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回顾v1、气运动的基本形式有哪些?v3、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是?v4、津液的代谢过程,需要多个脏腑的综合调节,其中哪三脏最重要?v2、气有余便是 。时间时间课程课程展示小组展示小组10/9五行学说及精气神与生命郭秋婷,牛海燕,何汶芳,李雪多11/9藏象概论及五脏学说李爱玲、凌冬怡、刘梓浩17/9六腑、奇恒之腑、脏腑关系 蓝玉婷,沈子健,谢晓华,刘钰莹18/9精气血津液1:曾瑞琴,黄佳芃,彭俊辉,杨翠婷;2:沈文乐,沈瑞,刘伊25/9经络学说1:陆源鸿,曹浩林,杨佳龙,孟灵杰;2:戴学家,张基桥,杨杰恒8/10禀赋与体质1:任绮铭,叶敏妹,陈梓蕾,张雅冰;2:周倩影,黄静容9/10病因与发
2、病林旋妹,柯秒霞,吕雅欣,姜秋言15/10基本病机1:纪泽冰,温子彦,陈湛丽,黄琼慧,阳丹;2:袁志成,王静,石艺博16/10 系统病机、疾病传变与转归 陈雪芳,洪少佳,吴倬蓥、何雪嶷22/10养生与治未病1:吕典,项莉莎,敖玉凤,晁丽硕;2:赖惠玲,彭雅怡,何泳愉,黄鹤菲23/10基本治则康绮芸,高杰源,莫家永,钟泽芳29/10基本治法黄亦琛,黄海宇,谢锦城,万晓怡30/10总复习及答疑v第一节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与经络系统经络的概念与经络系统v第二节第二节 经脉经脉v第三节第三节 络脉络脉v第四节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经络的生理功能v第五节第五节 经络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经络学说在中医学中的
3、应用 4内容提要内容提要重点难点v掌握经络的概念与经络系统、十二经脉名称和生理功能;v熟悉十二经脉走向和交接规律、十二经脉流注次序;v了解常用腧穴。 经络概念与经络系统经络概念与经络系统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是人体组织结构的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是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组成部分。 经脉,又称经。经,指织物的纵线,与经脉,又称经。经,指织物的纵线,与“纬纬”相对,引相对,引申为直行。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线,数量较少,多申为直行。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线,数量较少,多为
4、纵行,多呈直行。为纵行,多呈直行。 络脉,又称络。络,泛指网状物。络脉是经脉的分支,络脉,又称络。络,泛指网状物。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数量丰富,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数量丰富,纵横交错,网络全身。二、经络系统的组成二、经络系统的组成(一)经脉(一)经脉(二)络脉(二)络脉(三)连属部分(三)连属部分经脉经脉十二经别十二经别十二正经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十五别络浮络浮络十二经筋十二经筋孙络孙络连属连属部分部分络脉络脉十二皮部十二皮部 经络概念与经络系统经络概念与经络系统手经循行于上肢手经循行于上肢手、足手、足足经循行于下肢足经循行于下肢阴经循行于四肢内侧阴经循行于四肢内侧阴、阳阴、阳阳经循
5、行于四肢外侧阳经循行于四肢外侧阴经属脏阴经属脏脏、腑脏、腑阳经属腑阳经属腑十二经脉命名含义表十二经脉命名含义表一、十二经脉一、十二经脉十二经脉名称分类表十二经脉名称分类表头头胸胸手手足足腹腹手三阳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阴经手三阴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阳经灵枢灵枢.逆顺肥瘦篇逆顺肥瘦篇:“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足之三阴,从足走腹。”部部 位位经脉分布经脉分布面额部面额部手足阳明经手足阳明经前面前面面颊部面颊部手太阳经手太阳经侧面侧面耳颞部耳颞部手足少阳经手足少阳经后面后面头顶头顶
