门和各检修(维护)项目应识别与各自相关领域的环境因素,并填写附录3环境因素调查表报送安全部。其识别依据为:1) 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及其他的要求。2) 环境现状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之间的符合程度;如噪声排放、化学物质 使用、能源消耗、废弃物的回收处理等。3) 以往的环境事故和治理情况。4) 相关方提供的记录。6.3.2 各检修(维护)项目和各班组确定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活动(施工的临时准备、材料采购和储存、运输、设备检修和安装、设备安装过程中的烟尘、设备的化学清洗和防腐、设备和构件的加
11、工、用水、用电等)。6.3.3 识别:考虑上述活动所产生的废气、粉尘、废水、废油、固体废料、噪音、弧光、核能源泄漏等给公司、周围的人群、地区带来的影响。6.3.4 分类:对公司内环境因素可分为六大类:向大气排放、向水体排放、废弃物管理、土地污染、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利用、其他当地环境问题和社区性问题等。6.3.5 在识别上述因素时应考虑:1) 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2) 正常、异常和紧急(如火灾、爆炸事故等情况)三种状态。3) 遗留的、现场的和可能带来的。6.3.6 环境因素评价的准则见附录4环境影响评价准则。6.3.7 当承接新项目或在施工过程中活动或服务发生变化时,由相关部门按6.3、6
12、.6的规定及时识别、评价环境因素并予以必要的更新,并报安全部。6.3.8 当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要求发生变化时,安全部要对相应的环境因素进行重新评价。6.3.9 安全部每年组织进行一次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的适宜性的评审。当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安全部应及时更新环境因素清单。6.4 LEC风险评价方法LEC风险评价又称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用与系统风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的大小,其简化公式是:D=L×E×C1)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事故或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当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为10,但在作系统
13、安全考虑时,绝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件的分数定为10。将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如表1所示。表1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以预料6相当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2极不可能0.1实际不可能2) E暴露于风险环境的频繁程度人员出现在风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风险性越大。规定连续暴露在此风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风险环境中定为0.5。同样,将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如表2所示。表2暴露于风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分数值
14、暴露于风险环境的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3每周一次2每月一次1每年几次0.5非常罕见3) 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变化范围很大,对伤亡事故来说,可从极小的轻伤直到多人死亡的严重结果。由于范围广阔,所以规定分数值为1-100,轻伤规定分数为1,把造成十人以上死亡的可能性分数规定为100,其他情况的数值均在1与100之间,如表3所示。表3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0010人以上死亡4029人死亡151人死亡7伤残3重伤1轻伤4) D风险性分值根据公式就可以计算作业的风险程度,但关键是如何确定各个分值和总分的评价。根据经验,总分在20以下被认
15、为是低风险,这样的风险比日常生活中骑自行车上班还要安全;如果风险分值到达70160之间,那就有显著的风险性,需要及时整改。如果风险分值在160320之间那么这是一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的高度风险环境;分值在320以上的表示环境非常风险,应立即停止生产直到环境得到改善为止。风险等级的划分是凭经验判断,难免带有局限性,不能认为是普遍适用的,应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正。风险等级划分如表4所示。表4风险等级划分(D)D值风险程度风险等级>320极其风险5160320高度风险470160显著风险32070一般风险2<20稍有风险16.5 重大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6
16、.5.1 根据评价人员的经验判断和定量评价结果,凡具备以下条件的均应判定为重大风险:1) 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2) 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3) 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有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4) 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风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5) 定量评价结果D>320的。6.5.2 安全部通过各部门和各检修(维护)项目的辨识情况汇总成OHS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凭此组织进行重大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评价。6.5.3 公司每年应进行至少一次重大风险因素清单评审。6.5.4 安全部评价出重大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措施,填写各类重大OHS风险因素及其控制计划清单,报管理者代表
