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1 专题4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1 氮及其氧化物的性质 (同步练习)_第1页
化学必修1 专题4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1 氮及其氧化物的性质 (同步练习)_第2页
化学必修1 专题4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1 氮及其氧化物的性质 (同步练习)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答题时间:20分钟一、 选择题1. C、N、S的氧化物中许多是工业上重要的化工原料,但是当它们分散到空气中时,会带来很多环境问题。以下有关这些元素的氧化物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氢能等新能源将有利于减少这些氧化物的产生B. 这些氧化物使雨水的pH7,我们把pH7的雨水称之为酸雨C. N与S的氧化物还能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安康,引发呼吸道疾病D. “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的排放有着直接的关系2. NO对环境的危害在于破坏臭氧层高温下能使一些金属被氧化造成酸雨与人体血红蛋白相结合A. 仅B. 仅C. D. *3. 双选题现有NO2、O2的混合气体12 mL,通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

2、响后逸出气体2 mL同温同压下,那么原混合气体中含有氧气的体积是A. 1.2 mLB. 2.4 mLC. 3 mL D. 4 mL*4. 将装有50 mL NO2、NO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反响后气体体积缩小为30 mL,那么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体积比是A. 53B. 35C. 32 D. 23*5. 现有等体积混合而成的四组气体:NO2NO;NO2O2;HClN2;NON2,将其分别通入体积一样的试管,并立即倒立于水槽中,试管内水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h3,h4,其中高度关系是A. h2h3h1h4B. h3h2h1h4C. h1h2h3h4D. h1h2h3h4二、填空

3、题6. 氮氧化物进入大气后,不仅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学烟雾。因此必须对含有氮氧化物的废气进展处理。1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O2NO2NaOH=2NaNO2H2O在该反响中,氧化剂是_,复原剂是_。2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经过排气管中的催化转化器转化为对大气无污染的物质。写出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_。3在一定条件下氨气亦可用来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写出氨气和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响的化学方程式:_。*7.实验题下面的实验是NO2溶于水的有关操作,装置如以下图所示:操作1:用带橡皮手套的拇指堵住试管口,将试管从水中取出,把试管

4、正立起来。可能的现象是:水进入至试管容积约_处。原因:NO2溶于水,气体体积减少了_。操作2:松开拇指。可能的现象是:试管内的无色气体变成_色。原因:生成的气体被空气中的_氧化成_。操作3:再用拇指堵住试管口,振荡。可能的现象是:气体由_色变为_色。原因:_又溶于水。操作4:向试管中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可能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_色,溶液呈_性。一、选择题1. B 解析:正常雨水为CO2的饱和溶液,其pH为5.6,pH小于5.6的雨水才称之为酸雨。2. A 解析:NO在高温下不能氧化金属,错误,不属于对环境的危害,正确。3. AD 解析:根据有关的反响:4NO2O22H2O=4HNO3,3

5、NO2H2O=2HNO3NO,设原混合气中O2的体积为VO2,剩余气体可能是O2,也可能是NO。假设剩余O2,那么V剩VO2 12 mLVO22 mL,解得VO24 mL,D正确;假设剩余NO,那么V剩 12 mLVO24VO22 mL,解得VO21.2 mL,A正确。4. C 解析:设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为x,差量法:3NO2H2O=2HNO3NOV 3 mL 1 mL 2 mLx50 mL30 mL20 mL,解得x30 mL。那么原混合气体中NO为50 mL30 mL20 mL,所以VNO2VNO30 mL20 mL32。5. A 解析:中水面上升的高度为试管的1/3;水面上升的高度为

6、试管的5/8;中水面上升的高度为试管的1/2;中水不能进入试管。二、填空题6.1NO2NO22NO2CON22CO236NO28NH37N212H2O解析:1在该反响中NO2中的氮元素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NO中氮元素化合价升高作复原剂。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题目信息可知,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反响后生成的对大气无污染的物质应为氮气和二氧化碳。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题目信息可知,氨气和二氧化氮反响后生成的无污染的物质为氮气和水。7. 红棕O2NO2红棕无NO2红酸解析:操作1所涉及的反响为:3NO2H2O=2HNO3NO,NO的体积是NO2体积的,气体体积减少了,水进入试管容积约处。操作2所涉及的反响为:2NOO2=2NO2,无色的NO遇空气,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红棕色的NO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