6、枕项部枕项部足太阳经足太阳经头头面面部部躯躯干干部部经脉分布经脉分布部部 位位内侧面内侧面(阴经)(阴经)外侧面外侧面(阳经)(阳经)前线前线手太阴经手太阴经手阳明经手阳明经中线中线手厥阴经手厥阴经手少阳经手少阳经上肢上肢后线后线手少阴经手少阴经手太阳经手太阳经前线前线足太阴经足太阴经足阳明经足阳明经中线中线足厥阴经足厥阴经足少阳经足少阳经下肢下肢后线后线足少阴经足少阴经足太阳经足太阳经:内踝上八寸以下,足厥阴在前,足太阴经在中;内踝上八寸以上,:内踝上八寸以下,足厥阴在前,足太阴经在中;内踝上八寸以上,足太阴经在前,足厥阴经在中。足太阴经在前,足厥阴经在中。四四肢肢部部十二经脉分为六条阴经、
7、六条阳经。阴经属里,阳经属十二经脉分为六条阴经、六条阳经。阴经属里,阳经属表。十二经脉中的一条阴经与一条阳经配合关系,即为表。十二经脉中的一条阴经与一条阳经配合关系,即为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阳(表)阳(表) 循行部位循行部位(阳经行外侧、阴经行内侧)(阳经行外侧、阴经行内侧) 阴经(里)阴经(里) 手手 阳明大肠经阳明大肠经上上 肢肢前前 缘缘太阴肺经太阴肺经 少阳三焦经少阳三焦经中中 线线厥阴心包经厥阴心包经 太阳小肠经太阳小肠经后后 缘缘少阴心经少阴心经 足足阳明胃经阳明胃经下下 肢肢前前 缘缘太阴脾经太阴脾经少阳胆经少阳胆经中中 线线厥阴肝经厥阴肝经太阳膀胱经太阳膀
8、胱经后后 缘缘少阴肾经少阴肾经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食指端食指端足大趾足大趾目外眦目外眦目内眦目内眦足小趾端足小趾端无名指端无名指端足大趾端足大趾端小指端小指端鼻孔旁鼻孔旁心中心中胸中胸中肺中肺中灵枢灵枢.营卫生会篇营卫生会篇:“阴阳相贯,如环无端。阴阳相贯,如环无端。”1 1建立了经络间主体联络途径建立了经络间主体联络途径2 2建立了气血运行的主要渠道建立了
9、气血运行的主要渠道3 3建立了信息传递的主流通路建立了信息传递的主流通路 二、二、奇经八脉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合称,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阴跷脉、阳跷脉的合称,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布不如十二正经规则分布不如十二正经规则 不循行上肢不循行上肢 无表里关系无表里关系(一)奇经八脉的基本概念(一)奇经八脉的基本概念(二)奇经八脉的循行特点(二)奇经八脉的循行特点 二、二、奇经八脉奇经八脉 1 1加强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加强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2 2调节十二经脉气血调节十二经脉气血 3
10、 3与肝、肾、脑、髓、女子胞等脏腑关系密切与肝、肾、脑、髓、女子胞等脏腑关系密切(三)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三)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 二、二、奇经八脉奇经八脉 (四)奇经八脉的循行及功能(四)奇经八脉的循行及功能(一)督脉(一)督脉 循行特点:循行特点: 起于胞中,行于背部正中,上头。起于胞中,行于背部正中,上头。 生理功能:生理功能:1.1.调节阳经气血调节阳经气血2.2.反映脑、髓和肾的功能反映脑、髓和肾的功能 (二)任脉(二)任脉循行特点:起于胞中,行于腹部正中,至目眶下。循行特点:起于胞中,行于腹部正中,至目眶下。生理功能:生理功能: 1 1. .调节阴经气血调节阴经气血2 2. .与女子
11、经孕关系密切与女子经孕关系密切(三)冲脉(三)冲脉 循行特点:循行特点: 起于胞中,上至头,下至足。起于胞中,上至头,下至足。 生理功能生理功能 1. 1.“十二经脉之海十二经脉之海”,调节十二经气血。,调节十二经气血。 2. 2.调节女子生殖功能调节女子生殖功能(四)带脉(四)带脉循行特点:循行特点:起于季胁,斜向下行,绕腰腹一周。起于季胁,斜向下行,绕腰腹一周。生理功能:生理功能: 1 1. .约束纵行诸经约束纵行诸经2 2. .主司妇女带下主司妇女带下(五)阴维脉和阳维脉(五)阴维脉和阳维脉 循行部位:循行部位: 1.1.阴维脉起始于小腿内,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腹部与足阴维脉起始于小腿内,
12、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至胁部与足厥阴肝经相合,然后上行太阴脾经同行,至胁部与足厥阴肝经相合,然后上行至咽喉,合于任脉。至咽喉,合于任脉。 2. 2.阳维脉起始于外踝下,上行经过外踝,与足少阳胆经阳维脉起始于外踝下,上行经过外踝,与足少阳胆经并行,沿下肢外侧向上,经躯干部后外侧,从腋后上并行,沿下肢外侧向上,经躯干部后外侧,从腋后上行至肩,经颈部、耳后,前行至额部,后折经头侧至行至肩,经颈部、耳后,前行至额部,后折经头侧至项,合于督脉。项,合于督脉。(五)阴维脉和阳维脉(五)阴维脉和阳维脉生理功能:生理功能: 1 1. .阴维有维系联络全身阴经的作用阴维有维系联络全身阴经的作用
