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土力学课程设计刚性扩大基础_第1页
交大土力学课程设计刚性扩大基础_第2页
交大土力学课程设计刚性扩大基础_第3页
交大土力学课程设计刚性扩大基础_第4页
交大土力学课程设计刚性扩大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 程 设 计 学 院: 专业班级: 题 目:刚性扩大基础姓 名: 学 号: 本课程设计取材于广东省龙川县东江大桥实例工程。、墩要求采用明挖扩大基础,、墩采用钻孔桩基础。两种基础类型各自验算一种类型(各自选定一个有控制的墩进行计算),其他墩基础可参照计算结果按构造尺寸要求绘图即可,不作具体计算。设计资料1 上部构造:16m跨为钢筋混凝土T型梁,25m为装配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型梁标准跨径:16m与25m(相邻墩台中线间距)大梁全长:15.96m与24.96m(梁伸缩缝宽4cm)计算跨径:15.40m与24.30m(支座中心距)桥南宽度:行车道9m,人行道2支座:活动支座采用四

2、氟滑橡胶支座,摩阻系数=0.15,支座布置见附图3设计荷载:公路级,人群3.5KN/m 4桥墩形式:均采用双柱式加悬挑臂盖梁墩帽(墩帽见附图)5桥墩材料:盖梁C25钢筋混凝土,容重=25KN/,墩身C20钢筋混凝土,容重=25KN/ 6水文地质资料见附图7风压:基本风压W3=0.6Kpa8其它:本桥基本上为跨线桥,广岸跨越小铁路,梅岸跨越定南至老隆公路,二都河为季节性河流,不通航,不考虑漂浮物9有关设计参考图两张1号墩明挖刚性扩大基础一、 基础尺寸的拟定1最大刚性角确定桥墩及基础和拟定的尺寸如图,基础分三层,每层厚度为0.50m,襟边和台阶宽度相等,为0.4m。基础用C25混凝土,混凝土的刚性

3、角。现基础扩散角为=<满足要求。2确定埋置深度 号墩所处位置河流最大冲刷深度为0m,故基底埋深安全值为=1.5m。此处为了保护基础不受人为活动等原因而破坏,可取h=2.5m。3拟定平面尺寸 长度(横桥向) 宽度(顺桥向)二、作用效应计算1永久作用上部构造恒载反力及桥墩墩身、基础上土重计算。其值列于下表:基础自重:桥墩自重:桥墩自重:墩帽自重:墩帽自重:支座重:支座重:基础上覆土重: 设计水位浮力:项目竖向力P(KN)对基底中心轴偏心距e(m)弯矩M()备注基础自重1400500 弯矩正负值规定如下:逆时针方向取“”号;顺时针方向取“”号桥墩自重3318-3-9954桥墩自重3318399

4、54墩帽自重838200墩帽自重8230635523支座重1505208支座重17-013-02基础上覆土重896800设计水位浮力406800枯水位浮力00016m跨支座反力8673052451025m跨支座反力16624-013-2161设计水位 枯水位 2可变作用(一)、汽车荷载单孔双行: 16m跨:25m跨: 双孔双行:(二)、人群荷载单孔双行 双孔双行(三)、制动力制动力按车道荷载标准值在加载长度上计算的总重力的10%计算,但公路级汽车荷载的制动力标准值不得小于90KN。 16m跨梁上一个设计车道上的制动力: 25m跨梁上一个设计车道上的制动力:因此,制动力应取90KN。该桥为双车道

5、,则制动力为180KN。按规范要求,则此设计中中汽车制动力为(四)、支摩力本设计中只考虑恒载的影响,且两端支座摩阻力要相互抵消一部分。由上可得,支摩力大于制动力。故在组合中,以支摩力作为控制设计。(五)、风荷载 3偶然作用 本设计不考虑偶然作用的影响三、作用效应组合16m跨25m跨P(KN)H(KN)M(KN/m)P(KN)H(KN)M(KN/m)设计水位6821.10287.86821.10287.8汽车荷载166.20454.1192.90-75.1人群荷载84043.7131.20-17支摩力0130.1-1070.40249.42051.7风荷载018.4-108.6018.4-108

6、.6承载能力7071.3148.5-393.47145.2267.82138.8短期效应7021.44143.9-502.487087.33263.22188.4816m跨25m跨P(KN)H(KN)M(KN/m)P(KN)H(KN)M(KN/m)枯水位6416.30287.86416.30287.8汽车荷载166.20454.1192.90-75.1人群荷载84043.7131.20-17支摩力0130.1-1070.40249.42051.7风荷载018.4-108.6018.4-108.6承载能力6666.5148.5-393.46740.4267.82138.8短期效应6616.641

7、43.9-502.486682.53263.22188.48双孔双孔P(KN)H(KN)M(KN/m)P(KN)H(KN)M(KN/m)水位6821.10287.86416.30287.8汽车荷载1031.901611031.90161人群荷载215.2026.7215.2026.7支摩力0119.3932.60119.3932.6风荷载018.4-108.6018.4-108.6承载能力8068.2137.71299.57663.4137.71299.5短期效应7758.63133.11278.357353.83133.11278.35注:该表中号双孔水位为设计水位,双孔为枯水位。表中水位值为恒载值四、地基承载力验算 按短期效应组合设计,则第二种组合最不利一、 地基强度验算 因此需要做持力层强试验算(一)、持力层强度验算 故强度满足要求(二)、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下卧层 持力层 因此需要进行软弱下卧层验算基底到下卧层顶面处的距离为则 查表可得附加应力系数因为所以可得因此软弱下卧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