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胡晓玲教学目标 1.掌握近代以来人们衣、食、住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基本史实,理解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2.通过研读与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相关的史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及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并对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3.感受生活变化中的现代化进程。 重点:中国近代以来服饰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 难点: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及特征。教学流程【导入新课】 以网上流传的段子导入 今天我在路上看到一条鱼,到底是捡还是不

2、捡? 捡起一看,还是一条活鱼,回家油炸可好吃了。又想了想,有鱼又要油,还要厨房,还要找个媳妇来做。媳妇一定有娘,又多了个丈母娘!要娶她姑娘,一定开条件:要房、要车、要钱我恍然大悟,赶紧把鱼扔了。 现在房价涨的这么厉害,肯定是开发商扔的!我的妈呀,差点上当!师: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开始承认私人对土地的使用权,并允许土地自由转让,标志着商品房时代的到来。如今丈母娘找女婿的标配是房子+车子,那么近代社会的丈母娘对女婿的要求会是什么呢?(从衣、食、住和社会习俗等方面思考)【讲授新课】第一环节感受变迁(大约20分钟)请欣赏情景剧,找出情景剧和课件中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表现。(任务安排:1-3组找

3、出情景剧中服饰方面的变迁;4、5组找出情景剧中饮食和住宅方面的变迁;6、7组找出情景剧中社会习俗方面的变迁),结合导学案完成基础知识的梳理。这一环节主要分析归纳服饰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服饰的变革鸦片战争后 西装、中山装20世纪20年代女性着装改良旗袍近代男子 长袍马褂 满清女子着装宽松肥大 20世纪50、60年代中期中山装、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70年代军装和“干部服”盛行改革开放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饮食的变革19世纪40年代西餐、西菜西点传入近代四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居室的变革20世纪30年代,西式住房出现,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京津地区出现欧化的新式住宅,西式

4、家具北方典型民居四合院婚姻礼俗仿效西式婚礼;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社会习俗的变革婚姻风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火葬丧葬礼俗:土葬其它社会习俗: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实施公历,社交场合常见礼节由跪拜作揖变为点头鞠躬、握手,女子获得受教育的权利步入社会。课堂活动:请你帮鸦片战争后新中国成立或者是1949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的某位丈母娘拟一份找女婿的要求。(从衣、食、住和习俗等方面思考)第二环节探寻本源(大约15分钟)小组讨论: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特点和原因提示:探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应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去思考。特点: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

5、半封建社会色彩。中西合璧、土洋并存,始终保持本民族色彩。发展不均衡。开放口岸和都市变化快,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变化慢、小。既有新旧文化冲突,又有东西文化碰撞。原因包括:时间原因鸦片战争-新中国成立前鸦片战争后西方文明的传入、维新变法、辛亥革命;自然经济的解体、民族工业的发展;“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立、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革;一化三改造、吸收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左倾思想改革开放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和思想的解放通过对不同时期的原因的归纳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原因的方法为政治、经济、思想,从而归纳原因可从政治:政治运动、政府政策,经济:生产力发

6、展;思想:外来文化传入、思想解放、科技的进步。让学生学会用唯物史观的观点来解决历史原因的分析,从而教会学生进行历史解释,并进行历史解释的训练。课堂练习材料二 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根据材料二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一所示近代中国新事物的出现(10分)答案提示:材料一所示新事物具体表现在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变迁、大众传媒的更新等几个方面,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因果: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先进的西方工业文明对传统中华文明的冲

7、击;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倡导向西方学习和社会变革运动的影响。这些新事物的出现,促进了人们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化。第三环节理性对待(大约7分钟) 情景剧中的大学生抱怨路边情侣欺负单身狗,早恋低龄化,不知道该过哪个情人节?新闻报道:在当今的中国,每到圣诞节或情人节,不管是商家还是顾客都会全程投入,气氛愈演愈烈。与之相反的是在传统的中国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节日的气氛却是越来越淡化,这不得不让人深思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说说你的理由。 观点一:这是一种进步,西方文化的进入,给我们带来新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中国逐渐改掉了一些传统陋习,与世界接轨。 观点二:这是一种文化侵略,西方文化的进入,我们应

8、该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师: 在西方文化的接受问题上,一味的阻止或进行批判,会引起人们的逆反心理。从社会史观和文明史观的角度,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碰撞有利于文化的交融和社会的进步。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的历史底蕴,需要我们去继承、创新,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找到与西方文化和谐的结合之路。附录资料:社会史观: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即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之外的所有问题。研究领域: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等。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既要看到人类社会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