13、2.2.阳维有维系联络全身阳经的作用阳维有维系联络全身阳经的作用(六)阴跷脉和阳跷脉(六)阴跷脉和阳跷脉 循行部位:循行部位: 1.1.阴跷脉起于照海穴,沿内踝后缘直上小腿、大腿内侧,经阴跷脉起于照海穴,沿内踝后缘直上小腿、大腿内侧,经前阴,向上沿腹、胸内侧进入缺盆,沿鼻旁,至目内眦,与前阴,向上沿腹、胸内侧进入缺盆,沿鼻旁,至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阳跷脉会合。手足太阳经、阳跷脉会合。2.2.阳跷脉起始于申脉穴,沿外踝后缘上行,经小腿、大腿外侧,阳跷脉起始于申脉穴,沿外踝后缘上行,经小腿、大腿外侧,再向上经腹、胸侧面至肩上,过颈外侧上挟口角,至目内眦,再向上经腹、胸侧面至肩上,过颈外侧上挟口角
14、,至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阴跷脉会合,再上行进入发际,上行后行至与手足太阳经、阴跷脉会合,再上行进入发际,上行后行至耳后,与足少阳胆经会合于项后。耳后,与足少阳胆经会合于项后。(六)阴跷脉和阳跷脉(六)阴跷脉和阳跷脉生理功能:生理功能: 1 1. .主司下肢运动主司下肢运动2.2.司眼睑开阖司眼睑开阖经 脉三、经别、经筋、皮部三、经别、经筋、皮部(一)概念(一)概念 经别:是别行的正经,又称经别:是别行的正经,又称“十二经别十二经别”。 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 关节的体系。关节的体系。 皮部:是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的分区。皮部
15、:是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的分区。(二)功能(二)功能(三)循行(三)循行 络脉一、别络一、别络(一)概念(一)概念 别络是从别络是从 经脉分出的最大络脉分支,以别出位经脉分出的最大络脉分支,以别出位置的络穴命名。人体共有十五别络,即十二经脉置的络穴命名。人体共有十五别络,即十二经脉各一别络,加之任脉、督二脉的别络和脾之大络各一别络,加之任脉、督二脉的别络和脾之大络(二)功能(二)功能 1. 1.加强了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加强了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 2. 2.加强了人体前、后、侧面的整体联系,统率其加强了人体前、后、侧面的整体联系,统率其 他络脉他络脉 3. 3.渗灌气血以
16、濡养全身渗灌气血以濡养全身(三)循行(三)循行络脉二、浮络二、浮络 浮络,是别络分出的分布在人体皮肤表面浮络,是别络分出的分布在人体皮肤表面“浮而浮而常见常见”的络脉。的络脉。 三、孙络三、孙络 孙络,是别络分出的最细小络脉。孙络,是别络分出的最细小络脉。经络的生理功能经络的生理功能(一)沟通联系作用(一)沟通联系作用 1.脏腑与肌表肢节的联系脏腑与肌表肢节的联系 2.脏腑与官窍之间的联系脏腑与官窍之间的联系 3.脏腑之间的联系脏腑之间的联系 (1)表里两经构成脏腑表里相合的关系)表里两经构成脏腑表里相合的关系 (2)某些经脉,还联络多个脏腑)某些经脉,还联络多个脏腑 4.经络之间的联系经络之
17、间的联系 (1)十二经脉首尾相接,如环无端)十二经脉首尾相接,如环无端 (2)奇经八脉加强了十二经脉的联系)奇经八脉加强了十二经脉的联系经络的生理功能经络的生理功能(二)运行气血作用(二)运行气血作用 灵枢灵枢本脏本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骨,利关节者也。” ” (三)感应传导作用(三)感应传导作用 灵枢灵枢九针十二原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 (四)调节平衡作用(四)调节平衡作用 灵枢灵枢刺节真邪刺节真邪“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用针若此,疾于解惑。用针若此,疾于解
18、惑。” 经络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经络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一、阐释病理变化阐释病理变化 ( (一)外邪由表传里的途径一)外邪由表传里的途径 ( (二)体内病变表现于外的途径二)体内病变表现于外的途径 ( (三)脏腑病变相互传变的途径三)脏腑病变相互传变的途径 二、指导临床诊断二、指导临床诊断( (一)确定临床诊断模式一)确定临床诊断模式 “ “司外揣内司外揣内” ” ( (二)丰富临床诊断方法二)丰富临床诊断方法 腧穴诊断腧穴诊断 循经诊断循经诊断 分经诊断分经诊断 络脉诊察络脉诊察 经络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经络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三、指导疾病治疗三、指导疾病治疗( (一)指导临床用药一