17、审批。6.5.5 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各类重大OHS危害(含D>320)应上报公司,通过再评价确定为重大风险因素作为制定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基础和依据,公司组织控制;160<D<320的危害由各检修(维护)项目和相关责任部门控制, D<160的危害由各作业岗位自行控制。6.5.6 公司和各项目应建立并维持辨识和评价职业安全健康危害和重大职业安全健康危害的记录。6.6 环境因素评价、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6.6.1 安全部组织各部门和各检修(维护)项目对环境因素进行评价,从而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其评价依据为:1) 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的;2) 曾发生过环
18、境污染事故的;3) 顾客或相关方提出投诉或抱怨;4) 存在有毒有害物品;5) 具有发生严重环境污染事故的隐患。6.6.2 评价方法1) 现场观察和测试;2) 与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访谈;3) 查阅以往的环境管理记录和事故统计资料;4) 查阅有关媒体和资料。6.6.3 各单位使用附录5环境影响评价表,对照环境影响评价准则进行评价与记分。6.6.4 凡属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均列为重要环境因素(即单项分为5分的):1) 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包括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2) 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3) 曾经发生过污染事故,且未有采取有效防范与控制措施的;4) 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环境污染问题,
19、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6.6.5 对于无重大影响项目,但总分在13分以上的也列为重要环境因素。6.6.6 安全部审核各部门和各检修(维护)项目评价结果后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并列入公司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由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发至各相关单位。7 记录7.1 OHS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7.2 重大OHS风险因素及其控制计划清单8 附录8.1 附录1: OHS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8.2 附录2: 重大OHS风险因素及其控制计划清单8.3 附录3:环境因素调查表8.4 附录4:环境影响评价准则8.5 附录5:环境影响评价表8.6 附录6:环境因素登记表8.7 附录7:重要环境因素清单8.8
20、附录8:风险因素分析表附录1:OHS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TPK/S3/02-01 部门: 填表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序号作业活动风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事故涉及的相关方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风险级别现有控制措施及其有效性备注LECD附录2:重大OHS风险因素及其控制计划清单TPK/S3/02-02 部门:序号作业活动风险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风险级别控制措施(af)备注控制措施(af)a.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b.制定控制程序;c.培训与教育;d.应急预案;e.加强现场监督检查;f.保持现有措施。编制:审核:批准:批准日期:附录3:环境因素调查表TPK/S3/02-03 编号:序号活动、产品或
21、服务环境因素排放状况环境影响管理现状备注填表人: 年 月 日附录4:环境影响评价准则评价项目影响大小(分值)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符合性环境污染(水、大气、噪声、固废及土壤等)能源、资源消耗职业安全与健康商务关系重大影响5违反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连续排放大量有毒物质连续排放大量虽无毒但有害的污染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影响和损害影响超出社区连续大量地使用水、电资(能)源大量消耗原材料;加强管理可明显见效员工暴露于高毒性环境中可能导致慢性疾病及永久丧失劳动力工作场所的噪声持续大于85dB;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人员伤亡或残废;没有安全防护工具公司形象受到严重损环;发生外部相关方投诉和严重关注(政府主管部门、当地团体或邻居);导致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干扰(如停产整顿)中等影响3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但对组织内部标准、产业规范或其他要求偶尔违反,风险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乘客扫描仪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仪表合同范例
- 公司临时合同范例
- 主体工程合同范例
- 信息咨询销售合同范例
- 2025-2030年中国BOPP胶带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人工色素采购合同范例
- 兄弟农村房屋买卖合同范例
- oa合同范例软件
- 2025年入团价值体系试题及答案
-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吊装计算书
- 减速机生产工艺流程图
- 牛皮基础知识PPT优质课件
- 黄岩区区级以下河道管理范围
- DB32∕T 3921-2020 居住建筑浮筑楼板保温隔声工程技术规程
- 风电场道路及平台施工组织方案
- 最新幼儿园小朋友认识医生和护士PPT课件
- 《苏东坡传》精美(课堂PPT)
- 第4章单回路控制系统设计-zhm
- 国标法兰尺寸对照表
- 华电 电厂招聘化学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