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楂博物馆 追溯山楂发展历史_第1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山楂博物馆 追溯山楂发展历史中国山楂博物馆,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座以山楂文化为背景,比较全面系统反映山楂发展历史的专题博物馆,它于2015年1月1日在怡达集团总部正式落成开馆,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分上、中、下三层。各类展厅21间,基本陈列由源、韵、品、丰、路、航六个部分组成。1954年,李氏家族第12代传人李伯学决心与父亲重组“怡心斋”,从事山楂糕和果丹皮的手工生产。1989年,李志民三兄弟开办“承德雾灵山果脯厂”,定字号为“怡达”,旨在传承传统工艺技术,将山楂食品文化发扬光大。若不是特意记载,也许人们从来也不会想到,一片小小的山楂也能有如此深厚的渊源。承德山楂的优质闻名天下,其特有的“铁

2、山楂”以高于普通山楂多倍的营养被称为山楂中的稀世珍宝。李氏家族多年来与山楂剪不断的缘分,如今终于伴随着怡达山楂山楂博物馆的建成,被更多的人了解。怡达山楂建立山楂博物馆的意义,绝不仅仅只是记录一个产品存在和发展的历史。这座山楂博物馆的建立,更是对加快地方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地区资源型矿区经济转型,发展接续产业、培育企业文化,增加企业社会影响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怡达山楂所坐落的承德地区,八县三区中,存在有6个国家级贫困县(重点扶贫工作县)和1个省级贫困县,交通和培育技术的落后都限制着承德市山楂果品产业的发展,也限制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怡达集团所建立的山楂博物馆最初的目的就是为山楂食品深度开发而

3、服务的展览馆,在怡达集团的山楂博物馆中,为当地农民和小型山楂食品企业提供着优质山楂食品培育、研发和生产的典型,它们推动着当地山楂种植业的发展,不仅从根本上提升了山楂种植技术,更是推动着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改变着一个地区的经济面貌。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曾经作为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自1956年至2007年,累计对外生产原煤8639万吨、铁粉1366万吨、铜含量13.57万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伴随着资源的枯竭,这个以矿业开发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市区正在面临着经济衰退的难题。难以摆脱依赖资源和简单加工的传统产业模式使得鹰手营子矿区存在着产业结构矛盾突出,财政入不敷出等问题,这些都促使鹰手营子矿区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怡达集团自身而言,中国山楂博物馆的建立也有利于企业内部文化软实力的增强。软文化实力是一个企业内在潜力的体现。怡达山楂山楂博物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