19、)指导临床用药 归经理论归经理论 “ “引经报使引经报使”理论理论( (二)指导疾病治疗二)指导疾病治疗 腧穴腧穴- -经络经络- -脏腑脏腑 经络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经络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四、指导养生保健四、指导养生保健 扁鹊心书扁鹊心书中就有明确的记载:中就有明确的记载:“人于无病时,常灸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关元、气海、命门虽未得长生,亦可得百余岁矣虽未得长生,亦可得百余岁矣”。 经络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经络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018年9月16日河南中医药大学60年华诞期间,第二届万人艾灸挑战世界纪录成功v春华秋实,艾草葳蕤,岐黄之道,护卫苍春华秋实,艾草葳蕤,岐黄之道
20、,护卫苍生。生。v适逢河南中医药大学适逢河南中医药大学6060年华诞,年华诞,9 9月月1616日日上午,由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和亚健康服上午,由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等主办,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务中心等主办,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柔嘉企业等承办的医院、柔嘉企业等承办的“灸养中华、传灸养中华、传承国粹承国粹”第二届万人艾灸挑战世界纪录盛第二届万人艾灸挑战世界纪录盛大活动在河南中医药大学隆重举行。大活动在河南中医药大学隆重举行。v共计12635名挑战者方舟子谈经络v黄帝内经:经络是通过度量活人的外表和解剖尸体发现的,并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v黄帝内经:经络是皮肉之间用肉眼看得见的
21、管道,这些管道中,比较大的、数目比较少的叫经脉,比较小的、数目多得数不清的叫络脉,用现在的术语来说,就是把大血管(动脉、静脉)叫经脉,把皮下小静脉网络叫络脉。v在人死后,动脉中的血液迅速排空,因此在解剖尸体时会发现动脉是空的,只有静脉里含有血,这就会让人误以为动脉不是运输血而是运输气。方舟子谈经络v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宣称用某种现代生物技术验证了经络的存在,例如同位素追踪、红外线变化、电阻测量等等。这些研究都是抱着先入为主的想法,按照经络图进行测量,实验设计本来就有问题,实验结果也就无法令人信服,无法获得国际生物医学界的认可。v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发表在国际刊物上有关经络研究的论文很少,基本上
22、都是中国人、韩国人在研究,偶尔有西方人研究,还是否定经络的存在的。v例如曾经有人声称通过测红外线记录到经络,但奥地利格拉茨医科大学研究人员没能重复试验。方舟子谈经络v没有一个外科医生下刀时需要了解经络,不必担心他的刀会割断经络、会刺伤穴位。v很多病人做了双下肢截肢,他们下肢的经络都没了,按理说他们那些和这些经络相连的内脏器官该受到影响吧?但是这些病人除了不能行走以外,生理功能都是正常的,他们的内脏器官并不会受影响。这一简单的事实也说明了经络理论的荒谬。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王军主任医师2017年11月在中国针灸上发表的论文。(真的是论文哦!DOI:10.13703/j.0255-293
23、0.2017.11.026)v笔者运用量子纠缠理论实现针灸临床的直系亲属互治,笔者运用量子纠缠理论实现针灸临床的直系亲属互治,且效果显著,结果提示疾病与直系亲属的相应腧穴之间且效果显著,结果提示疾病与直系亲属的相应腧穴之间存在着量子纠缠的耦合关系。存在着量子纠缠的耦合关系。v笔者大胆猜想:根据量子纠缠理论的耦合关联和超越时笔者大胆猜想:根据量子纠缠理论的耦合关联和超越时空性,父母与子女以及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之间必然存在空性,父母与子女以及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之间必然存在量子纠缠现象。那么是否可以在针灸临床中,实现有血量子纠缠现象。那么是否可以在针灸临床中,实现有血缘关系的直系亲属互治?缘关系的直系亲
