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0-B322S-G0501荆门1000kV特高压变电站工程工程桩检测大纲中 南 电 力 设 计 院武汉南方岩土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工 程 勘 测 证 书:建设部甲级第170001-kj号工程桩动测资质证书:(99)桩动测资(国)字(H054)号计量认证合格书:(2003)量认(鄂)字(U1207)号地基基础检测证书 :湖北省DJC030152007年4月 批 准: 曹光荣 审 核: 余铁稳 校 核: 尚思良 编 写: 肖勤 袁兆锋 贺明 目 录1.概述1.1 工程概况1.2 试验的依据1.3 执行的技术标准1.4 试验的目的和要求2.岩土工程条件2.1 地基土层结构2.2 地下水条件3.试桩
2、布置与试验项目3.1试桩布置3.2试验项目4. 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4.1 高应变动力检测4.2 低应变动力检测5.应提交的技术成果6.施工技术要求7.质量保证措施8.注意事项9.工期预估1 概述1.1 工程概况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电力工业的要求,促进电力产业技术升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国家电网公司决定建设国家特高压电网工程。荆门1000kV交流变电站是晋东南南阳荆门百万伏级交流输变电工程的子项目,其建设规模为1000kV主变2组。建设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是国网公司发展国家坚强电网的重大举措。鉴于工程的重要性,我院各级专业技术人员,都非常重视此项工程。根据规程规范和设计要求,对工程桩进行高、低应
3、变动力检测. 1.2检测依据本次桩基试验应遵循下列技术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DL/T5024-2005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106-20031. 3 检测目的和要求检测目的评价工程桩的施工质量及是否满足规程规范和设计要求。 检测要求1)施工前应收集工程桩施工资料,查明检测桩处的详细地层分布情况和性质;2)确定工程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3)确定工程桩的桩身完整性;4)单桩高、低应变动力检测均须按相关规范执行。2 岩土工程条件2.1 地基土层结构根据施设阶段岩土工程勘测报告,站址区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
4、系人工堆积层素填土(场平后形成),第四系全新统湖积层淤泥,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洪积层粘性土层。地基岩土层由上至下详细描述如下:人工堆积层():层,素填土:场平后形成,颜色为黄褐色、褐色、灰褐色,成份主要为粘性土,稍湿,松散稍密。第四系全新统湖积层()层,淤泥:灰褐色,饱和,流塑状态。该层仅分布于水塘内。上更新统冲洪积层():层,粉质粘土:褐黄色,黄褐色,含铁锰质氧化物及其结核,稍湿很湿,以可塑状态为主,该层在低洼地带因受农田内地表水影响,局部地带呈软塑状态。在沟谷地带的农田内,上部30cm耕土为淤泥,建议场平时清除。层,粘土:褐黄色,黄褐色,棕黄色,灰白色,含铁锰质氧化物及其结核,含灰白色高岭土
5、,据扫描电镜分析,该土层矿物成分以绿泥石、伊利石、长石和石英为主,其叠聚体普遍发育微裂隙,粒间孔和晶间孔,裂隙面常见树枝状结构,粒间孔隙大者达600。稍湿,层厚较厚,本次钻孔未揭穿,此层分二个亚层:(8-1)层可塑硬塑状态,该层的分布多接近地表面。在近地表处,由于受大气与地面降水的影响,土体中裂隙较发育,导致其强度较低,在挖方区,场平后近地表土体由于受大气与降水的影响,同样会形成较多的裂隙致使其强度降低。请设计在设计基础时考虑其层位的动态变化。(8-1)层在较深部亦有分布,在分布不连续,主要由于局部土体含水量较高所致。(8-2)层硬塑坚硬状态,该层分布普遍。各地基土分布情况详见各有关工程地质剖
6、面图(322S-G0102-03322S-G0102-54)。2.2 水文地质条件站址区地下水分布最广的主要属上层滞水。在地势相对较高的岗地,钻孔时未见初见水位,隔日或数日后观测,因本次勘测时为雨季,多数孔中有地下水,水位一般埋深0.63.0m;在地势相对较低的岗间洼地地段,现因水田已灌水,地下水无法观测,根据去年3月份初步设计勘测观测的水位一般埋深0.22.0m。根据勘测结果地下水连通性较差,不存在统一的地下水位,地下水量不丰富。根据水质分析成果,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3 工程桩布置与检测项目3.1检测桩布置根据现场基桩施工的实际布置,由监理工
7、程师依据设计图纸对抽检比例的要求,随机抽取要进行检测的基桩。3.2 检测项目1)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检测;2)高应变动力检测。4 检测设备及方法4.1 高应变动力检测 试验设备由加速度传感器、应变传感器、PAK打桩分析仪及重锤等组成。其现场试验装置图见图4.1。图4.1 高应变检测装置示意图 试验方法将四个传感器分两组(每组由一个加速度传感器和一个应变传感器组成)对称固定在距桩顶以下11.5倍桩径的桩侧面上,再将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二次仪表PAK打桩分析仪相连。测试时,将重锤提到一定高度自由落下冲击桩顶,从而使桩产生振动,通过PAK打桩分析仪测得振动信号。将所测信号通过专用的CAPWAP分析软件进行
8、分析计算最终得出所测桩的极限侧阻力、端阻力及总阻力等。4.2 低应变动力检测试验设备 由加速度传感器、PIT信号采集仪及手锤锤等组成。其现场试验装置图见图4.2。试验方法测试时,将一个传感器固定在无浮浆的桩顶表面上,再将传感器与PIT 采集仪相连,通过手锤激振桩顶,PIT采样仪采集桩身振动信号。将所采信号通过分析软件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所测桩的桩身结构完整性图4.2 低应变检测装置示意图5 应提交的技术成果编制荆门1000kV变电站工程工程桩检测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如下:5.1 高应变动力测试1)提供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成果一览表,包括桩的平均弹性波速,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桩身完整性等内容;2
9、)轴向力及桩侧阻力计算成果表,对桩身质量及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构成进行分析和评价;3)绘制有关曲线(实测曲线、拟合曲线、模拟Q-S曲线及桩侧摩阻力分布曲线)。5.2 低应变动力测试1)提供基桩低应变检测成果一览表,包括桩的平均弹性波速,桩身质量等级,缺陷类型及缺陷位置等。2)绘制有关检测曲线。6 质量保证措施6.1 本着“质量第一”的原则,采用先进测试仪器,安排技术好、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进行工程桩检测任务。精心编制施工组织设计;6.2 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施工时应有专职质检人员参加整个施工过程,应保证用于施工和测试的机械设备、仪器和原材料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参加施工和测试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6.3 施工中各道工序均应履行申请、抽查、验收的手续,并进行记录、鉴证,上道工序合格后方能转入下道工序施工;6.4 施工、测试过程应及时向业主和设计单位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协调处理,保证施工及测试按规程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6.5 对最终的检测报告进行审查。7 安全保证措施7.1安全生产方针及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谁主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机械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医学院《机械工程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原理理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高考语文试题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管理工程数学基础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三鑫职业技术学院《媒介公关与危机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司法文书写作与法律文献检索》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大气污染控制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护理学基础实验(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江苏省新高考高三联考数学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造价咨询进度管理制度
- 工程第一次监理例会会议纪要
- 初中防电信诈骗课件
- 2022长大桥梁养护指南 第 2 部分:机电系统维护管理指南
-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课件【知识精研】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外研版(三起)(2024)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1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保安证考试题及答案南京
- 办公室管理-形考任务四(第五章)-国开-参考资料
- 机械维修的实习周记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含有教学反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