24、属互治?v即父母生病给子女针灸,子女生病给父母针灸,甚至兄即父母生病给子女针灸,子女生病给父母针灸,甚至兄弟姊妹之间针灸互治,如果量子纠缠理论真的适用于针弟姊妹之间针灸互治,如果量子纠缠理论真的适用于针灸临床,那么即便患者与被针刺者相隔距离很远,也会灸临床,那么即便患者与被针刺者相隔距离很远,也会产生治疗效果。如果这种假设被证实,那么这应该是量产生治疗效果。如果这种假设被证实,那么这应该是量子纠缠理论在针灸临床运用中最生动的体现。子纠缠理论在针灸临床运用中最生动的体现。v笔者以痛证为例,采用上述方法针刺笔者以痛证为例,采用上述方法针刺15 15 位患者亲属,位患者亲属,14 14 例患者与其直
25、系亲属(被针刺者)同处一室,例患者与其直系亲属(被针刺者)同处一室,1 1 例例患者与其直系亲属(被针刺者)分别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患者与其直系亲属(被针刺者)分别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和北京市。和北京市。v研究结果提示:患者的疼痛将会在自身相应腧穴出现压研究结果提示:患者的疼痛将会在自身相应腧穴出现压痛点,在直系亲属(被针刺者)的同一腧穴也会出现压痛点,在直系亲属(被针刺者)的同一腧穴也会出现压痛点,且统计显示呈正相关,经过针刺治疗后,所有的痛点,且统计显示呈正相关,经过针刺治疗后,所有的痛证均有减轻,其中痛证均有减轻,其中4 4 例患者疼痛即刻消失例患者疼痛即刻消失v(相关研究报道将在中国针灸(相关
26、研究报道将在中国针灸2018 2018 年年1 1期发表)期发表)v量子纠缠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至少有两大新意:量子纠缠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至少有两大新意:v1 1)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直系亲属针灸互治直系亲属针灸互治v直系亲属针灸互治将为不便于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提供直系亲属针灸互治将为不便于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提供针灸治疗的可能,例如婴幼儿由于针灸依从性差,可以针灸治疗的可能,例如婴幼儿由于针灸依从性差,可以选择对其父母进行针灸治疗;惧怕针灸的患者,可以选选择对其父母进行针灸治疗;惧怕针灸的患者,可以选择其直系亲属代替接受针灸治疗。由于量子纠缠不受空择其直系亲属代
27、替接受针灸治疗。由于量子纠缠不受空间限制,因而可能为异地亲属互治提供选择,甚至令太间限制,因而可能为异地亲属互治提供选择,甚至令太空中的宇航员接受地球上的针灸治疗成为可能。空中的宇航员接受地球上的针灸治疗成为可能。v在中国知网上以在中国知网上以“量子量子+ +中医中医”为关键词进行了搜索,为关键词进行了搜索,结果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结果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v中国知网所收录的文献中,迄今为止共有中国知网所收录的文献中,迄今为止共有152152篇相关文篇相关文献。献。v最早的一篇发表于最早的一篇发表于19871987年,题为经气实质探讨。年,题为经气实质探讨。vhttp:/ 病案病案 陈,怀妊三月,小
28、产半年不复。寒从背起,热起心陈,怀妊三月,小产半年不复。寒从背起,热起心胸,经水后期不爽,带下脉脉不断,脊膂腰髀痿坠酸疼,膝胸,经水后期不爽,带下脉脉不断,脊膂腰髀痿坠酸疼,膝骨跗胫易冷无力。由冲任督带伤损,致阴阳维硚不用。调治骨跗胫易冷无力。由冲任督带伤损,致阴阳维硚不用。调治非法,有终身不肯孕育之累。(奇脉虚,淋带)用鹿角霜、非法,有终身不肯孕育之累。(奇脉虚,淋带)用鹿角霜、炒枸杞、当归、炒沙苑、桂枝、小茴(临证指南医案炒枸杞、当归、炒沙苑、桂枝、小茴(临证指南医案卷卷九九产后)。产后)。 按语按语 治疗上补以理虚,通达奇经,从肝肾着手治疗上补以理虚,通达奇经,从肝肾着手。 问题问题 试
29、述本病的病机及本案治疗方药的特点。试述本病的病机及本案治疗方药的特点。医案一 分析分析 小产之人,寒从背起,热自胸发,乃冲任二脉交病。小产之人,寒从背起,热自胸发,乃冲任二脉交病。经水后期不爽,带下脉脉不断,系任带失其担任约束之职。经水后期不爽,带下脉脉不断,系任带失其担任约束之职。因产后不复,冲任空虚,因产后不复,冲任空虚,跷跷维不摄,而见脊膂腰髀痿坠,膝维不摄,而见脊膂腰髀痿坠,膝骨跗胫易冷无力等阴阳维硚不用之症。故本病的病机是冲任骨跗胫易冷无力等阴阳维硚不用之症。故本病的病机是冲任交病。治疗上以通补理奇经,冲任硚维诸脉,多肝肾隶属。交病。治疗上以通补理奇经,冲任硚维诸脉,多肝肾隶属。故方
30、中用鹿角霜温养督脉,枸杞、沙苑填补肝肾,当归辛润故方中用鹿角霜温养督脉,枸杞、沙苑填补肝肾,当归辛润活血,与小茴香配制,更通肝脏脉络之阳而益肾。全方除桂活血,与小茴香配制,更通肝脏脉络之阳而益肾。全方除桂枝温经助用外,余皆柔剂阳药,滋养肝肾,乃温养奇经之法枝温经助用外,余皆柔剂阳药,滋养肝肾,乃温养奇经之法。此种病最难调治,须坚持久服,莫计效迟。此种病最难调治,须坚持久服,莫计效迟。医案二 病案病案 张某某,女,张某某,女,2626岁,北京市门头沟人。患前额痛,岁,北京市门头沟人。患前额痛,兼见口噤拘急难开,吃饭不能张口,如果强张,则两侧颊车兼见口噤拘急难开,吃饭不能张口,如果强张,则两侧颊车
31、处肌肉酸痛难耐,迭用中西药治疗弗效。问其口渴否,病人处肌肉酸痛难耐,迭用中西药治疗弗效。问其口渴否,病人答曰:渴而思饮,且口中有臭味,舌苔干黄,切其脉则浮大答曰:渴而思饮,且口中有臭味,舌苔干黄,切其脉则浮大而出。此火邪客入阳明经络,津液被灼,经脉不利。为疏:而出。此火邪客入阳明经络,津液被灼,经脉不利。为疏:生石膏生石膏3030克,知母克,知母9 9克,葛根克,葛根1515克,玉竹克,玉竹1515克,麦冬克,麦冬1515克,克,丹皮丹皮1010克,白芍克,白芍1010克,钩藤克,钩藤1515克。克。药服三剂,前额痛止,服至六剂,口之开合如常,九剂则诸药服三剂,前额痛止,服至六剂,口之开合如常
32、,九剂则诸症荡然而去(刘渡舟验案精选)症荡然而去(刘渡舟验案精选) 按语按语 治疗以白虎汤加减化裁直清胃经火热。治疗以白虎汤加减化裁直清胃经火热。 问题问题 本病案病变主要与哪条经脉有关?并以此分析其用本病案病变主要与哪条经脉有关?并以此分析其用药特点。药特点。医案二 分析分析 本案病变主要与足阳明胃经有关。结合本病的临床表本案病变主要与足阳明胃经有关。结合本病的临床表现,此乃阳明经火痛之候。阳明经行于前额,环口绕承浆颊现,此乃阳明经火痛之候。阳明经行于前额,环口绕承浆颊车,火邪上炎,每致前额疼痛,口噤难张。口渴,苔黄,脉车,火邪上炎,每致前额疼痛,口噤难张。口渴,苔黄,脉浮大皆为阳明经胃热之征。然口渴而大便不燥,故用白虎汤浮大皆为阳明经胃热之征。然口渴而大便不燥,故用白虎汤加减化裁直清胃经火热。口渴而噤是胃热伤阴,故加玉竹、加减化裁直清胃经火热。口渴而噤是胃热伤阴,故加玉竹、麦冬之滋润;丹皮、白芍入血以养阴清络。口噤拘急难开,麦冬之滋润;丹皮、白芍入血以养阴清络。口噤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全生产知识竞赛之双重预防机制试题及答案
- 多功能场景变换积木屋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塑料花园水景创新设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复古军装风格西服系列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床上用品消费者教育课程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副食品孕妇营养品添加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花艺工作室介绍
- 2026年中国保温杯杯套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
- 儿童诊室家具设计
- 2026年工业机器人技术实习报告总结
- 旅行社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记录
- 喂饭机器人设计
- 护士条例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国企业家健康绿皮书
- 水厂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2025版《农机专业合作社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修订版
- 化粪池平时管理制度
- 护士长竞聘面试题(含答案)
- 陪玩俱乐部合同协议
- 废铁回收协议书范本
- 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及其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